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危機的高考議論文4篇

關於危機的高考議論文篇一

目前,我們有些人確實多了幾分“安全感”,而少了幾分“危機感”。產生這種過分“安全感”的原因,雖然在乾我們有些人沒有充分認識到中國同世界的差距,沒有充分意識到今天經濟建設的緊迫性,但主要原因還在於人們長期吃國家“大鍋飯”,乾與不乾都有飯吃,乾好乾壞都照樣能領到薪水的制度所致。

中華民族若要躋身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趕上、超過西方已開發國家,就要腳踏實地、拼搏進取,這就需要人們少一些“安全感”、多一些“危機感”。過分的“安全感”往往是危險的開始。

眾所周知,清王朝統治者由於“安全感”十足總以“大清帝國”自居,不思進取,不求發展,結果不僅沒安全起來,反而愈來愈危機,處處挨打,最後喪權辱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終至於走向滅亡。而“危機感”則往往能夠刺激人們的奮鬥精神。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德國非常破敗、蕭條,然而,由於日本人、德國人深深感到本國同世界的巨大差距,懷著強烈的“危機感”為了大和民族、日爾曼民族的再度興起,努力苦幹、拼搏奮鬥,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終於成為世界強國,一躍趕上並超過了原先比它先進的英、法等國。過分“安全感”往往使人不思進取,意志消退;而有些“危機感”常常能夠使人臥薪嘗膽、勵精圖治。

因此,為了中華民族的振興,就有必要變“安全感”為“危機感”,使人們不要一味地“無憂無慮”下去,而要以革命加拚命的奮鬥精神,以腳踏實地、實幹苦幹的拼博勁頭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中去。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真正強盛。怎樣才能使人們從過分的“安全感”中過渡到具有幾分“危機感”呢?當前,三項制度的改革就是很好的措施。

誠然,在改革中將有一部分人失去“安全保證”,擔心乾不好工作沒有“飯”吃,擔心自己將要吃苦受累,擔心自己能力不足而被淘汰。這些擔心也不無必要。但是,如果不進行三項制度改革,國家的富強,民族的振興就必然受到影響。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今世界,在我國進行三項制度改革是大勢所趨。

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加快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步伐,才能逐步縮小同已開發國家的差距,才能趕上並超過資本主義,才能使中華民族真正“安全”起來。

中華民族歷來是不甘落後的民族。但願我們每箇中國人都懷著強烈的民族責任感,增幾分“危機感”",減幾分“安全感”,在自己的土地上,勤奮學習,努力工作,使中華民族真正以東方巨人的雄姿巍然屹立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

關於危機的高考議論文篇二

摘要:崗位的難度要適當,循序漸進,如同第二間房子的食物。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出能力與水平,發揮人的能動性和智慧。同時,相互間的依存關係使人才間相互協作,共渡難關。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學者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把6隻猴子分別關在3間空房子裡,每間兩隻,房子裡分別放著一定數量的食物,但放的位置高度不一樣。第一間房子的食物就放在地上,第二間房子的食物分別從易到難懸掛在不同高度的適當位置上,第三間房子的食物懸掛在房頂。o數日後,他們發現第一間房子的猴子一死一傷,傷的缺了耳朵斷了腿,奄奄一息。第三間房子的猴子也死了。只有第二間房子的猴子活的好好的。

究其原因,第一間房子的兩隻猴子一進房間就看到了地上的食物,於是,為了爭奪唾手可得的食物而大動干戈,結果傷的傷,死的死。第三間房子的猴子雖做了努力,但因食物太高,難度過大,夠不著,被活活餓死了。只有第二間房子的兩隻猴子先是各自憑著自己的本能蹦跳取食,最後,隨著懸掛食物高度的增加,難度增大,兩隻猴子只有協作才能取得食物,於是,一隻猴子托起另一隻猴子跳起取食。這樣,每天都能取得夠吃的食物,很好的活了下來。做的雖是猴子取食的實驗,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人才與崗位的關係。

崗位難度過低,人人能幹,體現不出能力與水平,選拔不出人才,反倒成了內耗式的位子爭鬥甚至殘殺,其結果無異於第一間房子裡的兩隻猴子。崗位的難度太大,雖努力而不能及,甚至埋沒、抹殺了人才,有如第三間房子裡的兩隻猴子的命運。崗位的難度要適當,循序漸進,如同第二間房子的食物。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出能力與水平,發揮人的能動性和智慧。同時,相互間的依存關係使人才間相互協作,共渡難關。

2兩個人在森林裡,遇到了一隻大老虎。A就趕緊從背後取下一雙更輕便的運動鞋換上。B急死了,罵道:“你幹嘛呢,再換鞋也跑不過老虎啊!”A說:“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

二十一世紀,沒有危機感是最大的危機。特別是入關在即,電信,銀行,保險,甚至是公務員這些我們以為非常穩定和有保障的企業,也會面臨許多的變數。當更多的老虎來臨時,我們有沒有準備好自己的跑鞋?

3在動物園裡的小駱駝問媽媽:“媽媽媽媽,為什麼我們的睫毛那么地長?”駱駝媽媽說:“當風沙來的時候,長長的睫毛可以讓我們在風暴中都能看得到方向。”小駱駝又問:“媽媽媽媽,為什麼我們的背那么駝,醜死了!”駱駝媽媽說:“這個叫駝峰,可以幫我們儲存大量的水和養分,讓我們能在沙漠裡耐受十幾天的無水無食條件。”小駱駝又問:“媽媽媽媽,為什麼我們的腳掌那么厚?”駱駝媽媽說:“那可以讓我們重重的身子不至於陷在軟軟的沙子裡,便於長途跋涉啊。”小駱駝高興壞了:“嘩,原來我們這么有用啊!!可是媽媽,為什麼我們還在動物園裡,不去沙漠遠足呢?”

每個人的潛能是無限的,關鍵是要找到一個能充分發揮潛能的舞台。

關於危機的高考議論文篇三

新任的最高人民檢察院院長曹建明有著曲折的人生開放傳奇。他在國小四年級時遇上“文化大革命”,中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一家小飲食店當學徒,每天凌晨三點多就起來上班,從出煤渣、生爐子到和面、拌餡,所有的活都要乾。因為過度勞累,一年不到他的胃連續兩次大出血。後來,這段未成年時的痛苦經歷沉澱為他內心永恆的“強烈的危機感”,時刻都鞭策著他要努力進取。曹建明應邀在我主編的《繽紛海歸》撰文時說:“正是在這裡,我經受了永遠難以忘懷的磨礪,學到了在其他地方難以學到的東西。”考上大學之後,“無論春夏秋冬,每天凌晨四點半,我準時起床,跑步後即投入緊張的學習。數年如一日,這么早起床讀書,很多同學覺得無法做到,覺得不可思議。對我而言,相比在飲食店每天三點多起床幹活,那真是一種幸福了……七年寒窗,我連續六年獲得‘上海市三好學生’的榮譽稱號。”

1988年10月,曹建明作為訪問學者去比利時根特大學進修,過去的危機感依然壓在心頭。除了跟教授討論外,曹建明幾乎所有的時間都泡在圖書館裡,導師因此感嘆說:“你是我接觸的所有中國人中最勤奮的一個”。正因為他的刻苦認真,教授們參加學術活動都喜歡帶他去。於是他得以去荷蘭、盧森堡、德國、法國、前南斯拉夫、瑞士等許多國家,參加國際會議和訪問大學研究所,結識著名的學者和專家,這為他今後的法學研究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內心的危機感,通常能夠使人爆發驚人的膽量,是勇氣的重要來源之一。

危機感迫使我們做出改變,進行冒險。要么在沉默中死亡,要么在沉默中爆發,這也是危機在心理上給人的暗示。尤其事關生存的危機感,永遠能激發人最大的潛力,使人的勇氣激增到無所畏懼的地步。因此,人們把“置之死地而後生”當作兵法的精髓之一。

在現代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無論從事何種職業,人們都會感到危機感。許多人因為壓力而焦慮難安,許多人因為壓力而日夜奔波,許多人甚至在壓力下崩潰。可是,當我們假設一下沒有危機感的情形,卻又會發現,當我們失去危機感,就會失去事業和生活的重量感,進而滿足現狀,不思進取,不敢開拓和冒險。正如孟子所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當然,我們還需要注意的是:危機感是一種心理狀態,其存在不一定是事實的逆境和困境。聰明的個人,聰明的企業家,聰明的政府,都善於在逆境下勇敢面對危機感,又善於在順境中保持憂患意識,使自己能夠堅持不懈地努力。所謂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有備無患,就是這個道理。

微軟的比爾?蓋茨總是感到危機感的緊迫存在:“微軟離破產永遠只有18個月。”

海爾的張瑞敏總是感覺:“每天的心情都是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聯想的柳傳志總是認為:“你一打盹,對手的機會就來了。”

百度的李彥宏經常強調:“別看我們現在是第一,如果你30天停止工作,這個公司就完了。”

創建過亞信公司、中國寬頻產業基金,擔任過網通總裁的田溯寧也認為:“企業成長的過程,就像是學滑雪一樣,稍不小心就會摔進萬丈深淵,只有憂慮者才能倖存。”

這些身經百戰的創業家們都深知缺少危機感的後果。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也都需要適度的危機感,使自己保持進取的鬥志,保持人生開放的膽量。黑夜和白天總是密不可分,沒有黑夜就沒有白天。危險和機會也總是並行,機會的背面就是風險。因此,正如哈佛商學院教授理察?帕斯卡爾所說的那句名言佳句:“21世紀,沒有危機感是最大的危機。”

關於危機的高考議論文篇四

一個動作,一句言語,一場糾紛;一場喧譁,一場轟動,一場危機。對安全措施視而不見,讓危機重重浮現眼前。誰,笑到最後?

傾盆大雨傲然地宣告它的降臨,大地卻承受不起這突兀而來的危險溢出了眼淚。必須早起上學的我不禁埋怨起這個鬼天氣,下雨天真是讓人心煩。坐在電動車穿著那濕淋淋的雨衣,我無奈地搖頭嘆氣。討厭歸討厭,但也是必定的事了。

因為下雨天晚了幾分鐘出來,街上已經聚滿了一群正要送孩子上學的家長們,快將近敲預備鈴的時間了,看來今天非遲到不可。堵車時誰不想走前面,不時擠上來的電動車使得與我來了個“零距離”的接觸。好不容易出來了,飛馳的一輛汽車,霸道地占據了整條單行道,又因為速度很快,兩旁的電動車剎住了腳,有的人開始咒罵起來:“開那么快趕去投胎啊!”“對啊,這條路又不是他家開的!”“他要送小孩去上學我們也要啊!”這場鬧劇只能抱怨,就算捉著那個車主不放也是沒辦法的啊。這種橫行霸道,蠻橫奪理的事情已經像天上的星星那么多了,而面對這些事情,我們也只能用無奈地語氣來述說。

這個路口剛讀完,下個路口又堵,不遠處看見一輛警車,我慶幸:有個可以幫我們解難的人了。但是警車上的警車遲遲沒有下來。我很納悶:怎么不來管理管理這個交通?難道說已經司空見慣,習以為常,面對這些事無能為力了?種種幻想像泡泡一般浮現在腦海,可一個場景,卻讓我把這些泡泡全部打破,並對警察的敬畏降了三分。媽媽把車剛好挪到警車旁,讓我恰巧聽到了這樣的一段對話。那位警察說:“該死,怎么堵車了?”一個稚嫩的聲音響起:“爸爸,我要遲到了!”“我知道,我沒辦法啊!”“爸爸你不會......”聲音漸漸低了下去,數分鐘後,警車響起了警聲,電動車紛紛讓出了道。而我卻不敢相信我的眼睛了。

公私已不分明,警察已不起帶頭作用。對安全法律不屑一顧,沒有人阻止這場遊戲。自私,不為大局已成為主角,新世紀的人類竟變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