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命題作文容易出現的“硬傷”

近幾年來,命題作文悄然升溫,命題作文由於不設定審題障礙,更利於考生張揚個性,展現自我,受到學生的青睞。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在命題作文的寫作中存在一些硬傷,影響了考生作文水平的發揮。

1、審題硬傷

命題作文不設定審題障礙,不等於無題可審、不必審題。部分考生審題不認真、細緻,導致文題中出現被遺忘的角落。如《生活,因變化而精彩》,有不少考生寫出了生活中精彩的一面,但忽視了精彩產生的原因——變化。有些考生對寫作要求閱讀不仔細,導致文體不當、角度錯誤。

措施:第一步,精心讀題,對於題目,要從頭到尾,一字不落的讀完,然後篩選題乾中有哪些重要信息,題目有哪些要求。第二步,細心審題①審題目類型,全命題作文就不能自作主張;半命題作文橫線上填什麼,不能粗心大意,隨隨便便。②審題目含義有些題目含義比較深刻,需要仔細琢磨。③審文眼文題中一般都有關鍵字,把握了文眼,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重點。

2、立意硬傷

有些學生缺乏對社會、人生的理性思考,不能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形入神的審察事物,看問題停留在表面,認識膚淺。有些同學立意雖好,但選材與立意相悖。

措施:立意的技巧可以從三點入手:①大題小做,小題大做。有時候,小事情可以反映大問題,把小題材放到廣闊的歷史背景中展開,透過現象看本質。反之,有時遇到大題材,我們可以化大為小,從小的角度切入,表現大主題。②立意要高遠立意要超越個人的狹小的情感世界,多一些對人生的哲理感悟、多一些對社會的關注,多一分激盪的胸懷,一定會讓人耳目一新。③“反彈琵琶”蘇軾有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從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結果往往不同。立意選擇角度別具一格,效果也會不同凡響。人常說吃虧是福,有個學生從“吃虧不是福”的角度立意,讓人眼前一亮。

3、結構硬傷

主要表現在①層次不清,分段不當層次之間內容雜糅交錯,眉毛鬍子一把抓。②材料剪裁不當幾個材料之間沒有主次之分,沒有詳略之分。③比例失衡,缺少美感表現在有些文章開頭入題太慢,扣題不緊,或者主體部分語言羅嗦,或結尾空發議論,文章結構不能呈現“鳳頭——豬肚——豹尾”的分布。

措施:有了好的立意,還要有精巧的構思,才能使文章的布局完美。可以從三個方面訓練①訓練考生擬提綱考生要根據已經確立的主題,計畫哪些材料詳寫,哪些略寫;哪些先寫,哪些後寫;如何開頭,如何結尾;哪個地方設定懸念,哪個地方解開懸念;段落怎樣劃分,怎樣過度……平時要有意識訓練考生擬提綱的習慣,防止偏題、離題。②訓練考生掌握幾種常見的結構方法:彩線串珠式用一條線索把有關材料串起來,線索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中心事件,可以是空間的轉換等。橫式結構法就是平常說的並列式結構,它的最大的好處是作文的文面清晰,層次分明,一目了然。總分式結構這是最常見的結構方式,可以先總後分,可以先分後總,可以總分總,這種結構形式優點是總綱明確,條理清晰。③訓練考生選擇最佳的文體選擇日記體、書信體、電視訪談式、寓言故事式、演講式等,形式上的創新,也能讓文章出彩。

4、語言硬傷

①語言空洞,言言之無物表現在記敘文中語言比較平乏,缺少具體生動的描寫;表現在議論文中敘述事例不簡潔,議論不深入,論證缺乏力量。②語言呆板,不鮮活有些學生寫文章時,不推敲語言,想到哪兒就寫到哪兒,不琢磨遣詞造句

措施:語言是思想的外衣,任何新穎的素材,精巧的構思,深刻的立意,都要以語言為載體。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應有針對性積累訓練語言,提高語言的表達效果。①學會變空泛為具體在記敘文中可藉助於人物的刻畫,精心描寫典型細節。②學會巧借修辭手法可以藉助比喻、擬人、排比等,活用一些古詩詞、名句、歌詞、歇後語,增強文章的生動性、形象性。總之,語言的錘鍊非一日之功,功在平時。

5、卷面硬傷

有些學生卷面不整潔,書寫時龍飛鳳舞,過於潦草;有學生修改、塗抹的痕跡比較多,卷面髒;有學生錯字、別字較多:有學生字數不足;有學生標點使用不當……影響卷面的美觀。

措施:各地作文評分標準中都列出書寫這一項目,分值3到5分。分數雖少,但在中考中,它的實際分數遠遠不止這幾分。如果你的字型端正、美觀,卷面整潔,加上語言比較流暢、結構比較巧妙,條理比較清晰,你的作文評定的等級就高;反之,立意再好,書寫不行,作文評定的等級就會受影響。所以,每位考生都應該端正書寫態度,首先把字要寫正確、寫清楚、寫整潔、寫規範,在此基礎上力求美觀,形成自己的風格。其次,要熟練掌握常見的標點符號的用法,破折號、省略號占兩格,不能分兩行寫,引號、括弧、書名號前半部分不能寫在行末,句號、逗號、分號、問號、冒號等不能出現在行首,必要時擠在行末。最後注意字數的控制,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注意這三點,卷面分肯定能拿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