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學《詩》,無以言

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素有“詩國”之美譽,縱看我國文學歷史長廊,“詩”可謂獨領風騷,詩歌的創作,歷代文人對此都極為重視。《論語》中孔子云:“不學《詩》,無以言。”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不學《詩》,那么他在生活中就無立足之地。在這兒孔子所說的《詩》就是我們經常談論的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它在我國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在此,筆者加以整理,以食讀者。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中期)大約五百年間的詩歌,共三百零五篇;《詩經》原名《詩》或《詩三百》,戰國時期儒學家荀子尊《詩》為“經”,到漢武帝時,儒生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治國思想,被正式尊稱為“經”,稱之為《詩經》。

就其體制和性質來說,《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類,主要依據音樂的不同來加以區別,這種分類方法最早是由荀子提出的,在古代書籍中也有記載,如南宋鄭樵《通志•昆蟲草木略》:“風土之音曰峰,朝廷之音曰雅,宗廟之音曰頌。”清人惠周錫《詩說》:“風、雅、頌以音別也。”

所謂“風”是指各諸侯國的地方音樂,是由各國採集的民歌,是民間文學,共15篇。十五“國風”就是十五個地方的土風歌謠,它們大都是口頭創作,有對愛情、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懷故土、思征人及反壓迫、反欺凌的怨嘆與憤怒,是《詩經》中民歌的核心。

所謂“雅”是指王朝京都地區的音樂,是士大夫文學,是文人們美刺朝政之作。又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大雅”、“小雅”也由音樂的不同而分類。“大雅”記錄重要史跡,是我國現有的最早的史詩,堪稱我國文學史上出現的最早的一批暴露文學;“小雅”是貴族文人寫的政治諷喻詩,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關心和勞動人民的同情。

所謂“頌”是指一種宗廟祭祀用的舞曲、樂歌,是廟堂文學,是用以歌頌功德、郊祀及祭先王、先公的。它包括魯頌、周頌、商頌,共40篇。宋代朱熹在《詩集傳•頌序》中說:“頌者,宗廟之樂歌。”

另外,《詩經•小雅》中有六篇笙詩,《由儀》、《南 》、《白華》、《華黍》、《由庚》和《崇丘》,但是這六篇雖有篇目,但無歌詞,被後人稱為“笙詩”。

在藝術表現手法上,《詩經》採用 “賦”、“比”、“興”(它與風、雅、頌合稱為“六詩”或“六藝”)的藝術表現手法。“賦”指直接鋪敘陳述,是《詩經》中運用最多的表現手法;“比”是借物為比,喻其情事,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比喻、比擬;“興”是托物興起,抒寫情意,也就是起行或發端。

在表達方式上,《詩經》以四言為基本句式;隔句用韻,採用重章復沓的結構形式;語言樸實,辭彙豐富;大量運用雙聲疊韻的連綿詞和疊字;節奏鮮明,音韻諧洽,具有天然的音樂美感。

《詩經》雖美,但也難逃“焚書坑儒”之厄運,作為民歌,它才有幸在學者的諷誦中得以流傳。漢代傳授《詩經》的有四家,即:魯人申培、齊人轅固、燕人韓嬰、趙人毛亨。或取國名,或取姓氏,簡稱為魯、齊、韓、毛四家詩,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種種原因,魯、齊、韓三家詩先後亡佚,獨毛詩大行於世,今天我們所看到的《詩經》便是毛詩,它奠定了我國古代詩歌現實主義的基礎,在文學史上永遠閃爍著不滅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