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閱讀:善待自然

[小引]

大自然是人類的家園,人類社會與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一方面,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要占據一定空間,並從環境中獲得物質和能量;另一方面,人類的新陳代謝和消費活動的產物要排放到環境中。曾經有人喊出了“征服自然”的口號,得到的卻往往是撫不平的創傷。善待自然,順應自然的規律,保持與自然的和諧,也許這才是今天我們真正要做的。

[文一]

我不認為我征服了沙漠

愚茶

20世紀人類最愛說的就是“征服自然”,還愛說:“……展示了人類的力量”。征服自

然,怎么叫做征服了呢?爬上去踹兩腳,這就是征服了嗎?十幾二十個人準備上一年半載,滿負物資裝備,還得有人為他們打好一個又一個前站營地,惴惴不安地躲避著暴風和雪崩,僥倖爬到了山頂就可以插上旗子說征服高山乃至征服自然了?

義大利有個女探險家獨自穿越了塔克拉瑪乾沙漠。當她走出沙漠之後,她面對沙漠跪下來靜默良久。當有記者問她在征服沙漠後為何跪下的時候,她極為真誠地說:“我不認為我征服了沙漠,我是在感謝塔克拉瑪乾允許我通過。”

同樣的道理,登山是可以的,但登山者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不是征服了高山,而是應該感謝山允許人的攀登。其實反過來想想,那么多的人不遺餘力地要去爬高山,那么執著那么強烈地要登頂,當他們懷有“壯志”的一瞬間,是不是已經被山的魅力所征服了呢?

滿負物資裝備,還得有人為他們打好一個又一個前站營地,惴惴不安地躲避著暴風和雪崩,僥倖爬到了山頂就可以插上旗子說征服高山乃至征服自然了?

至於通過登山來展示人類的力量,更是大可不必。我們的“力量”大自然早已經領教過了:幾百年長成的大樹,人可以只用三分鐘就讓它倒下;幾萬年才長成的一片熱帶雨林,人可以幾天之內將其變成一片赤土;大自然要花幾百萬年才能生成的物種,人可以用幾十年就讓它消失。山,可以炸平;湖,可以填滿;海洋,可以當作自家後院的垃圾場;天,都可以戳個窟窿……還有什麼我們辦不到的?

老子說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用力量征服別人僅說明孔武有力,靠自知之明和自律戰勝自己才是真正的強者。

從古猿到現代人的進化過程,我們一直都是在使用自己的智慧而不是力氣。那么,我們為什麼不能繼續使用自己的智慧來消除自身的貪婪、自大和狂妄的“征服欲”,做一個真正有力量的強者呢?

什麼是真正的力量,讓我聯想起電影《辛德勒名單》中的一個片斷。辛德勒問納粹軍官為什麼我們要殺掉這么多無辜的人?軍官回答:因為我們有權力。辛德勒說不對,這不叫權力。軍官很驚訝,追問什麼是真正的權力。辛德勒告訴他,有一個小偷犯了偷竊罪,他被帶到國王面前,國王本可以處死他,但國王對他說,我赦免你。這才是權力!

一棵參天古樹,本可以用來做家具,但人沒有伐倒它;一隻珍稀野生動物,可能被投進湯鍋,但人保住了它;一片平靜的湖水,人沒有讓推土機隆隆碾過;一座聖潔的高山,人們放棄登頂,而停下來欣賞她神秘且寧靜的美麗,並把她的聖潔和神秘代代相傳。這,才叫做力量。

(摘自《課外美文》)

[品評]

好文章不僅給人以美感,更應給人以啟迪和教益。本文在“人與自然”方面作了求異思維,其獨到的見解在於:“我們為什麼不能繼續使用自己的智慧來消除自身的貪婪、自大和狂妄的‘征服欲’,做一個真正有力量的強者呢?”也就是在告訴人們,熱愛自然,保護自然,才能真正顯示人類的力量。

作者並未板著面孔說教,而是不疾不徐,娓娓道來,穿插引證,對照比較,絲絲入扣,發人深省。

[文二]

你的欲望 我的悲愴

張捷

不能用槍,要用棍棒,因為槍彈會損壞小海豹雪白的皮毛。殺戮讓小海豹頭開腦裂,有的在剝皮時還在痛苦地掙扎蠕動。前來保護自己孩子的成年海豹也難逃亂棍。純潔安靜的冰面上一片悽厲叫喊,鮮紅的血將方圓十幾里的白色世界滲透。

六七十年代,每年春天,這幕慘劇都會在加拿大東海岸上演,只為滿足歐洲對海豹皮的需求。

如今,被加拿大政府允許的商業捕殺再度如火如茶。這次遭殃的是雄海豹。l997年有40萬頭海豹被殺。

一位中國環保人士到加拿大,當地人說,這一輪加拿大海豹被殺,是為了給你們東方人,特別是中國人補腎。

他無法否認。國內的電視螢幕上,一位因出演潘金蓮而成名的女星,正每天在電視廣告中嘮叨:人人都為禮品愁,我送北極海狗油——海狗,就是海豹。

他們可能不會想到,為了自己的私利,中國渤海灣的斑海豹已經瀕臨滅絕了,加拿大海豹接著遭殃。

從遠古的漫長歲月中一起走來,人類雖一直利用動物,但並未給它們帶來滅頂之災。工業革命後,征服自然的工具不再是手、斧頭,而是機械、科技。人類突然發現自己竟然如此有力。心存畏懼的生存掙扎,終於演化為肆無忌憚的欲望釋放。

不只如此,幾乎每個讓人類激情迸發的單詞,背後都有一曲動物的哀歌:

愛情。每年中國幾百萬隻相思鳥被送到日本,供少男少女表達浪漫愛情。為了一隻鳥成為籠中物,捕捉過程中會使20隻鳥死於非命。

美食。模里西斯的渡渡鳥被當做“活罐頭”吃絕了。中國海口市正時興用野生鳥類熬粥。一家美食城赫然打出燈箱廣告:“鳥的王朝,粥的世界。”

時尚。“沙托什”,可以從指環中穿過的戒指披肩,用藏羚羊絨織就,貴逾黃金。

健康。熊膽汁清肝明目,且除痔瘡。虎骨、麝香各種以動物為原料的藥酒,效果顯著;而中國東北虎,目前僅餘7隻(野生)。

戰爭。1991年波斯灣海域戰火紛飛。海灣內形成一片長56公里、寬16公里的油膜。所經之處200萬隻海鳥喪生,一些特產魚種永遠消失。

利潤。全球每年的野生動物黑市交易額都在100億美元以上,與軍火、毒品並駕齊驅。

許多野生物種甚至還沒有被人類認知,就已永遠消逝了。在地質時代,鳥類平均300年滅絕一種,獸類是8000年。如今,自然界植物滅絕的速度是每小時一種,動物是每天一種。滅絕還在以加速度的趨勢進行著。

“一切動物皆為平等”,這種論點對多數自詡為“萬物之靈”的人來說不那么容易接受。可即使只為人類自身著想,我們也應該意識到:對其他生命的不節制行為是一種不妙的事。

(摘自《蘭州晚報》,有改動)

[品評]

文章深刻地揭示了人類的貪慾給動物世界帶來的悲劇性後果。試想,動物的被戕害,意味著生態被破壞。生態不平衡使人類不再擁有和諧寧靜的家園,人類為貪慾將付出怎樣的代價,也就不言自明了。文章以事實說話,因確鑿的事實而形成很強的警策力量,特別具有現實針對性。

[文三]

蔣威寧

他還是那么健壯,他永遠那么驕傲,他總認為自己是最棒的,他從不需任何人的幫助。他的嘴角總略帶一絲笑意,鼻孔中不時竄出一聲“哼”,他似乎在蔑視一切,因為他做爸爸了,一種從未有的喜悅從頭充溢到腳,然後淌到林子裡的每一個角落。初秋的林中,清晨便稍有寒意,可他不在乎,他要盡一個爸爸的義務:覓食。

“嘀……嗒……嘀……”與他相伴多年卻連名字也叫不上的老樹,葉子上的露珠正踏著音符,歡快地舔著水,涼涼的,似乎沒有以前甜了,他本能地仰起頭——遠處黑煙一如既往,直衝雲霄。

他感到有些異常:腳下的草里有幾個腳印,有人來過了。“砰——”,隨之他便覺得不遠處一股冷風直向他逼近,剛想避開,冷風便鑽入了他的骨子中。一聲尖叫幾乎要淹沒整個林子,他理智地倒下了,腹部卻疼痛難忍。

湖邊的他盯著湖中的自己,兩隻犄角已失去了往日的風采,身上的斑紋暗淡無光,眼皮好沉,“睡意不該這么早到來。”他囑咐自己……

湖那邊的水車依然清秀宜人,陣陣流水聲讓他感到欣慰,剛剛還青蔥翠綠的草兒已穿上了一襲黃色的淡裝,昔日與知心夥伴在湖邊飲水的鏡頭出現了:他和她依依脈脈、難捨難分;他們曾一度希望去水車旁的神秘區瞧瞧,卻因鹿天生的膽小,而一直沒能如願以償。遠方的山上白雪依舊皚皚,而海拔高了許多,他知道自己沒時間帶領妻兒去領略風景了。他的妻子——鹿媽是一位“亂世佳人”、“絕代天驕”,當他第一眼見到她時,就已打定娶她的主意了:小小的耳朵不失玲瓏,小小的鼻子不失典雅,小小的眼睛不失瑩潔,小小的嘴唇不失紅潤。她從他身邊經過,撲鼻的香氣令他的一顆痴心迷離。他的鹿娃則匯天地靈氣於一身,英武俊逸。可他還沒來得教他怎樣在眾鹿群中獨占鰲頭、永駐雄風,就……

他累極了,可他不願休息。花兒的馨香淡了許多,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刺鼻的腥味,他撐著眼皮,朦朧朧地看到腹前一灘血跡,而且能清晰地聽到血液的奔涌之聲。“人類為什麼要這么做?”他不止一次地想著。他越來越恐懼,他愛這世界,愛他的妻兒,愛這片林子,愛這林中他熟悉的一切。然而,他恐怕要失去他們了……

血腥味越來越濃,招致了一批飢餓兇殘的蒼蠅、蚊子及一切喜歡這味道的昆蟲。他厭惡,可他無可奈何,遠處兩個高大的影子漸漸移了過來,他閉上了眼睛,等待著上蒼的安排……

[品評]

愛,是人類永恆的主題。人類應當愛同類,也應當愛自然中的異類。與其說作者在呼籲保護生命,呼喚愛,不如說在宣揚人文精神,讓人性的光彩熠熠生輝。

文章從鹿的心理世界著筆,寫作角度新穎機智,語言表達含蓄優美,顯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