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麥田裡的守望者讀後感1200字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塊麥田裡做遊戲.幾千幾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人 —沒有一個人大人,我是說 — 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賬的懸崖邊.我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我就把他捉住 --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我得從什麼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幹這樣事.我只想當個麥田裡的守望者.

-- 麥田裡的守望者

今天看完了j.d.塞林格的《麥田裡的守望者》,引發了我無限的暢想......暫且不從大的說,因為太多的大師級別的人已經對其作了大肆的評論了,我再說的話,感覺會不真實,畢竟已經看過了別人的話語,多多少少會有些參照著.

該書講述的是一個僅有16歲的中產階級少年的苦悶,彷徨的精神世界,名字叫霍爾頓·考爾菲德.自然了,他是個叛逆的孩子,而他叛逆的方式就是不好好讀書,故意考試不及格.....於是總是被要求退學,其實他到沒什麼,只是覺得會使媽媽難過,受不了.看完了整本書,你確實可以真真實實的感受到他是多么多么的討厭當時的紐約,當時的社會.幾乎每件正常的事物在他的眼裡就會變得如此的骯髒,令人作嘔.因為進入過四所不同的不錯的學校,他接觸了許多形形色色的人.但是,在這些人當中幾乎找不到一個令他喜歡的人,包括某些老師,他自認為還不錯的且對他蠻關心的,最後不是令他討厭了,就是他覺得他是性變態.他身邊經常能出現性變態的人,好像已經不以為然了.可見當時社會的不堪,雖然現在同性戀已經被逐漸認可了.(我很是慶幸,我在中國,一個不是太開放的國家裡,至少身邊還沒出現過性變態的人).一個大約是國中生,經常能出沒在夜總會,歌舞廳之類的烏七八糟的娛樂場所,在我們說來就是流氓,用當時的話說是"垮掉的一代"或是"垮掉分子",其實也沒差.不過他是算還好的,至少還沒賭博,吸毒等等.不知道為什麼,他總在每個人的稱呼前加一個"老"字,什麼老薩麗,老菲芘,老艾里......還有你幾乎找不到幾句話里沒帶粗話的成分的,大概是在他和妹妹談話之間算是少了.

不過對於兄弟姐妹,他是很喜歡的.他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弟弟艾里很聰明可惜早死了.妹妹菲芘,可愛,聰明,漂亮,反正近乎完美了.他總喜歡和妹妹呆在一起.晚上偷偷地回家去就是為了見見她,和她聊聊.最後想要離開去西部的時候,還不忘去和她見最後一面.也是見了這一面,妹妹怎么也要跟他去,於是沒辦法只能答應留下.去西部過隱者的生活是他唯一的夢想,因為妹妹他止步了.

整本書,我最喜歡的人物也是妹妹菲芘,真的是聰明,可愛,討人喜歡.因為她的存在給整本書添加了不少樂趣呢!霍爾頓總喜歡和她在一起跳舞,因為很快樂,即使他討厭看見一個小孩子和大人一起跳舞.妹妹也總能叫哥哥不要講粗話......她就像是那個社會中唯一純潔的天使.

如果,霍爾頓他不是出生於富裕中產階級,他是不是不會這樣了呢?那么當時貧苦的人們是怎么生活的呢?他可以那樣隨便的對待學習,甚至是隨便地放棄學業,是因為他根本不用擔心自己會餓死?他完全可以做寄生蟲,是這樣的嗎?其實,對於現在正在受著應式教育壓迫的我們來說,何嘗不想逃出學校,去暢遊外面的世界.可是,現實是只有學習好了,才能夠有資格,有能力去探險.哎......很可笑的是,書本的前言裡附加了一些話語,說什麼我們可以看此書,但是我們是生長在社會主義祖國,受到黨,團和少先隊組織的親切的關懷,既有....又有.....反正我們是很幸福的一代,千萬要認清事實,不能從書里學壞了.簡直很可笑.

下午的時候想了一下午,好像還有好多好多還沒寫出來,可是現在差不多忘了些,等到記得的時候再來說吧.

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