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寫作分析指導

兩個孩子是好朋友,他們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一個父親是赫赫有名的大商人,而另一個父親只是一個泥瓦匠。

一天,泥瓦匠的兒子到商人家做客,他不無羨慕地說:“你們家有寬敞的院子,家裡養著名貴的寵物狗,花園裡有美麗的噴泉池,裝飾著豪華的彩燈。與你們家相比,我家是多么的貧窮啊!”

幾天后,商人的兒子到泥瓦匠家做客,住了幾天后,他興高采烈地說:“我們家有一個院子,你們家的院子卻是整個田野;我們家有幾條狗,你們家卻有數不清的野生動物;我們家有一個小水池,你們家前面是一條水流清澈的河;我們花園裡有幾盞燈,而站在你家門外,可以看到滿天的星星。天哪,與你們家相比,我們才是真正的貧窮呢!”

貧窮的定義有很多種,而我們通常只看到最普通的那一種。

請根據閱讀後的感悟和聯想,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擬標題;除詩歌外,文體不限;文體特徵鮮明。

這是一個改造後的材料,如果兩個材料對比,可以看出出題人匠心所在。對於學生而言,意義不大,所以不再贅言。

材料提供了兩個視角,共同看待“貧窮”的問題。在辨證思維的基礎上,對於貧窮提出一個指向明確的定義,即:我們通常只看到最普通的那一種。“只”字把思考的必要性提出來,“最普通”引領的是思考更深層面的“不普通”。學生達到這一步不困難,難的是怎么按材料的意圖,貼合材料來表現思維的結果——精神的貧窮和富有,最可怕的貧窮是什麼,最可貴的富有是什麼。

無論以記敘方式表現還是議論方式表達,一定要有辯證思維,更要有表現的方向和表達的目標。純粹哲學意義的思考是不必要的也是事倍功半的,易陷入一種冥然苦思狀態,不是考場應試中合理的方式;簡單直接不講理地陳說觀點,沒有必要邏輯,又是思維粗淺思維質量不高的露怯亮醜,無法博取高分。正確的構思應是:先就所寫事物的特質做一番思考,對於抽象事物,要對你具象出的事物進行思考;事物的內涵外延哪些值得寫,哪些能讓人生髮聯想,求新不避熟。就本篇作文而言,“精神富有”的例子比比皆是,學生習慣性擷取“感動中國”等一些典型事例去寫,但一定要明白擬寫的重難點在哪兒。因為你的例子眾所皆知,你寫的這些人物“精神富有”別人也承認,你有價值的地方是依你的感悟理解,說出他們“富有”在什麼地方,尤其是這種“富有”能同時帶有“只”看到“最普通”的那種“貧窮”;這種“富有”是人人能體會到的,不是極端的高尚到“苦行僧”式的對常態人生的隔絕或否定。比如說,這種尊重是貧苦生涯中最大的財富,這種親切是窮困中最溫暖的獲取,這種口碑是多少財富換不來的家產等等,那么,尊重,親切,口碑這些就是文中要寫的東西了。

在構思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思考不要輕易丟掉,比如想到“貧窮是可怕的”“貧窮是可恥的”“貧窮就是貧窮”等等,看似走筆了,其實只要在根據材料選定的穩妥主題基礎上作為一些副題分論,任何一種想法都能成為主題的幫助。但一定要開宗明義,可怕可恥的貧窮是精神貧窮,然後以一般意義的貧窮並不可怕可恥或精神貧窮的可怕可恥角度立意,為什麼,表現是什麼,怎么消除;學生素材選取中有一個熱點——陶淵明,但真正把陶淵明用起來就是學生自己的認知能力的體現了,從悟禪論道的人生感悟出發,心中有貧窮才是真正的貧窮,而心中不以貧窮為念,那么貧窮和富貴又有什麼區別呢?安貧樂道、讓精神保全保鮮不就是一種快樂么,而快樂不就是一種富足富有么?只要是在貧窮最普通的定義上,得出一種不普通的認識,能得到別人的認同,作文就是成功的。

由此可見,沒有難寫的作文,只有浪費自己的才思把神奇化腐朽的庸文;與其勞心費神想怎么省力,不如省點力氣放在激發自己的聯想,讓聯想生成獨具個性色彩的作文上。

這個作文材料帶給師生的思考,絕不僅是對貧窮富有的認識,而是具有三個方面的指導意義。

其一,學生要培養思辨能力。單一的“一加一等於二”的作文方式是不存在的。任何命題都要在搖曳中立穩根基,也就是有明確的立意;還要有讓立意在生活的風中生長站立的能力,儘可能粗壯伸展讓別人知賞,不能不堪一擊脆弱易折,立不住腳。這也是學生甚至社會應該具備的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堅守原則的品質,看看日本地震後國人愚蠢的搶鹽鬧劇就會明白。

其二,學生要培養觀念突破更新的能力。逆向思維往往是破除瓶頸,涅槃重生的必要途徑,陳舊觀念中總是向前向前向前,不撞南牆不回頭。貧窮就想辦法改變,但改變有兩種方向,一種十分富有,一種是更加貧窮,人們或者是在走向富有的不間歇追求中過勞死,或者是在更加貧窮中困頓死,而貧窮就不能被承認是一種生活,就沒有存在的理由,那么大多數人就會沒有生活的樂趣和信心,這根本就不是人生社會成熟的觀念認識。

其三,學生要在自省中培養自信認識社會。傳統觀念中,學生在查找不足和缺憾後,得不到應有的健康激勵良性感召,扭曲是一種壓力動力,也會催生許多精神毒素,不會排解不會降解就不會釋放自己輕鬆前行。材料改造中,善解人意地把泥瓦匠兒子與大商人兒子閒聊時的強辯,改成兩個孩子互相的家庭做客後的感悟,化比對為親和,讓兩個孩子有自足有欽羨,也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體認;同時,材料在與人融洽相處祛除仇富心態淡化攀比心理方面,也做了積極的努力。這無疑是出題人在維穩和諧的主題下對未來聯考的戰略性籌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