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教學習慣

王智慧在10月10日《成才導報》撰文說,教師應經常換一種方式,反思自己的教學習慣。一、是否習慣於把教學當成教“會”?課堂上,教師根據教材提示的知識點,根據預先設計好的重點和難點,按照教師認為有效的教學方法一古腦塞給學生,講得面面俱到,點滴不漏,生怕有絲毫的疏忽。然後是練習、作業、輔導和考試,環環緊扣,一點不敢鬆懈,最後我們又埋怨現在的學生真難教,老師教得那么投入、辛苦,學生就是不開竅。二、是否習慣於把學習理解為苦讀?這或許是在為我們的知識灌輸、題海戰術和頻繁的練習、考試對學生身心造成的巨大壓力開脫,所謂頭懸樑、錐刺股,也許最後金榜題名,如願以償,但卻留下不堪回首、難以撫平的身心創傷。對學習的體驗需要換一種方式,學習不是死讀、苦讀,學生從學習中得到的體驗,不應僅僅是苦,還應有精彩。三、是否習慣於將教書僅僅作為一種職業?教育作為一種社會事業可以成為一種產業,但是教育作為一種育人的活動絕不能成為一種產業,學生畢竟不是商品,學生應該是社會潛在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不能否認,教書是教師的謀生手段,當社會、家長甚至教育行政部門仍以分數和升學作為衡量學校、教師職業成功的主要標尺時,教師無法迴避,但問題是,教師不能將教學當作產業,更不能把取得分數作為一種商業活動,如何看待教學的價值觀,需要換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