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善惡,知改過

人的一生都有讓你辯善惡的時候,但是如果你錯了,你有勇氣去道歉,去改正嗎?

讀了《中華傳統美德格言》後,上面一個“子發認錯”的小故事非常令我難忘,故事主要內容是說:戰國時,楚國大將子發率領部隊攻打秦國,幾個月沒有進展,糧食將盡,便派使者回去籌糧,並讓他把一封家書捎給母親。而子發的母親從使者那裡得知兒子在生活上搞特權,不體恤士兵,非常生氣。在子發凱旋迴家時,母親卻不讓他進門。子發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立即下令將楚王賞賜給自己的東西分發給士兵。

我剛讀完這個故事,就想到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有類似與子發一樣的事情發生,我弟弟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那是一個夏天的傍晚,家裡的東西擺放得亂七八糟,地上也髒得不行了。媽媽負責掃地,我負責整理東西,而弟弟負責倒垃圾。媽媽掃完地後,便叫一直未乾活的弟弟去倒垃圾,誰知弟弟卻把垃圾倒在了家門口。等我們把房間全部整理完後,媽媽發現了弟弟倒在家門口的垃圾,便狠狠地批評了弟弟一頓,而弟弟等媽媽批評完後,低下頭,慚愧地對媽媽說:“媽媽,我錯了,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說完就把門口的垃圾倒在外面的垃圾桶里。

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不僅是孩子,大人中也有。但是,“見善則遷,有過則改。”意思是見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學習,有了錯誤就馬上改正。這是一句人們經常說的格言,也是提倡見善就學,知錯就改的美好品德。只要我們不斷地學習別人的長處,改正自己的錯誤,才能進步。

我想大家一定知道我國現代著名作家沈從文吧!他出生在湖南省鳳凰縣的一個農戶家庭。小時候,沈從文特別喜歡看木偶戲,常常因為看戲入迷而耽誤了讀書。有一天上午,沈從文從課堂里溜出來,一個人跑到村子裡去看戲,那天木偶戲演的是“孫悟空過火焰山”。沈從文看得眉飛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陽落山,他才戀戀不捨地回到學校。這時,同學都已經放學回家了。沈從文剛走進校門,老師就嚴厲地責問他為什麼曠課。他羞紅著臉,支支吾吾地答不上來。老師氣得罰他跪在樹下,並大聲訓斥道:“你看,這棵楠木樹天天往上長,而你卻偏偏不思上進,甘願做一個沒出息的矮子。”第二天,老師又把他叫去,對他說:“大家都在用功讀書,你卻偷偷溜去看戲。昨天我雖然羞辱了你,可這也是為了你好。一個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老師的一番話,使沈從文感動得流下了眼淚。他暗暗發誓,一定要記住這次教訓,做一個受人尊重的人。此後,沈從文一直嚴格要求自己,長大後成為了著名的作家。

《中華傳統美德格言》這本書,的確給我們青少年帶來了知識,給我們了一筆可觀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