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文學名著導讀(三)

八、《名人傳》

內容精要

《名人傳》包括《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和《托爾斯泰傳》三部傳記。

《貝多芬傳》:貝多芬出生於貧寒的家庭,父親是歌劇演員,性格粗魯,愛酗酒,母親是個女僕。貝多芬本人相貌醜陋,童年和少年時代生活困苦,還經常受到父親的打罵。貝多芬十一歲加入戲院樂隊,十三歲當大風琴手。十七歲喪母,他獨自一人承擔著兩個兄弟的教育的責任。

1792年11月貝多芬離開了故鄉波恩,前往音樂之都維也納。不久,痛苦叩響了他的生命之門,從1796年開始,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響,聽覺越來越衰退。起初,他獨自一人守著這可怕的秘密。18XX年,他愛上了一位名叫朱麗埃塔的姑娘,但由於自己的殘疾(此時他已耳聾)以及朱麗埃塔的自私、虛榮,兩年後她嫁給了一個伯爵。肉體與精神的雙重折磨,都反映在他這一時期(幻想奏鳴曲)、<克勒策奏鳴曲)等作品中。席捲歐洲的革命波及了維也納,貝多芬的情緒開始高漲,這時的作品有《英雄交響曲》、《熱情奏鳴曲》。

18XX年5月貝多芬與布倫瑞克小姐訂婚,愛情的美好產生了一系列偉大的作品。不幸的是,愛情又一次把他遺棄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結婚了。不過這時貝多芬正處於創作的極盛時期,對一切都無所顧慮。他受到了世人矚目,與光榮接踵而來的是最悲慘的時期:經濟困窘,親朋好友一個個死亡離散,耳朵也已全聾,和人們的交流只能在紙上進行。面對生活苦難,似乎沒有什麼能使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創作風格扭轉了維也納當時輕浮的作風。

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在風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米開朗基羅傳》:該傳記分上下編,上編“戰鬥”,下編“捨棄”和 尾聲“死”。1475年3月6日,米開朗基羅出生於卡森蒂諾地方的卡普雷賽,父親是法官。母親在他六歲時便死去,米開朗基羅被寄養在一個石匠的妻子家裡。十三歲時,他進入多梅尼科.吉蘭達約的畫室。據說由於他的成績優秀,使他的老師為之嫉妒。一年後他們分手了,米開朗基羅轉入一所雕塑學校。不久,由於宗教信仰的衝突,他離開了那裡,先後到過威尼斯、羅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斷地得到了提高。

15XX年3月,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尤利烏斯二世徵召去替他造陵墓。不久,又讓他去畫西斯廷教堂的天頂畫。此後幾年,他一直受著歷任教皇的差遣,攜帶著痛苦去創作他並不滿意的作品。1527年米開朗基羅捲入了一場革命的漩渦,差一點喪命。革命結束後,教皇克雷芒又將他從隱避地找了出來,米開朗基羅不得不重新為他所抗拒的人勞作。1537年9月克雷芒教皇駕崩,米開朗基羅原以為從此能安安靜靜地做自己的事了。但他剛到羅馬,又被他的新主人——保羅三世抓住了。似乎命運注定他只能在無休止的干涉中替別人幹活。

1564年2月12日,米開朗基羅站了一整天來創作《哀悼基督》。14日他開始發燒,18日下午5時,這位傑出的雕塑家兼畫家終於永遠地離開了人間。

《托爾斯泰傳》:托爾斯泰兩歲喪母,九歲喪父,青少年時代的托爾斯泰,不僅常為思想苦惱,還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絕望。

1851年,托爾斯泰來到高加索,群山環抱的清明環境使他紛亂的大腦清醒過來。第二年,他創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個地主的早晨》等優秀作品。俄土戰爭期間,托爾斯泰曾親臨戰場,常常處於危險之境。在這樣的環境中,他仍然寫出了《塞瓦斯托波爾紀事》那樣令人激賞的作品。這一時期的托爾斯泰是比較充實而快樂的。

1862年托爾斯泰結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創作出了震動19世紀整個小說界的巨著:《戰爭與和平》與《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爾斯泰是苦惱的:他本人擁有地位和財富,但他時常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難安;他同情下層民眾,又對他們缺乏信心。因此,他厭倦自己的生活,決心和自己的社會決裂,他又得不到人們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獨的。八十二歲的時候,他選擇了出走,並病死於一個小火車站上。

時代背景

20世紀初,羅蘭與年青時候的好友一起舉辦了《雙周叢刊》,他們既是作者,又是出版者。XX年來,羅蘭在這份叢刊上發表了他許多作品:《約翰.克利斯朵夫》、《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和一些劇本。沒有一法郎的稿費,他們是為了理想而寫作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羅蘭致力於和平運動,關注俄國革命,並與高爾基有所交往。19XX年,《約翰·克利斯朵夫》獲諾貝爾文學獎,他將獎金全部捐獻給了慈善組織。

羅曼·羅蘭的一生都沒有停止過創作和研究,這是他的生命。而且,事實上,伴隨著一戰的來臨,羅蘭實已不屬於他自己,而是屬於整個世界。他從寧靜的書齋走出來後就一直在為他關於英雄的理想,他的博愛的使命而戰。二戰期間他已是一位花甲老人,他也沒有一刻停止過工作和戰鬥,他號召歐洲的知識分子走上街頭保衛文化、保衛文明、保衛和平、反對納粹,他的目光一直注視著未來。

1943年初,他的病情惡化,第二年的12月30日,羅曼·羅蘭與世長辭,留給世人的不僅是《約翰。克利斯朵夫》、《巨人三傳》(《名人傳》又稱《巨人三傳》)、《哥拉·布勒尼翁》、《母與子》等不朽名篇,還有一種叫做“良心”的東西,知識分子都應以他為榜樣。

作者生平

羅曼·羅蘭(1866~1944)是法國著名作家,舉世聞名的反戰主義者。他出生於克拉美西城的一個中產者家庭,自幼喜歡音樂。,1882年考入大路易中學,1886年入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先攻文學,後攻歷史。青年時代曾受18世紀啟蒙思想的影響。1888年列夫·托爾斯泰的信對他的藝術觀形成發生很大作用。與德國理想主義思想家瑪爾維達·馮·梅森柏女土的交往對他的思想成熟具有重要意義。1895年,羅曼·羅蘭以《現代歌劇的起源》獲博土學位。

羅蘭認為戲劇不但可以針砭時弊,還可以鼓舞人,用戲劇手段可以直接影響民眾。他嚮往法國大革命,並以其為題材寫了十二部曲。其中“革命戲劇”有:《群狼》、《丹東》、《七月十四日》,“信仰悲劇”有:《聖路易》、《哀爾帝》、《理智的勝利》。但因藝術性不強和資產階級的批評而未獲成功,從此開始小說創作。20世紀初,寫了許多名人傳記,如《貝多芬傳》、《托爾斯泰傳》、《甘地傳》、《米開朗琪羅傳》等。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是羅蘭最偉大的作品,並因此獲得19XX年諾貝爾文學獎。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羅蘭積極反對戰爭,對世界和平做出了貢獻。20世紀30年代訪問蘇聯,與高爾基會晤,同情社會主義革命。二戰時聲援中國,對中國人民寄予同情,成為偉大的反法西斯戰士。

經典片段

一切使他不安;他的家庭也嘲笑這永遠的不安。他如自己所說的一般,在“一種悲哀的或竟是癲狂的狀態”中過生活。痛苦久了,他竟嗜好有痛苦,他在其中覓得一種悲苦的樂趣:

“愈使我受苦的我愈歡喜。”

對於他,一切都成為痛苦的題目,甚至愛,甚至善。

“我的歡樂是悲哀。”

沒有一個人比他更不接近歡樂而更傾向於痛苦的了。他在無垠的宇宙中所見到的所感到的只有它。世界上全部的悲觀主義都包含在這絕望的呼聲,這極端偏狂的語句中。

“千萬的歡樂不值一單獨的苦惱!……”

“他的猛烈的力量把他和人群幾乎完全隔離了。”

他是孤獨的。他恨人;他亦被人恨。他愛人;他不被人愛。人們對他又是欽佩,又是畏懼。晚年,他令人發生一種宗教般的尊敬。他威臨著他的時代。那時,他稍微鎮靜了些。他從高處看人,人們從低處看他。他從沒有休息,也從沒有最微賤的生靈所能享受的溫柔——即在一生能有一分鐘的時間在別人的愛撫中睡眠。婦人的愛情於他是無緣的。在這荒漠的天空,只有科倫娜冷靜而純潔的友誼,如明星一般照耀了一剎那。周圍儘是黑夜,他的思想如流星一般在黑暗中劇烈鏇轉,他的意念與幻夢在其中迴蕩。貝多芬的憂鬱是人類的過失;他天性是快樂的,他希望快樂。米開朗基羅卻是內心憂鬱,這憂鬱令人害怕,一切的人本能地逃避他。他在周圍造成一片空虛。

這還算不得什麼。最壞的並非是成為孤獨,卻是對自己亦孤獨了,和自己也不能生活,不能為自己的主宰,而且否認自己,與自己鬥爭,毀壞自己。他的心魂永遠在欺妄他的天才。人們時常說起他有一種“反對自己的”宿命,使他不能實現他任何偉大的計畫。這宿命便是他自己。他的不幸的關鍵足以解釋他一生的悲劇。而為人們所最少看到或也不去看的關鍵,只是缺乏意志和稟性懦怯。

——《米開朗基羅傳》

妙語佳句

◆人生是艱苦的。在不甘於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場無日無止的鬥爭,往往是悲慘的,沒有光華的,沒有幸福的,在孤獨與靜寂中展開的鬥爭。

◆當全世界都在哭泣的時候是不應當嬉笑的。為了一個人的誕生而舉行慶祝是缺乏知覺的人的行為。應當保留你的歡樂,在一個充分地生活了的人死去的時候發泄。

◆生命還須前進。動,便是生。

閱讀指導

鄭克魯先生著的《現代法國小說史》中,羅曼·羅蘭處於第三章“長河小說”的第二節,對於這幾部傳記,他是這樣評論的:

“羅蘭要為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樹碑立傳,讓世人‘呼吸到英雄的氣息’。尤其是《貝多芬傳》,強調自由精神,作者在音樂方面表現出精湛的修養,吸引了人們的注意。《托爾斯泰傳》頌揚這位俄國作家對愛和真的追求,對全人類的熱望,對藝術壓倒暴力的信念和不抵抗主義。” 

薄薄的一冊《貝多芬傳》是最早給羅曼·羅蘭帶來聲譽的。它本是羅蘭創作《約翰·克利斯朵夫》的副產品,最先在《巴黎雜誌》上刊登,後又在《雙周叢刊》上發表。19XX年正式問世後,羅曼·羅蘭立即成為法國文學界的知名人土。“打開窗子吧!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們的氣息。”類似這樣的文句在當時被傳誦一時。

實際上,這本小冊子沒有取得什麼文學上的成就,報刊對它表示沉默,學術界對它不屑一顧,但是人們,素不相識的,陌生的,遍布全世界的苦難的兄弟們卻從這本小冊子裡得到了幸福。他們爭相傳看著,一種莫名的、神秘的感激之情把羅蘭周圍的信徒們聯合了起來,眾多不幸的、孤獨的人得到了安慰鼓舞。羅曼·羅蘭從此有了自己的跟隨者,而《雙周叢刊》這本以前沒有人知道的雜誌,現在也獲得了一定的聲望,第一次增印了一版。羅曼·羅蘭的著作擴大了在國外的發行量,並出現了譯本。就象羅曼·羅蘭自己在《貝多芬傳》的原序中說的:“這小冊子,由一個無名的人寫的,從一家無名的店鋪里出來,幾天之內在大眾手裡傳播開去,它已不再屬於我了。”羅曼。羅蘭的理想主義第一次對人產生了影響。

19XX年,《米開朗基羅傳》發表,其在普通大眾中的影響雖然沒有《貝多芬傳》來得熱烈,但它在精神上仍與《貝多芬傳》一脈相承。我國翻譯家傅雷先生在譯序中就稱其為“不朽”。

《托爾斯泰傳》是三大傳中最有意識地含有教訓意味的,幾乎全是歌頌人類友愛的讚美詩。這部傳記反映了羅蘭對這位大作家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他仔細研讀了托爾斯泰的許多作品,寫出了富有激情的賞析文字。本書在19XX年出版,1928年為了紀念托爾斯泰百年誕辰增訂再版。

三傳的出版給羅蘭帶來了姍姍來遲的聲譽,19XX年,瑞士作家保爾·賽彼爾撰寫了關於他的第一部詳細傳記。

也有人批評羅曼·羅蘭的傳記中顯出了他過份的史料癖,說他“本來可以寫一首表達痛苦的敘事詩的地方,他卻反精力耗費於末節及註解上。”關於這點,羅蘭自己有解釋,他說:“我根本是一個歷史家,無論如何要追求和說出真理。”的確,他的這三本書都是以學者的態度來處理題材的。雖然這樣,歷史與考據卻不是羅蘭在這裡關注的重點,他的目的是要替那些不幸的和幻想破滅的人供給一種鼓舞和勉勵的泉源。

歷史證明羅曼·羅蘭完全做到了這一點。

九、《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內容精要

保爾·柯察金是烏克蘭某鎮一個貧苦工人家的小兒子,父親死得早,母親則替人洗衣以養家煳口,哥哥阿爾青是個鐵路工人;國小時的保爾就嫉惡如仇,敢想敢做+一次,他往那個愚蠢而又兇惡的神父的麵團里撒菸灰被學校開除了。

十月革命爆發後,紅色政權遭到了外國勢力干涉和本國反動派的聯合圍攻:烏克蘭的政治形勢也空前地激烈動盪、借住在保爾家的朱赫來是個老布爾什維克,紅軍撤退時將他留在了鎮上。朱赫來教保爾拳擊,培養了保爾樸素的革命熱情。一次,因為解救朱赫來,保爾自己被關進了監獄。而後愚蠢的敵人卻又把他很快錯放了:出獄後的保爾慌不擇路,跳進了冬妮亞(林務官的女兒)家的花園。冬妮亞很喜歡熱情、倔強、個性剛強的保爾,保爾也被清純、漂亮、整潔、文雅的冬妮亞所深深吸引。

後來,哥哥阿爾青把保爾送到喀查丁參加了紅軍。在部隊里,保爾當了騎兵,作戰異常勇猛。戰鬥之餘,他還喜歡讀《牛虻》《斯巴達克思》等小說,一有空就講給戰友們聽。一次激戰中,他頭部受重傷,被送進了醫院:出院後,保爾住進了冬妮亞的親戚家。他的一隻眼睛有問題,不能再回前線了,但他立即投入了地方上的各種艱巨的工作。一次參加工友同志的聚會,保爾因帶著穿著漂亮整潔的冬妮亞同去,遭到了工友們的譏諷和嘲笑?保爾意識到冬妮亞和自己不是—個階級,遂下決心斷絕了他們的感情。

為了供應城市木材,保爾參加了鐵路築建。秋雨、泥濘、大雪,凍土,工作條件越來越惡劣,武裝土匪的騷擾和疾病、飢餓也都威脅著保爾和同志們。但鐵路還是如期修通了,已升為省委委員的朱赫末為他們的革命熱情深深感動,說“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

由於成績突出,保爾詖任命為某鐵路工廠的團委書記,女政委麗達經常幫助保爾,幫助他提高認識,搞好工作。保爾漸漸愛上了麗達,但又以革命為由犧牲了自己第二次萌動的愛情、保爾因肺炎再次住進了醫院,肺炎好了,但醫生又在他脊柱上發現了彈片的傷痕。在家鄉養病期間,保爾到烈土墓前憑弔戰友,感慨萬千,發出了感人至深、振聾發瞶的豪言壯語:“人最可寶貴的是生命……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病癒後,保爾又忘我地投入到了革命工作中:在工作中,他堅決地和各種非主流思想和“歪風邪氣”作鬥爭,對戰友杜巴瓦的”變質”,他十分痛心,堅決地給予了批評……

保爾的體質越來越壞。1924年,黨組織不得不卸掉他身上的全部重擔,讓他長期療養。他的視力越來越差。在海濱療養時,保爾認識了達雅——一個工人家庭的小女兒:在達雅家中,保爾鼓動了達雅對老頑固父親的造反,並引導她加入了蘇維埃,達雅和保爾結婚了。

1927年,保爾完全癱瘓,繼而雙目失明。他也曾一度灰心喪氣,想自殺,但堅強的革命信念又使他走出了低谷。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保爾開始了文學創作。1934年,在母親,妻子以及同志們的幫助下,他的自傳體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終於出版了!保爾高興極了,他又有了新的革命武器——寫作。

時代背景

本書成書於1932年一1934年。作者尼·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出身工人家庭,12歲即開始勞動生涯,15歲加入共青團,參加過保衛蘇維埃政權的國內戰爭,做過團與黨的下、中層領導工作,是蘇維埃“優秀的共產主義戰士”;後雙目失明,在療養院口授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由他人記錄、編輯成書。作者自稱“1924年以前不太懂俄語,而雙目夫明前也只上過一年函授共產主義大學:因作品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個有著鋼鐵般意志的共產主義戰土的形象和作家自身經歷的傳奇品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成為世界革命青年成才的“教科書”和“聖經”。在蘇聯國內,此書上百次地再版,在國外,也有50多種文字譯本。

作者生平

尼古拉·阿歷克塞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是前蘇聯一名普通的工人、紅軍戰士、共青團基層幹部,更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和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19XX年他生於烏克蘭洛文斯克省維里亞村的一個工人家庭。從很小的時候,奧斯特洛夫斯基就表現出鮮明的反抗性格。由於家境貧寒,他小時侯只念過3年書。

很快,奧斯特洛夫斯基就被迫輟學了。他剛滿10歲,就要去當車站食堂童工和發電廠的助理司爐,從而經歷了更多的生活苦難。每天近16小時的繁重勞動,經常得到的卻是耳光和拳頭。屈辱的生活使得他本來就很強烈的鬥爭意識和反抗精神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奧斯特洛夫斯基13歲的時候,正值1917年十月革命時期,這時他結識了老布爾什維克費多爾和林尼。他的充滿反抗精神的個性正好找到了加入集體鬥爭洪流的機會和道路。他開始積極投入反擊侵略者的鬥爭,積極投身於保衛蘇維埃政權的鬥爭。

1921年秋,奧斯特洛夫斯基領導志願隊參加了修建基鋪附近的鐵路支線的艱巨工作。當時條件極其艱苦,環境極其惡劣。這就是後來他在《鋼鐵是怎樣練成的》一書中寫築路的那段情景。飢餓、潮濕、嚴寒、還要夜以繼日地勞動,許多人患了傷寒。奧斯特洛夫斯基在患傷寒和風濕病的情況下,仍然奮不顧身地勞動,直到他昏倒在工地上,才被送回家去休息。第二年秋天,基鋪鬧大水,正在病休的奧斯特洛夫斯基,不顧嚴寒和體弱,站在洪水中組織民眾搶救木材。這時,他的病情更加惡化。經醫生診斷,身體己屬殘廢,不能再繼續工作。黨組織決定發給他殘疾證書及國家津貼。但他毅然拒絕。堅決要求工作。1923年,黨組織只好答應他的迫切請求,派他去邊疆做共青團工作。

在23歲那一年,由於勞累過度,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健康狀況越來越糟,一直到全身癱瘓,完全失去了活動能力。在他生命旅途中,可以說是到了最後的決戰階段。但繼續工作的強烈願望使他終以驚人的毅力戰勝了病魔克服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他刻苦攻讀世界文學名著,鑽研有關歷史資料,然後拿起筆,換了另外一種武器繼續戰鬥,開始了文學創作。1928年,在他24歲的時候,終於完成了一部中篇小說《科托夫斯基》,也就是後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幾章的初稿,這大大地鼓舞了他的信心。

但這部已經耗費了他巨大的生命能量的長篇小說底稿,在郵寄途中丟失了。這對他來說無疑又是一次殘酷的打擊。此後,他的健康情況急劇惡化,1930年他惟一的左眼也失明了,但他沒有就此放棄生活,而是集中全部精力為生存進行鬥爭,繼續寫作。對於這位意志如同鋼鐵一樣的英雄來說,任何無情的打擊都只能使他的性格鋼上加剛。1930年,他用自己的戰鬥經歷作素材,以頑強的意志開始創作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最終他克服了難以想像的困難,歷時三載,完成了這部不朽的傑作,實現了重返戰鬥崗位的理想。

1934年這部小說出版後,立即受到國內外廣大讀者的真誠而熱烈歡迎。1934年。奧斯特洛夫斯基被吸收為蘇聯作家協會會員。1935年底,蘇聯政府授予國家級最高榮譽--列寧勳章,以表彰他在文學方面的創造性勞動和卓越的貢獻。同年冬天,他開始創作他的第二部長篇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這部小說原計畫寫成三大卷。可惜的是,1936年12月22日小說第一卷剛剛寫完,由於重病復發,年僅32歲的奧斯特洛夫斯基便在莫斯科去世了。除了小說,奧斯特洛夫斯基還留給我們不少充滿激情的論文、演說詞和書信。

經典片段

現在,他身體徹底垮了,失去了重新歸隊的希望,他該怎樣對待自己呢?他終於使巴扎諾娃吐露了真情,這個女醫生告訴他,前面還有更可怕的不聿等待著他。怎么辦?這個惱人的問題就擺在面前,逼著他解決。

他已經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戰鬥的能力,活著還有什麼用呢?在今天,在淒涼的明天,他用什麼來證明自己生活得有價值呢?又有什麼來充實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呼吸嗎?當一名力不從心的旁觀者,看著戰友們向前衝殺嗎?

就這樣成為戰鬥隊伍的累贅嗎?他想起了基輔無產階級的領袖葉夫格妮亞·博什。這位久經考驗的女地下工作者得了肺結核,喪失了工作能力,不久前自殺身亡。她在簡短的留言中解釋了這樣做的理由:“我不能接受生活的施捨。既然成了自己的黨的病患,我認為繼續活下去是不必要的。”把背叛了自己的肉體也消滅掉,怎么樣?朝心口開一槍,就完事了!過去既然能夠生活得不壞,現在也應該能夠適時地結束生命。一個戰士不願再受臨終前痛苦的折磨,誰能去責備他呢?

他的手摸到了口袋裡光滑的白朗寧手槍,手指習慣地抓住了槍柄。他慢慢掏出手槍。

“誰想到你會有今天?”

槍口輕蔑地直視著他的眼睛。他把手槍放到膝上,惡狠狠地罵了起來:“這算什麼英雄,純粹是冒牌貨,老弟!任何一個笨蛋,隨便什麼時候,都會對自己開一槍。這樣擺脫困境,是最怯懦、最省事的辦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對懦夫來說,也不需要更好的出路。你試過去戰勝這種生活嗎?你盡一切努力衝破這鐵環了嗎?你忘了在諾沃格勒一沃倫斯基附近,是怎樣一天發起十七次衝鋒,終於排除萬難,攻克了那座城市嗎?把槍藏起來吧,永遠也不要對任何人提起這件事。

“就是到了生活已經無法忍受的時候,也要善於生活下去,要竭盡全力,使生命變得有益於人民。”

妙語佳句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給予人只有一次。應當這樣度過人生:回首往事,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臨終的時候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對我來說,生活中再沒有比掉隊更可怕的事了。

閱讀指導

保爾的故事,在中國應該稱得上是家喻戶曉。保爾關於“一個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的豪言,是-代又一代的青少年都曾背誦過的。在一定程度上,保爾精神已經和雷鋒精神一起,成為了中國青年學生的道德標準和行為楷模。

穿越歷史地域時空,《鋼鐵》真切震撼人心的,是保爾鋼鐵般的意志,是他身殘志堅,敢於向一切困難挑戰的英雄氣度和大無畏精神,這種精神,對於任何時代、任何一個力圖有所作為的人都是同樣需要的。這才是這部紅色歲月里誕生的作品魅力之所在,正如羅曼·羅蘭所評價的,“奧斯特洛夫斯基本身就是-首詩”,當然,是一首革命抒情詩,也是一首奮鬥者的義勇軍進行曲。有意思的是保爾的愛情故事。他與冬妮亞(林業官的女兒)、麗達(女政委)、達雅(工人)的三段戀情,暗含了一個紅色的俄羅斯男人逐漸遠離肉體、遠離奢華,而向精神、原則、理念皈依靠攏的心靈歷程。對冬妮亞的愛出自一個懵懂少年的本心,那是任何一個人都會自然產生的對美好、對舒適生活的嚮往;和麗達女政委的愛情產生在共同革命生活中,“革命高於一切”的口號窒息了保爾心中殘留的對麗達的愛戀;與工人女兒達雅的結婚與其說出自愛情,不如說出自拯救,這時的保爾已肉體殘缺而精神凸現,保爾靠著“精神”、“意志”自救,也拿著它照亮達雅的眼睛。他的精神已被視為“共產主義事業燎亮的明燈”。

自1942年以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譯本在中國流行了數十年。1999年末新版電視連續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公映,又再次掀起了對“保爾”精神的關注。這實為文學接受史上罕見之現象。

十、童

內容精要

《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寫的是高爾基幼年時期從三歲至十歲這段時間生活斷面。

阿廖沙三歲時,失去了父親,母親瓦爾瓦拉把他寄養在外祖父卡什林家。外祖父家住在尼日尼——諾弗哥羅德城。外祖父年輕時,是一個縴夫,後來開染坊,成了小業主。阿廖沙來到外祖父家時,外祖父家業已經開始衰落,由於家業不景氣,外祖父變得也愈加專橫暴躁。阿廖沙的兩個舅舅米哈伊爾和雅科夫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親的嫁妝而不斷地爭吵、鬥毆。在這個家庭里,阿廖沙看到人與人之間瀰漫著仇恨之霧,連小孩也為這種氣氛所毒害。阿廖沙一進外祖父家就不喜歡外祖父,害怕他,感到他的眼裡含著敵意。一天,他出於好奇,又受表哥慫恿,把一塊白桌布投進染缸里染成了藍色,結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覺,並害了一場大病。從此,阿廖沙就開始懷著不安的心情觀察周圍的人們,不論是對自己的,還是別人的屈辱和痛苦,都感到難以忍受。他的母親由於不堪忍受這種生活,便丟下了他,離開了這個家庭。但在這個污濁的環境裡,也還有另外一種人,另外一種生活。這裡有樂觀、純樸的茨岡人,正直的老工人葛利高里。每逢節日的晚上,雅科夫就會彈吉他,奏出動人心弦的曲調。外祖母跳著民間舞,猶如恢復了青春。這一切使阿廖沙既感到歡樂又感到憂愁。在這些人當中,外祖母給阿廖沙的影響是最深的。外祖母為人善良公正,熱愛生活,相信善總會戰勝惡。她知道很多優美的民間故事,那些故事都是憐憫窮人和弱者,歌頌正義和光明的。她信仰的上帝也是可親可愛,與人為善的。而外祖父的上帝則與之相反,它不愛人,總是尋找人的罪惡,懲罰人。

後來,外祖父遷居到卡那特街,招了兩個房客。一個是進步的知識分子,綽號叫“好事情”,他是阿廖沙所遇到的第一個優秀人物,他給阿廖沙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另一個是搶劫教堂後偽裝成車夫的彼得,他的殘忍和奴隸習氣引起了阿廖沙的反感。

母親在一天早晨突然回來了,她的變化使阿廖沙心裡感到十分沉痛。開始,她教阿廖沙認字讀書,但是,生活的折磨使她漸漸地變得漫不經心,經常發脾氣,愁眉不展。後來母親的再婚,使得阿廖沙對周圍的一切都失去了興趣,竭力避開大人,想一個人單獨生活。就這樣經過了一個夏天思考之後,他終於增強了力量和信心。

母親婚後生活是不幸福的,她經常挨後父打。貧困和疾病,吞蝕著她的美麗。由於她心境不好對阿廖沙常常表現出冷酷和不公平。

阿廖沙在家中感受不到溫暖,在學校也受歧視和刁難。因此,在阿廖沙的心靈中,“愛”的情感漸漸被對一切的恨所代替。由於和後父不合,阿廖沙又回到外祖父家中,這時外祖父已經全面破產!他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困苦。為了餬口阿廖沙放學後同鄰居的孩子們合夥揀破爛賣。同時,也感受到了友誼和同情。但這也招致學校的非難。他以優異的成績讀完了三年級,就永遠地離開了學校課堂。

這時候阿廖沙母親逝世,他埋葬了母親以後,不久便到“人間”去謀生。

時代背景

本書成書於19XX年,是蘇聯偉大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1868—1936)自傳體小說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的“童年生活”部分。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4歲喪父,10歲喪母,後靠自己努力學習奮鬥成為了蘇聯偉大的文學家,自傳三部曲是在列寧的鼓勵下寫成的,它們獨自成篇,又前後相連,藝術地再現了主人公阿遼莎成長曆程的三個階段,真實深刻地反映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俄羅斯民眾的生活,反映了小市民階層的庸俗自私和空虛無聊,揭露了沙俄專制的黑暗與罪惡,被視為俄蘇自傳體小說的里程碑和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偉大成就。

作者生平

高爾基(1868—1936),是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列寧稱;他是無產階級藝術的最傑出代表。他出生在俄國中部尼日尼,諾夫戈羅德的一個細木工家裡,四歲喪父,寄居在外祖父家裡,這是一個典型的小市民家庭。他從小就受到苦難生活的折磨,唯讀過兩年國小,十一歲走入“人間”。在社會的底層,他當過學徒,揀過破爛,做過跑堂的、看門人、搬運工人和麵包師傅。1884年他來到喀山,想進大學不成,結果貧民窟成了他的“社會大學”。他還在工人,農民中進行過革命宣傳活動。 19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高爾基兩次在俄國南部流浪。最後到梯弗里斯,進入鐵路修配廠做工。1892年,在(高加索報)上用高爾基的筆名發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說(馬卡爾,楚德拉),從此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高爾基的早期作品反映了勞動人民反抗沙皇專制統治、渴望自由解放的革命激情。其中,浪漫主義創作占重要地位。1895年寫的《伊則吉爾老婆子》和《鷹之歌》是出色的作品。他的劇本有《小市民》、《底層》和《仇敵》。19XX年寫成重要長篇小說《母親》。隨後寫出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晚年的代表作是四部史詩巨著《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

經典片段

有一天,酒館女主人和外祖父吵架,她捎帶著把沒有參加吵架的外祖母也罵上了,罵得很兇,甚至向她扔紅蘿蔔。

“您真糊塗,我的好太太。”外祖母安詳地對她說,然而可把我氣壞了,我決定對這個惡婆報復一次。

我想了又想,怎樣才能給這個雙下巴細眼睛的紅髮胖女人來一次更痛的打擊。

我觀察鄰人們的內訌,知道他們互相報復的方法是:切掉貓尾巴,把狗給毒死,打死公雞和母雞,或者半夜偷偷地進到仇人的地窯里,把煤油倒入醃白菜和王瓜的木桶里,把桶里的克瓦斯放出來,——但是這些辦法都不合我的意;需要想一個更驚人更厲害的方法。

我想到一個法子:我瞅酒倌女主人下地窯的時候,合上地窯的頂蓋,鎖上,我在上面跳了一通復仇者之舞,把鑰匙扔到屋頂上,就一溜煙地跑到廚房裡,外祖母正在那裡做飯。她沒有馬上明白我為什麼高興,但當她弄明白後,狠狠地朝我的屁股拍了幾巴掌,把我拖到院子裡,叫我到房頂上去找鑰匙。我對她的態度覺得很奇怪,我默默地把鑰匙拿下來,躲到院子角落裡看她釋放被俘獲的酒館女主人,她們倆友善地一面走過院子,一面大笑。

“我叫你知道厲害,”酒館女主人攥緊胖胖的拳頭威嚇我說,但她那看不見眼睛的胖面孔露出和藹的笑意。外祖母揪住我的領子,把我拉到廚房裡,問道:

“你幹嗎要這樣做?”

“她拿胡蘿蔔打你嘛……”

“你是為了我嗎?原來是這么回事!你瞧我把你這塊廢料塞到爐底下餵老鼠,你就知道了!你算什麼保護者啊,一個小泡泡兒,一戳就破!你看我告訴外祖父--他不打掉你一層皮才怪呢!到頂樓念書去吧……”

她整天不理我,到晚上,在沒有祈禱以前,她在床沿上坐下,教訓了我幾句永誌不忘的話:

“阿遼莎,親愛的孩子,你要記住:不要管大人的事!大人都學壞了;上帝正考驗他們呢,你還沒有受考驗,你應當照著孩子的想法生活。等上帝來開你的心竅,指示你應當做什麼,領你走那應走的道路。懂不懂?至於什麼人犯了什麼過失——這不是你的事。這讓上帝來判斷,懲罰。這要他來管,不是我們!”

她沉默了一會兒,嗅了嗅鼻煙,眯縫起右眼,補充說:

“是啊,誰犯了過錯,大約連上帝也不是任何時候都弄得清楚的。”

“上帝不是什麼都知道的嗎?”我吃驚地問道。她輕輕地、悲哀地回答道:

“他要是什麼都能知道,大約有很多事情人們就不會做了。他老人家從天上向人間、向我們大家看了又看,有時會大哭起來,一面哭一面說:‘我的人們啊,我的人們啊!噢啊,我是怎樣可憐你們啊!’”

她自己也哭了,帶著滿臉的淚痕,到牆角祈禱去了。

從那時起,她的上帝對於我更親近更可理解了。

妙語佳句

◆從那時起我懷著不安的心情觀察人們,仿佛我心上的外皮給人撕掉了,於是,這顆心就變得對於一切屈辱和痛苦,不論是自己的,或別人的,都難以忍受的敏感。

◆各人不過有各人的名字,而權利人人都一樣。

◆官像頑皮的孩子,走上來就把一切法律破壞了。

◆在無窮無盡的工作日厲,憂傷也是節目,鬧火災就是逗樂,在一無所有的臉上,連傷痕也是點綴……

閱讀指導

苦難和奮鬥是很多現實主義文學創作的主題。高爾基的作品,無疑是這類文學的典型代表。所不同的是,《童年》是一位無產階級文學導師的生活自傳的“童年部分”,它是一個已經成為無產階級鬥士的人重新回憶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結果”。當然,很多童話以至少年小說都是成年作家寫的,但《童年》顯然和它們不同,它絕不是一本兒童讀物,“兒重視角”之於《童年》只是一個技術手段問題,它所展現的並不是兒童世界,而是一幅完完全全的小市民生活圖畫。高爾基通過童年阿遼莎告訴我們的,是19世紀末俄羅斯低層市民生活及思想的真實:庸俗、自私,無聊、無奈,虔誠、懷疑、褻瀆和無盡的困難。以及這一切灰色當中不寸閃爍的愛的火花。

和現代派小說慣用的”兒童視角”不同,“阿遼莎視角”沒有統領全書,而只是在某些細節才起作用。通篇來看,“童年阿遼莎”是由成年的“我”來回憶敘述的。因此,《童年》根本上是一部傳統小說,用的依然是全知全能視角,少有現代派小說的痕跡。從閱讀經驗來看,該小說似乎是把一些小市民的故事壓縮編織進一個少年的經歷里,而各個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繫卻很少,缺乏藝術的有機性、完整性,這一點,高爾基自己也有察覺。在給羅曼·羅蘭的信中,他寫道:“我個人覺得,書寫得不成功,有點亂,缺少內在的協調,讀起來,覺得太急於交代,所以許多地方描寫粗糙,不完全,語言不夠精練。”

但這並不是說《童年》不是一本優秀小說,由於成功運用了典型概括等藝術手法,由於以童年之心再現市民庸俗生活的庸俗、苦難,小說具有異常強烈的感染力,能使任何一個經過苦難的仁慈心靈唏噓不止。不算長的篇幅內,出場人物眾多,卻大都個性鮮明,“外祖母”的形象、“母親”的形象,甚至於兇惡、冷酷的“外祖父”的形象,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又不失真實和豐滿。在性格的生動性、完整性上,《童年》較後來的一些概念小說要高出千百倍。它能讓人讀後為“好人遭厄運”鳴不平,也會因“惡人”(如“外祖父”)身上存在的人性的複雜而頓生憐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