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高三語文複習課插上輕靈的翅膀

高三如高山,為了跨越這座山,我們這些高三的老師個個消得人憔悴。然而每當聯考成績出來時,我們實在是慚愧不已。年復一年單調而機械的複習方法,鋪天蓋地的題海戰術並沒有給我們帶來可喜的成績,反而使學生身心俱累,不堪重負。究竟如何從根本上提高高三學生語文的實戰能力和競技水平,給複習課插上一雙輕靈的翅膀呢?就此,我談一下自己淺薄的體會。

一、走向生活,激發興趣

語文課本應該是詩情畫意的,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應該是激情飛揚,充滿活力和生機。而現在的語文課尤其是高三的語文課,成了公式化的方法歸納和總結課。老師教得索然,學生學得無味。要學生愛上語文,談何容易。沒有了興趣,何來的成績?因此,我認為我們的高三老師首先必須激發學生的興趣,與時俱進,與生活同步。讓那些語音、文字、詞語、病句等枯燥的知識點複習與生活結合起來,吊起學生學語文的胃口,提起他們的興趣。如在教病句知識點時,我就列舉了韓喬生解說足球比賽時的一些病例,讓學生辨析,學生爭先恐後回答,熱情很高。在教成語時,我就給學生一段有趣的生活實例,讓他們用恰當的成語概括這個實例現象。教語音、文字時,我就收集了很多主持人以及廣告詞和新聞中一些用錯了的字詞,讓學生識別。這些方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讓他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而且成績也得到明顯提高。

二、同步積累,與生共舞

“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優秀的語文能力也非一蹴而就,需厚積才能薄發。語文素養必須通過不斷的汲取知識的甘霖、科學有序的培養鍛鍊而日益深化加強。因此,語文老師必須讓學生重課內和課外的積累,並與學生一起參與,共同完成。

課內,我們可以利用課前5分鐘,靈活多樣的開展多種活動,如:課前5分鐘演講,讓學生針對生活、學習中的一些現象發表看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辨能力。讀書薦報活動,讓學生把平時閱讀過程中積累的好材料、好語段在課堂上讀一讀,並要求提早寫一百字左右的推薦理由,然後讓其他同學談一談聽後感受。如遇到同學們感受較深的文章時,就乾脆把課堂改為讀書報告會。每日一句或每日一題。教師也可以精選文章讀給學生。這些靈活多樣的形式,易於操作,學生感興趣,長期堅持就會取得理想的效果。

課外,我們可以開展各種各樣的競賽活動。比如針對聯考中正確使用成語這一專項,我要求學生積累成語,依據隨機操作的原則,首先每人每日積累兩個成語,然後以宿舍為單位搞“成語大比拼”,檢驗成語積累效果,此活動由四部分組成:一氣呵成(成語接龍);出口成章(命題用成語口頭作文);心領神會(表演猜謎);八仙過海,各顯其能(自編自導自演成語故事小品)。各部分各有評分標準,前三部分均限時完成,富有挑戰性。尤其是“心領神會”部分,由兩個環節構成:一是投影謎面猜謎;二是一個學生看成語進行描述、表演(但不能說出相同的字),另一個學生根據提示猜成語,多多益善,三分鐘時限。其他如“文言文背誦表演賽”、 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課本劇、借鑑“幸運52”里的“iq無限”文學常識競猜和“挑戰主持人”大賽中的限定主題片段作文等。

“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合抱之木,生於毫末”,通過長期的積累,不僅同學們的語文素養得到了提高,同時也減輕了複習的負擔,可謂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三、最佳化方法,提高效果

高中的眾學科中,語文非常不幸的面臨著一種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的尷尬局面:教者深感其難,學者亦乏興趣,社會上關於“語文誤盡蒼生”一類的指摘也劈頭而來。 “少慢費差”的高中語文,在數理化生、外史地政等諸多科目的邊緣夾縫中品嘗著冷落與無奈。甚至學生經常不認真學習語文課文,只做幾套練習題模擬卷,記誦一下文學常識名言佳句警句!在許多人眼裡,語文已經變成了單個的字音字形、枯燥的語法、古怪的成語、零碎的常識、片言隻語的警句!面臨這樣的尷尬局面,語文老師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尤其是高三的語文老師,如果還是處在大量訓,大量講的模式之中,“久則鈍兵挫銳”,成效在高密度和高強度的講述訓練中被抵消。須知,講述和訓練是兩柄“雙刃劍”;在無效訓練及其帶來的失敗的心理壓力下,學生就會逐漸喪失提高語文學業水平的信念,士氣日益低落,陷入簡單應付的狀態。

因此,我們就必須改變死板教條的固定教學模式,精心設計課型,靈活運用教法,激發與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把“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在課堂上就“放手發動民眾”,讓學生在老師面前“站起來,當家作主人”。真正變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為學生練,教師指導並積極監督。這個“練”首先要極具科學性,要能體現知識的特點,要符合學生認識掌握這一問題的規律。其次要有足夠強的訓練力度,因為畢竟是高三複習。下面就結合我的複習內容,談談具體做法。比如:ⅰ卷中第3小題選詞填空,我沒有站在講台上告訴學生每一組詞如何區分,而是讓學生通過查詞典了解詞義及其使用的區別,並各造一句,課上師生通過分析句子的正誤來達到理解該詞的目的。再比如語病部分,我先引導學生熟悉六大語病類型(在熟悉的過程中,通過修改加深印象),然後主要是學生結組討論病句病因,學生高聲誦讀及對照著病句認真抄寫修改後的句子。我希望學生通過上面的一系列有指導的自主行為在一定程度上獲得語句的規範語感。

要做到這些,真正提高課堂效率。這就要求我們充分背教材,背大綱,背學生。“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要讓學生在學海中揚帆遠航,教師就必須東風細雨,活水流淌,教海無涯學為舟。不僅只有一桶水,更應該做一眼泉,要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才能澆灌學生知識、能力的良田。

四、深挖考綱,活用試卷

認真分析吃透考綱和考試說明,明確能力要求,做到心中有數。用好聯考試題可以事半功倍。我們在使用試卷時,根據需要對試卷進行改造。如拆開法,將聯考試卷化整為零,每一階段根據需要“只取一瓢”,不貪多,不貪全,其他試題留待以後使用;歸類重組法,按照集體備課分工,將近年來同一考察內容的試題進行分類組合,成為靈活易用的形式。

五、借鑑創新,每日一練

沒有拿來,就沒有生機;光有拿來,就沒有活力。我在學習兄弟學校的每日一練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每日一練的形式,根據教學需要,靈活安排內容,像基礎知識、詩歌鑑賞、小閱讀、文言文等,成為有效補充知識,反饋信息,訓練提高的途徑。為了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習效率,我在選材時除了利用聯考試題、手中的資料外,我們還從網上廣泛蒐集各地區各大名校的試題,把握動向,精選試題,力爭給學生以精品。背誦是一個難題,學生容易忘,我們採用每天背一句,反覆抓,抓反覆的方法,過一階段就搞一次背誦達標測試,保障複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