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高考生必看:語文答題臨場應試寶典

如何充分展示自己的知識才能,在高考答題時如何做到儘量不丟分,爭取多得分呢?下面試根據平時的模擬考試、往年高考的答題和閱卷情況談談個人的看法。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態。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從容淡靜,不急不躁,心無旁騖,集中精力,這是制勝的前提和法寶。其次,要看清題乾和要求。否則,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看清是“正確的”還是“不正確的”,是“相同的”還是“不相同的”,是“主題思想”還是“藝術表現”,作文是“以……為題”,還是“以……為話題”等。以上是從總原則和方法來談的,那么落實到具體題目又將如何呢?

一、基礎知識題注意細微差別和語法規範。

字音題注意同(近)音字、形近字、多音多義字,因為該題考查的大多是常用而有容易讀錯的字。字形題注意形似字、同音字,從漢字的“六書”、從意義來推求該字的書寫正確與否。對實詞、虛詞的考查要注意其細微差別和側重點。熟語(含成語)判斷題,切忌望文生義,注意似是而非的成語,如“不以為意”與“不以為然”,“不負眾望”與“不負眾望”等,從感情色彩、陳述對象、習慣用法、謙敬色彩等方面考慮。

二、科技說明文的閱讀要從整體把握。

自然科學類文章主要考查考生的概念、判斷、推理能力。對“詞語”的理解,實際上是對“概念”的理解,要把握概念的本質特徵;“對內容的解說”實際上是對信息收集與整合,注意選項內容與題乾內容的關聯。推斷題可從過大、過寬、因果倒置、強加因果、無中生有等方面考慮。社會科學類文章實際上社科類小論文,要從觀點、材料、論證、推理等角度來考慮。無論是自科類還是社科類文章,實質都是科技小論文,都是觀點、材料、證明和推理,該題考查的還是語文能力。

三、文言文閱讀注意古今不同。

閱讀時,首先當作典雅的現代文來讀,整體把握文章的大致內容,因為語言有繼承關係,不要一看到文言文就畏難,平心靜氣地看下去,注意前後句子的互為補充,相同句子的對應詞語在意義上的相互關聯。在答題時注意這是考文言,偏重在“言”,與現代漢語不同,翻譯句子時,要特別注意省略的詞語和特殊用法的詞語。

四、古詩賞析要進入語境。

去年湖南卷古詩鑑賞表面上看是賞析兩首詩,實際上第2首已經賞析出來,以為考生賞析第一首的導引。第1問考查對全詩含義及詩眼的作用的理解;第2問考查對寫作手法、主要意象的表達內涵的理解。按說也是過去的基本命題形式,題乾的要求也很清楚。但還是有不少學生未得讀詩的要領,比如應結合詩題與詩句來讀(一實一虛)、應注意景物對情感的象徵隱喻等。答題時一定要在各個環節上坐實。比如此題第1問,“望”虛寫置身峰頭,以及“更期待京華親故施以援手”很少有人答對;第2問,則一般答得比較籠統,未落實。仿寫類賞析,注意對應點;如果是問答類,也不妨參照賞析類來答,即通過什麼景(物),表達什麼情(志,或理),運用的是什麼手法。不要有遺漏。

五、文學作品閱讀注意整體和思路。

對文學作品的閱讀要從整體把握,理清思路結構,注意象徵義和比喻義。這裡特彆強調一下“作用類”試題的思考角度。一般來說,無論是詞句運用、題材選取、或是表現手法的作用,一般都要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思考:詞句的(1)表層含義是什麼(材料的內容是什麼),運用了(2)什麼手法,其(3)深層蘊涵是什麼,對(4)思想感情的表達有何作用(這一點往往出現與深層蘊涵重合的情況,但並不絕對,因為思想感情往往關涉主旨),有何(5)表達效果。當然並不是說每一道題的答案都一定要答上這五點,具體問題得具體分析,但我們往往需要從這五個方面切入思考回答答題,才可能得到滿分。比如《一日的春光》第二題第二問“這樣的寫法有什麼好處?”有同學這樣回答:“這樣的寫法可以突出作者的感情,使表情達意更加順暢。”這個答案存在以下問題:①漏掉了“欲揚先抑(或是鋪墊襯托)”的手法,要扣分;同時手法不明,自然突出下文的“一日的春光”這一要點也就漏掉;②突出作者什麼樣的感情沒有明示,回答過於空泛而沒有針對性,不是“閱讀”的答題,當改為盼春不得見而失望,突出作者熱愛春天的感情;③其回答涉及到了表達效果,“使表情達意更加順暢”,但這一分析不恰當,“反覆這樣說”,應該是強化作者的情感表達。答題者的失誤就在於不明白回答“作用類”試題的切入角度。

六、賞析短評寫作要敘、析、評結合。

敘述要概括抓點,分析要簡潔、評是對以上敘析所作的評論。最好用總??分??總來結構全篇,這樣眉目清晰。去年高考得分高的往往是抓住了要點(有點像做問答題),加上語言表達能力較強。得分低的則主要是未認真審題,寫成整體性的賞析了。

七、作文要審清題意和要求。

縱觀近兩年湖南作文題,都是著重於寫個人體驗和感悟,這既符合課改要求,也有利於避免重複。而從考生作文情況來看,一是沒有審清材料,材料實際上有導向和提示作用,“親職教育”和“跑的體驗”都有提示作用。如去年高考作文提示語中有“請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表明希望看到你寫自己的體驗,但還是有許多考生寫的是歷史人物或文學人物的體驗;二是沒有審清要求,今年繼續“限文體”,實際上就是寫成議論文或記敘文。議論文就是擺事實,講道理。觀點要明確,見解要深刻,材料要典型、豐富,條理要清楚。記敘文要中心明確,語言要優美,注意於細微處見真情。三是結構意識不強。總共800字的文章,卻雜雜沓沓的包羅幾個主題,思維混亂,條理混亂,卷面混亂。在網上閱卷,尤其是要加快速度的時候,這種文章是要吃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