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作文指導:亮麗作文關鍵在於準確立意

準確的立意是作文得分的最關鍵因素。考生在立意方面要努力突破三大瓶頸。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亮麗作文關鍵在於準確立意,歡迎大家閱讀!

【亮麗作文關鍵在於準確立意】

瓶頸之一:忽略整體,片言立意

作文題1:

清末國學大師俞樾和重臣曾國藩到玄武湖賞荷,他們各自坐了小船下到湖裡,船並無差異,但是曾國藩一個姓張的手下為了凸顯曾國藩的尊貴,竟然弄了一頂小帷帳罩在小船上,以避免曝曬,但由於小帷帳會被高舉的荷葉牽絆,因此,這隻小船只能繞荷花而行,而俞樾雖然頂著烈日,卻能夠逕入藕花深處,與荷花零距離接觸。

請根據閱讀後的感悟和分析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

有位考生只關注材料中的“避免曝曬”和“頂著烈日”,於是立意為“不要安於享樂,應迎難而上”。可是,曾國藩未能與荷花零距離接觸,是因為他怕曬,安於舒適的環境?

瓶頸之二:隨意聯想,思維跳躍

作文題2:

金魚起源於鯽魚。鯽魚大都是銀灰色的,一旦體內的黑灰色素體消失或改變成紅黃色素體,體色就會發生變化,就有可能變成金魚。

上面的材料,引發你怎樣的感悟或聯想?請就此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一考生在作文中這樣寫道:

黑灰色素體的消失或改變非一朝一夕能完成,從一條普通的鯽魚變成一條令人喜愛的金魚也非短時間就能完成。就像把變成金魚視為目標的鯽魚,若你把成功視為人生目標的話,也需要不斷的努力與積累。這就要求我們面對困難不放棄。(《遇到困難不放棄》) 第一句談鯽魚變金魚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第二句由鯽魚聯想到人,強調人的成功需要努力與積累,第三句則提及這篇作文的中心論點:面對困難不放棄。而“鯽魚變金魚”體現了“面對困難不放棄”嗎?這位考生對材料的分析未能緊扣核心,一步步地偏離了軌道。

瓶頸之三:一味附和,人云亦云

作文題3

一位著名作家近日在自己的一篇作品中寫道:“在寧夏的西海固,在貴州的偏遠山區,在四川的小涼山深處,到處可以看到,大人和小孩子,只要吃飽了,就會很安詳地坐著曬太陽,甜蜜地打盹,萬事不掛心,目光溫和得如新生羔羊……”

這位作家用很抒情的筆調描繪了一幅他很欣賞的“很窮但很快樂”的畫面。

你同意這位作家的抒情嗎?請自擬題目,寫一篇作文,談談你對這位作家的抒情的看法,文體自選(詩歌除外)。

學生的立意多是附和作家“很窮但很快樂”的抒情,大談精神至上,全然不思考那些偏遠山區的人們是否安於過著這樣的生活。讚美作者“抒情”的立意雖然不離題,但人云亦云,很難得高分。

突破瓶頸從三方面入手

1.整體閱讀,由果溯因。

對於故事型材料(如作文題1),我們首先要通過整體閱讀把握材料的核心內容,由果溯因,思考決定相關事件的最重要因素。

仔細閱讀材料,我們知道這一故事的結果是曾國藩未能如願賞荷,而俞樾則得以與荷花零距離接觸。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結果,是因為小帷帳的牽絆,使得曾國藩所坐的小船只能繞荷花而行,於是,賞荷便成了曾國藩的憾事。小帷帳何來?是手下為了凸顯曾國藩的尊貴給他弄的。未能賞荷該責怪手下多事嗎?不,曾國藩沒有拒絕,正說明他未能拋開名利的牽絆。因此,另一位考生作文題為《拋開名利的牽絆》,則是基於整體,由果溯因,把握了材料的實質。

2.緊扣核心,類比聯想。

現象陳述型材料(如作文題2),需要我們由自然現象聯想到社會現實和人生,但這樣的聯想不是隨心所欲的,而是基於對材料核心的把握,找出自然現象與社會現實、人生的相似點。

寫《遇到困難不放棄》的考生未緊扣“黑灰色素體消失或改變可能使鯽魚變金魚”這一核心對材料作分析,而是由自己的感想入手,隨意聯想,拐了幾個彎後,似是而非地漸行漸遠,所提煉出的立意“面對困難不放棄”自然離題。材料中的“鯽魚變金魚”,可理解為人生的升華或喪失自我,“破繭蛻變,靈魂升華”,“莫為浮其本”這樣的標題便能緊扣核心,契合題意。

3.審視材料,辯證思考。

言論型材料(如作文題3)中的觀點,不是為我們預設的,而是讓我們審視的。我們寫作文不是為了附和材料的觀點,而是通過審視材料,辯證思考,從材料中發現值得探討的問題。

就物質與精神的關係而言,材料中作家的“很窮但很快樂”抒情是可以認同的,因為幸福快樂並不取決於物質生活的豐裕。但若能審視材料,觀照現實,我們會發現這位作家的抒情囿於其視線,這樣的抒情是不對等的,忽略了抒情對象的感受。

下面這位考生的作文《不是所有的苦難都可成詩篇》則讓人耳目一新:

或許我們能有另一番解讀——屋內陰暗潮濕,沒有供暖設備,取暖只能坐在家門口的草垛上曬太陽;日夜辛勞做些強度大卻只能維持溫飽的活計,常常疲憊不堪,偶有間隙歇息便眯個眼打盹放鬆;的確沒有城裡人油價升了房價漲了工資少了福利薄了等煩心事,只惦念著下一頓有著落就好。生活的重負消磨著人生的激情與理想,所謂溫和不過是在艱苦求生後被馴服的黯淡無光……

入情入理的解讀有力地質疑了作家的“抒情”,讓我們驚嘆於該考生對現實的關注度和思想的深刻性,這樣不落窠臼的作文自是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