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素材專輯(296)

1、理想和利益

追溯歷史我們會發現,中國傳統社會從來就不缺乏理想驅動,不缺乏理想主義者。孔子,就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的名言佳句“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杜甫能寫出“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這樣的詩,證明他是一個理想驅動論者。而且,中國封建社會理想驅動力量很強大,如果你要追求個人利益,還必須高舉理想驅動的大旗把個人的利益隱藏起來。比如統治者想改朝換代,打出的旗幟必是“救民於倒懸”,清兵入關,口號是“為爾報君父仇”。但理想驅動的力量強過了頭,不承認利益,必然形成偽善,假道學。

那么,實行完全市場經濟的西方社會是不是只有利益驅動呢?有一種說法,說西方基督教的新教徒,認為辛勤勞動追求物質利益是在為上帝創造積累保管財富,這樣的解釋,就使追逐物質利益,既是利益驅動,也成為理想驅動了。我曾經出訪美國。導遊告訴我,舊金山的一座森林公園原是一座私人園林,是產權所有者捐給政府的,條件是政府不能收門票,於是這座森林公園就成為市民周末度假的好去處,這捐贈者應該是一種理想驅動吧?包括現在的比爾·蓋茨,既是一位充滿創業衝動的一心追求物質利益的利益驅動者,又是一位熱心慈善事業的理想驅動者。

看來,利益驅動和理想驅動都是不可缺少的,就像飛機需要一對翅膀才能平穩地飛翔。只要理想驅動,否認利益驅動,會陷入偽善和假道學;只有利益驅動,缺乏理想驅動,又會使人瘋狂,就像盜墓者,還有同盜墓相同的假酒假煙假化肥假種子毒大米毒豬油等等,都是利慾薰心已經瘋狂的產物。

2、推銷信賴

這是他來人才交流市場轉悠的第四天上午。前三天他拜訪過十五個“櫃檯”。現在,他拎著塑膠袋向第十六家用人單位走去——“這是我的大專學歷證書。我原先的單位倒閉了,我有六年的相關工作經驗。此外,我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品質希望得到您的關注!”主管點點頭:“什麼品質?”他說:“我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1998年9月15日,我以單位會計身份去銀行取公款,出納員工作失誤,多付我3700元;一小時後,我發現此事,立即回去將這筆錢交還了。銀行寫來表揚信,單位通報表彰了我,這是當時的檔案。”他繼續說:“2000年12月9日下午,我在農貿市場見到幾個歹徒毆打一個賣菜的中年人,當時圍觀者很多,只有我上前制止,結果被那伙歹徒將胳膊砍傷……這是翌日晚報刊登的報導,有我照片;另外,這是當時留下的傷痕。”

主管露出一絲感動,他凝神片刻,忽然問:“那么,你的這種自我宣揚……”他接口道:“主管先生,我知道,這樣的事由自己嘴巴說出來,就貶值大半了;但是,你也知道,面對這些年輕的甚至高學歷的大學畢業生,我這個36歲的失業者沒有任何優勢;我只是為了生存才說這些,我希望自己能好好地活下去,至少,有我存在,這個社會就多了一個值得信賴的人。”

這個“自我宣揚”的人是我的同學老冬。這個世上,多數人推銷的是有價格的東西,而將無價的信賴用於推銷,卻很少。也許,多數人缺少這類“貨色”。

最後,我要告訴你:“推銷信賴”的第六天,老冬就上崗了。

3、看對方

工作之餘,我沒有別的娛樂,就與PC對弈。

他是個隱身的對手,我根本看不到他的面孔,只看到棋子在動。他不現身,但我卻能感覺到他的存在,感覺到他鷹一樣的目光,從對面的螢幕里透出來。據介紹,他的棋力是象棋級別中的國小一年級。但一個不小心,我還是常常被他殺得大敗。他出手凌厲,毫不留情,常常在我還沒弄清怎么回事的時候,馬被吃了,炮被奪走,賴以取勝的車也被炸翻,或者,乾脆一聲招呼不打直接將老帥拿下。一切都沒有迴旋餘地,想賴棋悔棋都不可能。

但我也不是輕易認輸的人,於是屢戰屢敗,又屢敗屢戰,毫不退縮。後來,我總結出敗仗的教訓,就是每次輸棋,都發生在我認為勝券在握,只顧看自己,不看對方的時候。我想,這是一個致命弱點,只要克服了這個弱點,就可以讓對方成為我的手下敗將。於是,我在PC的桌面右上角,掛上了一塊大大的警示牌,上書三個大字:看對方!

這一招果然有用,每當再與他對弈,我必排除心中雜念,雙目緊盯對方一舉一動,然後決定採取何種攻防對策。結果,每當我集中精力盯著對方時,十之八九我就勝了;一旦精神不佳,神思散亂,不看對方,只顧自己或者心中雜念紛生的時候,就必敗無疑。

看來,很多時候所謂的失敗,並非敗給對手,只是敗給了自己.

4、母愛的方向

我們家樓下是公路,公路上是來來往往的車輛和行人。每個星期天,我都騎著自己的機車,駛入滾滾的車流,然後到相距80公里外的鄉下教書。而到了周六,我又騎車從那條路回來。

每次上班的時候,母親總是千叮嚀,萬囑咐,說路上要小心什麼的。儘管我答應讓她放心,但每次騎上車,還是會看見母親在樓下探出頭,默默地盯著我,直到我遠去。而每周六回來時,剛停下車,就看見母親早已在樓下探出頭來看我。周周如是,後來我也就習慣了在母親的目光中來來回回。我清楚母親總是擔心著我的。

那次,學校搞活動,派我回城幫忙買東西,於是我就順便回了趟家。車到樓下,我一抬頭,竟看見母親坐在窗邊,探出頭正衝著我微笑呢。這時,樓下看車庫的大娘說,你真是有福氣,你媽可真關心你。自從你星期天去上班起,她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坐在窗邊,向你回來的那個方向望。天天如此,一天要看好多次呢。

抬起頭,我的眼睛有些模糊了,依稀中我看見母親正盯著我,目光里滿是慈祥。我不由地感到,我回家的那個方向,就是母愛的方向——一個時刻關愛兒子的方向。

5、一朵小花

有一位年輕的母親,與丈夫離了婚,帶著女兒生活。有一天,女兒學校里要搞一個文藝演出,能歌善舞的女兒被選中,要上台表演。別的小朋友都買了新衣裳,而她親手給女兒趕做了一件,穿出去竟然蓋過了所有小朋友的風采。女兒很開心,演練也更加認真,可是在臨演出的前一天晚上,女兒在台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衣服膝蓋處破了一個小洞。當女兒害怕而又委屈地告訴母親時,母親並沒有批評年幼的女兒,可是要重新趕做已經來不及了,怎么辦呢?

年輕的母親在破了小洞的地方繡上一朵小花,既遮蓋了破洞,又增添了美麗,傷心、失落的女兒又快樂起來。母親看到女兒在台上翩翩起舞的身影時,眼裡噙滿了愛的淚花。

當孩子把衣服弄破時,也許有的父母不是想著在洞口繡上一朵美麗的小花,而是指責與批評,怪孩子太頑皮,這可能讓孩子本來稚嫩的心靈受到傷害。可是這位年輕的母親卻用她的智慧給破洞處繡上了美麗的花朵,讓孩子感到了母愛的創意。

在孩子漫長的一生中,會有許多摔倒的時候。做父母的不應一味地批評與指責,而是要讓孩子在摔跤、跌倒的過程中,細細地體驗成長,讓他們在每一次摔倒中都能得到鍛鍊。我們做父母的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與關愛,正如那位年輕母親為女兒繡的那朵美麗的小花。

6、天才的悲劇

勃蘭威爾從小聰明伶俐,特別在繪畫和文學創作方面格外超群,被公認為是“天才男孩”。他們家並不富裕。為了培養勃蘭威爾早日成功,全家人,特別是他的三位姐姐,節衣縮食,省下錢來送他到倫敦皇家美術學院去學習。可是,不久他便灰心喪氣地回了家,學業無成。

他覺得學繪畫太難了,不如搞文學創作有意思。於是,三位姐姐有的到學校教書,有的當家庭教師,掙錢來負擔他,全力支持他進行文學創作。然而,勃蘭威爾卻感到寫作太苦了,許多年過去了,他連一篇像樣的作品都沒能寫出,反而吃喝玩樂,染上了酗酒、抽鴉片的不良嗜好。庸碌一生,一事無成。臨終之前,他回憶往事,十分痛悔,寫了一篇人生雜感《天才的悲劇》。

勃蘭威爾的三位姐姐為弟弟成才,傾注了無盡的愛心,作出了無私無悔的奉獻。她們在艱苦的辛勞之餘,利用晚上的一點餘暇,湊著燭光,試圖攀登弟弟所具有的文學天才的高峰。最終,她們分別為世界文學寶庫留下了重要之作:安妮寫下了小說《艾格尼斯·格雷》;埃米麗寫下了經典名著《呼嘯山莊》;夏洛蒂寫下了不朽名著《簡·愛》。

7、翅膀只屬於鳥

有一天,兩隻井底之蛙對造物主說:“請你幫助我們離開這個巴掌大的地方吧。”造物主說:“行,現在有兩條路供你們選擇:其一,給你們延長20年的壽命,你們大概需花10年時間苦練跳躍之功,等有朝一日依靠雙腿的力量跳出井底後,則可自由生活在廣闊天地;其二,用你們的雙腿換取一副翅膀,能像鳥一樣飛翔,但是必須一直飛下去,不能作片刻停息,否則,落地之時即為死亡之時。”

甲蛙選擇了第一條路,乙蛙選擇了第二條路。10年後,甲蛙憑著健壯的雙腿,終於躍出井底,放眼四周時,發現乙蛙正躺在井口不遠處呻吟,看樣子已無生還的希望。原來,失去雙腿的乙蛙,以為擁有翅膀就可彌補自身的缺陷,很是慶幸地享受著飛翔帶來的快樂,但時間一長,它漸漸感到無休止的飛翔非常單調乏味。最後,它下定決心,明知落地即亡,也要讓拍打的翅膀停下來。

許多時候,彌補人生的短處或劣勢,最有效的辦法不是取人之長來補己之短,而是努力化己之短為己之長,正如翅膀比腿要飛得高,但畢竟它只屬於鳥而不適用於蛙。

8、定格

定格是一種特寫,數電視畫面表現得最為清楚:挺胸衝刺的健兒,四蹄生風的烈馬,展翅高飛的蒼鷹,掀天陷日的海浪,喬丹轉身躍起上籃的雄姿,統統在瞬間凝固。

印象是更為靈動的定格。比如:大禹抽象為治水,愚公抽象為移山,牛頓抽象為下落的蘋果,瓦特抽象為沸騰的水壺。又比如:關公定型為紅臉,張飛定型為花臉,曹操定型為白臉,諸葛亮定型為羽扇綸巾。

先入之見最易形成定格。比如,我初到台北見李敖,非常不習慣他的微笑,那種無時無刻的、彬彬有禮的、溫良恭儉讓的微笑,因為我早就習慣了他橫眉怒目、拳打腳踢、劍拔弩張的文章,而且已經在大腦皮層定格。又比如,大一那年首次見到花甲初度的冰心,她清朗的面影、矯健的步態,從此就在我記憶深處紮根,直到她逝世也毫無變化。所以底片一經感光,其他的物像就再也難以入侵。所以人們,尤其是公眾人物的一舉一動都得謹慎,在你可能是白璧微瑕,無心之錯,偶然發生的小小不經意,不檢點,在他人則可能落眼生根,印象從此定型。

定格並非一成不變,不過,那很難。這就如同翻案,郭沫若挾一代學術宗師的威勢為曹操正名,說他是紅臉英雄,然而在今日的京戲舞台上,曹操不仍舊是白臉的奸雄?這又如同破舊立新,雖然哥白尼早在四個多世紀前就證實了地球圍繞太陽轉,當代人也毫無例外地認可了他的“日心說”,但臨到講話,寫文章,我們不是依然遵照古人的地球本位,喋喋不休地敘說:“東邊的太陽升上來了。”“西邊的太陽落下去了。”——讓習慣於望文生義的冬烘先生,誤以為地球仍然是太陽系的中心。

9、選擇並非越多越好

有選擇好,選擇愈多愈好,這幾乎成了人們生活中的常識。但是最近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史丹福大學共同進行的研究表明:選項愈多反而可能造成負面結果。

科學家們曾經做了一系列實驗,其中有一個讓一組被測試者在6種朱古力中選擇自己想買的,另外一組被測試者在30種朱古力選擇。結果,後一組中有更多人感到所選的朱古力不大好吃,對自己的選擇有點後悔。

另一個實驗是在加州史丹福大學附近的一個以食品種類繁多聞名的超市進行的。工作人員在超市里設定了兩個吃攤,一個有6種口味,另一個有24種口味。結果顯示有24種口味的攤位吸引的顧客較多:242位經過的客人中,60%會停下試吃;而260個經過6種口味的攤位的客人中,停下試吃的只有40%。不過最終的結果卻是出乎意料;在有6種口味的攤位前停下的顧客30%都至少買了一瓶果醬,而在有24種口味攤前的試吃者中只有3%的人購買東西。

太多的東西容易讓人游移不定,拿不準主意。同理,對於管理者,太多的意見也會混淆視聽。不要以為越多的人給出越多的意見就是好事,其實往往適得其反,由於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給出意見的動機也不盡相同,所以太注重聽取別人的意見很容易讓自己拿不定主意。

10、臧克家三句“雜感”

1930年暑假,臧克家報考青島大學(山東大學前身),數學科吃了“鴨蛋”。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他卻被錄取了。他持通知到註冊科報到時,一位清華大學畢業的莊姓職員笑著對他說:“你的國文卷子得98分,名列第一。聞一多先生看卷子極嚴格,只得5分10分的很多,得個60分就不容易了。”聽了這話,臧克家想,一定是他那三句“雜感”打動了聞先生!那三句“雜感”是:“人生永遠追逐著幻光,但誰把幻光看作幻光,誰便沉入無底的苦海。”這三句是臧克家嘗盡生活的苦味,從中熔煉出來的強烈感受;也是他在武漢大革命失敗後,極端苦痛而又不甘心寂寞的一種無可奈何的悲痛消沉心情的反映。那一年,青島大學入學考試國文科有兩條題目:一條是“你為什麼報考青島大學?”,另一條是“雜感”,任做一題。臧克家兩題都做了。

聞一多慧眼識佳作,從此,臧克家成為聞教授門下一名詩的學徒。臧克家的第一本詩集《烙印》出版於1933年,那時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大三學生。聞一多給他的詩集作了序,並給予了很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