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寫作導航:“公德”作文升格途徑展示

XX年中考寫作導航:“公德”作文升格途徑展示

【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700字的文章。

近日,杭州、青島等地公園免費開放後不斷遭到人為破壞的訊息屢見報端。青島的百花苑公園裡安放著20尊已故青島籍或曾客居青島的文化名人雕像,本是讓人們憑弔的,但有些雕像卻遭到了人為破壞,康有為的“臉上”被刀子劃出了一個約5平方厘米的傷痕。杭州太子灣公園免費開放第一個月,遊客數量比上一年全年還要多50%,園內1.2萬平方米草坪被踐踏得只見泥土不見草,粗略估計損失在100萬元左右。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原文線上】

也說公德

陽穀第二中學志遠班

劉海林

有了社會公德,我們的生活才得以正常運行;有了社會公德,國家才可以繁榮安定;有了社會公德,社會才能和諧發展。

然而,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目前的公德現狀又是怎樣的呢?

前幾天,我曾無意中看到一個小學生的作文,主要內容是寫一名同學在操場上揀到一個錢包後歸還了失主,於是該生受到了班主任的表揚,可小作者卻認為該生是為了“出風頭”,並說她目的在於向班主任邀寵,“言辭犀利”地說其“真不要臉”!看完,我大為困惑,難道現在拾金不昧也成為“缺德”了嗎?

看了上邊的文字,你有什麼感想呢?也許你和我一樣感到又可悲又可氣。難道這就是我們社會文明發展的結果嗎?我國的社會公德還有一席之地嗎?記得梁啓超曾說過:“我國民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可直到現在,我們仍沒有扭轉這個局面。公車上不給老弱病殘孕讓座,見義勇為者受到嘲笑,面對“禁止喧譁”的標示牌吵吵嚷嚷,在“禁止吸菸”的場所菸頭滿地……這些現象屢見不鮮,舉不勝舉。現在的人真的是太“缺德”了。

其實,給老幼病殘孕讓座、見義勇為、遵守公共秩序,這些本是最基本的社會公德,我們本該自覺遵守,現在卻需要用法律法規來強迫我們去做,難道這不是太可悲了嗎?

大家知道,我們大多數時間生活在一個由親人熟人組成的世界裡,如果道德準則都是“私德”而非“公德”,那我們的社會將會變得多么可怕啊!

令人欣慰的是,我國社會公德的流失,已經引起了各方面的關注,xx也為此提出了新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八榮八恥”,並以此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道德觀念。因為青少年是國家未來的主人,時代的希望。XX年6月28日,中華社會公德志願者活動協會發出《中華社會公德志願者倡議書》,為了推動全社會文明建設的健康發展,重塑中華民族文明古國光輝形象,為使我國全社會文明程度和全民素質進一步提高,使“營造美好和諧社會”真正成為現實,全社會各階層都要積極行動起來,爭做中華民族文明建設的使者,把雷鋒精神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貫徹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為推動全社會整體文明程度的快速提高和全民素質的全面提升做出應有貢獻!

【問題診斷】

由事實材料入手,由衷發出對社會公德流失的慨嘆,在扼腕嘆息之餘又看到了社會公德轉好的希望,應當說觀點是明確的。文章能夠圍繞“公德”展開闡述,放得開,但因缺乏條理使文章顯得散亂,論證缺少層次推進而使觀點不夠深刻鮮明。對論據的使用剪輯不夠,事理分析顯得膚淺,因而論證沒有力度;另外,語言表達上要簡潔精練,個別語句措辭不夠恰當。具體說來,以下幾個方面在修改時需要注意:

1.開篇觀點明確,但顯得突兀;材料作文不妨從材料入手提出看法。

2.由一個設問句引發下文,所舉小學生作文的事例似乎很典型,但與前句“公德現狀”不吻合,事例的可信度不高,不如列舉現實中的反面現象。

3.“我國的社會公德還有一席之地嗎?”“現在的人真是太‘缺德’了”,這樣的話是以偏蓋全,認識片面,應恰當表述。

4.引述“倡議書”的內容過多,而且引述後應該從事理上進一步闡述,這樣才能使事理深刻、鮮明。

【升格佳作】

守望公德

陽穀第二中學志遠班  劉海林

看罷材料,如鯁在喉,不吐不快,我也來說說社會公德問題。①

公德,即社會公共道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共同遵守的基本行為規範,是社會文明程度的外在體現。自覺遵守和維護社會公德是一個人修養的重要體現,每位公民都應當以公德要求和規範自己。②

這不禁使我聯想到幾天前看到的一則訊息:

一位70多歲的老人在公車上苦求“賜座”沒人理。老人叫朱祥林,患有肺癌,老伴因雙腿患有風濕而不能送他去醫院,只好把他送上了公共汽車。誰知老人上車十多分鐘,竟沒有一個人給他讓座。老人最後疼痛難忍,只好掏出肺癌病歷,用虛弱的聲音央求全車乘客:“我是一個肺癌患者,真的支撐不住了,誰能給我讓個座?”車內靜下來了,但一些乘客卻無動於衷……③

我在氣憤的同時也感到深深的悲哀!改革開放大大促進了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但很多人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卻變得自私自利,進而導致全民誠信力、社會公信力嚴重下降,社會公德嚴重缺失。在我們身邊,亂丟亂放垃圾者有之,踐踏草坪、張口污言穢語者有之……這與我們現代的社會文明極不相稱!在剛剛結束的人代會上,有位企業界代表提出在公車上掛出“不為老弱病殘孕讓座者,罰款50元”的警示牌,竟得到了積極的回響;廣州一些學生向政府提出出台“見義勇為法”,這一建議也得到了重視。④

季羨林先生在96歲高齡時特別推出一本“談道德”的書,他說,到了今天,由於種種原因,一部分人竟然淪落到不知什麼是公德,實在是給我們臉上抹黑;現在許多有識之士高呼提高公民素質,其中當然也包括道德素質,這實在是當務之急。構建和諧社會是當今時代的主鏇律,如果我們連基本的社會公德都不能遵守,不能維護,又何談和諧社會的構建呢?令人欣慰的是,社會公德的流失,已經引起各方面的關注。“八榮八恥”體現了新時期的榮辱觀,是新時期的主流價值觀和道德建設的標桿;XX年6月28日,中華社會公德志願者活動協會發出“中華社會公德志願者倡議書”。以正確的榮辱觀作為燈塔,我們的社會定能使“公德”這艘大船駛向光明的彼岸。⑤

讓我們的心中時刻裝著社會公德,讓我們時刻踐行社會公德。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能愜意漫步在文明之花處處開遍的康莊大道上。

我期待著這一天……⑥

【化蝶精評】

①扣合材料,開啟全篇。

②呼應標題,自然展開行文,提出中心論點。

③宕開一筆,從現實生活中的反面現象取例,事例典型!

④對事例加以分析,一個感嘆句,表達出內心深深的遺憾;揭示當今社會公德喪失的原因,並輔以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再用一個感嘆句,表明作者的態度,發人深省!

⑤由季羨林先生的話過渡到正面闡述。用一個反問句,提出警示;“八榮八恥”“倡議書”實則是提出要求,即應當怎么做;“燈塔”“大船”等比喻,說明公德建設的意義。

⑥揭示觀點,提出希望;結尾用省略句收束,意味深長。

【升格小結】

修改稿與原文相比,有以下優點:

首先是論證思路變得嚴謹。由材料入手引出論證的話題,接著用一則材料說明當今公德流失的現象,並結合事實進行分析,最後闡述弘揚公德意識的緊迫性與現實意義,這樣文章層層推進,使得思路清晰,論證有力。

其次是作者對使用的材料進行了更換與調整。把由小學生作文看到的事例換成了公車上苦求“賜座”的事例,這樣的事例有更強的現實性。從社會關注的角度,刪除過多引述,只保留“倡議”舉措,言簡意明。

第三是強化了對事理的分析。作者除對部分表述不當的語句進行修改外,在事例後強化了事理分析,揭示出當今社會公德嚴重缺失的原因,分析了構建和諧社會加強道德建設的迫切性與深遠意義,論證深入。

總之,議論文重在說理,不管是對某一事理的論證,還是對別人觀點的反駁,都要達到令人信服的目的。立足觀點,選用典型例證,強化事理分析,才能使觀點鮮明;善於運用論證手段,“放而又收,不離中心”,才能使論證嚴謹,有說服力。

名言佳句廣場】

○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孟子)

○道德衰亡,誠亡國滅種之根基。

(章炳麟)

○構築人格長城的基礎就是道德。

(陶行知)

○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但丁)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將它流傳到久遠的後世。(莎士比亞)

○應該熱心地致力於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德謨克利特)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劉備)

○對一個人的評價,不可視其財富出身,更不可視其學問高下,而是要看他真實的品德。(培根)

○這個世界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心靈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康德)

【素材連結】

一口痰的代價

據報載,美國客商與我國某醫療器械廠決定合作生產輸液管,美方代表約瑟應中方之邀參觀車間,約瑟感到合作前景很樂觀。參觀期間,廠長急步走到牆角吐了一口痰,隨後用鞋底擦去。正式簽約的那天,約瑟沒能如期到達,而是留下一封信:“一個廠長的衛生習慣可以反映一個工廠的管理素質,況且你們生產的是用來治病的輸液管,人命關天……請原諒我的不辭而別。”

傭工丁龍

19世紀末美國紐約有一個富翁,雇華仆一人,名丁龍。數年後將之辭退,但該翁居室不慎失火,翁幸免於難。丁龍聞訊後即自動返來侍候在側,翁不勝感動,因問曰:“我早將你辭退,為何自願重返?”丁龍答曰:“家父早有明訓,親鄰有難,必助之。”丁龍在富翁處又工作多年,辛勞致病而死,死前對翁曰:“余多年來所獲薪金未嘗多用,悉數積存於此,有一萬餘元,不如奉還。”翁大慟,遂又捐贈十餘萬美金,加原數總共約20萬美元,在哥倫比亞大學設立“丁龍漢學講座”,以紀念這位目不識丁,但集中國倫理道德於一身的華工。

無人看守的菜市

在廣西南寧市大學路29號的單位生活區里,有一個特別的小菜市,每天都無人看守,卻經營了十幾年。小菜市擺在小區的休閒廣場,10個菜籃子整齊地擺放著,每個籃子裡都放著捆好的蔬菜。不時有居民前來買菜,他們選好蔬菜後,就把錢放到籃子上掛的布袋裡。這些蔬菜是小區內的幾位退休老人種植的,是不施化肥、不使用農藥的“無公害蔬菜”。68歲的劉文英大媽說,當初只是種來自己吃,吃不完才拿出來賣,但是又不好意思守著,於是就把價錢標上後,遠遠看著,後來發現大家都自覺地付錢,久而久之就成了不成文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