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促進農村勞動力充分就業的情況報告——區二屆六次全會專題調研報告

(三)加強服務強化管理,促進農村勞動力充分就業。目前,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對促進農村勞動力充分就業儘管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但離農民工的需求相差甚遠。根本原因是服務不到位,管理不到邊。公安部門要做好戶口和治安管理服務工作;司法、勞動部門要做好農民工合法權益的維權服務工作,監督用工單位在使用農民工時與市民一視同仁;就業部門要為農民工提供務工信息、介紹崗位等牽線搭橋工作;農業部門要做好農村勞動力資源信息平台建設和更新、農民工進城後他們的承包地的管理工作;陽光辦、教委、移民、扶貧、外經委、婦聯等相關部門要抓好農村勞動力的培訓工作;計生部門要抓好流動人口的計畫生育工作;建設部門要檢查督促建設企業及時發放農民務工工資;民政部門要抓好城市社區建設;工會部門要抓好進城務工農民的工會聯合會建設。各部門之間要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完整的服務管理體系。

(四)建立健全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促進農村勞動力充分就業。農民工所從事的多為髒、累、重、險的職業,工作條件相對比較惡劣,而農民工由於所處的相對弱勢地位,其權益往往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建立健全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讓農民工參加各種社會保險十分必要。據我們調查,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按重要程度分別是養老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一些經濟發達的城市已為進城務工農民開設了工傷保險、醫療保險等險種,深受農民工歡迎。但我區至今沒有出台讓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的具體辦法。區政府應責成相關部門開展調查研究,儘快制定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的實施細則,讓農民工與城市居民一樣,享受養老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社會低保等各種社會保障,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五)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促進農村勞動力充分就業。首先是要儘快制定《農民工權益保障法》,當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才能做到有法可依。其次是公安、司法、勞動等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依法查處侵害農民工合法權益的案(事)件,儘量從低收費或免費為農民維權。第三是加快建立進城務工農民的工會聯合會,協調勞動關係,維護合法權益。

(六)徹底解決進城農民工子女入學難,促進農村勞動力充分就業。農民工子女入托入學問題不僅關係到提高農民工的整體素質,而是關係到整個國民素質提高的問題,因此應該把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列入國家教育計畫統籌安排。區教委要分別指定幾所學校接納農民工子女讀國小、國中、高中,被指定的城區各中、國小任何學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農民工子女入學。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工子女在指定的學校就讀與常住本區的城區學生實行同一收費標準,學校不得以任何名義和理由向農民工子女收取“借讀費”和與入學掛鈎的“贊助費”、“捐資助學費”。農民工子女在我區就讀期間,與本地學生在評優獎勵、入隊入團、課外活動等方面一視同仁。

(七)加強農民進城務工就業信息指導,促進農村勞動力充分就業。新聞媒體及各鄉鎮、街道要為農民進城務工免費提供就業信息。廣播、電視、報紙要免費刊登招工廣告,鄉鎮、村利用政務公開、村務公開欄公開就業信息,讓農民多渠道、多形式了解務工信息。勞動、就業部門要幫助聯繫用工單位,並監督各用工單位不得歧視農民工,不得制定不利於農民務工的客觀條件,即只能以崗位定條件,不能以身份定條件。讓農民工與市民在同一起跑線上參與平等競爭獲取工作崗位。

(八)積極開展進城農民工家庭生產互助,促進農村勞動力充分就業。據我們調查,現在很多家庭的年輕勞動力進城務工後,家裡只剩下老弱病殘及兒童,從事農業生產非常困難。這個問題不解決好,不但會嚴重影響農業持續、快速發展的好勢頭,而且還會影響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的進程。各級政府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一是組織區、鄉鎮街道幹部與家庭勞動力困難戶結成幫扶對子,在他們農忙時幫助搶收搶種;二是農村黨支部、村委會要組織助耕隊,解決他們的生產困難;三是在家的農村黨、團員要建立固定幫扶對象,隨時為他們排憂解難。儘量解除進城務工農民的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