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婦聯組織如何參與社會管理創新調研報告

三、對策與思路

婦聯組織要進一步承接政府轉移的公共管理職能,填補政府里管理和公共服務中的不足,為婦女民眾提供恰當有效的服務,不僅要加強婦聯原有工作機制,增強婦聯組織的凝聚力、影響力和組織實力,更要勇於創新、敢於實踐,拓展婦聯工作領域、增加公共管理抓手,切實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和婦女民眾的需要。

(一)有效參與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提高婦聯組織影響力。婦聯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重點是代表婦女兒童利益,協助政府管理婦女兒童事務。只有從源頭上民主參與民主監督,才能取得管理實效。一是推動制定有利於婦女兒童的保護和傾斜政策。婦聯應當在開展廣泛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就目前女性在就業、勞動保護、城市拆遷和農村征地權益受損、家庭暴力以及在家庭中財產權利的受侵害等問題方面,提出相應的解決思路與實施方案,並通過向黨委政府提供調研內參,向人大政協提出議案、建議等方式並努力促進人大、政府制定、修改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以切實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二是推動婦女參與民主管理。要通過與組織部門聯合培養選拔女幹部,努力提高女性在各級領導崗位上和在各級人大、政協中的數量和比例,以使更多的優秀女性進入決策參與層面,從源頭上代表和維護婦女權益。同時鼓勵和幫助婦女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引導婦女自身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

(二)建立項目化運作機制,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伴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社會的轉型,婦女問題更為複雜多樣,婦聯傳統的以活動為主的工作方式收效甚微,應當建立科學的工作運作機制,落實資金、落實人員,嚴密部署,以保障工作有效、順利地運轉。一是要建立項目承接機制。把握市場需求,協調社會資源,通過政府委託和自主開發等形式,積極主動承接政府授權的一些如下崗女工培訓項目、職業技能免費培訓項目、文明禮儀培訓項目等社會公共管理和服務的項目,打造形成一批為婦女兒童服務的公共產品。二是要完善項目合作機制。婦聯是群團組織,資源有限,如何突破這一“瓶頸”,最大限度地拉長工作“短腿”,要以開放性工作思路,更大力度地協調、整合各方資源解決這一難題。對於政府委託的項目,婦聯組織可以單獨組織實施,也可以與其他社團和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聯合組織實施,吸納不同知識結構、不同經歷閱歷、不同需求視角的志願者融入到婦女發展項目的實施和研究中,發揮各自優勢,建立互惠、雙贏的合作模式。三是規範化項目運作。項目化管理的目的,不僅僅是向政府爭取資金,更重要的是用科學的方法提高服務供給效率,改善服務質量。但目前我們的項目管理水平不高,許多項目名為項目卻缺少科學的管理、評估方法,目標不明確導致效果不明顯。因此邀請專業人士參與,廣泛吸取先進經驗,建立一套規範的、標準化的項目管理程式勢在必行,從目標到產出,從規劃到實施,從監督到評估,都有清晰的標準和規範。

(三)建立覆蓋廣泛的組織網路,提高參與公共服務的有效性和參與度。一是應與各類婦女組織加強聯繫。婦聯應在現有的縱向組織體系基礎之上,與各類自下而上的婦女組織橫向構建合作型組織網路,形成以婦聯為核心的,與其他各類婦女組織平等互助的合作型的組織網路體系,要大力發展壯大外圍組織如各種行業協會、婦女志願者隊伍等,充分發揮各類社會組織和專業人員、志願者的作用,努力發展成為婦女工作的有效力量。二是大力發展經濟實體.應當引導社會力量發展為婦女兒童服務的教育、宣傳、活動、服務型經濟實體,使每個經濟實體通過自主設計服務項目,積極爭取政府授權,降低政府管理社會的成本。建立經濟實體可以先依託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利用活動中心多年來服務婦女兒童的成熟經驗,增加市場化工作內容,培育一批運營效果和社會效果良好的經濟實體,循序漸進的擴大實體的規模和數量,逐步規範為現代企業制度管理的經濟實體。並藉以推動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經營性項目和公益性項目的分離,使公益的歸公益,經營的歸經營,提高各項工作的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