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考議論文寫作的存在問題及提升策略

一 近年聯考議論文寫作的存在問題

作文是聯考語文的“半壁江山”,是考場上兵家必爭之地。XX年廣東省聯考語文作文閱卷結束時, 華南師範大學柯漢琳教授提到的“學生的整體寫作水平仍在不斷下降”的趨勢確實令人擔憂。翻閱近幾年《廣東聯考年報》會發現“通篇的議論只是處在同一個層面上,難以深入下去。同時,有的文章分類標準不一致,如按毅力、愛心、耐力安排結構,如按潔白、無私、堅毅安排結構,這反映了有的考生在邏輯思維方面存在問題。”“堆砌現象比較嚴重,缺乏對材料必要的分析,屬於簡單的觀點加事例,較為膚淺。”柯漢琳教授曾一針見血地指出,考生作文存在材料“老套化”與思維“低幼化”的問題。從近幾年的聯考作文評卷分析中,筆者發現考生在議論文寫作方面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材料老套,機械堆砌,議論不深;分類無章,思維幼稚,邏輯混亂。這兩方面的存在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作文的得分。

二 由“雙重轉化”理論反觀寫作指導思想

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筆者認為是應試者寫作的指導思想出了問題:指導者只注重寫作的結果,而忽略了寫作主體意識和寫作過程。“寫作是學生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這與“雙重轉化”理論寫作主體的“物-意-文”的綜合、轉換過程是一樣的。北京師範大學劉錫慶先生認為寫作過程是“雙重轉化”的過程。“第一重轉化”是現實生活、客觀事物向認識“主體”即作者“頭腦”的轉化,它要依據“反映論”的精神,能動地、本質地、真實地將現實生活、客觀事物轉化為作者的認識(觀念和感情);“第二重轉化”是作者觀念、感情向文字表現的轉化,它要遵循“表現論”的原則,有“理”有“物”並有“序”有“文”地將頭腦所獲得的意識、情感轉化為書面的語言(思想的“外衣”)。【4】了解了寫作過程的本質,今後的寫作指導關注重點就應該從寫作結果向寫作主體意識和寫作過程轉移了。

我校鴻鵠文學社名譽顧問、全國著名文史專家黃天騏教授在指導我校語文科教學工作時指出國中側重記敘文寫作,高中側重議論文寫作。可見,如何有效解決當前作文寫作問題,已關係到我們語文科教學的整體質量水平。針對目前寫作出現的問題,我們今後的議論文寫作教學也應該有所側重,筆者想對此作一些簡要探討,希望對文學社工作與高中議論文教學有所幫助。

三 議論文寫作的提升策略

(一)廣泛收集材料,深化議論素材

1 開發三大資源,引來源頭活水

對於“材料老套,機械堆砌,議論不深”這個問題,筆者認為教師應指導學生收集鮮活的素材和有效分析材料的方法,可以對某個論據展開較深入的議論,達到治“標”的效果。

正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教師要轉變教學觀點, “增強課程資源的意識,做好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為學生提供豐富而有價值的課程資源”。積極引導學生開發好三大資源,為學生有效實現“第一重轉化”打下基礎。

首先,要活用社會生活資源。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是一部“百科全書”,老師應指導學生關心社會時事,關注周邊人事及自身,收集鮮活的素材,或與時俱進或針砭時弊,或娓娓道來或真摯感人。縱觀近年的各地聯考優秀作文,我們發現諸如“感動中國、神七飛天、保護環境、祖國統一以及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親情友誼、人生感悟”等體現時代特點的真情實感的素材,成為考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展示學生對時代脈搏的觸摸和對為人處世的思考;其次,要巧用學科資源。學科資源除了語文課本中的典型人物、故事情節和背誦詩詞,它還包括物理、化學課本中涉及的科學家事跡,音樂、美術課本中涉及的藝術家成就等等。我們可以圍繞這些典型人、事進行扣題議論,我們也可以圍繞這些人物創作故事新編,我們還可以把詩詞名句點綴到行文中充實內容並增添文采;再次,要善用媒體資源。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報刊、雜誌、電視、網路為古今中外的資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平台。無論是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還是引領時尚的潮流熱點;無論是中國特色的民族風俗,還是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無一不是寫作的寶貴資源。積極開發三大資源,我們的素材庫就會充實,新鮮材料也會源源不絕。只有這樣文章才能有“源頭”,也就不用愁沒有“活水”了。

2、 有效分析材料,挖掘說理深度

07聯考年報指出的“堆砌現象比較嚴重,缺乏對材料必要的分析”的現象,筆者認為是學生對議論文這一文體意識的淡薄,缺乏深挖材料的方法。議論文的三要素包括論點、論據、論證。嚴謹審題後要切合題意確立論點,素材要根據論點作適當的刪改,調整後作為論據堅持論點,特別要注意的是不能“簡單的觀點加事例”,要圍繞論點、論據展開深化議論,論證其可能性或普遍性,合理性或危害性。筆者在此介紹三種簡單而有效的結合例子說理的辦法,以達到說理有深度。

(1)假設分析法

假設分析法是假設材料中能達到某種結果的條件不存在,將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假設條件下得結果與原條件下的結果構成正反對比,從而證明論點。假設推理的關聯詞一般用“如果/假使……那么/就……”, “倘若”、“若”、“試想”等。

示例一

觀點:學會“照鏡子”方能正確認識自己,提高自己。

論據:李世民懂得鏡子的作用,能把魏徵批評他的話寫在屏風上,當作“鏡子”,隨時對照。又能看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李世民正是做到了“以人為鏡”“以古為鏡”,學會在人們的各種批評、意見中認識自己,而成為一代名君。

假設分析:  假如當初唐太宗非但不聽取魏徵的逆耳忠言,而且因醜處被照,短處被揭,惱羞成怒而將"鏡子"棄之,砸之,又哪能在認識到自己任性、奢靡的弱點的基礎上加以改正?又哪能成為千古風流人物?又哪能出現"貞觀之治"的太平盛世?

(2)探因分析法

探因分析法就是從因果關係上把論點與論據聯繫起來。具體說就是對事例中的行為,沿著“為什麼”這條思路,探求其根源,由果索因,使內容逐步深化。它常用的關聯詞語有 “之所以……是因為……”,“正因為……所以……”,或者用“為什麼”來領起探因。

示例二

觀點:知識就是力量

論據:五十年代初,錢學森衝破重重阻攔,終於回到了新中國的懷抱。美國海軍次長金波爾在得知他要回國時,立即給美國移民當局寫信,聲稱:“我寧肯把這傢伙斃了,也不能讓他回國。因為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的東西,他知道得太多了。任何時候,他一個人都足以抵得上五個現代加強機械師。”

探因分析:為什麼錢學森一個人“任何時候都足以抵得上五個師”呢?還不是因為他的頭腦里掌握了太多高深、前沿的現代科學理論和高精尖的現代科學技術?還不是因為這些關於“原子能量”的“知識”足以增強一個國家的實力甚至改變整個世界、決定人類命運?

(3)意義分析法

意義分析法就是舉例之後由小見大,在對具體事實的分析中提煉事件或行為的精髓,抽象出事件或行為的意義,揭示出事件或行為的價值、影響或危害,從而有力地證明觀點,突出主體。如果是正面事例,就分析其閃光點,如果是反面事例,則指出其危害性。

示例三:

觀點:“無愧於天,無悔於心”

論據:論述了王昭君、魯迅、屈原、荊軻、文天祥等的偉大選擇

意義分析:無愧於天,無悔於心的選擇,塑造的是千秋萬代的典雅與理智。所以,巾幗才能負載著神聖的使命,成全“雙贏”的和平與發展的空間;巨匠才能依靠著寬廣的心胸,撰寫國人的覺醒與中華文化的博大深邃;英雄才能演繹著千年不滅的精魂,照亮自己國家的生存與整個人類道德旅途中的異常生動的方向。因此,他澤被後世的光輝從未消退過,也永不會消退。

XX年湖南這篇聯考滿分作文對上述的偉人們的選擇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揭示了正是他們無愧於天,無悔於心的選擇,才造就了那“澤被後世的光輝”的意義。

(二)適當學習邏輯,加強思維訓練

對於“分類無章,思維幼稚,邏輯混亂”這一問題,筆者認為讓學生掌握一些簡單的邏輯知識,加強基本的思維訓練,不僅可以對某個論據展開較好的分析,還可以使篇章結構更加嚴謹有序,文序通暢,達到治“本”的效果。

“思維是寫作的‘前言語’,寫作是思維的‘後言語’,思維與寫作有著密切的關係。”加強邏輯思維訓練是有效實現“第二重轉化”的必經之路。  XX年聯考年報指出考生作文時分類標準不統一,議論處在同一層面,歸根究底是考生受邏輯思維影響。適當傳授學生一些邏輯學的基本知識,對於學生認識事物,分析問題都有好處, 對於寫作審題立意、謀篇布局更是大有裨益。

1 分清概念的內涵與外延

概念是邏輯學重要的組成部分。人們通過對客觀對象的觀察和思考,經過思維的抽象,在思想中產生了“概念”。 概念的兩個基本邏輯特徵是內涵與外延。 內涵指概念的含義,反映概念中的思維對象的特有屬性或本質屬性;外延指概念的適用所指稱或表達對象,即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屬性或本質屬性的對象,在議論文寫作中,論題或中心論點可以看作是概念。當多個概念同時出現時,我們一定要認真處理好它們的關係。

(1)當題目出現多個概念並列時, 就要弄清楚這幾個概念之間是平列關係還是分離關係。如《自尊•自信•自強》這個題目是平列關係,可以分三個部分平列論證,揭示三個概念之間環環相扣相輔相成的邏輯關係。又如《拿來與送來》、這個題目就是分離關係,我們要選好立足點,或肯定或否定,立場要堅定;或矛盾統一,或辨證分析,態度要鮮明。

(2)論證過程中出現多個分論點並列時,要避免分論點的重複、交叉或包含關係。XX年廣東聯考命題作文《雕琢心中的天使》,“有的文章分類標準不一致,如按毅力、愛心、耐力安排結構,如按潔白、無私、堅毅安排結構”。“毅力與耐力”兩個概念的外延存在交叉關係,不能並列處理。“潔白”作為天使的品質可解釋為“純潔”、“廉潔”,這與“無私”的外延同樣存在交叉關係,不能作並列的分論點。

2 掌握好基本的思維方法

學生確定了自己的觀點後,往往不懂得怎樣去分析問題,或僅僅停留在一個問題的一個層面反覆分析,難以為自己的觀點找出更多的理由。用辨證方法來指導學生寫作,不僅能有效解決學生“不懂分析”的難題,且能讓學生寫出帶有思辨色彩的文章來。

(1)由果溯因

因果聯繫是事物普遍存在的規律。任何一種觀點的產生,都有一定的客觀原因,又有一定的主觀原因。由果溯因法是根據結論從幾方面探究原因的一種分析方法,它通過多角度思考原因, 讓人更進一步認識中心論點。

例如XX年北京聯考的一篇題為《文學,需要凝視》的高分作文。根據所給材料提出“文學,需要凝視”這一中心論點,接著從“清新的文風”、“犀利的筆觸”、“心靈的感悟”三方面對“凝視”加以開挖,讓讀者明白“文學作品”的誕生需要這三方面的主客觀原因。

(2)一分為二

事物總是複雜的。分析問題時,既要看到他的這一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面;既看到正面,也要看到反面。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去分析問題,才能全面地認識問題,避免片面性、絕對化。

例如XX年廣東聯考一篇題為《不要輕易說‘不’》的高分作文,華南師範大學張靜教授點評時指出“此篇文章的作者具有一種巨觀大度的氣質和思辨的邏輯。文章開篇即辨證提出了觀點:請不要不加以認真思索,就輕易說‘不’。文章辨正地用看似兩個絕對對立的觀點來說明論證:不要輕易說‘不’。不要輕易說“不”並不等於不說‘不’;不要輕易說‘不’以及在何種情況下,應該果斷地說‘不’,這兩者實質上是一體兩面的,都是一種理性思考的結果,一種自信堅強力量的顯現,一種高度智慧的表達。”

(3)發展變化

論證一個問題時,如果把它看成是絕對不變的,就不可能揭示出它內在的客觀規律。我們應該以發展的觀點看待事物,既要顧及它的過去,又要正視它的現在,預見它的發展。只有這樣,論述才能嚴謹準確。

例如XX年四川聯考一篇題為《暖風吹人醉,疾風見勁草》的高分作文,作者對“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一老話提出了自己兩點突破性認識:第一,要想孩子早當家,是不是一定要“家貧”, 對於大部分不窮的人,親職教育需要些什麼?第二,教育,除了家庭,還有學校、社會,在更廣闊的大家庭中,孩子應該接受怎樣的培訓才能成才呢?這樣一來,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作文就有了新鮮感、時代感,不再老調重彈了。

在議論文寫作實踐中,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廣泛收集材料,深化議論素材,指導學生適當學習邏輯,加強思維訓練,並多參考全國各地優秀作文來指導訓練,就能“有“理”有“物”並有“序”有“文”地將頭腦所獲得的意識、情感轉化為書面的語言,就能寫出名副其實的優秀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