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參與,讓作文講評更具實效

作文講評是作文訓練過程中的最後一環,它串起了一次作文選題、指導、寫作、批改等環節,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視。但平時的作文講評,一般採用老師將批改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反饋給學生的方式,教師唱“獨角戲”,搞“一言堂”,學生被動接受,很多學生感覺針對性不強,收穫不大。由此看來,作文講評過程中還需在老師指導下讓學生參與,讓作文講評更具實效。

在一些讓學生參與講評的的方法中,讓學生講述自己“作文”過程,用典型引路的方法非常具有實效。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步,老師要對學生作文進行全面瀏覽,找出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將典型問題設計為講評重點。

第二步,挑選在重點問題上解決得比較好的學生,讓他們進行作文講評備課,就是再現他的“作文”過程,尤其是在重點問題上是如何思考的,並寫出符合要求的分析。

第三步,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其餘學生參與討論,對照修改。

下面是一次作文講評案例:

在進行完以“這其中應該有我”為題的作文寫作後,快速瀏覽之後,發現學生在審題、構思、扣題方面存在較多問題,就挑選幾位這些問題解決較好的同學,做了任務安排,下面是四位同學的文章和問題解決思路。

1、審題立意

對題目的審題,我抓住了“應該有我”四個字,讓我想到:應該有我,卻沒有我,應做的事卻未做,本應該做到,卻沒有做到,這是一種失敗的人生,因此確定面對困難,應頑強拼搏,不應臨陣退縮,否則就會與成功失之交臂的立意。

2、構思

確定立意後,我想到藉助一次活動來寫自己的這種認識。構思上採用倒敘手法,先寫活動結果,本該是自己的榮譽,卻旁落他人,寫自己心中的懊悔;正敘活動的過程,重點在於自己面對困難時的退縮;結尾,人生感悟,點題:面對困難,應頑強拼搏,不應臨陣退縮。

3、文章

這其中應該有我

掌聲在耳邊響起,經久不息;微笑在眼前呈現,無比燦爛。但高興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學校要舉行演講比賽,同學們都在悄悄議論著,猜測著誰將成為我們班的參賽選手。心中帶著些許好奇,等待著最後的結果。

結果有點出乎大家的意料,我被老師選中了,另一個是同桌的她。老師說我雖沒有參賽經驗,但先天素質不錯,嗓音渾厚,如果認真準備,一定會取得優異成績的。想到即將舉行的比賽,心中不免有一絲緊張,又有一些期待。

可事情並不如我想像的那樣簡單。寫出的演講稿就被老師斃掉了多次,演講稿寫好之後,先前擅長背誦的我,像突然被人使了魔法,怎么也背不下來了,好不容易背誦下來,時間已過大半,比賽就在眼前。

接下來的麻煩更大了,自己感冒了。原來的興奮和期待漸漸被退出的執著取代,並最終向老師提了出來,老師的勸告也無濟於事,自己在困難面前退縮了。

大賽如期舉行,選手們自信的笑容,精彩的演講,贏得了觀眾和評審的一致好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掌聲驟起,驚醒了沉思的我。看著選手們燦爛的微笑,我承認自己失敗了,不只是沒有參賽,不只是這其中應該有我(點題),而我知道是輸了勇氣和直面困難的信心。心中陡然有了滾滾落寞和惆悵,為自己的失敗,為自己的退出,更為自己丟失的勇氣和信心。

此時我不禁想到了孔子的話:“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辦事中道而止,則前功盡棄。成功不僅需要強大的實力,更需要堅強的意志和信念,否則,你將會與成功失之交臂。

我懂了,既然選擇了花開,那就要碩果纍纍;既然選擇了前進,那就要義無反顧。不要在失敗時再去後悔這其中應該有我,而應在勝利之時挺起胸膛說“這其中有我”(再次點題)!

1、審題立意

這是一篇命題作文。從題目上分析,“這其中”是一指示代詞,他指的是我們作文中敘事的範圍,或者要表達的感情;而“我”則指文章的主人公。從總的角度來說,這個作文題目有兩個解釋:一是,這其中應該有我,但實際上卻沒有,表達一種悵惘或希冀;二是,是一種信念,一種追求,一種捨我其誰的豪氣,表達一種精神的追求。但是,無論從哪個角度寫,都不能脫離“這其中”和“我”這一主體。我選擇的是第二個角度,用散文這一文體,通過自身的體悟經歷,告訴讀者在青春的道路上,應該有一種“這其中有我”的信念和追求。

2、構思

內容上分六段

①、敘述“我”站在青春的分叉路口感到迷茫,引出下文。

②、挫折讓“我”無法承擔,但又不甘心平庸,突出“我”的矛盾心情。

③④、通過一些意象讓“我”感動,給“我”啟示。

⑤⑥、通過寫“我”明白的道理以及“我”對未來的期待,點明主旨:這其中應該有我。

3、文章

這其中應該有我

歲月的風鈴在我耳邊叮噹作響,站在青春的路口靜靜的凝望,前方的道路曲折而又漫長,直通向那被稱為“明天”地方。只是,面對著未知的旅途,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勇氣繼續走下去。

一次次的跌倒讓我傷痕累累,大大小小的挫折讓我心力交瘁。有時我會想:就這樣算了吧,平平淡淡的一生未嘗不是最好的結局。但是,天性使然,又有誰真得甘心碌碌無為,蹉跎時光?人活一遭,有誰不願意活的轟轟烈烈?有誰不願創造一份驚天動地的偉業,青史留名?只是成功的門太窄,上帝的寵兒中肯定沒有我(扣題)。

深秋的風涼涼的,吹到臉上生生的疼。“自古逢秋悲寂寥”,更何況十七八歲的年紀正在“為賦新詞強說愁”。因此我不否認這個秋天帶給我的惆悵與感傷。又是一陣秋風過,漫山遍野的花兒早已“香銷玉殞”,光禿禿的枝幹在風中搖曳。而讓人驚異的是那一朵朵小小的野菊花,正傲然挺立在著瑟瑟秋風中,如一個個勇敢地戰士,在經歷過秋風的鞭笞,秋雨的洗禮之後,依然堅強。我不禁感慨:一朵小小的野菊花,尚有如此堅強的意志,我又怎能輕言放棄。

不禁想起了那條毛毛蟲,那個傳說中有著悽美愛情故事的主人公的前身。毛毛蟲經過煉獄般艱難的蛻變,化蛹成蝶,飛上青天,可天空是否像他想像的那樣美麗,我無從得知,但它可在理想的王國里起舞徜徉。

我終於明白,原來人生注重的,並不總是最後的結果,中間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只要盡心力,就是人生的成功者,就如毛毛蟲,就像那花兒。其實,有時候,人生並不一定要燦爛輝煌,只要無悔就好了。我們只追求在我們生命的最後一顆可以坦然地說一句: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但我已飛過。

我懂了,這是一個破繭成蝶的過程,劇烈而漫長的疼痛之後,迎接我們的將是一雙可以自由翱翔的翅膀。十七歲的我們,正經歷這樣一場美麗的蛻變,相信自己,每一個盡過心,流過汗的人都會蛻變為一隻美麗的蝴蝶,在燦爛的六月圓一個屬於自己的夢,而這其中應該有我(扣題)。

1、 審題立意

很少看到這樣簡練的題目,乍一看它給我的感覺非常空泛,但仔細想想它包含的意思又非常豐富,這讓我無從下手,於是我首先想到的是縮小它的範圍;其次“這其中應該有我”,“這其中”所指的方面,應該是值得我們肯定的,也應是我們想要得。這樣我想到了“心”,不管是愛心、平常心還是敏感心,都是我所欣賞的,一個優秀的人應該擁有一顆愛心,也應該以平常心對待榮辱,當然也需以敏感心捕捉生活的美好,而這其中應該有我。

2、構思

①、整句開頭,總領全文

②、我是家的一部分,這其中應該有我。

③、人生路上,執一顆平常心,這其中應該有我。

④、在平凡動人之處,擁有一顆敏感心,這其中應該有我

⑤、漫漫人生路,花開易逝,葉落難覓,就讓我們在“這其中應該有我”的感悟和經歷中,多一點人生的收穫吧!(總結點題)

3、文章

這其中應該有我

在清閒午後,在落日黃昏,一杯清茶,翻開手中書卷,看親情如燈,這其中應該有我;品人生似棋,在生活中執一顆平常心,這其中應該有我;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讓平凡的事中深含的情感如歲月般流過腦海,這其中應該有我。

茫茫人海中,我們不過是滄海一粟,然而在一個家庭中,我們又是那么不可或缺。何謂一個“家”,那便是“一個都不能少”。家這個字眼頭頂一個寶,古老的文字藝術,象形的魅力,將“家”組合為完美的一體。父為天,母為地,中間為赤子,同在一個屋檐下。難道這其中可以缺少一個嗎?更何況,父愛如山,母愛似海,若沒有了中間稚子,又那得這溫馨和睦,久久長長。因此,就讓我們側耳細聽那源自內心深處的聲音:我是家的一部分,這其中應該有我。

人生似棋,執一顆平常心,我們才能在楚河漢界中殺出一片清明的天地。人生不過是一片落葉飄落的過程,在這短暫的歲月中,我們也許會平平淡淡一輩子,也許會轟轟烈烈一生。但當我們經歷過風風雨雨,經歷過悲歡離合之後,會驀然發現,其實我們一生忙忙碌碌所追求的不過是那么一個過程。

文壇泰斗巴金,在創作之路上執一顆平常心,從創作中獲取快樂,並給他人帶來人生的啟迪感悟,給他人以快樂,終成一顆閃爍在文學星空中璀璨明星。猶記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因此在短暫的歲月中,執一顆平常心,把過程走好,把全心的愛給世界,而這其中也應該有我。

領悟平凡事務中的情感,讓我們的感情更加細膩,讓我們的心靈更加柔軟。正是有了這樣一顆敏感的心,戴望舒筆下的那個撐著油紙傘的丁香女孩才穿過雨巷緩緩走來;徐志摩“最是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才輕而易舉地撩動了我們的心扉。因此,擁有一顆敏感的心,體味這平凡的動人之處,這其中也應有我。

漫漫人生路,花開易逝,葉落難覓,就讓我們在“這其中應該有我”的感悟和經歷中,多一點人生的收穫吧!(文中多處點題)

四、

1、 審題立意

以“這其中應該有我”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讀完題目要求,我聯想到了許多。生活中的許多事,小則一項有意義的活動,大則為國為民奉獻青春和熱血,都會讓我們發出“這其中有我”的感慨,這既表現了我們有追求,有集體意識的精神風貌,也表現出我們“捨我其誰”的信心和凌雲豪氣,而這種精神面貌、信心和凌雲豪氣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我想就以此為立意,並採用議論文體。

2、構思

①、整句開頭,提出論點:每個人都應發揚“這其中應該有我”的精神,提高對自身和社會的責任感。

②、分析論證

ⅰ“這其中應該有我”讓我們共渡難關。(汶川地震為例)

ⅱ“這其中應該有我”為我們提供發展的動力。(祖國的建設為例)

ⅲ“這其中應該有我”,讓我們的心靈崇高和偉大。

③、發出號召結尾。

3、文章

這其中應該有我

勤奮刻苦,鍥而不捨,這其中應該有我;拼搏奮進,昂揚向上,這其中應該有我;積極進取,只爭朝夕,這其中應該有我;胸懷大志,奮發圖強,這其中應該有我;團結互助,患難與共,這其中應該有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這其中也應該有我……

“這其中應該有我”,是一種追求,一種意識,一種豪氣,一種信念,更是一種精神。我們每個人應該發揚“這其中應該有我”的精神,提高對自身和社會的責任感。

“這其中應該有我”是一種合作的精神,讓我們克服困難,共渡難關。那個令全國人民揮淚的5.12,那個讓全國人民心寒的5.12。“五一二”汶川大地震,震驚了世界,也牽動了世界各國人們的心。人們無論來自何方,不分國界,不分種族,都把災區人們的災難視為共同的災難,出錢出力,積極救助捐獻。火車,飛機,汽車承載著千萬人的愛心來到大西南,築起了人們心中的長城,建起了精神家園;解放軍戰士的揮汗如雨,白衣天使的盡職盡責,給黑暗迎來了曙光。他們承擔神聖的責任,與災區人們共渡難關。而這種愛心,這種合作,讓災難在它面前微不足道,在這種精神面前不堪一擊。

“這其中應該有我”是一種進取的精神,為我們的發展提供動力。社會主義建設需要我們每個人發揚“這其中應該有我”的精神。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的今天,正是有以國家發展與自身命運相結合的進取精神,人們積極投身到社會建設中去,艱苦奮鬥,銳意進取,才有了今天的繁榮富強。這種進取精神讓一個古老民族獲得了不竭的發展動力。

“這其中應該有我”是一種奉獻精神,讓我們的心靈崇高和偉大。參加社會公益事業的人中應該有我,救助社會弱勢群體的人中應該有我,捨棄優越生活報效祖國的人中應該有我,也就是奉獻者中應該有我。在《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奉獻”被確定為公民的基本道德規範之一,而奉獻精神就是為了維護社會集體利益或他人利益,個人能夠自覺地捨棄自身利益的一種高尚品格。這種精神和品格讓我們變得心靈偉大,品格高尚。

既如此,就讓我們也擁有這種精神吧,用它來譜寫生命的讚歌,讓生活變得多彩,讓生命充滿意義。

“這其中應該有我”,你做好了么?(文中多處點題)

通過這四位同學的展示,老師的適時點撥,學生的熱烈討論,絕大多數學生在對比中發現了自己的問題,並較好地得到了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