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由算計為優秀作文

一次,我去另外一個城市,拜訪一位比我年長几歲的朋友。在朋友圈中,他可以稱得上是德高望重了,大家都很喜歡他,很願意跟他交往。幾位朋友曾經在一起議論過,都覺得他最大的特點是精神上的超然淡定,有著一般人沒有的自由的心靈,跟他在一起,再神經質的人都會被感染一些靜氣。

我在他家住了幾天。每天晚飯後就在他的書房裡喝茶聊天。聊的內容天南海北、無所不包。有時候兩個人好長時間都不說話,我就看著他慢慢地往壺裡倒水、往杯里沏茶,並不覺得無趣。

我問他,你從骨子裡透出來的那份灑脫是怎么修煉出來的?他看了我一眼,沉默了一會兒,然後站起身來說,我給你看一樣東西。他從書櫃最底層的一個檔案盒裡拿出一張紙遞給了我。這是一張A4的列印紙,紙上寫滿了字。因為時間久遠,顏色明顯地發黃。他告訴我,這是他24歲生日那天寫下的東西。我知道,那時他在一所大學讀研究生。我很認真地看起來:

一、宿舍里有兩個人沒有買開水瓶,用完了我水瓶中的水又不去打水。我決定把我的水瓶和他們共用兩年,還給他們打兩年的開水。如果水用完了沒水喝,我就喝自來水;沒有熱水洗,我就用冷水洗。我不願意變成他們行為的監督員,更不願意因為他們不拘小節而生氣。

二、買小東西、買菜,決不還價。平均一天損失3毛,一年損失約100元,這個損失我認了。

三、買衣服,不還價損失太大,不行。叫上女朋友一起去買,還價對她來說是樂趣,對我不是。

四、坐公共汽車,決不搶座位,只要有一個人站著,空座位離我再近也不坐。

五、別人找自己借東西,能借的儘量借。

……

沒看完,我就直截了當地說,這些東西太瑣碎,而且有些做法的深層動機也有問題,比如有可能是內心害怕跟別人發生衝突。我相信一個和諧的人格與深刻的內省有關,但與這些婆婆媽媽的事情無關。

他聽後笑了,說,我不想說服你,但是你想想,人生就是由很多的瑣碎組成的,上面的那些瑣碎,也可以舉一反三,變成很多很多的瑣碎。把這些瑣碎先算計清楚了,才可能有時間和精力算計其他不瑣碎的事情,對不對?我並不是害怕衝突,而是要自己從小的、瑣碎的衝突中脫身。或者說,我算計的和看重的不是金錢或者衝突,而是心靈的自由。

他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孔子的一個弟子,有輛豪華馬車,大約相當於現在一個人有一輛賓士600。另一個人家裡有點事,想借他的馬車用一用,但不敢開口。這個弟子聽說之後,就把馬車燒掉了。別人不解,他說,我有一輛馬車,別人借都不敢借,那我還留著乾什麼?

他接著告訴我,他曾經有一個價值3000元的專業級別的照相機,在他想通那些瑣事之前,他總是偷偷用它,生怕別人知道以後找他借,借也不好,不借也不好。想通了那些之後,他就把相機放在宿舍沒上鎖的抽屜里,誰想用誰就用,最後那相機也用到了該“壽終正寢”的時候。

3000元買到一個心理上的自由,你說劃不划得來?然後,他嘿嘿壞笑了一下說,如果別人要借你老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我也笑了。那天晚上,他的確沒有完全說服我。不過,後來我坐公共汽車的時候發現,有座位不坐,感覺也很好。因為站著的時候視野更寬更廣,可以看到更多的人和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