2024年高考滿分作文之非常解讀(完整版,含數百篇例文)

歷年高考作文,“文體不限”“文體自選” 給予考生選擇文體的自由。 形式上的創新也是“構思新巧”的較好體現,同時考生的創造性思維、個性也能得到展示張揚。有許多考生選擇寫散文、詩歌、小小說、童話、寓言、故事新編、科幻故事等等實話實說、實驗報告、會議記錄與名人對話、戲劇劇本、日記、醫藥說明等文體贏得了滿分。

日記體、書信體,這是抒發情感刻劃內心的最好形章節體,便於表達自己的多重情感、多層論點,敘寫自己複雜的內心世界,使許多複雜的故事和情感變得條理有序。

劇本體,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中,將故事情節壓縮在幾個人物、幾個場景和幾段對話中表現獨特的主題。

童話、寓言和科學幻想有利於學生髮揮自己的想像力,通過對大自然和未來世界的描摹,寫出生動、新穎、神奇的故事。

其它如小小說、調查報告、實驗報告、新聞、演說辭、論辯、個人計畫總結、讀後感和會議記錄等實用性很強的文體都有自己固定的格式,都可以成為我們作文內容的外部形式,而我們又可以藉助這些特色各異的形式的特點為我們的作文內容服務,使我們的文章更富於創造性。

值得注意的是考生選定了寫議論文就要寫得像議論文,選定了寫散文就要寫得像散文,應注意不要寫成四不像。從具體的操作過程看要求考生:

①考慮該話題最適合哪種體裁。河北一考生的《奔騰吧,黑馬》以詩歌的形式,富有哲理的語言,闡述一匹黑馬由平庸到一鳴驚人的成長曆程,句式靈活,很好地表現了文章的中心思想。甘肅一考生的《致和珅的一封信》這位考生選擇了自由度較高的書信體,直接和人“對話”,以表明自己的觀點,應該說,頗有幾分膽識。用第一人稱可以直抒胸臆,有利於真實感受的表述。文章內容也正好切合了話題。

②要選擇適合自己發揮的體裁。福建一考生的《上帝是公平的》運用詩文這中華五千年的精華,又注入現代人的活力,不拘不束,內容與時代接軌,有個性。江蘇一考生的《我的自述》以童話的體裁,採用了獨特的敘述角度,寫的是“狗眼看人”,把一個虛偽、奸詐、貪婪的張局長,說成了沉穩、敦厚、廉潔的好乾部;把他的貪污、腐化,說成是“在四季中變化出不同的色彩”。具有極強的諷刺意味,適合作者的寫作風格。

③用這個體裁寫能否寫出新意。河南一考生的《成長的歷程》作者化己為鷹,以鷹的口吻講述了一系列有關成長的小故事,充滿了神話色彩,闡述道理清楚,又新穎別致。河南一考生的《你就是一道風景》用散文化的形式,容納了詩一般的語言,給人一種散文詩的感覺,清新自然。寫出了新意。

例文賞析(1) 

福建一考生

我曾埋怨過 

腳底發黃的布鞋

踏不出

青春的活力

直到我發覺

霍金咕呀的輪椅

嵌出深深的歷史痕跡

我曾咒罵過

臉邊黝黑的胎記

映不出

美麗的臉龐

直到我看見

全身黝黑的黑人

露出甜甜的美麗微笑

霍金是不幸的

在他風華正茂時

卻只能搖動一根手指

黑人是可憐的

資本主義的發展史

正也抒寫著

他們的血淚史

我想

上帝是公平的

當一扇門關閉

必會有另一扇門的開啟

就像

霍金的《時間簡史》

就像

非洲滿地礦藏

當他們失去部分時

便會有更多的機遇跟隨

於是

我相信

上帝是公平的

終有一天

我也會發現

其實

臉邊的胎記

是母親的愛撫

腳底的布鞋

是為了

腳踏實地

我相信

上帝是公平的

【亮點透視】

詩文是中華五千年的精華,在白話文發展至極點的今日,作者能夠重新拾起詩文,並注入現代人的活力,不拘不束,實屬不易。本文借霍金的行動不便和非洲人的苦難歷程以及他們的優越性《時間簡史》、滿地礦藏論述上帝是公平的,同時也平衡了自己的忿忿之心,詩句雖短,而意味悠長。

包容(十二)

北京一考生

(一)

兒時我的調皮、任性,使得全家束手無策,而媽媽,則總是能用故事管住我的調皮,用搖籃曲壓住我的任性。

人們常說,母愛可以包容一切。媽媽用她的愛,包容著我的調皮、任性,包容著我的一切。

包容有寬容、大度,不計較,有氣量的意思,像是媽媽的愛。

(二)

耶路撒冷有哭牆--猶太教的聖應邀地。猶太人在那裡為自己民族的苦難,默默哭泣,靜靜哀悼。

耶路撒冷有清真寺--穆斯林的家。他們在那裡讚美自己的真主安拉。《古蘭經》經文響徹雲霄。

耶路撒冷有教堂--天主都傳道場。信徒們在這裡向上帝表達自己的虔誠與感恩。唱詩班的合唱不絕如縷。

這就是耶路撒冷的絕唱,哭泣,誦經與唱詩的合聲。

作為三大宗教的發源地,耶路撒冷神奇地包容了它們。這三種不同的甚至有時是針鋒相對的宗教在這裡呈現出不可思議的和諧,仿佛渾然天成。耶路撒冷正向我們展示她神奇的,不可思議的包容。

包容有一併容納,接受不同意見的意思,像是耶路撒冷的絕唱。

(三)

東方有這樣一個神奇的民族。

他們是龍的傳人,懷揣著飛天的夢;

他們有著相同的黃皮膚,黑眼睛,有著相同的善良和與世無爭;

他們是黃河的孩子,是炎黃的子孫。

他們造就出一種神奇的文化,博大、無盡,可以海納百川,包容一切。

這不是華夏文明--“包容”的文明。

屢有“外族”入侵這裡,飛揚跋扈,揚言要顛覆這裡的文化,改寫這裡的文明。

然而這裡寬容地接納了他們,沒有與他們計較。而是慢慢地消化他們,包容他們。把他們化為自己的營養,為自己添上奇異瑰麗的一筆。

一次次的入侵,一次次的飛揚跋扈,一次次的消化包容……這裡不但沒有被顛覆,反而更加的豐滿與奇異,有血有肉。

這就是華夏文明的力量--包容的力量。

靠著非凡的包容能力,華夏子孫們趟著艱辛與苦難,背負著屈辱,不屈不撓地前進著,於是有了中國,有了華夏兒女的昂首闊步,有了飛天圓夢的時刻。

靠著非凡的包容能力,中華民族將要“和平崛起”,人們都驚呼“北京共識”!

中國的包容,創造著世界的奇蹟。

(四)

包容,像母親;

包容,像詩歌;

包容,可以見證;

包容,可以圓夢。

“包容”,包容一切……

【亮點透視】

高考放寬了對文體的要求,給考生自由施展的空間。本文作者很好地利用這一點,用小標題的形式,巧妙地表現了包容豐富的內涵:寬容、大度、不計較、有氣量,像是媽媽的愛;容納接受不同意見,像是耶路撒冷的歌韻。包容創造著世界的奇蹟。”本文確實做到了形散而神不散。(孟鄰)

天魔劫火

一考生

月光靜靜地灑下來,灑滿了已經成為虛廢和焦土的大地。同時,一如往昔幾百年的公平,也灑在罪孽深重的我的身上……

(一) 蠱

自從張儀入朝那天起,平靜的朝庭像是中了詛咒,沒錯,的確是詛咒,因為我不能相信詛咒之外,還有什麼東西能讓我如此的鬼迷心志。

寢宮中愛妃鄭袖娓娓道來:“大王,張儀乃人中之龍也,此次他背叛秦國,千里迢迢來投奔我們楚國並獻豐厚的禮物作為信物,想必是誠意要侍奉大王。大王定要重用此人。”

愛妃所言甚是,我心中暗暗想。

“大王,張儀此人重用不得,此人乃秦國派來離間我國與齊國關係的。”朝上左徒屈原厲聲控訴道。

愛妃的話,屈原的話,上官大夫的話……不停地在我耳邊迴旋,我已心亂如麻。

“大王,秦國非常恨齊國,如果楚國確實能斷絕跟齊國的關係,秦國願意拿出商於之間六百里的土地給楚國。”張儀的話再次在這偌大的皇宮中響起。

對,屈原一定是因為怕張儀入朝,他會失寵於我。所以他才會排斥張儀。我要相信自己的判斷,相信愛妃之言。

(二) 傷

這是我一輩子的傷,被鄭袖所蠱惑;受張儀的欺騙,輕信上官大夫和令尹子蘭。自己過分相信自己,夜郎自大,致使楚國兵敗割地失去六郡。

這是我一輩子的恥啊,自己客死在秦國,補天下人嘲笑,放逐屈原,被天下人責怨。

在橫屍遍野的戰場上,我隱約聽到蒼涼而悲壯的歌唱,聲音迴蕩在高高的蒼穹上,無數飛鳥聚攏又散開,櫻花如同撕碎的心一樣,漫天飛舞。

(三) 悟

不相信任何人和相信任何人,都是同樣錯誤的。

如今我已經這樣淒涼甚至幾近無趣地結束了生命,也成了萬千沒有靈魂的軀體之一,默默守在墳冢下,遙望日升日落。

我離開了,在我最清醒的那一刻。

【亮點透視】

選材古典厚重,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語言細膩傳神,充滿浪漫色彩;大題目神奇瑰麗,小標題簡潔明了;思路清晰;是一篇佳作。

奔騰吧,黑馬

河北一考生

一匹黑馬,

滾爬於馬廄中,

沒有曖逸的哺乳和溫存的真情,

沒有人告訴它

自己是什麼,

一隻馬說,

我們是騾,

“吃”是主人的施捨,

“乾”是我們的天責。

沒有自由的奔騰,

只有無言的沉默;

你望著那奮飛的鷹,

及那綺麗的雲朵,

笑一聲,

我不要可憐的施捨,

也不要那給我的墮落。

一個農夫說,

沒有前途的市肉,

馬廄是你注定的宿命,

一位智者說,

好一匹黑馬,

張開你奔騰的翅膀,

開拓你自己的天涯,

深邃的藍天和

綺麗的雲朵。

映你自然的目光,

點燃你奔騰的火焰,

遙遠的地平線,

載著你終生的宏願,

道一聲,

奔騰吧,黑馬。

人生太多的坎坷與崎嶇,

成為你前途的羈絆,

無路處的艱難與荊棘,

鉤起你對家的思戀——

同伴真誠的勸慰,

讓你不再殘喘。

在你回頭的那一剎那,

天空依然是那樣藍,

心底一個聲音,

切斷你可憐的虛幻

——奔騰吧,黑馬。

於是,你抖落負載的塵汗,

重裝理想的食糧,

一鳴沖天。

然而,

陡峭的山路使你身心疲憊,

歲月的磨輪使你跫音漸墜,

終點處的斷崖使你望而生畏,

“宿命”一詞縛你奮發的雙腿,

縱使崖對岸風景綺麗優美。

成敗在此一舉,

……

桀驁不馴的本性和堅強的自信,

告訴你,

必須要飛!

長吼破天的一聲吼叫,

伴著你矯健的一躍,

衝過天空的宿命,

到達了理想的天空,

——奔騰吧,千里馬!

【亮點透視】

本文體裁新穎,以詩歌的形式,富有哲理的語言,闡述一匹黑馬由平庸到一鳴驚人的成長曆程。文中的黑馬不甘於沉淪在眾人的俗論中,聽取智者勸導,自強不息,終於“長吼破天的一聲吼叫,伴著你矯健的一躍,衝過天空的宿命,到達了理想的天空,——奔騰吧,千里馬! ”語言精煉,對比鮮明,思路清晰。

成長的歷程

河南一考生

題記:相信一切人和懷疑一切人,其錯誤是一樣的。

——塞納克

明辨之,慎思之,審問之,篤行之。

——朱熹

每年的四五月間,在無垠的草原都舉行一場飛禽飛行技術比賽。

毫無疑問,鷹總是這場大賽的主角。那高傲的氣質,又有誰能比高,更別說飛行技術和高度。

當然我更不成,我是飛禽,卻連蟬也比不上。

對了,忘告訴您了。我是一隻鷹,一隻健健康康,完完整整的鷹。

一、被下咒的我

眾所周知,烏鴉是一種會預言的鳥,一種邪鳥。邪的是被烏鴉下定義的動物命運一樣即被言中了,但更邪的是它對剛出生的我也下咒。

據說,我一出生這隻烏鴉趁我媽不在說:“你是一隻不會飛的鳥。”

當然我沒什麼,懵懂無知嘛。可讓毛毛蟲聽到了,於是全叢林的動物都知道了。

二、可憐的我

於是,我的生活充滿了打擊。當然,我的生活更是學飛行。

你知道嗎?我剛學飛,我的同伴就私下打擊我:“任命吧!看你小樣,這么簡單的飛行技術就學不會。”

這已經很可怕,誰不想自己生活常受鼓勵,但更可怕的是,我———認命了。

翅膀,讓其它飛禽心懼的翅膀,對我來說吧——多餘。

三、意外決定

“鷹王決定你去參加比賽。”媽媽興奮地說,“你一定成!”

可我興奮不起來,儘管對我來說這是莫大的信任.我對自己說:“我該怎么辦!讓冠軍就此交給其它飛禽?”

四、你能行

從此,媽媽開始更加敦促我好好練習飛行技巧,一刻不離。

每一個飛行技巧掌握,都換來媽媽的大加讚賞。當然如今的我心中充滿了自信。

直到有一天,我再非吳下阿蒙(人類)。

直到有一天,我代表鷹家族登鼎成功。

直到媽媽說:“我說過你能行。”

五、戳穿預言

當我成為冠軍,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烏鴉是騙人精。

六、頓悟

原來,並不存在真正的預言家,他人之言並不能全信。

所謂命運,無非是落在雞窩的鷹,只要有鷹的心,鷹的目標,只要認清自己,命運可以改變。

媽媽說得對,我能行。

相信自己,思忖別人的話,認清自己,然後篤行之。

勝利是我們的。

【亮點透視】

作者化己為鷹,以鷹的口吻講述了一系列有關成長的小故事,充滿了神話色彩。“被下咒的我”、“可憐的我”、“意外決定”、“你能行”,小鷹坎坎坷坷一路走來,終於勇奪桂冠,烏鴉的謊言不攻自破,與此同時,話題中的“自信”與“他言”也一比高低,全文一氣呵成,演奏了一段不凡的成長曲。

從軍行

河南一考生

天子堂前動風雷,龍顏輕怒攝寒楣。

千層高浪胡塵起,百萬黔黎戍邊陲。

頻頻狼煙苦烽台,獵獵大漠虛城壘。

征風敢自惜關隘,鐵甲安得穿牆坯?

哀哀不盡離鄉者,到處逢人哭長淚。

執手已作生死別,一去誰遣白頭歸?

君不聞古來沙場傷亡多,一去征戰幾人回,

儘是南山埋冢骨,行身已作奈何鬼。

可憐生靈眾塗炭,龍君依舊坐殿窺。

嗚呼庶民本癆夫,怯卒安可敵猛虎?

胡騎素來備軍戰,歷兵踏城長直入。

叵耐皇帝信己見,自認雄關卻胡虜。

難料池河半廢毀,鐵蹄無須費力足。

獨憐征夫邊役苦,九見重臣上朝書。

戰士軍前半生死,都門帳下猶歌舞。

胡騎傾關罪不赦,深入中原慘屠戮。

痛失要塞國難保,急煞忠將駕安圖。

人君理應思良賢,遠佞親義守京都。

位比楚王常問鼎,功蓋秦皇欲逐鹿。

嗟夫庸君之固執,但有張儀口難服。

偏信天意助公道,獨愛己才勝不足。

何乃忠良賢義士,莫一均是飯茶壺。

固城足可抵戈矛,金湯殊患馬飛步?

令旨一下堵城戶,堅壁清野效遠古。

豈乃廢弛難效長,瘦馬弱兵糧竭廬。

苦尋民聞征甲役,便向牢獄引“戰俘”。

私恨竟至泄民憤,公怨欲及南天都。

君不見深閨珠閣多怨女,夜夢忽兮哭夫還。

雁字排盡書難寄,願如流光照邊關。

更有驍勇混生死,朝廷義臣苦奏諫。

精忠竟是淪亡士,君王邊側常媚伴。

嘶嘶不斷胡笳聲,幽怨總是離人淚。

可恨旁言逆聖聽,關山不度君王情。

美芹十獻求革政,子美三別聞悲聲。

放歌幾欲斷魂腸,揮劍常在頸邊舞。

可憐豐城紫氣在,不見龍泉掘古獄。

去楫枉待山濤在,釣鰲誰效捉髮心。

相信自己猶重要,常聽人言亦須秉。

【亮點透視】

物以稀為貴。在眾多的記敘文、議論文中能脫穎而出一篇史詩般的文言長詩,令人眼前一亮,第一次為作者的構思喝彩。品味正文,行雲流水般的語言在作者的筆下流溢,前幾個章節句句押韻,字字精當,讀來朗朗上口,這是第二次值得喝彩之處。作者所述似乎是一個大舞台,各種角色演繹平生以“自信”與“納言”為主題的故事,形式新鮮,這是第三次可擊掌之處。

你就是一道風景

河南一考生

相信自己,你就是一道風景。

你雖然是一條小溪,卻養育了一池的精靈,灌溉了一方的沃野。

你雖然是一滴水珠,卻折射出了太陽七彩的光芒,讓人們看到了世界上最美的顏色。

不管如何渺小,你依然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譜寫生命的童話,創造這大千世界的奇蹟。其實,你就是一道風景。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梅花有它的情韻,白雪也有它的風采。楊柳之婀娜、翠竹之秀麗、蘭草之清幽、青松之壯美,任何事物都在大自然中展示著自己的個性,不是嗎?“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萬物各有自己的鋒芒。泰山雄、華山險、黃山奇、峨眉秀,牡丹雍容、荷花冰清、梅花傲骨、蘭花素雅,北國萬里飄雪、江南草長鶯飛、塞外駝鈴聲聲、水鄉牧笛裊裊。你能說泰山不如峨眉,牡丹勝過蘭花,北國不比江南?你不能。它們各有千秋。你芙蓉如畫柳如眉,我滿屋詩書自開顏,腹有詩書氣自華。你有馳騁政壇躍馬商場萬丈豪情,我有小橋流水清泉明月淡泊心境。

我們無需藏在陰暗的角落獨享那份寂寞,我們頭頂的是同一片藍天,腳踩著的是同一方土地。我們不要總是把自己忘記,你不比別人多,也不比別人少,我們不能總是極力推崇別人,而努力貶低自己。不要忘記,相信自己,你就是一道風景。

相信自己,不是不聽別人勸告的我行我素,相信自己是你乘風破浪的勇氣,是你傲霜凌雪的意志,是你綻放生命之花的土壤,是你勇往直前的信念。相信自己,使不可能變成可能

,使可能變成現實。

朋友,相信自己吧!即使古代磚窯里規格相同的陶俑,也一定要認為自己是最獨特出色的一個。

朋友,相信自己吧!別人是座山,你也是座山,山一樣的巍峨屹立,峰也一樣的挺拔雄健。

朋友,相信自己吧!即使站在高樓上看風景,也一定要堅信:風景也自然地看著你。

相信自己,你就是一道風景!

【亮點透視】

散文化的形式,容納了詩一般的語言,給人一種散文詩的感覺,清新自然。眾多的意象如楊柳、蘭草、青松等構成個一幅清幽淡雅的風景畫,大有“風景這邊獨好”的氣勢,然而作者筆鋒一轉,以演講的口吻,以與讀者面對面的姿態,發出號召:相信自己,你就是一道風景。

自我認識的成功走向

重慶一考生

在綠樹遮映的弘一法師骨塔下,時光的力量已經滲透到旁邊高聳的碑石上,“悲欣交集”四個紅色耀眼的大字在蕭瑟的松聲中屹然不動,年復一年,它又在告訴人們些什麼呢?這樣秘而不宣的內心軌跡,我是沒有能力揭示它的任何微光片羽的,也許你也不能。但我想起來了,那年大師正在書齋中打坐,有一位女子攜友而來——那是大師出道前認識的。也許有十幾年不見面了,當滿山門的弟子都期待一次親情上演時,大師卻執意下令把她趕走,這一舉動曾經引來世人唏噓不已,只有大師自己清楚,只有那“悲欣交集”能告訴我們一些隻言片語。

人生的境界是由自己的意識組成的,浮華的世界仿佛越來越模糊這一點。太多的外人期望,太多的目光等待,太多的眾望所歸充實進我們的生命,造成了自己理想世界的空白。這樣的空白太寬太大,如棲鳥飛過汪洋,使人言語起來陷入猶豫。多少年夜闌時分的清醒想像,多少孩提時的憧憬和夢想,如今,它們棲息在生命的哪個角落呢?

同樣存在著人的空間裡,我們不免發現古人的自我認識相當清醒。太多的文人騷客,仿佛除了寫作與習畫,其他的事顧及很少。李賀說:“我生二十不得志,一心愁謝如枯蘭。”才二十歲的人,心旌已經襤褸。像他這樣的年齡,正是旁人急於升官進仕,正是他人期望發財的年代,而他卻無暇顧及這些。當後人抽絲剝繭地打開他堅實的精神世界的閘門時才發現,悽美與驚艷——這樣令人驚訝的精神果實,惟獨沒有蒙翳。

跟隨他人的期望可以聲名顯赫,可以去爭取物質世界的充裕,這不是虛妄,這事實上已成為一種傾向。像古人那樣自娛自樂在這個精神世界日漸泯滅的社會中的君子已為數不多。很多人經不起物質的誘惑,他們只是在無功利的時候,內心才澄澈如水,如入無礙之境。

司馬遷在他人眼裡完全是個廢人,蘇格拉底日日拖著肥大的身軀踽踽而行,貝多芬在他人看來是個聾子,但他們都超乎他人的期望成為了偉人。這不能不讓我們去反省他們對於人生的自我認識!凡是精神偉大的人都擁有一顆自我認識的心。強烈的精神意識能幫助他們摒除外界走向的干擾,在他們心中自己選擇的走向是通向精神殿堂的路徑。不論世殊事異,他們在自己選擇的路上奮鬥拼搏,從未放棄,“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他們在他人期望的悖論中走向輝煌。

有人用一生的光陰,尋求他人期望的成功人生。商業家勞心勞神,政治家殫精竭慮,只有有心人才會追源溯流,從自已認定的精神家園中打撈成功的魚群。最終他也會像漁家拉動海帶一樣,將自己成功的人生越拉越綿長,最終拉動整個大海。

【亮點透視】

這是一篇精彩的文章。作者觀照歷史,評說古今,議論中外,正反對照,比喻說理,深刻地闡明了只有正確認識自我,堅守自己的精神家園,並努力地“打撈成功的魚群”才會“像漁家拉動海帶一樣,將自己的人生越拉越綿長,最終拉動整個大海。”

文章嫻熟地運用記敘、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寫得活潑生動,意蘊豐贍。文章敘事簡潔曉暢,議論深刻警醒,抒情真摯深沉。其對史料的嫻熟運用,對古詩名句的恰當摘引,對古人的中肯評價,將話題演繹得機警而成功。字裡行間表現出的那種憤世嫉俗,堅守“自我認識”,不為他人期望所左右的堅韌與豁達,更是令人嘆服。

山水的挫折

雲南一考生

山之仁,在於涵納了蒼天古木,也收容了遍野小草;孕育了豺狼的凶吼,也滋護了弱小的悲嘯;或者環抱雙手,讓流水變成湖泊,或者裂開身軀,讓瀑布倒掛前川,山謙卑地靜立著,緘默地忍受著時間的風沙輾轉的痛苦和人類的姿意給他的挫折。

水的流動,卻更像是智慧的追求,個性並且張揚,流動便是它惟一的宿命。它並不會思索著怎樣直面擋路的頑石,而是輕柔地繞開,只讓幾縷青苔去教會頑石流水的意義。它也從不化解,任由飄零的樹葉,人類的污穢隨著水流逝,卻從不允許它們在水面上發芽,只叫無盡的孤獨告訴他們水流的意義。在水的心中,無彼無此,遇曲遇直,一顆痛苦的小石子,就會換來水的澎湃。

山和水並行著,讓靈魂在歲月的風沙中磨練、輪迴、遭遇。“你為何要一直流動呢?”山問,“難道萬頃良田不值得你孕育?難道萬千挫折不值得你面對?難道萬種痛苦不值得你化解?”水沒有回答,只是依然把痛苦放大,捲起千層浪,淹沒村莊,猙獰得張揚。

“我何嘗不想面對挫折,我何嘗不想化解痛苦!”水說,“只是我必須匯入海洋,必須放大這痛苦,在無盡的流動消逝中教會人們,用幻滅的海洋告戒人們,必須謙卑地做人。”

山沒有回答,只是打開了懷抱,讓人們躲進懷中,讓水在山腳下盤鏇,讓果實在樹上生長,讓人們得以生存。

“有多少幻滅的海洋,便有多少山的希望。”山說,“我要面對挫折化解痛苦,給人們家園,忍受一切的風霜。”山靜立著,水流動著。

水,卻史無前例地凌亂,兩岸的風景,只是浪花翻起時的告別,水裡的魚兒,只是轉身的一個再見。在水裡,一切都走向終結,一切痛苦,都顯得巨大。

山和水對視著。

“其實,你我並不是對立著的。”山說,“我們都在等待。等待有一個人,能理解挫折,能放大痛苦。等待一個人,在山的頂峰默讀水的流動,在水的旁邊誦頌山的倒影!”

山開始流動,水開始靜默。

水開始堅強,去面對挫折。

山開始柔弱,去放大痛苦。

【亮點透視】

本文運用擬人、象徵和隱喻等手法,賦予山和水理性的思維和鮮明的個性特徵。山用寬容化解痛苦,讓萬物在希望中自由生長:水用放縱放大痛苦,讓人們在幻滅中去尋覓做人的真諦,它們不同的理解和態度,啟示讀者多角度地認識和思考,不管是化解痛苦還是放大痛苦,目的都只有一個:豐富自己的人生,堅定地勇往直前!

致和珅的一封信

甘肅一考生

和先生:

近來無恙乎?近幾年來你的身影頻頻閃現在銀屏之上,一部部清朝歷史劇將你的故事演繹得淋漓盡致,致使你的大名婦孺皆知。想先生一生,居廟堂之高,不憂其君,不慮其名,專事搜刮貪污受賄,弄得個腦滿腸肥,卻不料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先生性命。不但身死人手,家財散盡,白白浪費了先生許多精神,而且落得個千載罵名,先生若泉下有知,可曾有愧?有悔乎?

先生當是明理之人,如何卻因為那一點銀子,便只看到了自己而看不到別人呢?你的眼中為什麼只有金子那絢麗耀眼的光芒,為什麼卻沒有憂慮民生疾苦的焦灼?你的眼中為什麼只有權杖杖頭上那顆瑰麗的紅寶石,為什麼卻沒有為國操勞的疲倦不堪?你想知道你為什麼會落個身敗名裂的下場的原因嗎?小生不揣冒昧,願為先生粗做指點,一原旁觀者之言,能使先生悔悟,而當戒先生之後來者。

希臘智慧神廟廟門有這樣一句話“認識你自己”,先生之錯,便在於此。認識自己不易,既要在別人的眼睛中看自己,也要用自己的良心去審閱自己,這個過程應當伴隨你一生,一時一刻也不能廢止。只有如此,才會心清神明,才會明白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才會明白自己生存的意義。

其次,人應當在看自己的時候看到別人。先生之錯,在於只看到銀子和權力,既不審視自己,亦不管別人如何看待自己,致使誤入迷途,殊為可憾、可嘆。人之處世,得為立身之根,變為處世之本。有德者,如孔孟之聖賢,皆勤勉自修,此為看自己;一生致力於遊說君主罷戰休兵,仁政愛民,其根本還是在於看到別人疾苦而痛之於己心。有才者,如唐太宗等,亦深諳看自己與別人的道理,一方面嚴於律己,潔身自好,另一方面任賢用能,勵精圖治,使得國泰民安,物阜民康。他們沒有被名利和美色所遮住雙眼,所以贏得了歷史的讚許,人民的崇仰,千世萬世為人們所稱譽。

能看到自己的人,和只能看到別人的人,都是凡人,既能看到自己又能看到別人的人,方是聖賢。奈何先生只看到自己,卻熟視無睹別人,是以身死名裂,當不宜怨天尤人。

願先生早日轉生,重新做一個對人民對國家有用之人,以洗先生之污濁,得後世之讚譽。

【亮點透視】

這位考生選擇了自由度較高的書信體,直接和人“對話”,以表明自己的觀點,應該說,頗有幾分膽識。和珅是清代臭名昭著的大貪官,近幾年在電視螢屏上頻頻“亮相”,給他寫信,看似荒誕,卻又有幾分“真實”。作者指出,和珅之所以“身死人手,家財散盡,落得千載罵名”,其主要原因是:一、眼中“只有金子那絢麗耀眼的光芒”,只有“權杖杖頭上那顆瑰麗的紅寶石”,而無其他;二、“既不審視自己,也不管別人如何看待自己”,致使誤入迷途。顯然,這些都符合話題的內容,可謂中規中矩。作者利用時空錯位,亦幻亦真,亦莊亦諧,亦正亦反,以生動幽默的筆觸,剖析了和珅骯髒的靈魂,使歷史和現實巧妙地疊印在一起,給人以有益的啟示。

祭弟文

湖南一考生

愛弟大姨父之子,生於八九年,十歲夭折。嗚呼表弟!汝其辨乎內而訥於口者也,奈何不以天年卒而遺恨汝父兄?汝之純明淳樸,奈何不業姨父之家乎?

姨父性苛嚴,雖無才學,願汝能讀書,厚望於汝,而汝竟早夭,何以遂汝父之願乎!吾嘗教汝讀書,習至司馬光砸缸救人之事,吾言曰:“司馬光有高人之行,有獨知之慮。故後能成名。商君有言‘疑事無成,疑行無功’,處事須當機立斷,為人不可狐性多疑。”汝疑而問曰:“砸缸雖智,然缸大皮厚,水濁又深。擲小石則不壞缸,擲大石則石亦傷人,且缸皮脫落,鋒利如刀,不為上策。”吾故無言以對。汝父指汝而罵曰:“孺子不可救!書中聖賢豈有不合常情之理?只顧讀書,余者勿論!”嗚呼!今六年將盡,教育界主唱之“創新立異”

方興未艾,有汝之獨特見解,而為長者所殺,悲夫!

汝喜蟲魚鳥獸,天地山川,栽花種木。時時調護,傾注真情。汝裁數株鳳仙於牆隅,自築籬牆,引水渠以澆,且捉蚓以沃其土。待花開時,雖無清香,亦足以極目視之娛。汝父毀之。指汝而罵曰:“糊塗蟲!不能讀書惟務栽花成年之後何以成家?”汝忿忿而逃,采數葉蠶桑以回,汝父奪而撕之曰:“不肖子使我肝腸寸斷!奈何不爭如此,養蠶栽花,出自何在耶?”嗚呼!汝父之倔,何不容一愛心之子乎?汝獻愛自然行有人道,何為而見斥乎?如今教育之所倡“素質+個性,規範+創新”何為而悖其行乎?

孔丘有言曰:“惟賢而戴者進,聚不肖而王者退。”愚兄不肖,生不能相養以共居,歿不能撫汝以盡哀。汝因抑鬱而死,死於汝父之苛嚴。嗚呼!國人之家教如此,中華民族何以屹立於世?商君有言曰:“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是故有迥異之子,他人視之以為荒唐怪誕而斥之,不以理解,不以寬容,復如何以圖教育之興旺發達哉?

愛弟之死,愚兄沉痛,然也有千萬之子皆如此,何以勝其悲?不如曰:因勢利導之,擇善而從之。是教育者之責任也。

嗚呼哀哉,愛弟安息。

【亮點透視】

本文句段中多有“子”、“乎”、“者”、“也”貫穿,是典範的文言文章,但內容能夠與時俱進,和現代教育改革掛鈎,揭示教育弊端,倡導創新思維與發展個性,兩者結合很有新意。特別是文言文這一框架,使文章與眾不同,先聲奪人,吸引讀者目光。

江蘇一考生

有那么一種很小的世界,它就是舞台;有那么一種很大的舞台,它叫做世界。

———題記

張副市長的妻子辦事沉穩,胖胖的身材給人以敦厚的感覺。她對張副市長很是體貼,生活上的照顧無微不至;她對張副市長也很順從,購置個三五十塊錢的家當也得張副市長開口同意。

張副市長不抽菸不喝酒,閒時就愛個畫畫。

這天,張副市長正在家裡畫興正濃呢,“得意樓”酒樓的孫老闆找上門來,“喲!市長雅興高啊,畫得不錯嘛,我雖是個生意人,可對畫也是略懂幾分呢。”一聽是位“畫友”,張副市長高興了,放下架子,沏了兩杯茶,與孫老闆談得很是投機。

臨走時,孫老闆看著案上那幅未畫完的《奔馬圖》說:“酒店剛好缺幅畫,這張正合適,不如市長您就割愛把它賣給我吧,市場價,兩萬五!”

張副市長雖然平時畫畫自我感覺不錯,但兩萬五的高價還是讓他吃了一驚,忙擺手說:“不行不行,我畫藝不精,這畫是畫著玩的,你還是去正規地方買幅畫掛在店裡吧。”

“市長您就別謙虛了,您看這幅畫雖然還未作完,但氣勢不凡早就看出來了,莫非您是捨不得割愛?”

爭執不過,張副市長只好答應他三天后來取畫。

不一會兒,張副市長的妻子買菜回來了,張副市長把事情跟她說了一下。她聽了,不置可否,只是說:“你前幾天在市里參賽的《百竹圖》。在一千多幅參賽作品中只排了六百多名。”張副市長一聽,心裡大吃一驚,原來那姓孫的是想找藉口賄賂我哪!張副市長連忙把未完成的《奔馬圖》收起,再也沒跟孫老闆提拿畫的事。

不久,張副市長轉正。

多年後,已退休的張市長收撿老伴的遺物,一本燙金的《獲獎證書》掉了出來。張市長翻開一看,“百竹圖”、“一等獎”幾個字映入眼帘。

張市長頓時明白了,敦厚的妻子怕自己抵擋不了誘惑,收下不該收的錢;向來不說謊的她也“機靈”了一下,對自己說了謊……

張市長撫摸著通紅的證書,禁不住老淚縱橫。

【亮點透視】

此文的主人公是市長夫人。作者在市長夫人身上著墨並不多,只是在開頭簡略地介紹她“辦事沉穩,胖胖的身材給人以敦厚的感覺”,只是寫了她在聽了孫老闆要買畫的事後說了一句話:“你前幾天在市里參賽的《百竹圖》在一千多幅參賽作品中只排了六百多名”。然而,就這寥寥幾筆,一位賢內助的形象卻躍然紙上了。這就是構思的巧妙之處。仔細想想,在市長的家裡,市長夫人一般也是不會跑到“前台”來的,然而,在許多事情上,她們卻往往在“幕後”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此看來,作者這般來布置人物,也是有生活依據的。 

我的自述

江蘇一考生

我叫歡歡,是張局長家的狗,別看我不是人,可我在張局長心中的地位絕對高過他夫人,屬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那種。

全局的人都知道,張局長沒有什麼別的愛好,就愛狗。說得更準確些吧,就是愛我,寵我。正因為如此,局裡的那些人“愛屋及烏”,成天到我家來給我送一些食品、飲料以及衣服之類的東西,甚至還有人說要給我找個女朋友呢!可我們張局長一概不收,同時把這些人狠狠批評了一頓,說什麼“這就是變相送禮,變相送錢,這就是腐敗!”之類的話。反正久而久之,張局長廉政的美名就傳出去了。

唉,這些人哪知道,我是不吃中國食品,不喝中國飲料的,更不穿中國牌子的衣服,我全要進口的。人家外國就是好,做工比中國的細,質量比中國的高。衣服就更不用說了,穿在身上絕對舒服,反正一個字:爽!張局長對我真是出奇地好,我24小時跟著他,那才真叫形影不離呢。你說什麼,睡覺?不是我跟你吹,張局長就是跟小蜜睡覺的時候,都把我帶在身邊,左邊是小蜜,右邊是我,他睡中間。

什麼?你說什麼,張局長虛偽?你懂什麼啊,這叫沉穩。懂嗎,你!告訴你,有一次有一個什麼長的官到我們家來,直誇我們張局長沉穩、敦厚。後來我聽張局長說,市政府里就數那個人最大了。

好了,不跟你這種人廢話了。不過我告訴你們,誰要是再在我面前說張局長的壞話,我可咬人了!下面我還是給大家談談張局長的愛好吧。

咱們張局長還愛紙!尤其愛有人頭的紅紙和有馬、有蝦的畫紙。我常常趴在張局長的保險箱上看張局長在數一沓紅紅的紙,這紙上好像還有一個老頭的照片,沒想到張局長這么懷舊。還有,我老聽張局長飯後對著牆上的紙說“大師到底是大師,徐悲鴻的馬,好!齊白石的蝦,哈,真不錯啊”。反正顛顛倒倒就這幾句,煩死了。

噢,不好意思。一會我要去和我女朋友見面。我可不能失約啊。這可是張局長親自為我找的,美國的。

最後再提醒大家一句,做人就要做像咱們張局長這樣的,要給人以山的沉穩和敦厚的感覺,這樣就算在四季中變化出不同的色彩,也沒人會找你麻煩。汪……汪……再見。

【亮點透視】

這篇文章以童話的體裁,採用了獨特的敘述角度,寫的是“狗眼看人”,把一個虛偽、奸詐、貪婪的張局長,說成了沉穩、敦厚、廉潔的好乾部;把他的貪污、腐化,說成是“在四季中變化出不同的色彩”。這是作者對話題的一種個性化理解和富有創意的詮釋——“狗眼看人”嘛,畢竟與人不同,具有極強的諷刺意味。

我快樂你快樂

陝西一考生

(一)我快樂,你不快樂

考試成績出來了,小明得了58分,全班倒數第一。

下課了,滿樓道都能聽到小明的嬉鬧聲。

教師辦公室里,老師生氣地問小明:“你考了全班倒數第一,你知道不知道?”

“知道。”小明怯怯地回答。

“知道,為什麼還這么高興?你是怎么想問題的?作為學生,考100分才是最大的快樂,明白嗎?”小明無言以對。

走出辦公室,小明自言自語著:“我快樂,你不快樂,那么,應該讓你快樂。”

(二)你快樂,我不快樂

考試成績出來了,小明得了99分,全班第一。下課了,小明依然演算著數學題,表情木然。

教師辦公室里,老師微笑著對小明說:“老師真為你高興,你終於考了第一!可看你怎么悶悶不樂呢?你不高興,不快樂嗎?”

“考100分才是學生最大的快樂,可我沒考到100分……”

聽完小明的話,老師露出驚喜的神色:“對!太好了,你要繼續努力,考100分,小明真是個有出息的孩子,我太為你高興了!”

回到家裡,小明心想:“你快樂,我不快樂,那么應該讓我們都快樂。”

(三)我快樂,你快樂

考試成績出來了,小明考了90分,仍然是全班第一。

下課了,小明翻開了物理書:“當分子間距離大於某一定值r。時,分子間表現為引力;當分子間距離小於某一定值r。時,分子間表現為斥力。”小明的目光久久停留在這句話上。

教師辦公室里,老師和藹地說:“最近有點鬆懈了,可不敢這樣,要加把勁兒!”小明什麼也沒聽進去,仍想著那句話。

檯燈下,小明盯著物理書上那句話,自言自語:“如果分子間的距離等於r。時會怎么樣?”突然,他眼前一亮:“對了,我就要這個r。!100分是個極限,是個目標,我只要在低分與100分之間找準讓自己平衡的r。,在老師的要求與我的能力之間找準讓自己平衡的r。,我快樂,老師也會高興呀!”

小明說:“我喜歡這一種思維方式。”小明又說:“我快樂,你快樂!”

【亮點透視】

這是一篇別致的文章。作者取材於中學生的真實生活,一些細節極具典型性,但材料經作者提煉加工,具有了濃厚的寓言意味,概括性很強,生動揭示了師生之間思維方式的差異。第三部分中引入物理學中的r。概念,舉重若輕,恰切地闡釋了話題,顯示了作者靈活的思維和良好的聯想能力。

滿分秘技六:立意務求深刻篇 

深刻,是指作文的見解深刻。議論性文章是說理透徹,論點深刻;記敘性文章是形象生動,思想深刻。高考作文鼓勵見解深刻,並且是鼓勵多種多樣,或是深入本質,或是揭示原因,或是說明結果,或是指出規律,或是預見發展,或是抓住要害,或是給人啟發,等等。“詩外有詩,方是好詩;詞外有詞,方是好詞。”詩詞如此,文章亦是如此。好的文章應有所興寄,否則一望到底,則清如開水,淡而無味。

要善於感悟 。法國偉大的雕塑家羅丹曾經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許多同學在觀看同一個景物時,有的靈感頓生,有的卻一片茫然;在經歷同一件事情時,有的百感交集,有的卻無動於中;在面臨同一個題目時,有的思如泉湧,有的卻木然無知:這就是感悟的差異。感悟能力強的人,耳聰目明,時時留心,處處在意,遇事敏感,善於發現生活的美,善於激發心中的情,寫作富有“靈性”;感悟能力弱的人,聽而不聞,視而不見,萬事不感興趣,一切無所用心,遇事遲鈍,沒有感慨,沒有激情,沒有見解,自然就會視寫作為畏途。

如果想寫出認識深刻的的文章來,就要“見人所未見,發人所未發”。 要做到深思,就必須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個別到一般),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要辯證分析,自己觀點具有啟發作用。

如河南一考生的《自信和傾聽》中,詮釋自信與傾聽,字字珠璣,描寫深刻,讓人心靈產生了強烈的共鳴。文詞優美,分析透徹,刻畫深入,筆風有力,讓人心悅誠服。結尾更是點明主旨,耐人尋味。飄逸的行文中,卻收穫到了深刻的道理。河南一考生的《第四回》運用陡轉、對比、照應等藝術手法,精心構築情節,揭示主題。對待別人議論的不同態度,決定了兩個有著相同遭遇的小人物的苦樂人生,耐人尋味,發人深思。

例文賞析

以人為鑑知得失

安徽一考生

人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過於相信自我,聽不進別人的意見。究其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唯我獨尊的思想在作祟,二是自己只看到了自己能看到的和想看到的東西。

古代的大部分帝王,對待忠心耿耿進諫的忠臣,往往表現出不可思議的殘暴。就連一代明君唐太宗,有時也對諍臣魏徵恨得咬牙切齒。

我們普通人呢?一聽到反對意見,輕則臉紅脖子粗,怒目相向,重則拍案而起,反唇相譏,甚至拳腳相加,由“文斗”到了“武鬥”。

這就難怪,想聽意見,卻只能聽到讚歌了。

中國有句俗話,叫“三個臭皮匠,湊成一個諸葛亮”。多通俗,又是多深刻的話呀!一個人縱有三頭六臂,也不能包打天下。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個人的思想是有限的,一個人的創造也是有限的。

毛澤東同志在談到“民眾路線”時,曾說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民眾的智慧是無窮的。”

讚歌不能算意見,隨聲附和也沒有多大價值,最有用的應該是指出錯誤的的意見。三峽工程的決策者,面對記者說出了一句樸實而深刻的話:“對三峽建設來說,最有價值的是反對者的意見。”

國外的很多企業家,為了讓員工暢所欲言,經常組織一些“漫談會”,鼓勵大家“胡說”,從中尋找思維的火花。他們規定,不管是誰提出想法,不管提出的想法有多么可笑,是多么不可思議,大家都必須鼓掌歡迎,並齊喊“很好,很好”。

為了聽取意見,他們可謂用心良苦啊!

每天我們都要照鏡子,看看我們穿著是否得體,臉上是否有灰塵。那么,我們道德上的灰塵怎么發現?我們思想上的不足怎樣找到?我們創意上的失誤怎樣避免?不難,別人就是一面最好的鏡子。

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

【亮點透視】這是一篇以理取勝的優秀作文,語言靈活多變,富有自由靈動的色彩。文章開頭擺出看法,引入事例,說明人們“想聽意見,只能聽到讚歌”這一現象。接著闡述我們為什麼要聽取別人的意見。文章語言簡練,重點突出;恰當的引用更使中心得到突出;文末運用修辭,使文章的收尾顯得簡潔有力。

包容(九)

北京一考生

包容,能使一種東西走向成熟。

之於自然,它有如海納百川,兼收並蓄;之於人類,它又是上善若水,有容乃大;之於文化,它又促成千古積孕,文化之厚重,源於其包容的一面。

長江黃河,汲取了千百條溪流,是由積累逐漸走向壯大。當它以浩瀚而吞吐一切之氣勢流入大海,又有誰能察覺:它在自己往復曲折的路上,面對條條匯來的小溪,不分貴賤,無論大小,以它那包容的意識兼收並取,來者不拒。最終才促成我們華夏民族的精神血脈,以勢不可擋的氣勢演義了上華的那種雄渾、壯麗,更重要的是,它的包容不僅使壯大,更使它成熟,當它歷盡千辛萬苦到達終點,它所流經的地方,生靈乍現。它也不再是剛形成的一條小溪——而是華夏大地上芸芸眾生頂禮膜拜的母親,更是一位以歷史走來,見證生命初開的行者!

一個常人,若能享受華貴,便是有物質財富。可這還遠遠不夠,只有當他有了包容一切的寬厚、達觀,才真正稱得上是有了精神財富,他的人生,才不浮泛。

米開朗基羅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沒有尊重達•芬奇,總是對他的一切充滿敵意。但只有當他以自己的心境容納了達•芬奇的才能之後,他的藝術,才真正獲得開朗。一個人,若不能容納,便只能像塞緊的口袋:填充的東西再多,也不過口袋的大小而已。米開朗基羅若不是及時領悟到包容的重要,我斷言,他的藝術,也僅止於“大衛”而已!

瑞士雖富,可它缺乏包容,也應缺乏了文化積累的機會。因此,數百年來,它並不被列入歐洲文化的長廊。它的首都伯爾尼不建機場,更是拒絕包容。我想,閉塞它的並不是歷史,而是不包容。

相反,巴塞隆納喜愛包容——流浪者大街說明一切。也正因如此,來自世界各處的文明相互切磋,摩擦間閃出了火花,而真正成熟的文化也由此一次次誕生。我想,也由是之故,巴塞隆納聞名於世。

包容,不僅是胸襟,更是一種品性:自然界中,河納百溪,海納江河,所以才斑駁陸離,大象無形,它們以相互包容促成千古積蘊;人們相互包容,所以才取長補短,心靈互補;社會相互包容,所以文化衍生,文明進步。包容,你真像一座燈塔,引領著萬物,走向成熟!

【亮點透視】

正象作者的論點“包容能使一種東西走向成熟”一樣,作者行文中處處透露著成熟之美。首先是結構上的層層深入:包容之於自然,包容之於人類,包容之於社會。其次是具備了哲理深度:長江黃河在默默地兼收並蓄之後,成為華夏民族頂禮膜拜的母親,巴塞隆納誕生了一次次成熟的文化,所以,包容不僅是胸襟,更是一種品性。水到渠成,畫龍點睛。(孟鄰)

正確擺渡“帆與槳”

河南一考生

相信自己和聽取別人的意見就如一棵同株相連的熏衣草,誰離開誰都活不了。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我們不僅要相信自己,擦亮自己的鋼槍,吹響自己的號角,更應虛心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直奔成功。

我們只是一味地盲從他人,必將庸庸碌碌地過去此生.就拿當年盛行於美國的“淘金熱”來說吧.當年那么多人一股腦兒地擠向那埋藏金子的地方,卻不能夠自信,相信自己憑自己的雙手也能成功,獲得真正屬於自己的“金子”.但是,同樣有少數人不盲從他們,這些人自己相信自己,走自己的路,終於取得了成功.這些人思考:那些爭著去淘金子的人,必定要過那條河,如果我們去做船的生意,則一定會發大財.他們就是這樣自信地走向成功的. 

從古至今,沒有自信怎么會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沒有自信怎么會有陳景潤的《哥德巴赫猜想》;沒有自信信怎么會有霍金的《時間簡史》......

總之,自信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但是,我們絕不能夜郎自大,一味屏棄別人真誠正確的意見。

著名作家海倫•凱勒如果不是在自信的基礎上,更注意接受其老師的正確意見與教誨,會有今天的成就嗎?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如果不是在堅守自信的基礎上,更注意接受別人真正正確的意見,會有今天的驕傲嗎?中國女排如果不是在充滿自信的心理上,虛心聽取教練的正確意見,會有今天的橫掃勁敵,七連冠嗎?......

歷史的敲響: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是相輔相成的。

當然,聽取別人的意見絕不是盲從別人,應該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當今社會上一些人肆意模仿那些偶然明星,不顧一切的追循潮流與時尚,他們不相信自己,不以自己為美,反把別人當成自己美的楷模,結果弄的自己整天心神不寧,不甘以自己真正的面貌來生活。他們的人生會快樂嗎?我想未必,他們過於菲薄自己,依賴別人了。

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一枚硬幣的兩個面,就像一條船的槳和風帆,誰離開誰 都不復存在。

同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人民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過程中,既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在黨的英明領導下一定能夠最終完成社會主義的偉大復興,實現共產主義。也要善於虛心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善於借鑑吸收一些先進國家的正確經驗,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踏步前進。

朋友!你是否也在迷茫也在迷茫彷徨,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聽從誰的意見。朋友!那么現在就讓我們擦亮眼睛,帶著屬於自己的思緒自由飛翔著屬於自己的思緒自由飛翔,讓我們瞄準前方,在自信的腳踏實地的邁步中,去虛心聽取別人的採納別人正確的意見,擺渡好自己的人生小船,駛向前進的彼岸。

【亮點透視】文章依次把“自信”和“納言”喻為:一棵同株相連的熏衣草;是一枚硬幣的兩個面;一隻船的槳與帆,比喻貼切,又恰如其分地說明了兩者的辨證關係。“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是相輔相成的。”只有“腳踏實地的邁步”“採納別人正確的意見”才能“駛向前進的彼岸”,分析深刻、透徹,思辨性強。

自信和傾聽

河南一考生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是一種自信,豪邁且氣勢磅礴。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是一種自信,果敢而執著。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一種自信,淡泊而從容。

有一句話說得好,有些事情不是因為難以做到我們才相信自己,而是因為我們不相信自己才使自己難以做到。在人的一生中,我們要解決很多問題,也就要做出很多選擇——相信自己還是相信別人。就是這一念之差或許就導致兩種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結果。其實,自信和傾聽就彷佛人的兩條胳膊,缺少任何一條,不論是左臂還是右臂,他都是不健全的不能平穩前行的人。

傾聽是心靈的陽光,能映射出無邊無際的美麗;傾聽是心靈的雨露,能滋潤出無窮無盡的神奇;傾聽是大海的波濤,能翻起大浪滔天的巨瀾;傾聽是江河的洪流,能激起亂石穿空的壯觀。擁有傾聽的人生,才是美麗的人生,善於傾聽的人生,才是睿智的人生。汪國真說:“我欣賞你,所以我肯定你,我不欣賞你,但我卻不會因此否定你。”傾聽也一樣。假如別人的意見合理,你也應感激並認真地研究思考,提取其中有價值的內容。

如果你現在過於自信甚至自負,那么請靜下來耐心地聽取別人的意見;如果你老是沒有主見跟著大家走,那么請你相信自己,義無反顧地朝前走。

風餐露宿,坎坎坷坷,迢迢征途,你以自信和傾聽為乾糧,性格的懦弱也會鑄成如鋼似鐵的堅強;頂風冒雪,磕磕絆絆,茫茫前程你以自信和傾聽為手杖,平淡的人生也會譜出瑰麗的樂章。

上帝之所以沒有給我們翅膀,是想讓我們擁有飛翔的翅膀,假如你已有飛翔的夢,那么就趕快插上自信和傾聽的翅膀。像雄鷹般在藍天和白雲間飛翔,與風雨搏擊,成為勇者和力量的化身,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自信和傾聽就仿佛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兩個根,究竟怎樣去解,判斷式就在我們心中,如果你解對了,你就找到了人生的答案。

【亮點透視】作者用如泣如訴的語言,行雲流水的文風,親切自然的筆調,來詮釋自信與傾聽,字字珠璣,描寫深刻,讓人心靈產生了強烈的共鳴。文詞優美,分析透徹,刻畫深入,筆風有力,讓人心悅誠服。結尾更是點明主旨,耐人尋味。飄逸的行文中,卻收穫到了深刻的道理。

第四回

河南一考生

她結過三次婚,可是三個丈夫都是在結婚不到一年的時間去世了。

第一個死於車禍,身體被卡車壓了過去,當他看到時就昏了過去。第二個丈夫得了一種怪病,最終也鬱郁而死,第三個丈夫是在田裡幹活時突然心臟病發作死的。

從此,她的事被村里人談論得沸沸揚揚,然而還是村中的一位老太太說得讓人口服心服:“她是克夫命,誰要娶了她,都會帶來不幸。”這話也肯定傳到了她的耳朵里,但她對此並不在意。從那時起,再也沒有誰給她介紹對象了,也沒有誰再敢娶她。

不久,村中又聽說她要結婚了,新郎是位外地的小伙子,長得很不錯,聽說倆人是在火車上認識的,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一見鍾情”吧,那男的硬是追了過來。

結婚的那一天,她的家中來了不少村里人,不知是來祝福,還是來湊熱鬧,看稀罕的,在一陣鞭炮聲中,人們紛紛湧入她家中,人們想看看這位新郎究竟是個什麼人。

村中幾位老太太也來了,其中一位老太太趁新娘不在,將新郎拉到一邊悄悄地說:“你快回去吧,你不能娶她的。”那新郎驚訝地看著老太太:“為什麼?”“你不知道,她前面有三個都……”“我從來不問她這個。”新郎答道。老太太沒有趣地走了,邊走邊說:“不出一年,保證不出一年……”

一年很快就過去了,可是並沒有出現什麼,更沒有出現人們料想的那種不幸。然而,這兩口出雙入對,甜密恩愛的幸福生活,卻成了許多人羨慕的對象。

到了第二年,這個令人注目的家庭有一個可愛的女兒, 人們這時才發現他們本來就不應該相信村中老太太的言語。

有一天,他們一家三口出門去散步,剛出門就被一位老太太攔住了。

“這小孩真好!”那老太太說道。

“認識——認識——”那老太太說道。

她驀地轉向孩子的母親,舉起枯枝似的指頭,慢慢地指著她說“我年輕時和你的命一樣,我聽信了別人的話,最終也沒有第四回……”

【亮點透視】考生用生活化的故事巧妙地演繹話題,並能運用陡轉、對比、照應等藝術手法,精心構築情節,揭示主題。對待別人議論的不同態度,決定了兩個有著相同遭遇的小人物的苦樂人生,耐人尋味,發人深思。結尾老太太的話,可謂畫龍點睛,顯示了考生編排故事的藝術功力。

祭孫悟空

河南一考生

吾徒悟空:

自昨日聞汝喪,天鏇陰風,地聚鵑啼,山哭水泣,吾心之痛,實不可堪。為師的為此文一為悼汝,一為警戒世人。

汝,天地造化所生,又學於吾。汝名吾之所贈,汝藝吾之所授。吾遣汝去,實為煉汝。汝之所為,吾之所榮。地府得壽,龍宮得寶,八卦爐中煉出金睛,五行山下壓出行者,西行路上八十一難煉汝成佛,汝之心志,強而又強。

然自汝禪佛位,時移事易矣!

汝忘汝為如來之大患,為除汝,計用無數,終未得逞。然如來深知,一物可滅汝。遂設西行取經一計,而使汝得封佛,既而以此物滅汝。汝之心志雖強,然亦不可抗於此物。自汝封佛,如來故縱汝,使汝之行事不依佛法,玉帝故媚汝,使汝之心志日益衰微。吾雖多次告汝,然汝不納,以至累日而積心高氣傲,盲目自信,過度自譽。汝知之否?自信,人立世之本,然過之,則為浮傲;既浮傲,則內火旺;內火旺,則氣虛;氣虛,則志微;志微,則心衰;心既衰,則形魂俱滅。如來滅汝之物,既為此也。

夫人之立於世,二物不可缺。一為自信,二為納他言之度。

然觀汝平生,初尚可,能自信,能納他言,故而成汝之威名;然後世之事,實在令人心痛,汝亦自信,然過之;汝亦納他言,然唯讒言是納,忠言逆言置若罔聞,故而成汝之喪。

汝,天地堅強之氣凝集而生,尤不可御此,夫眾人,何以堪?吾不欲眾人步汝之後塵,而作此文。

汝生於花果山,成於方寸山,而歿於靈山。汝壽合與天齊,而今早逝,實令吾悲,然汝之不爭,實亦令吾恨。今以汝喪之教訓,戒於世人。

自信不可少,他言不可缺,事事皆有度,他言辨正邪,自信不浮傲,正言為吾學。知此二真諦,吾生不可缺。

吾徒悟空,汝師可奈何?惟願:

汝所居兮,青埂之峰;

汝所游兮,鴻蒙太空。

汝既喪兮,吾誰與歸?

汝既逝兮,誰與吾從?

渺渺茫茫,歸彼大荒!

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菩提祖師泣筆

【亮點透視】考生以純熟的文言行文,辭彙豐富,語句流暢,情感真摯,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創造精神:一是採用易於抒情的“祭文”形式,以菩提祖師之口評價孫悟空,較之大量平板的議論,顯得新鮮靈動,視角獨特;二是一反對孫悟空大加讚揚的傳統觀點,虛構孫悟空歿於靈山,闡述“自信不可少,他言不可缺,事事皆有度”的道理,思想深刻富有啟發作用。

尋回失落的精神世界

浙江一考生

當你看到公車上有一位小朋友主動讓座位給老人時,你會投去讚許的目光嗎?當你看到一個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孩把口香糖吐在地上時,你會去阻止她嗎?當你……

這些情況每天都發生在我們身邊,而我們卻早已司空見慣了,也許正因為這樣,我們就不會讚揚那個小朋友,不會去阻止那個女孩,我們不再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因為我們麻木了。

曾經風靡一時的雷鋒精神如今卻消失得無影無蹤,在那個物質資源極度匱乏的年代,人們的精神資源豐富了生活。而正像大自然的許多規律一樣,此消彼長,如今物質生活豐富多

了,而人們的精神逐漸退化。無怪乎人們經常感嘆:“如今社會爾虞我詐,生活太累!”可是,真的是這樣的嗎?

記得小時候媽媽給我講關於爸爸的故事,她說,有一次爸爸看見有個人騎車時書包掉了下來。爸爸便撿起書包追那個人,一直追了好幾站路……那時,我覺得爸爸很偉大,下定決心要做得和爸爸一樣。於是,每次大掃除我都一馬當先,撿最髒最累的活乾,儘管累,但是我很開心,因為我這樣做就會和爸爸一樣了。

現在回想起來,我常常會覺得自己很傻,很可笑,但是,除此之外,捫心自問:那些兒時的純真,兒時的善良難道不令人感動嗎?脫下麻木的外衣,用一顆原始的、善良的心去體味,我會為自己的“傻”而感動,特別是如今,我會更加珍惜自己的“傻”。

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每個人兒時都擁有一顆純潔的、善良的心,只不過後來被虛偽、麻木束縛住了,只要掙脫開虛偽的枷鎖,那顆原始的心就會回來。那么,我們在感嘆“社會險惡”的同時,為什麼不用心去對待社會,改造社會呢?

好在我們的社會中還有那么一些用真心去對待社會的人,為了追捕歹徒而英雄犧牲的人民警察,幾萬人參加了他的葬禮,人們默默地為這位英雄送行。人們淚流滿面,是對他的同情?敬佩?讚美?我想更多的是對自己麻木的過去的悔恨,立志像英雄學習,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些英雄們,人們正逐漸褪去麻木的外衣,虛偽的枷鎖。

我們欣喜的發現,物質豐富的今天,人們在努力地尋回失落的人文精神,人們的精神世界正在不斷豐富,我想物質生活和精神世界不應該此消彼長,而是應該相互促進,我們的社會正這樣發展著,生活在如此一個物質生活與精神世界同樣豐富的社會中,你難道不感到欣喜嗎?

【亮點透視】文章的作者用樸素自然的語言向讀者娓娓敘述了一個生活中常見的事例和現狀。雖沒有華麗的辭藻和如詩如畫的意境,但本文貴在以真感人,以誠動人。“尋回失落的精神世界”讓本文的主題得以升華,刻畫深刻。文章立異準確,說理深刻、清晰,文風樸實,貼切自然,以感抒懷,無雕鑿的痕跡。

做個聰明人

安徽一考生

“相信一切的人和懷疑一切的人。其錯誤是一樣的。”用塞納克的話作為文章的開頭,是因為在我看來,惟有這句話能夠包孕我所要急於表達的意思。

完全相信自己,就極有可能像《南轅北轍》中的楚國人一樣,永遠也到不了自己所期望的地方。但丁所說的“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在我看來,也不全是真理。幾百年前,但丁在說這句話時,沒想到後來一些明明做得不對卻執迷不悟的人,也高舉他這面旗幟,大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然後旁若無人地繼續“南轅北轍”下去。我在此並不是有意懷疑但丁所說的話。而是作為一個看客,覺得有必要對但丁的話做一下“改造”,那就是“走自己正確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盲目聽信別人,人云亦云,也好像東郭先生一樣迂呆。狼就是狼,就算它夾起尾巴,藏起尖牙,它還是一副兇狠的德行。問題是許多人容易被“夾”和“藏”所蒙蔽或欺騙。一味聽信別人的話,而不去考慮別人的話究竟是善還是惡,弄不好就會被“狼”吃掉。即便有的人做出很有主見的樣子,但是本質上沒有辨清“善”與“惡”的邊界,所以還是屬於盲從的一類。道理很簡單,謊言往往披上真理的外衣,就想變色龍一樣,讓你難以判定真偽。更何況有時還有美麗的謊言出現——他不是故意的。正所謂聖人還有說“漏”嘴的時候。

因此長就一雙慧眼,做個聰明人,才能免遭被蒙蔽被欺騙甚至被愚弄的厄運。如此就應該像達•芬奇說的那樣“應當耐心地聽取別人的意見,認真考慮指責你的人是否有道理”。一個“耐心”,體現了思考的深入,這是煉就“慧眼”的第一步;一個“認真”,不僅僅態度的端正,更是反映思考的嚴密與周審;而一個“指責”,就更折射了一個人的德行,至少是涵養的修煉程度了。這三者構成了做一個聰明人的基礎維度。

我們常常身陷二難選擇之中,就是因為我們的雙眼失去了高分辨力。誰不想走好自己的路?誰不想功成名就?問題是太多的假象迷惑了我們的雙眼。撥開雲霧見青天,只有靠真理的光芒。因此,保持對真理的高度熱愛,即便我們身陷“陷阱”,我們仍然心明如鏡。因為只有真理才能使我們徹底走出“完全相信自己”的偏直與“盲目聽信他人”的迂呆。一個聰明人本質上是由於對真理的熱愛促成的。

【亮點透視】誰不想做一個聰明人呢?但做個聰明人首先要徹底走出“完全相信自己”的片面與“盲目聽信別人”的迂呆,惟有如此。才有可能促成一個聰明人的誕生。作者選取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來形象鮮明地向讀者闡述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文筆老道,頗見功底。刻畫深入、細緻、透徹,有理有據,讓人受益匪淺。

自信與謙虛

江西一考生

自信是現代人應當具有的一種生活態度,反過來說就是信自,即相信自己。我們應當相信自己,假使你連自己都不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值得你信任的呢?只有相信自己,才會建立起成功的信心,才會取得成功。很多人不自信是因為自卑心理,自己認為自己不行,自己都放棄了希望,那么又能期望從別人那兒獲得希望嗎?所以我認為相信自己是取得成功的基石。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可以拒絕聽取別人的意見。“走你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聽起來固然十分瀟灑,但卻沒有人能夠真正做到。誠然,我們應當堅持自己的信念,不為外人所干擾。但當別人是真誠地向你提出建議時,我以為我們應當虛心接受。“滿招損,謙受益”指的就是過度的自信會招致損失,而虛心地接受他人的意見則會得當好處,這就要求我們要學會正確處理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意見的關係。

相信自己而不盲目自信,謙虛地接受別人的意見而不盲目聽從,要充分地了解和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和善長的方面,在能夠自信並且善長的方面充分地相信自己,而在不太了解的領域或是不太懂得的時候適當地聽取他人的意見,結合自己的想法做出正確的判斷。

人生的道路十分漫長,前進中布滿了荊棘。我們總是面臨著一次又一次的轉折。如何邁進每一步都要我們自己做出抉擇。沒有人能夠幫助我們,我們必須依靠自己,必須相信自己踏出的每一步都是正確的,無悔地走下去。“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我們不能依靠他人,但我們可以徵求他人的意見,尋找最好的方法。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已經逐漸明白如何相信自己,正如聽取別人善意的建議那樣,我們走著自己的道路,接受別人理性的指正,道路似乎不再崎嶇,我們仿佛可以看到彼岸的希望。

“相信一切人和懷疑一切人,其錯誤是一樣的。”我們反對極端的想法,我們也擁有辨別是非的能力。正確地認知自己的位置和想法,仔細地思考他人的意見,將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結合起來,做到謹言慎行,堅實地邁出你人生的每一步,在不遠處一定會看見彩虹。

【亮點透視】“相信一切人和懷疑一切人,其錯誤是一樣的。”這是本文想要表達的主題;而“謙受益,滿招損。”是作者想要向讀者闡明的另一道理;“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是作者提醒大家的又一個理論。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鮮明而深刻,細膩而透徹,具有說服力。語言樸素自然,落落大方,親切真實,刻畫深刻而寓意深遠。

父親的布底鞋

甘肅一考生

在我的心目中,父親一直都是頂天立地的英雄,他的胸懷寬闊如大海。

父親向來穿著一雙布底鞋,白底黑幫,寬寬大大,在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群中顯得格外刺眼,格外落伍。我曾經笑著問父親:“你現在已經是響噹噹的人物了,怎么還穿這么土的鞋子?”父親微笑了許久,沒有說一句話。

父親曾經對我說:“孩子,你別以為現在咱們有錢了,可咱的血管里流的是農村人的血,咱的骨子裡要有農村人的那份質樸和忠厚。”我聽著父親的話,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父親小時候家裡很窮,沒有好衣服穿,還吃不飽肚子,但是父親學習很刻苦,肯下工夫,老在班裡拿第一名。

在貧困的威脅下,許多孩子都輟學回家去放羊,但父親的父親,我的爺爺,一個老實卻又堅毅的莊稼人,咬著牙說:“再苦再窮,也要讓娃兒把學上出來。”就這樣,爺爺用他寬闊的肩膀和晶瑩的汗滴硬是供父親讀完了國中,而家裡也因此窮得一無所有了。父親,以他農村孩子的吃苦耐勞和憨厚聰明,以全縣第一名的好成績考入了縣重點,但這卻使爺爺的心頭升起了一片愁云:“娃兒這么爭氣,可到這縣城中學上學的學費從哪裡來?”爺爺在炕頭輾轉反側,愁了一晚上都沒愁出個結果。第二天早上,爺爺沉著臉對父親說:“今天早晨你跟我去割麥。”懂事的父親眨了眨眼,像明白了什麼,二話沒說拎起鐮刀就跟在爺爺身後邁出了院門。

可當爺爺邁出門檻後,不由愣住了,父親也愣住了——全村老小男男女女都站在門外,有的手裡拎著半袋米,有的提著一隻雞,有的捏著幾張破損了的沾滿汗漬的鈔票,有的托著幾件陳舊卻乾淨的衣服……村長四爺爺微笑著說:“咱村祖上積德,風水好,出秀才,小三子(父親的小名)替咱村爭了一回臉,咱們臉上光彩……大家來送送娃兒……”眼淚順著臉上的皺紋滑下來,爺爺對父親大吼一聲:“給大夥跪下……”父親“嗵”的一聲,雙膝落在了泥土地上……

後來父親對我說:“你知道我為什麼一直都穿著布底鞋嗎?那天我走的時候,村里四奶奶塞給我一雙布鞋說:‘小三子啊,這年頭大伙兒都困難,這是實情,可人活一輩子,不能老想著自己,還要多替別人著想著想,誰家沒有個難處啊?你四奶奶我活到這把年紀,就盼著子孫後輩能出個人才,將來讓咱村子所有人都能吃飽飯,孩子們都能念上書。’以後我上了大學,見了世面,可每當我面對城裡燈紅酒綠的世界時,我就想到當年全村人送我的情景。人得有良心,人不能只圖自己過得好,還要多替別人想想!”看著父親眼角閃光的淚珠,我忽然明白了父親當年大學畢業,毅然放棄優厚待遇,回到村裡帶領大伙兒開辦企業的原因——人活著,不能光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