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苞的金薔薇》文章選登(一)

《含苞的金薔薇》文章選登(一)小荷才露尖尖角——《低年級識字教學資源的開發研究》課題實驗側記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教研室陳明 我來自美麗的“江北水城”——山東聊城,我們聊城風景秀麗,人傑地靈,是一個新興的旅遊城市。在新年的鐘聲就要敲響的時候,來到“六朝古都”——江蘇南京,非常高興,也非常激動,因為這裡是蘇教版國小語文教材創造和誕生的地方。能和在座的各位專家、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會聚一堂,這是一件非常慶幸而有意義的事情。現在,我把《低年級識字教學資源的開發研究》課題研究的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作簡要的介紹,懇請諸位指教。一、“我們就選識字教學方面的課題” 2002年,我區進入課改實驗區,能成為課改實驗區的一員,我們興奮不已。欣喜之餘,也覺得手足無措,課程改革怎么改,新教材會是什麼樣,應該怎樣用?但我們更嚮往課改春風的沐浴舒爽。忘不了2002年6月,在為期10天的省級課改培訓班上,授課的老師講新課改、新課程、新教材,我們豪情滿懷,躍躍欲試。忘不了2002年7月份的最後兩天,全區的國小語文課改培訓會,我在講台上講了兩個上午。大禮堂里座無虛席,參加培訓的老師沒有一個隨便說話的,沒有一個遲到早退的,聽得那么認真,記得那么仔細。最令人感動的是老師們怕影響聽課效果,主動關掉了吊扇,禮堂里熱得像蒸籠,讓人真切感受到什麼叫密不透風,什麼叫揮汗如雨。但從老師的積極性可以看出,參加培訓的老師心裡像下過一場透雨,那么神清氣爽,那么充滿希望。從那時候起,作為國小語文教研員的我有了新思考:教研員不應只是搖旗吶喊,而應該一馬當先,衝鋒陷陣。光說不練,不行。有機會我一定親自做一個研究課題,要成為新課改的忠實實踐者。我們有幸選用了蘇教版國小語文教材。是的,選用了蘇教版國小語文,就等於結識了一位好朋友,是這位好朋友陪伴我們廣大師生一同學習,一同成長。2003年年底,機會來了,全國蘇教版國小語文課改實驗區首屆課題開始申報。我決定抓住機遇申報課題。選什麼課題呢?在1998年,我曾經參與研究過國家“九五”規劃重點課題《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會學習》的實驗研究,主持承擔了《國小語文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研究》。實驗研究歷經3年,順利結題,並被評為國家“九五”規劃重點課題研究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2002年,我們教研室又申報過省“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國小生循序自主作文》。閱讀、作文,我們都做過一定的實驗研究。在使用兩年蘇教版國小語文教材之後,我們認為一、二年級的識字教學仍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識字教學問題解決不好,將直接影響學生的閱讀和表達。在教材使用過程中,我們深感教材識字教學部分編排的匠心獨運、風格獨特。教材所體現的識寫分流,多識少寫,揭示漢字的構字規律,吸收傳統蒙學經驗等教學策略及清新活潑的呈現形式,文化底蘊豐厚,別有一番韻昧。怎樣更好地開發利用識字教學資源,引導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培養主動識字的良好願望,使學生樂於學習祖國的漢字,加強綜合性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成為我們申報的研究課題。我們決定從低年級識字的起步階段入手,研究識字教學資源的開發。二、“這個課題一定能做成”1.選好實驗點及實驗教師。2004年3月,我們所申報的課題獲準立項,並被審批為重點課題。課題組開始了具體運作,進入第一實驗階段。我區的學校和教師對此研究課題頗感興趣,認為有研究和探討的價值,申請參與實驗的學校和教師積極踴躍。課題組根據學校和教師的研究實力,結合以往課題研究的經驗,經過慎重考慮,最後確定3所城區國小為實驗點,選定了課題組骨幹成員及一部分優秀實驗教師。研究過程中,我們體會到選好實驗點是研究的基礎,選好實驗教師是研究成功的保障。2.反覆論證,分工協作。我們反覆論證,認為該課題符合課程改革和新課標精神,符合兒童語言的發展規律,符合蘇教版實驗教材的編寫意圖,符合我區的教學實際,是校本教科研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課題研究是先有思路,再有實踐,避免了在空頭理論下的盲目探索。首先對多種識字教學資源、途徑逐一進行論證,確定其操作的可行性。課題組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把這些可行的創意構想進行分工,由一線教師認領嘗試,進入實驗探索階段。到目前為止,3所實驗點校分別認領了兩種識字方法進行實驗。本著先分散實驗,再集中交流推廣的原則,要求3所實驗點校在所選取的兩種識字方法研究的基礎上,再選另外一兩種識字方法同步進行。這樣,既有利於實驗教師創造性地開展研究工作,又利於把具體的識字方法研究細化分解,責任到人,分工協作,確保了研究的順利進行。3.多交流,多嘗試。我們課題組定期到各實驗點校座談交流,綜合調度,及時反饋,寫出相應的實驗情況記錄,並注意收集整理實驗案例及學生的成果作品,走探索實踐、總結反饋、交流推廣的路子。及時召開實驗交流會,實驗點校介紹實驗進展情況,實驗教師介紹實驗經驗或展示研究課,以點帶面,促進研究成果的轉化,儘可能地多給實驗教師提供學習、展示的機會。鼓勵創新,保護積極性,加強交流合作,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4.圍繞課題搞活動。隨著課題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圍繞本課題研究召開了相關理論培訓會、專題研究會、階段總結會、經驗交流會,共同研究探討課題研究的新思路,並結合我區教學教研實際,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如識字教學研討會、識字教學設計大賽、識字教學課件比賽、識字活動展評、識字教學成果展等,充分展示教師的研究行動和學生的活動成果,圍繞課題搞活動,促進了實驗研究的順利開展。三、“我們都有事可做,並且有很多創意” 在課題組指導下,實驗教師把教學構想與創意,大膽地進行了實踐嘗試。現在比較成功的識字教學的有效途徑有: 1.姓名識字研究。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姓名中蘊含著越來越多的識字資源和文化信息,值得去探索和利用。我們通過實驗,就設計出相關的活動主題:“自我介紹”、“最美的名字”、“我的名片”、“我的成長”等;形式有口語交際、手工製作、請教詢問、寫字比賽、小小演講會等。姓名所涉及的範圍再逐步擴大,由“我”到“我的同桌”、“我的同學”、“我的朋友”、“我的父母”、“我的親戚”、“我的偶像”,再到“我的家人”、“我的小組”、“我的集體”等,進而再擴展到歷史名人、動畫人物、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影視作品中的人物等。識字活動是動態發展的,認字為主,識字說話,可深可淺,尊重了學生之間的差異。一個班中有五、六十甚至八、九十個學生,涉及到的生字就有上百個,通過認識同學的姓名,就認識了上百個生字。再拓展開去,學生會接觸到更多的漢字。2.手工製作識字研究。學生們都喜歡手工製作,把識字與手工製作緊密地結合起來。先手工製作,摺紙、剪紙、繪畫、樹葉畫、毛線畫、製作航模等,認識工具、製成品的名稱,到作品各部分的名稱,再到作品簡介、解說詞、廣告語等。從學生興趣出發,體驗操作過程,珍視勞動成果,樂意自我展示,學會欣賞自己,學會欣賞別人。時間可安排在課堂上,也可安排在課後,也可請美術教師、勞動技術教師配合活動。學生的手工作品各式各樣,五彩斑斕,令人不得不驚嘆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3.自主歸類識字研究。引導學生把事物歸類,動手操作。專題內容有動物、植物、家電、體育項目、武器、車類、卡通類等,形式有畫一畫、塗一塗、剪一剪、貼一貼、寫一寫、認一認,收集整理,合理分類,介紹作品,寫說明書等。培養收集歸類能力,滲透審美教育,培養興趣愛好,虛心向別人請教。把自己喜歡的事物收集在一起,寫上名稱或簡要介紹,不會寫的字,請老師、家長寫上,並註上拼音。活動可大可小,可獨立可綜合。隨著學生作品的不斷收集,數量、種類的不斷增加,可像集郵、集火花一樣,分門別類地自主歸類,在興趣盎然中學習識字,既增長了知識,又陶冶了情操。4.商標識字研究。商標是濃縮的文化,設計精美、文字簡煉。指導學生收集各種類型的商標。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分類收集,可從商標的形狀、大小、類別、產地、顏色、說明等方面,識字說話,作介紹。在五顏六色、形狀各異、充滿文化氣息的各式商標中,識字學詞,接受文化薰陶。5.貼標籤識字研究。主要是針對一年級的小朋友,在所認識的事物上貼上標籤,結合事物,認識漢字,使事物與漢字緊密聯繫,加深對漢字的印象。教室里有很多事物可以利用;家庭里在家長的幫助下,有更多的事物可以利用,貼上標籤認識漢字。6.給玩具起名字,編童話識字研究。引導學生給喜歡的玩具起名字,合理想像,編小童話故事。把漢字放在童話意境中,在童話世界裡認字識詞,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培養想像能力,開發學生智力。也可以拓展為把課本中的生字生詞,讓學生放在自己編的童話故事裡,這樣認字學詞的印象深刻,聯想豐富,使生字詞與具體的意境畫面有機結合起來,識字不再枯燥無味,而變得興趣盎然,生機無限。活動形式可在課堂上進行,可課間遊戲,也可在家長配合下完成。童話要簡單,編故事不是目的,而是識字手段。學生編的小童話天真爛漫,充滿情趣,識字、想像、表達能力得以培養提高,童年的理想希望得以放飛。チ磽猓環境識字、課外閱讀識字、字理猜字謎、電視廣告、興趣寫字、網路識字等研究,也逐步進入實驗階段。嶄新而充滿情趣的實踐探索,為實驗教師和學生帶來無限樂趣,為開發利用識字教學資源注入了生機與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