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是一種美德

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

----題記

謙虛是一種美德,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德。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告訴我們,任何人都應該保持謙虛的心態,這樣才會學有所成。事實確實如此,那些有真才實學並受人尊敬的學者和成功人士,往往都具有虛懷若谷、謙虛謹慎的心態和作風,而那些不學無術、一知半解的人,卻常會擺出驕傲自大、高高在上的架勢。

孔子,我國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學識淵博,但他從不自滿。周遊列國時,曾遇見一個七歲的孩子攔路,要他回答兩個問題。其一是:鵝的叫聲為什麼大。孔子答道:“鵝的脖子長,所以叫聲大。”孩子說:“青蛙的脖子很短,為什麼叫聲也很大呢?”孔子無言以對。他慚愧地對學生說,“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孔子就是這樣,始終保持著謙虛的心態,不斷地探索未知的知識領域。

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每當作好一首詩,總是先念給牧童或老婦人聽,然後再反覆修改,直到他們聽了拍手稱好,才算定稿。像白居易這樣一位著名的詩人,並不因牧童和村婦的無知而輕視他們,因為他懂得真正的文學作品,必須得到人民的承認,所以他虛心求教於人民,這才使他的詩通俗易懂,在民間廣為流傳,為後人傳誦。

富蘭克林被稱為“美國之父”。在談起成功之道時,他說這一切源於一次拜訪。在他年輕的時候,一位老前輩請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見面。富蘭克林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進門,“砰”的一聲,額頭重重地撞在門框上,頓時腫了起來,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輩看到他這副樣子,笑了笑說:“很疼吧?你知道嗎?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穫。一個人要想洞察世事,練達人情,就必須時刻記住低頭。”他牢牢記住了老前輩的教導,把謙虛列為他一生的生活準則。

由此可見,謙虛是一種美德,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一個人取得成就和成功的保證。然而,懂得這個道理是一回事,真正能夠做到卻又是另一回事。

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起義前期能和官兵同甘共苦,身先士卒,禮賢下士,因而屢戰屢勝。但隨著起義隊伍的壯大,功績的顯赫,他的驕傲情緒一天天滋長起來,貪圖享受,拒聽忠言,居然殺害了向他進諫的忠臣李岩,以致軍心渙散,輝煌功業毀於一旦,落得個自身被害的結局。這說明,一個人一旦驕傲自滿,就會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失去前進的動力和方向。驕傲和自滿是事業成功的大敵,謙虛謹慎才是進步的基石!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句名言佳句時刻提醒我們,在成績面前要永遠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