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考古典詩歌鑑賞試題走向簡析

縱觀94年以來聯考語文試卷中的古詩鑑賞題, 有一個明顯的趨勢,就是愈來愈傾向考查對普通群體都具備的永恆情志(如思鄉念親、惜別懷遠等)的理解,著重檢測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底蘊的感悟,強化了對學生文化素養積澱和人文底蘊闡發的能力考查。現結合近年聯考試題對一些傳統文化載體與情結媒介略作分析。

XX年全國(海南、廣西等地)聯考第16題考查了對杜鵑形象的理解。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6分

鷓鴣天 晏幾道

十里樓台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

驚夢覺,弄晴時。 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在這首詞中,作者為什麼要描寫杜鵑的啼叫聲?最後兩句是什麼意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古人認為杜鵑叫聲好像在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這首詞的主題是遊子思鄉,最適宜從描寫杜鵑的啼聲入手。

最後兩句是說: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決定回去的日期。表達了作者無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跡天涯有家難歸的感慨。

杜鵑在我國古典文化中有很深厚的文化情結。 杜鵑的鳴叫聲與“歸去”兩字字音相近,人們好像聽它叫喚“歸去”、“子規(歸)”或“不如歸去”。於是,離家外出的人聽到它叫喚“歸去”的聲音,就愈加想念故鄉;詩人們往往在表現懷鄉念土之情的時候,喜歡利用杜鵑這一形象。因此崔塗《春夕旅懷》的“蝴蝶夢中家萬里,杜鵑枝上月三更”,成了膾炙人口的名句。秦觀的《踏莎行•郴州旅舍》有句“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表現了旅人在清冷的旅館中聽到了杜鵑的“歸去”、“不如歸去”的鳴叫聲,好像勸自己歸鄉一樣,更加深了懷鄉之情。正因為聽到它的叫聲好似被勸回鄉一般,辛棄疾在《新荷葉》一詞中寫道:“人已歸來,杜鵑欲勸誰歸?”如果不了解古人把杜鵑的鳴聲當作“不如歸去”的勸歸聲,就會對辛詞的寫法感到隔膜了。

XX年北京聯考試題考查了對梅的形象的理解。

讀蘇軾的詩《紅梅》,完成①②題。  4分

怕愁貪睡獨開遲,自恐冰容不入時。故作小紅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隨春態,酒暈無端上玉肌。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

(注)詩老,指蘇軾的前輩詩人石曼卿。

① 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

a、“獨開遲”即點出了紅梅晚開,也賦予了她不與眾花爭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說自己真的擔心,而是含蓄地表達了不願趨時的情感。

c、“尚余”句在寫紅梅“雪霜姿”的同時,也透露出一絲無奈。

d、“酒暈”句是說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飲酒後臉上泛起的紅暈。

② 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詩人使用擬人手法,以紅梅自況,表達了與桃杏一起裝點春天的願望。

b、心境幽寒的紅梅“怕愁貪睡”,不肯隨“春”,故而未能及早開放。

c、紅梅生機難抑,爛漫開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潔,自成一片春光。 

d、面對百花盛開的“春態”,紅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節操。

上面兩個小題較簡單。①答案為c:“透露出一絲無奈” 錯誤。②答案為a :“尚余”句以擬人手法表達了不願與桃杏一起裝點春天,自成一片春光,保持高潔、孤傲的梅格,堅持節操。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以梅為題材者很多,或吟其形神俱清,或詠其風韻獨勝,或贊其標格清潔秀雅,或頌其節操堅貞凝重。陸凱、王冕、林逋、陳亮、宋匡業、楊維禎、劉克莊等都是詠梅高手。他們對梅花情有獨鍾,頗有情愫。 梅不畏寒,獨步早春的精神,歷來比喻人的剛強意志和崇高品質。梅花幽姿絕塵的寫照,也常常是詩人神韻仙骨的化身;是身陷逆境卻勇往直前為理想而拼搏的勇者,是趨絕於世清高隱逸不隨波逐流的孤高智者,是亘古至今創作主體心靈世界的客觀對應物。

XX年北京春季聯考題涉及到對大雁意象的考查。閱讀詩句,回答問題:

聞 雁  韋應物

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齋聞雁來。

寒 塘  趙  嘏

曉發梳臨水,寒塘坐見秋。鄉心正無限,一雁過南樓。

(1)填空:這兩首詩從體裁上看都屬於_____。這兩首都是抒發____。

(2)簡答:這兩首詩為什麼都寫到雁?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這兩首唐詩屬於詩的何種體裁自不必多說,答案為:

(1)五言絕句 思鄉之情(回答“秋思”也可以)

(2)雁是候鳥,春秋遷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奮力飛回故巢。這種景象每每牽動遊子的思鄉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濃濃的鄉愁。

XX年全國聯考第17題題考查了對“楊柳” 意象的理解。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前人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詩中“折柳”的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麼?

“折柳”這首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2分)同意“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1分)本詩抒寫了思鄉之情,而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3分)

本詩中有許多美點,如題目中 的“聞”字在全詩結構中的地位,“暗”字所包含的審美意味,“散入春風滿洛城”的藝術誇張等,然而,命題人只選取“折柳”這一點典故切入,其原因,一是它有極深的文化底蘊和極強的生命力,二是它確實是詩歌的“關鍵”。以此命題既可考查學生的文化知識,又可使命題“牽一髮而動全身”,考及對全詩感情脈絡的審美理解。

本題分成三問,或要求表態,或要求闡述。考生不理解《折楊柳詞》為唐代贈別、鄉思名曲就不可能得分,不理解折柳贈別是唐代著名風俗也不可得分。在這裡,實際上考的是考生的文化素養和底蘊。 柳枝春風舞,行人相思濃。楊柳,成了情感的載體;柳色,成了心靈的寄託。所以,在唐代,折柳送別就成了廣為流行的風尚。親朋分手,故人遠行,情人離別,都不約而同地折柳相贈,互道珍重。此時此際,楊柳已經不復是簡單的植物學意義上的楊柳了。它是情感的慰藉,它是生命的關懷,它是思戀的象徵。

古典詩歌中用來傳達情志的媒介很多,文人墨客往往感時生情:中秋望月懷遠,重陽登高思親,日暮行人思歸,月夜除夕傷春悲秋┉常常托物(子規、楊柳、梅、菊、雁、笛、月等)傳情。平時閱讀如能有這些敏感意識,對詩歌鑑賞能力必定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