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釋疑:滄海一粟

準確把握成語的本義是靈活運用成語的前提之一。許多成語沿用至今,由於在表達時多用其比喻義,人們對其本義反倒容易忽視。 

成語“滄海一粟”常用來比喻某人或某物極其渺小,這一點眾所周知,然而對它的本義,許多人似乎並沒有真正理解,一些權威辭書也存在疏失。例如《漢語大詞典》釋為“大海中的一顆穀子”;《現代漢語詞典》《現代漢語規範詞典》都釋為“大海里的一顆穀粒”。大多數人對這樣的解釋深信不疑,但筆者認為這樣的解釋看似準確通順,其實有悖常理,難以讓人信服。誠然“粟”字通常用來指“穀子”等物,但這樣的意義置於“滄海一粟”中能說得通嗎?“一顆穀粒”較之“滄海”而言,的確顯得渺小、微不足道,但大海里怎么會有穀粒呢?況且存在於大海中渺小的東西多的是,古人為何要拿“穀子”這樣與大海毫無關聯的東西來加以比較呢? 

我們不妨再來看看其他一些辭書的解釋:劉潔修編著《漢語成語考釋詞典》(商務印書館1989年版)釋為“大海里的一粒穀子”,《中國成語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年版)釋為“大海中的一粒小米”,《漢語成語大詞典》(中華書局XX年版)釋為“大海里的一顆小米”,《新華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XX年版)釋為“無邊無際的大海中的一粒穀粒”。 

不難看出,以上辭書也都是將“粟”理解為其常義,同樣不能令人信服。看來對這一耳熟能詳的成語還有必要進一步認識。 

既然問題源於“粟”字的釋義,因此想真正理解其中“粟”字的含義,就必須查考這一成語的出處。“滄海一粟”源自蘇軾《赤壁賦》,原句是這樣的:“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這兩句雖為“客”語,實際上卻反映著作者的思想。“寄蜉蝣於天地”是說人生就像生命短促的蜉蝣寄寓於歲月長久的天地間,“渺滄海之一粟”是說我們渺小得如同大海中的一“粟”。 

近代學者徐昂《文談》對蘇軾此語頗有懷疑:“‘一粟’與‘滄海’何涉?‘渺太倉之一粟’或‘渺滄海一勺’皆可,是或坡公隨筆而未之審,或傳寫有舛耳。”但依筆者之見,此疑顯然也是拘於“粟”之常義所致,因為以蘇軾之學識,恐怕不會犯這種常識性的錯誤,反倒是徐氏這種探求文義不通而強改文字的做法讓人生疑。 

既然“粟”指的是大海中細小之物,那么它應是大海中固有的,比如沙石等物,所以從常理來考慮,此“粟”當非通常意義上的“粟”,即不應是“穀子”“米粒”等物。 

再查閱辭書,可以發現“粟”字條的一些相關義項對我們有些啟發。例如《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XX年版)“粟”條③列有“如粟的顆狀物”;《漢語大字典》“粟”條③也列有“顆粒如粟狀的東西”義;台灣中文大辭典編委會編纂的《中文大辭典》“粟”條⑤亦言“凡細顆粒之屬或曰粟”。這表明“粟”並非僅限於指穀粒等物,還可以指其他的顆粒狀物。《辭源》釋“滄海一粟”為“大海中一粒粟”,《辭海》也釋之為“大海中的一粒粟”,二注雖然都沒有明確其中“粟”之所指,不過《辭源》“粟”條列有“顆粒如粟之物”,《辭海》“粟”條也列有“泛指粟狀物”,且二者都舉蘇軾此賦為例。《中華大字典》(中華書局1978年版)的釋義更為直接具體,其“粟”條⑧:“沙謂之粟。”王力先生等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XX年第4版)“粟”條②也列有“沙粒等細小之物”義;宗福邦主編《故訓彙纂》(商務印書館XX年版)“粟”條第31個義項為:“沙、粟聲之轉,古亦通用。”這些辭書的釋義清楚地表明“粟”字具有“沙粒”義。 

“粟”之“沙粒”義在上古文獻中已經出現。例如《山海經•南山經》:“英水出焉,西南流注於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郝懿行《山海經箋疏》引郭璞注云:“細丹沙如粟也。”《康熙字典•米部》亦云:“沙謂之粟。”筆者特意對《山海經》進行了窮盡性調查,發現其中還有九處“粟”字用作此義,例如卷二《西山經》:“皇水出焉,西流注於赤水,其中多丹粟。”“洵水出焉,南流注於黑水,其中多丹粟,多青雄黃。”清代和邦額《夜譚隨錄•宋秀才》:“宋陰念一身蜩寄世間,真如恆河一沙,滄海一粟。”其中“沙”“粟”對文同義,“粟”之“沙粒”義尤為顯豁。 

既有辭書中義項為依據,又有文獻中實例相印證,“粟”有“沙粒”義當毋庸置疑。此義的“粟”置於“滄海一粟”中顯得既合理又貼切。 

基於以上所述,建議各有關語文辭書在相應的“粟”條中補列“沙粒”一義,同時將“滄海一粟”條的本義修訂為“大海里的一顆沙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