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文學名著導讀(一)

一、《水滸傳》

內容精要

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東梁山泊聚義的故事。

九紋龍史進結識了少華山頭領神機軍師朱武等三人,被官府鷹犬告發,當地官府派兵捕捉。出於無奈,史進焚毀了自己的莊園,投奔外鄉,得遇一個下級軍官魯達。兩人共在酒樓飲酒,聽得有賣唱女子啼哭之聲,問知父女系受當地惡霸鎮關西鄭屠的欺凌。魯達仗義贈銀,傳送父女回鄉,並主動找上門去,三拳打死了鎮關西。事後棄職逃亡,巧遇已有安身之所的賣唱女之父,將他按回家中藏匿;以後輾轉去五台山出家,起法名為“智深”。魯智深耐不得佛門清規,屢次酗酒,又打壞山門、金剛,寺中長老無可奈何,只得介紹他去東京大相國寺當名職事僧,職司看管菜園。在此期間,他收服了一群潑皮。

魯智深偶然結識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兩人甚為投機。當朝權臣高太尉之子高衙內,覬覦林妻貌美,設計陷害林沖,誣其“帶刀”進入白虎堂,將他發配滄州,並企圖在途中殺掉林沖。幸得魯智深一路暗中護送,得以化險為夷。林沖發配滄州後,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手刃仇人,上了梁山。

梁山附近有個當保正的晁蓋,得悉權臣蔡京女婿、大名府知府梁中書派楊志押送生辰綱上京,便由吳用設計,約集了三阮兄弟等總計七人,在黃泥崗劫了生辰綱,投奔梁山。楊志丟了生辰綱,不能回去交差,就與魯智深會合,占了二龍山。

山東鄆城有個呼保義宋江。他有一外室,名叫閻婆惜。此人有外遇,探知宋江與“強人”有來往,百般要挾。宋江一怒之下,殺了閻婆惜,逃奔小鏇風柴進莊上,得以結識武松。後武松於景陽崗上打死猛虎,一時名聲大噪,被聘為陽穀縣都頭,碰巧遇見失散多年的胞兄武大。其嫂潘金蓮羨武松英偉,欲求苟合,為武松拒絕。後乘武松外出公幹,金蓮私通西門慶,毒死武大。武松歸後察知其情,殺了西門慶和潘金蓮,給兄長報仇。事後他主動去縣衙自首,被發配孟州,結識施恩,醉打蔣鬥神,怒殺張都監全家,亦輾轉投二龍山安身。宋江至清風寨寨主花榮處盤桓,因故被人陷害,發配江州,一日酒醉偶題“反詩”,又被判處死刑,得梁山弟兄劫法場救出,宋執意要回家探父,又迭遭危險,終於上了梁山。

隨後,經過三打祝家莊,出兵救柴進,梁山聲勢甚大。接著又連續打退高太尉三路進剿,桃花山、二龍山和梁山三山會合,同歸水泊。而後,晁蓋不幸中箭身亡,盧俊義經歷諸多曲折也上了梁山,義軍大破曾頭市,又打退了朝廷幾次進攻,其中好些統兵將領亦參加梁山聚義。最後,總共擁有一百零八個頭領,排定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座次。

面對梁山義軍越戰越勇的形勢,朝廷改變策略,派人安撫。於是,在宋江等人妥協思想的指導下,梁山全體接受招安,改編為趙宋王朝的軍隊。統治者還採用“借刀殺人”的策略,命令梁山好漢前去征遼,幾經征戰,始得凱鏇;接著又奉命至江南征討方臘。結果,方臘被打敗了,義軍也傷亡慘重,弄得一百零八條好漢死的死、殘的殘、溜的溜、隱的隱,稀稀落落,只剩下了二十七個人。然而,就是這些倖存者也未能逃脫接踵而至的厄運。統治者眼見梁山義軍勢孤力單,便在封官賞爵後不久,對宋江等人下了毒手:宋江,盧俊義被分別用藥酒、水銀毒死,李逵又被宋江臨死時拉去陪葬,吳用、花榮也在蓼兒窪自縊身亡……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就這樣被扼殺了。

時代背景

元末明初,和《三國演義》同時出現的《水滸傳》是我國小說史上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章回小說。它取材於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的故事。作者以見於史書的材料為主要依據,結合民間傳說、戲曲、話本中的有關故事,經過選擇加工和再創造而成。

《水滸傳》對後世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多方面的。它為明代以後的農民起義提供了豐富的鬥爭經驗和借鑑,堪稱農民起義的教科書,不僅為後世的小說、戲劇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而且為中國現實主義創作開拓了廣闊的道路。

作者生平

施耐庵(生卒年不詳)元末明初人,生長在淮北。關於施耐庵的生乎事跡流傳下來的史料非常少。據傳,張士誠起兵時,曾造府相邀,施耐庵以家中老母年紀大,妻子身體不好,子女的婚事未完成為藉口謝絕。

經典片段

當時林沖便拿了花槍,卻待開門來救火,只聽得外面有人說將話來。林沖就伏門邊聽時,是三個人腳步響,直奔廟裡來,用手推門,卻被石頭靠住了,推也推不開。三人在廟檐下立地看火,數內一個道:“這條計好么?”一個應道:“端的虧管營、差撥兩位用心!回到京師,稟過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這番張教頭沒的推故了。”一個道:“林沖今番直吃我們對付了,高衙內這病必然好了。”又一個道:“張教頭那廝,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說:‘你的女婿沒了。’張教頭越不肯應承,因此衙內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兩個央浼二位於這件串,不想而今完備了。”又一個道:“小人直爬入牆裡去,四下草堆上,點了十來個火把,待走哪裡去廠那一個道:“這早晚燒個八分過了。”又聽得一個道:“便逃得性命時,燒了大軍草料場,也得個死罪。”又一個道:“我們回城裡去罷。”一個道:“再看看,拾得他一兩塊骨頭回京,府里見太尉和衙內時,也道我們也能會幹事。”

林沖聽得三個人時,一個是差撥,一個是陸虞侯,一個是富安。自思道:“天可憐見林沖!若不是倒了草廳,我準定被這廝們燒死了。”輕輕把石頭掇開,挺著花槍,左手拽開廟門,大喝一聲“潑賊哪裡去!”三個人都急要走時,驚得呆了,正走不動。林沖舉手,胳察的一槍,先搠倒差撥。陸虞侯叫聲“饒命”!嚇的慌了手腳,走不動。那富安走不到十來步,被林沖趕上,後心只一槍,又搠倒了。翻身回來,陸虞侯卻才行得三四步,林沖喝聲道:“奸賊,你待哪裡去!”劈胸只一提,丟翻在雪地上,把槍糊在地里,用腳踏住胸脯,身邊取出那口刀來,便去陸謙臉上閣著,喝道:“潑賊,我自來又和你無甚么冤仇,你如何這等害我?正是殺人可恕,情理難容。”陸虞侯告道:“不乾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來;”林沖罵道:“奸賊,我與你自幼相交,今日倒來害我,怎不乾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陸謙上身衣服扯開,把尖刀向心窩裡只一剜,七竅進出血來,將心肝提在手裡。回頭看時,差撥正爬將起來要走。林沖按住喝道:“你這廝原來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頭割下來,挑在槍上。回來,把富安、陸謙頭都割下來;把尖刀插了,將三個人頭髮結作一處,提入廟裡來,都擺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氈笠子帶上,將葫蘆里冷酒都吃盡了。被與葫蘆都丟了不要,提了槍,便出廟門投東去。走不到三五里,早見近村人家都拿著水桶鉤子來救火。林沖道:“你們快去救應,我去報官了來。”提著槍只顧走。

妙語佳句

◇惺惺惜惺惺,好漢識好漢。

◇恩仇不辨非豪傑,黑白分明是丈夫。

◇大廈將傾,非一木所支。

◇有力使力,無力鬥智。

閱讀指導

《水滸傳》是一部以描寫古代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它形象地描繪了農民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鬥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作品在思想內容和文學藝術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水滸傳》以大量篇幅通過諸多故事從側面反映了封建社會的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從而揭示了封建社會的階級關係。對於起義英雄們“仗義疏財歸水泊,報仇雪恨上梁山”的行為,作品進行了熱情的歌頌。作者極力刻畫了水滸英雄的“忠、信、義”以及無畏的優秀品德,在讀者面前展示了一群群仗義勇為、威震敵膽、有血有肉的生動英雄群體。

該書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藝術經驗。作品能緊緊扣住人物的不同出身經歷,通過人物自己的行動去表現其性格,如宋江的領袖才能、吳用的神機妙算、魯智深的忠勇仗義、李逵的粗魯莽撞、武松的神威神勇、林沖的驍勇善戰、石秀的英雄孤膽、燕青的伶俐機靈、以及西門慶的驕橫、鎮關西的兇悍、閻婆惜的淫蕩,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把握住人物性格與人物身份、地位、生活閱歷之間的相互作用。比如豹子頭林沖,原本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有著較優越的社會地位,同時又是習武帶兵之人,具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基於這一前提,作者賦予他的性格既有隱忍退讓、委曲求全的一面,又有驍勇善戰、敢作敢為的一面。在封建惡勢力的逼迫下,林沖的身份、地位、生活發生了急劇變化,促成了他思想和性格的轉化,從而作者成功地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原先根本不想造反而最後不得不造反的人物形象。

由於受到說書話本傳統的影響,小說故事性很強,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小說隨處可見引人人勝的情節。如智取生辰綱、風雪山神廟、大鬧清風寨、血濺鴛鴦樓、三打祝家莊和攻陷大名府等等,生動、曲折,驚心動魄,妙趣橫生。全書既是一個有機整體,其中許多故事又具有相對獨立性,既分別有重點地完成了—個個英雄的塑造,又恰如其分地體現了農民起義從分散到集中的思想意圖。小說語言是基於口語化的文學的語言,形象、生動、明快、洗鍊,往往能寥寥幾筆,使描寫對象活靈活現,惟妙惟肖。《水滸傳》還寫了不少戰爭的場面,再現了農民戰爭的戰略戰術,體現了辨證法思想,如三打祝家莊等等。

《水滸傳》的影響巨大廣泛。幾百年來,其具有反抗意識、樂觀精神和理想化的英雄—直為人民所樂道,鼓舞著被壓迫者的反抗鬥爭。武松、李逵、魯智深、林沖、吳用等人,以不同的性格和形象內涵,影響著人們的心靈、性格和智慧,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義士或智慧的代表。《水滸傳》對後世文學創作的影響也非常巨大。它首開長篇英雄傳奇的先河,後出的《說唐》《楊家將》《說岳》《女仙外史》,無不見到它的影響。《水滸傳》還成為戲曲直接的題材,明清時代劇作甚眾,至於各種民間文藝、說唱、評書,更是不計其數。1998年《水滸傳》電視連續劇在全國播放,人人爭看,風靡一時,又一次體現了這部巨著強大而持久的魅力。

二、《西遊記》

內容精要

東勝神州傲來國有一花果山,山頂一石,產下一猴。石猴求師學藝,得名孫悟空,學會七十二般變化,一個筋斗去可行十萬八千里,自稱“美猴王”。他盜得定海神針,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萬三千五百斤。又去陰曹地府,把猴屬名字從生死簿上勾銷。玉帝欲遣兵捉拿,太白金星建議,把孫悟空召入上界,做弼馬溫。當猴王得知弼馬溫只是個管馬的小官後,便打出天門,返回花果山,自稱“齊天大聖”。玉帝派天兵天將捉拿孫悟空,美猴王連敗巨靈神、哪咤二將。孫悟空又被請上天管理蟠桃園。他偷吃了蟠桃,攪鬧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盜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離天宮。玉帝又派天兵捉拿。孫悟空與二郎神賭法鬥戰,不分勝負。太上老君用暗器擊中孫悟空,猴王被擒。經刀砍斧剁,火燒雷擊,丹爐鍛鍊,孫悟空毫髮無傷。玉帝請來佛祖如來,才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

如來派觀音菩薩去東土尋一取經人,來西天取經,勸化眾生。觀音點化陳玄奘去西天求取真經。唐太宗認玄奘做御弟,賜號三藏。唐三藏西行,在五行山,救出孫悟空。孫悟空被帶上觀世音的緊箍,唐僧一念緊箍咒,悟空就頭疼難忍。師徒二人西行,在鷹愁澗收伏白龍,白龍化作唐僧的坐騎。在高老莊,收伏豬悟能八戒,豬八戒做了唐僧的第二個徒弟;在流沙河,又收伏了沙悟淨,沙和尚成了唐僧的第三個徒弟。師徒四人跋山涉水,西去求經。

觀音菩薩欲試唐僧師徒道心,和黎山老母、普賢,文殊化成美女,招四人為婿,唐僧等三人不為所動,只有八戒迷戀女色,被菩薩吊在樹上。在萬壽山五莊觀,孫悟空等偷吃人參果,推倒仙樹。為了賠償,孫悟空請來觀音,用甘露救活了仙樹。白骨精三次變化,欲取唐僧,都被悟空識破。唐僧不辨真偽,又聽信八戒讒言,逐走悟空,自己卻被黃袍怪拿住。八戒、沙僧鬥不過黃袍怪,沙僧被擒,唐僧被變成老虎。八戒在白龍馬的苦勸下,到花果山請轉孫悟空,降伏妖魔,師徒四人繼續西行。烏雞國國王被獅精推人井內淹死,獅精變作國王。國王鬼魂求告唐僧搭救,八戒從井中背出屍身,悟空又從太上老君處要來金丹,救活國王。牛魔王的兒子紅孩兒據守火雲洞,欲食唐僧肉。悟空抵不住紅孩兒的三昧真火,請來菩薩降妖。菩薩降伏紅孩兒,讓他做了善財童子。西梁女國國王欲招唐僧做夫婿,悟空等智賺關文,堅意西行,唐僧卻被毒敵山琵瑟洞蠍子精攝去。悟空請來昴日星官,昴日星官化作雙冠子大公雞,才使妖怪現了原形。不久,唐僧因悟空又打死攔路強盜,再次把他攆走。六耳獼猴精趁機變作悟空模樣,搶走行李關文,又把小妖變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樣,欲上西天騙取真經。真假二悟空從天上殺到地下,菩薩、玉帝、地藏王等均不能辨認真假,直到雷音寺如來佛處,才被佛祖說出本相,獼猴精被悟空打死。

師徒四人和好如初,同心協力,趕奔西天。在火焰山欲求鐵扇公主芭蕉扇扇滅火焰。鐵扇公主惱恨悟空把她的孩子紅孩兒送往洛伽山做童子,不肯借。悟空與鐵扇公主、牛魔王幾次鬥智鬥法,借天兵神力,降伏三怪,撲滅了大火。比丘國王受白鹿變化的國丈迷惑,欲用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小兒的心肝做藥引,悟空解救了嬰兒,打退妖邪。壽星趕來把白鹿收回。滅法國王發願殺一萬僧人,孫悟空施法術,把國王后妃及文武大臣頭髮盡行剃去,使國王回心向善,改滅法國為欽法國。在天竺本國,唐僧被月宮五兔變化的假公主拋彩球打中,欲招為駙馬,悟空識破真相,會合太陰星君擒伏了玉兔,救回流落城外弧布寺的真公主。

師徒四人歷盡千辛萬苦終於來到靈山聖地,拜見佛祖,卻因不曾送人事給阿儺、伽葉二尊者,只取得無字經。唐僧師徒又返回雷音寺,奉送唐王所贈紫金缽做人事,才求得真經,返回本土。不想九九八十一難還缺一難未滿,在通天河又被老黿把四人翻落河中,濕了經卷,至今《佛本行經》不全。

唐三藏等把佛經送還大唐首都長安,真身又返回靈山。三藏被封為旃檀功德佛,悟空被封為鬥戰勝佛,八戒受封淨壇使者,沙僧受封金身羅漢,白龍馬加升為八部天龍,各歸本位,共享極樂。

時代背景

在十五——十七世紀之間,對於中國小說藝術發展史來說,是一個令人矚目的歷史時期。這個時期,小說開始往縱橫兩個方向伸展,展現了色彩斑斕、標新立異的繁盛景象,長篇、短制、文言、白話,構成了一個驚人的小說奇觀,小說世界已蔚為大國。世稱的“四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都產生於此時,它們都是聳立於藝術群山中的高峰,其中被魯迅稱之為“魁傑”、“巨製”的神魔小說《西遊記》,就是吳承恩終其一生對中國小說史,也是對世界小說史奉獻出的偉大的瑰寶。

作者生平

吳承恩(約1504—1582),明朝人。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陽山(今江蘇淮安)人。他在民間傳說、話本、戲劇的基礎上,創作了舉吐矚目的神話小說《西遊記》。這是中國古代小說浪漫主義的代表作,充滿了奇情幻想。

吳承恩出身於一個由書香門第敗落下來的小商人家庭,自幼敏而多慧,博覽群書。他追求科舉進身,但屢遭挫折,直到嘉靖二十九年,四十多歲才補了個歲貢生。到浙江長興縣當了長興縣丞。他為官清正廉潔,剛直不阿,看不慣官場的奸邪諂媚,爾虞我詐和官府對百姓的橫徵暴斂,只幹了兩年就憤然棄職,拂袖而去,隱居家中,潛心收集民間傳說和野史資料,決心寫神話小說來與統治階級抗爭。

除了小說《西遊記》之外,現存的吳承恩作品還有長詩《二郎搜山圖歌》和《禹鼎志序》等詩集。

1981年淮安進行的吳承恩墓地調查證實了他的最後官職。同時發現了一塊骨頭,據此複製了吳承恩的立體半身塑像,成為中國古代文學家中惟一有科學依據的可靠塑像。

經典片段

……那大聖趁著機會,滾下山崖,伏在那裡又變,變一座土地廟兒:大張著口,似個廟門;牙齒變作門扇;舌頭變做菩薩;眼睛變做窗欞。只有尾巴不好收拾,豎在後面,變做一根旗竿。真君趕到崖下,不見打倒的鴇鳥,只有一間小廟,急睜鳳眼,仔細看之,見旗竿立在後面,笑道:“是這猢猻了!他今又在那裡哄我。我也曾見廟宇,更不曾見一個旗竿豎在後面的。斷是這畜生弄喧!他若哄我進去,他便一口咬住。我怎肯進去?等我掣拳先搗窗欞,後踢門扇。”大聖聽得,……撲的一個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見。真君前前後後亂趕,……起在半空,見那李天王高擎照妖鏡,與哪吒住立雲端,真君道:“天王,曾見那猴王么?”天王道:“不曾上來,我這裡照著他哩。”真君把那賭變化、弄神通、拿群猴一事說畢,卻道:“他變廟宇,正打處,就走了。”李天王聞言,又把照妖鏡四方一照,呵呵地笑道:“真君,快去!快去!那猴子使了個隱身法,走出營圍,往你那灌江口去也。”……卻說那大聖已至灌江口,搖身一變,變作二郎爺爺的模樣,按下雲頭,逕入廟裡,鬼判不能相認,一個個磕頭迎接。他坐在中間,點查香火:見李虎拜還的三牲,張龍許下的保福,趙甲求子的文書,錢丙告病的良願。正看處,有人報“又一個爺爺來了”。眾鬼判急急觀看,無不驚心。真君卻道:“有個甚么齊天大聖,才來這裡否廠眾鬼判道:“不曾見甚么大聖,只有一個爺爺在裡面查點哩。”真君撞進門,大聖見了,現出本相道:“郎君不消嚷,廟宇已姓孫了。”這真君即舉三尖兩刃神鋒,劈臉就砍。那猴王使個身法,讓過神鋒,掣出那繡花針兒,幌一幌,碗來粗細,趕到前,對面相還。兩個嚷嚷鬧鬧,打出廟門,半霧半雲,且行且戰,復打到花果山。慌得那四大天王等眾提防愈緊。這康張太尉等迎著真君,合心努力,把那美猴王圍繞不題。

妙語佳句

◆離家三里遠,別是一鄉風。

◆會家不忙,忙家不會。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見鞍思駿馬,滴水想親人

閱讀指導

《西遊記》共一百回,是以唐玄奘上西天取經,途中發生的故事為主幹,記述了三藏法師一行四人,歷盡千辛萬苦,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最終掃盡沿途妖魔鬼怪、取回真經的故事。這是一部充滿浪漫主義的中國古代神話幻想小說,它不同於一般的古代小說,其神幻離奇、浪漫詼諧、雅俗共賞,主要人物性格鮮明,堪稱文林獨秀,因而流傳極廣,征服了億萬讀者。 

《西遊記》著重表現了孫悟空斬妖除怪、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積極樂觀的鬥爭精神和美好品德,突出地表現了他在跟妖魔作鬥爭中顯示出的堅強的鬥爭決心和高超的鬥爭藝術,例如,他善於透過迷人的假象認清妖怪的本來面目;他總是除惡務盡,從不心慈手軟;鬥爭中注重了解敵情,知己知彼,克敵制勝,根據不同的鬥爭對象,變換不同的策略和戰術,等等。凡此,都是現實生活中人民民眾長期社會鬥爭經驗的藝術概括。 

主要人物除孫悟空外,比較突出的是豬八戒和唐僧。豬八戒是一個有缺點而又令人喜愛的人物形象。他憨厚純樸,能吃苦耐勞,對敵鬥爭從不屈服,是孫悟空斬妖除怪不可缺少的助手。但他貪饞好色,自私偷懶;對取經事業缺乏堅定性,一遇困難就要散夥回家;嫉妒心強,好撥弄是非。他的小聰明具有一種憨厚本色的特點,作者對他弄巧成拙的嘲笑,表現了對現實生活中小生產者落後意識的善意批評。唐僧是一個帶有濃厚封建士人氣質的人物,作者對他是批評多於肯定。他恪守宗教信條和封建禮教,乃至迂腐頑固,而又膽小懦弱,而且常常誤信讒言,顛倒是非,無理責罵和殘忍地處罰為取經建立了巨大功勳的孫悟空。唐僧由一個被歌頌的人物,變成一個被諷刺嘲笑的對象,這一點是《西遊記》和傳統的取經故事一個很大不同之處。 

《西遊記》創造了神奇絢麗的神話世界,具有強烈的藝術魅力。天上地下,龍宮冥府,人物的活動有廣闊的天地,可以無拘無束地充分施展其超人的本領。情節生動、奇幻、曲折,表現了豐富大膽的藝術想像力。《西遊記》可以說是一部最能體現我國民族豐富想像力的小說,也是一部最接近兒童文學的古代小說。

《西遊記》在中國小說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明代神魔小說的傑出代表,和《三國志演義》、《水滸傳》一樣,成為中國人民家喻戶曉的古典小說名著,它問世以後即產生廣泛的影響。明清兩代,續作、補作《西遊記》的小說有多部出現。《西遊記》故事在清代還被改編為戲曲搬上舞台。一直到現代,《西遊記》故事仍然活躍在戲曲舞台和電視螢屏上。許多人小時候就聽過《西遊記》的故事,無不為書中的人物和情節所吸引,長大後還不斷地閱讀這本古代名著,可以說,這部小說對中國人的心理品質和言語行為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力。

三、《朝花夕拾》

內容精要

《朝花夕拾》的作品記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時求學的歷程,追憶那些難於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作品在夾敘夾議中,對反動、守舊勢力進行了抨擊和嘲諷。第一篇作品《狗·貓·鼠》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引發的,嘲諷了他們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對貓“盡情折磨”弱者、“到處噑叫”、時而“一副媚態”等特性的憎惡;追憶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受。表現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

《阿長與(山海經)》憶述兒時與保姆長媽媽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的性格;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之情,充滿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語言,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懷念。

《二十四孝圖》從當時的兒童讀物談起,憶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作品著重分析了“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衊了古人,教壞了後人”。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的抨擊。

《五猖會》記述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興奮的心情,和被父親強迫背誦《鑒略》的掃興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強制的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

《無常》描述兒時在鄉間迎神會和戲劇舞台上所見的“無常”形象,說明“無常”這個“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眾的喜愛,是因為人間沒有公正,惡人得不到惡報,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文章在夾敘夾議中,對打著“公理”、“正義”旗號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諷。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述了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揭示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塾教育的尖銳矛盾,表達了應讓兒童健康活潑地成長的合理要求。

《父親的病》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的行醫態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

上述7篇作品,記述魯迅兒童時期在故鄉的生活片段,展現了當時的人情世態和社會風貌,是了解少年魯迅的可貴篇章。後面的《瑣記》、《藤野先生》、《范愛農》三篇作品,記述魯迅離開家鄉到南京、日本求學和回國後的一段經歷,留下了青年魯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腳印。

《瑣記》憶敘魯迅為了尋找“另一類的人們”而到南京求學的經過。作品描述了當時的江南水師學堂(後改名為雷電學校)和礦務鐵路學堂的種種弊端和求知的艱難,批評了洋務派辦學的“烏煙瘴氣”。作者記述了最初接觸進化論的興奮心情和不顧老輩反對,如飢如渴地閱讀《天演論》的情景,表現出探求真理的強烈欲望。

《藤野先生》記錄作者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學習生活,敘述在仙台醫專受日本學生歧視、侮辱和決定棄醫從文的經過。作者突出地記述日本老師藤野先生的嚴謹、正直、熱誠、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裡和心裡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並不為許多人所知道”。表達了對藤野先生深情的懷念。

《范愛農》追敘作者在日留學時和回國後與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范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

時代背景

《朝花夕拾》是魯迅1926年所作的回憶散文集,共10篇。最初在《莽原》雜誌發表時總題目為“舊事重提”,1927年編集成書,改為現名。魯迅在寫作這些作品時正經受著北洋軍閥當局和各種敵對勢力的嚴重壓迫。1925年他因支持學生運動,受到“正人君子”們各種“流言”的攻擊和誹謗。1926年3月18日北洋軍閥政府槍殺進步學生,魯迅受反動政府通緝,不得不到廈門大學任教,後又受守舊勢力的排擠。在這樣的處境中魯迅曾說:“這時我不願意想到目前;於是回憶在心裡出土了。”這10篇作品,前5篇寫於北京,後5篇寫於廈門。雖然是回憶文章,但都反映著當時社會鬥爭的痕跡。

作者生平

魯迅(1881—1936),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樟壽,字豫才,後改名樹人,浙江紹興人。出生於破落士大夫家庭。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開始使用的筆名。魯迅在1898年到南京求學,19XX年留學日本學醫,後痛感於醫治麻木的國民精神更重於醫治肉體病痛,便改行提倡文藝運動。19XX年回國,在杭州、紹興任中學教員。 19XX年到北京,在教育部任職,兼任北京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大學講師。1918年參加了《新青年》編輯工作,並在《新青年》上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其後又發表了 {孔乙己》、《藥》、《阿q正傳》等著名小說,並撰寫大量雜文、散文,批判舊思想、舊道德,成為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1923年出版第一本小說集《吶喊》,成為中國新文學的奠基作。1926年8月起先後任廈門大學、廣州中山大學教授。1927年10月定居上海,從事文學寫作,參與組織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為中國左翼文化運動的實際領導者和旗幟,在與國民黨文化“圍剿”的鬥爭中成為中國文化革命的偉人。生前出版小說集三種、散文集兩種、雜文集十五種,通信集一種,文學史著作兩種。魯迅在翻譯外國文學和整理中國古籍方面也成績卓著。

經典片段

每看見國小生歡天喜地地看著一本粗糙的《兒童世界》之類,另想到別國的兒童用書的精美,自然要覺得中國兒童的可憐。但回憶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卻不能不以為他幸福,給我們的永逝的韶光一個悲哀的弔唁。我們那時有什麼可看呢,只要略有圖畫的本子,就要被塾師,就是當時的“引導青年的前輩”禁止,呵斥,甚而至於打手心。我的小同學因為專讀“人之初性本善”讀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開第一葉,看那題著“文星高照”四個字的惡鬼一般的魁星像,來滿足他幼稚的愛美的天性。昨天看這個,今天也看這個,然而他們的眼睛裡還閃出甦醒和歡喜的光輝來。

在書塾之外,禁令可比較的寬了,但這是說自己的事,各人大概不一樣。我能在大眾面前,冠冕堂皇地閱看的。是《文昌帝君陰騭文圖說》和《玉曆鈔傳》,都畫著冥冥之中賞善罰惡的故事,雷公電母站在雲中,牛頭馬面布滿地下,不但“跳到半天空”是觸犯天條的,即使半語不合,一念偶差,也都得受相當的報應。這所報的也並非“睚眥之怨”,因為那地方是鬼神為君,“公理”作宰,請酒下跪,全都無功,簡直是無法可想。在中國的天地間,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艱難極了。然而究竟很有比陽間更好的處所:無所謂“紳士”,也沒有“流言”。  ——《二十四孝》

妙語佳句

◆有時我常常想:他的對於我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小而言之,是為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大而言之,是為學術,就是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裡和心裡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並不為許多人所知道。

——《藤野先生》

◆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進步;能說話了,自然又是一大進步;能寫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進步。然而也就墮落,因為那時也開始了說空話。

——《狗.貓.鼠》

閱讀指導

《朝花夕拾》中的作品都是回憶性文章,但它們不是對往事的單調的記錄,而是用嫻熟的文學手法寫成的優美的散文珍品。作者擷取那些難以忘懷的生活片段加以生動地描述,選擇富有個性的情節和細節描畫人物的性格,使作品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人物形象鮮明生動,給人以深刻的印象。特別是作者擅於描摹人物的神情心態,把人物寫得栩栩如生。如《阿長與(山海經)》中寫除夕夜長媽媽教少年魯迅如何吃福橘、如何講“吉利”話和元旦清晨等待魯迅“恭喜”的情景,把這個農村婦女的渴望幸福、期待祝福的急切心情和驚喜神態,表現得活靈活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寫老先生大聲朗讀文章時,“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向後面拗過去,拗過去。”寥寥幾筆,把老先生那種痴迷入神的情態,表現得惟妙惟肖。又如《范愛農》中寫范愛農得知恩師被殺後,違逆眾人意見,反對發抗議電報的細節,把他極度悲憤的心情和倔強耿介的性格刻畫得入木三分。濃厚的生活氣息和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使《朝花夕拾》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這些作品在寫作手法上,把敘述、描寫、抒情、議論有機地糅合一體,充滿詩情畫意。如描寫百草園的景致,寫得繪聲繪色: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鳴蟬在樹葉里長吟,雲雀從草間直竄向雲霄,油蛉在低唱,蟋蟀在彈琴,斑蝥從後竅噴出煙霧……構成了富有情趣的風景畫,成為令人神往的兒童樂園。作者把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時弊的議論結合得自然恰當,天衣無縫。揶揄嘲諷的語言,生動的比喻,正話反說,反話正說,犀利風趣,耐人尋味。在敘事、議淪中,常插入相關的童話、傳說和典故,如《狗·貓·鼠》中串入德國童話狗與貓成仇的故事和日本“貓婆”的傳說,《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串入“美女蛇”的傳說等等,都增添了閱讀的趣味。作品的語言清新、樸實,親切感人,是現代回憶散文的典範之作。

四、《繁星·春水》

內容精要

《繁星》是詩集,由164首小詩組成。冰心一生信奉“愛的哲學”,她認為“有了愛,便有了一切”。在《繁星》里,她不斷唱出了愛的讚歌。她最熱衷於讚頌的,是母愛。除了摯愛自己的雙親外,冰心也很珍重手足之情。她愛自己的三個弟弟。她在後來寫作的一篇散文《寄小讀者.通訊十三》里,還把三個弟弟比喻成三顆明亮的星星。冰心讚頌母愛,讚頌人類之愛,讚頌童心,同時她也讚頌大自然,尤其是讚頌她在童年時代就很熟悉的大海。歌頌大自然,歌頌童心,歌頌母愛,成為冰心終生創作的永恆主題。

《春水》是《繁星》的姐妹篇,由182首小詩組成。同樣是在《晨報副鐫》上最先發表,不過《春水》的問世要比《繁星》晚三個月。

在《春水》里,冰心雖然仍舊在歌頌母愛,歌頌親情,歌頌童心,歌頌大自然,但是,她卻用了更多的篇幅,來含蓄的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代青年知識分子的煩惱和苦悶。她用微帶著憂愁的溫柔的筆調,述說著心中的感受,同時也在探索著生命的意義,和表達著要認知世界本相的願望。

時代背景

冰心作為五四時代的著名詩人,她的詩名是和《繁星》、《春水》連在一起的。《繁星》共164首,《春水》182首,主要發表於1922年的《晨報副刊》上,小詩均無單獨標題,只按序號編排。1923年兩組詩歌先後結集,分別由商務印書館和新潮社出版。在當時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冰心的小說和散文已經贏得了廣泛的讀者和眾多的讚譽,人們已經注意到,這個文壇新秀具有詩人的天份。而她自己立意做詩,還是因為受到了《晨報副刊》的記者孫伏園的鼓勵。他把冰心一篇饒有詩趣的雜感,分行放在詩欄里,使冰心受到極大鼓舞,決心打開自己心中文欄與詩欄的界線,專門做起了詩人,用詩的形式釆探索人生。

冰心在後來回憶了自己當初寫詩時的情景。在她求知慾最旺盛的時候,課上課下貪婪地讀著各種書報,遇到自己喜歡的句子,就三言兩語歪歪斜斜地抄在筆記本的眉批上,這樣做慣了,有時也把自己隨時隨地的雜感和回憶寫上去,日子多了,數量也就相當可觀。雖然大致不過三五行,但這三五行背後,總有些與親身經歷有關的事,看到這些字,便想起很親切很真實的情景,捨不得丟掉。

這時她偶然在一本什麼雜誌上,看到鄭振鐸譯的泰戈爾的《飛鳥集》連載,都是充滿詩意和哲理的三言兩語。她心裡一動,覺得自己記在筆記本眉批上的那些三言兩語,也可以整理一下,抄錄出來。在抄的時候,她選擇那些更有詩意的,更含蓄一些的,放在一起,因為是零碎的思想,就選了其中的一段,以繁星兩個字起頭的,放在第一部,命名為《繁星》。

當時的許多評論家也認為,冰心受了泰戈爾的影響。但也許說她在泰戈爾的啟示下,發現了自己的詩才更準確些,真正的源頭還在於她自己那些“零碎的思想”。

鄭振鐸的看法更全面一些,他認為,除了泰戈爾以外,冰心還受到了古典詩詞上絕句、小令的影響。冰心10歲的時候就讀了《論語》、唐詩,“發瘋似的愛了詩”,看詩韻,學對對聯,還在課外做了兩首七絕,執拗地送給先生“改削改削”,深厚的詩詞功底是她成功地創作小詩的原因之一。另外當年周作人翻譯的日本短歌俳句,流傳極廣,對冰心的影響也不少。

《繁星》和《春水》是冰心在探索人生的過程中靈光閃動的匯合,裡面包含著她對生命真諦的認識和理解,包含著豐碩的哲理。捕捉靈感的閃光,凝成短詩,這就是《繁星》和《春水》。

作者生平

冰心,原名謝婉瑩,祖籍福建省長樂縣。從小喜歡讀書識字,閱讀了大量中國古典小說,這為她以後創作打下了堅實基礎。1918年中學畢業,考入北京協和女子大學。“五四”運動爆發後,積極參加這一反帝反封建愛國民主運動,開始了以社會、家庭、婦女為主題的“問題小說”創作。1919年9月發表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第一次用“冰心”筆名。1923年,第一本詩集《繁星》出版,它是中國小詩最初之作,也是影響最大之作。同年又出版第一個散文小說集《超人》,第二個詩集《春水》。在美國留學期間,寫了二十九篇通訊集《寄小讀者》。 1926年回國,先後在燕京大學、清華大學女子文理學院任教。抗日戰爭期間,以“男士”為筆名,寫了一組以婦女為題材的散文,結集為《關於女人》。1946年赴日,1951年回國後,一面熱情參加各種社會活動,一面繼續從事創作。先後出版了《歸來以後》、《我們把春天吵醒了》、《再寄小讀者》、《小桔燈》等,除創作外,還從事外國文學的翻譯工作。

早期的冰心受出身和家庭的教養及基督教義和泰戈爾哲學的影響,把“愛”作為人生的最高理想。在“愛”的思想指導下,其作品歌頌母愛、童真、自然、人類愛。文筆清新秀麗,委婉柔美,但題材較狹隘,時代氣息不夠強烈。建國後,冰心散文創作呈現了新的思想風貌,歌頌勞動人民,歌頌日新月異、欣欣向榮的祖國,充滿愛國主義激情,如《印度之行》、《櫻花頌》等。在風格上既保持了過去委婉含蓄,清新優美的特點又充滿了戰鬥的激情,呈現出明朗歡快的基調。

1999年冰心在北京逝世,度過了99個美麗的春秋。

經典片段

母親呵!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你的懷裡。

——《繁星》

又是一年了,

還這般的微微吹動,

可以再照一個影兒么?

春水溫靜地答謝我說:

“我的朋友!

我從來未曾留下一個影子,

不但對你是如此。”

——《春水》

妙語佳句

◆青年阿!為著後來的回憶,小心著意描你現在的圖畫。

◆言論的花,開得愈大;行為的果子,結得愈小。

◆空中的鳥!何必和籠里的同伴爭噪呢?你自有你的天地。

◆牆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

◆星星--只能白了青年人的發,不能灰了青年人的心。

閱讀指導

冰心寫作《繁星》和《春水》的時候,正值“五四”新文學活動的高潮期至高潮剛剛過去之後。幾年前,李大釗、胡適、陳獨秀、魯迅等人,剛剛發表過“思想啟蒙”和“文學革命”等主張。冰心比他們年輕,“五四”運動爆發時還是一名學生,她的家庭環境優裕,就讀的又是教會學校。所以,她與當時活躍于思想界的男性作家們不同,她接受的思想除了愛國主義、民主主義之外,還有基督教教義和愛的哲學。在當時那種文學社團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社會環境裡,冰心成了文學研究會中的一員。文學研究會的“為人生”的創作主張,在冰心的“問題小說”里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然而,只有組詩《繁星》和《春水》,才能更直接地反映冰心這位青年知識女性內心的感觸和情思。

冰心坦誠她的《繁星》和《春水》是接受了泰戈爾詩作的影響,這是她最早的兩本詩集,也是“五四”時期出現較早的詩歌作品。《繁星》最初在《晨報副鐫》與讀者見面時,被認為是開一代詩風的郭沫若的《女神》剛剛出版5個月。然而,《繁星》和《春水》的藝術風格,卻與《女神》的狂飈突進有著極大的差異。冰心的詩作溫柔,細膩,微帶著憂愁,微含著哲理,有一種超凡脫俗的韻味。

冰心既是一位小說家,又是一位詩人,還是一位散文家。她一生勤於寫作,關心祖國和人民,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著名的女作家。她的早期詩作《繁星》和《春水》,不僅是冰心詩歌的代表作,也是中國現代詩作的代表性作品,被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