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作文“生命”寫作引導與佳作示例點評

【模擬題目】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我們所生活著的世界上,有無數的生命。有人說:“生命有權自認為輝煌壯麗,生機竟是這樣地不可遏制。”還有人說:“生命就是這樣地被環境規定著,又被環境改變著。”也有人認為生命是醜陋的、殘暴的……其實,全在於你從什麼樣的觀點出發去看待生命,在於你所面對的是什麼樣的生命。

生命引起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呢?請以“生命”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注意:1、立意自定。2、文體自選。3、題目自擬。4、不少於800字。

【思路導引】面對生命,我們有講不完的故事,描不完的圖畫,發不盡的議論,抒不盡的情感。生命是什麼?生命的價值又是什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詮釋:從司馬遷的生死觀到張穆然的笑對死亡;從蒙田的《熱愛生命》到張小風的《敬畏生命》;從保爾的名言佳句到史鐵生的死亡感悟;從裴多菲的生命名詩到陸幼青的《死亡日記》…….古往今來,多少名家留下了對生命的感悟和認識。對生命的探索是永恆的話題,感悟生命有助於認識生命,認識人生,珍愛人生;感悟生命有利於提升生活的境界,去追求有價值的人生。寫好本話題作文,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拓展話題。生命是一個很寬泛的話題,我們可以藉助發散思維進行拓展,“感悟生命”“感謝生命”“珍愛生命”都可作為子話題納入思維中,“生命在於奉獻”“生命在於追求”“生命在於創造”“生命的價值在於精神的不朽”等都可以用作主題或中心。

2.尋找切口。能否找準一個切入點,將是作文能否成功的關鍵一環。“生命”過於宏大,所以切口一定要小,切不可濫發感慨,對“生命”泛泛而談。比如可以由一條小魚為了實現夢想,以生命為代價,在空中留下一個美麗的圓弧,從而點出主題:“生命”因追求而精彩。以小見大,滴水藏海,將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形式創新。單純的記敘文、議論文已無法滿足讀者的閱讀欲望,好的形式將會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讓讀者流連忘返。你可以用小小說的形式來反映社會中某一群人的價值取向或對生命的看法,你也可以用童話的形式來講一株幼苗的奮鬥史,你還可以用劇本的形式上演一出曲折的故事,來展現生命的精彩……

佳作示例一:生命的意義

童天宇

有一位母親,當她從菜市場買完菜回家時,在自家樓房的馬路對面,瞥見三歲的兒子正爬到沒有欄桿的陽台上。幸好,當她盯著兒子發獃時兒子也驚奇地發現了她。她朝兒子擺了擺手,示意兒子趕緊爬下陽台。兒子畢竟才三歲,哪懂得她的心思啊,他只認為媽媽要抱他,便做出了一個擁抱的姿勢向她撲來。

人們驚呆了。因為一道黑色的鏇風,從他們眼前呼嘯而過,穿過馬路,向孩子墜落的地方奔去。她跌坐在地上,而她三歲的兒子正在她懷裡哇哇大哭。兒子安然無恙,她卻臉色蒼白。

人們又一次驚呆了。因為在極短的時間內從馬路那邊跑到馬路這邊並穩穩地接住兒子,根本是不可能的,可奇蹟就發生在眼皮底下,容不得人們懷疑。

有人精確測算過母親當時的速度超過了世界百米短跑冠軍,這就是偉大的母愛。愛的速度是無法衡量的。生命讓母愛創造了奇蹟。

“只有生命是神聖的,對生命的愛是第一美德。”羅曼?羅蘭如是說。的確,生命需要呵護,沒有愛的生命是一種殘缺。

看看窗外像雪片一樣的落葉吧!它們用這種古老的接力似的舞蹈一年年的展示著生命的偉大。想想懸崖邊的斑羚飛渡吧!一道道的弧線,詮釋了生命的莊嚴與壯烈。

浩渺無邊的大海,一隻孤獨的小船,一個乾枯的老人。所有的一切被一根快要斷的線所牽連。一雙冰冷僵直的手死死勒緊細線,像另一端是繫著自己的生命。人與魚的冷酷對峙,成了老人整個生命與命運的抗爭。頑強的生命在生活的壓迫下得到錘鍊。

慘無人道的集中營,一位機智幽默的父親,一個聰明活潑的兒子。面對殘酷的虐待,一個美麗的謊言讓四歲的兒子遠離了恐懼,保持了一顆天真無邪的心靈。父愛的陽光碟機散了戰爭邪惡的陰影,脆弱的生命在死神面前驕傲地綻開了笑靨。

生命的意義何在?它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在於愛的多少。面臨森林大火緊抱成團的蟻群,沙漠中面對饑渴不忍分開的駱駝母子,茫茫雪野中用殷紅鮮血導引搜救的母親……一幕幕的感天動地,一場場的驚世駭俗,演繹著愛的絢麗,演繹著生命的精彩。

珍愛生命吧!珍惜生命吧!有愛的滋潤,生命會像破土而出的芽一樣年輕,像魚兒躍過海面一樣充滿激情。

點評:文章緊緊扣住話題要求,以富有激情的語言闡述了“生命的意義在於愛”這一論題:對生活的熱愛、對家庭的摯愛、對人生意義的追求,都會讓生命變得充滿激情,充滿魅力,美麗迷人。

結構整飭的句式,富有韻律的語言,使文章讀來節奏鏗鏘,富有音韻美。

此外,豐富翔實的資料也讓文章增色不少。從名言佳句警句到經典名片,從軼聞典故到傳世巨著,作者信手拈出,娓娓道來,顯示出了深厚的文化功底。

佳作示例二:斷翅的蝴蝶

萬斯婕

手握遙控器,漫無目的地換台,偶然的機會,發現了央視的舞蹈大賽。

剛開始有些疑惑,為何鏡頭裡的嘉賓、觀眾、評審,個個飽含熱淚,眼裡閃著晶瑩的淚花?在強烈的好奇心的驅使下,我繼續看著。鏡頭切換到了舞台上,我頓時恍然大悟:一個沒有了右臂的女人和一個失去左腿的男人,用他們殘缺的肢體,演繹了一幕震撼人心的生命“牽手”。這是央視舞蹈大賽舉辦以來唯一入選的殘疾人舞蹈作品。今天的主角馬麗與搭檔在耀眼的燈光下舞蹈著,演繹著,傾訴著一個動人的故事。終於一曲終了。當大螢幕上亮出《牽手》“99.17”的高分時,他們激動得跳了起來,淚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

像許多成功的舞者一樣,馬麗從小就露出了與眾不同的天賦。但天妒英才,19歲那年,也就是她剛剛進入青島藝術團的第二年,一場車禍把她舞蹈的華麗夢想粉碎了。當從病床上甦醒後,她瘋了似的抓住每個人尖叫:“我的胳膊呢?我的胳膊在哪裡?”沒有人回答,唯有淚水和空洞的雙眼。一個完整的肢體對一名舞蹈演員來說那就是舞蹈生命的全部啊。難以想像,一個年僅19歲的女孩,怎樣承受這樣巨大的打擊。

但堅強懂事的她很快站了起來。因為母親的眼淚讓她清醒地知道,承受痛苦的並不是她一個人,如果自己不能好好地生活,所有關心愛護她的人都會跟著一起受罪。她終於悟出了“活著,很多時候不是為了自己”得道理。於是,她頑強地學會了左手寫字,左手吃飯,甚至還學會了做衣服……”在很短的時間內她就奇蹟般地學會了很多事兒。為了不給家裡增加負擔,她瞞著家人在外面賣水果,賣衣服,賣書。那是一段靜得讓人窒息的日子。雖然她的陽光暫時失去了,但她渴望著燦爛的陽光,她給自己的書屋,取名叫“向陽書屋”。

五年的時間一晃而過,她年輕的眼角,早早爬上了細紋。後來,她受邀參加了全國殘疾人文藝匯演,看到所有的殘疾人隨著音樂翩翩起舞,儘管漏洞百出,但那分認真與堅持卻富裕了“美”的內涵。她深深地為眼前的情形所觸動。她明白,舞蹈應是一種精神,一種追求。

無數次地跌倒,無數次地摔得體無完膚,甚至頭破血流。可她全然不顧這些。肢體殘缺,但不能讓舞蹈殘缺。執著的追求,刻苦的訓練,讓她多年的委屈、心酸、淚水都有了答案,她感動了評審,感動了無數的觀眾,她和她的搭檔榮獲了央視舞蹈大賽的銀獎。

凝視跳動的電視畫面,我的眼前又清晰了讓人感動的一幕:一位失去右臂的花季少女在絕望、掙扎、吶喊,一隻“拐杖”伸到了她的面前,她抬頭,看到了一雙目光堅定的眼睛和失去了一條左腿的偉岸身軀。一隻有力的大手伸向少女,她看到了信任、激勵和關愛。當兩隻手觸碰在一起的時候,少女心中所有的悲傷和委屈像決堤的洪水奔騰而出。兩個殘缺的身軀,兩個同樣的命運,將他們緊緊連在一起。他們就這樣牽手,走向愛的港灣,走向生命的輝煌。

斷翅的蝴蝶,即使斷翅,也依舊無法割捨高飛的本能;馬麗,這個失去右臂的斷翅蝴蝶用唯美的舞蹈演繹了生命的飛翔,讓我們再一次地震撼於生命的樂觀、執著和堅強。

點評:小作者用細膩的情感和優美的文筆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失去右臂的女孩重新飛翔的感人故事。讀完這篇習作,我們被馬麗生命的樂觀、執著、和堅強感動著。斷翅的蝴蝶用唯美的“牽手”演繹了生命的飛翔,這是對生命的禮讚。

文章巧妙地用比喻做標題,使“斷翅的蝴蝶”富有深刻的意蘊;用電視畫面的情景再現串聯文章的首尾,中間插以人物的經歷敘述,全文思路清晰,結構嚴謹。反映了小作者較好的作文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