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城區特殊青少年群落“街角青年”生態調查

【日常生活】單調乏味中打發時間

中午起床碰頭,然後上網、看錄像、玩桌球、唱卡拉ok……凌晨2~3時回家

黃海說,對於“dy群街角青年”而言,早晨是從中午開始的,晚上的夜生活往往使得他們在每天上午補睡眠。一覺醒來,各自在家裡吃過中飯,不用人召集,中午12時左右就自覺來到d社區的某個街角,懶懶地在陽光下抽菸、閒聊,當人數聚集到10餘人時,便開始重點討論“今天如何打發”,然後開始他們新的一天“街角生活”。

“其實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網咖、錄像廳、桌球室和卡拉ok廳里度過,具體去哪裡得由天哥說了算,如果天哥沒來,那就是我們說了算。”作為“dy群”中的核心層成員,今年17歲的“武狀元”不無得意地說。就這樣,“dy群”的“街角青年”根據老大或者核心層成員的意見決定了當天的生活方式:如果下午的主體活動是網咖、電游,那么活動結束以後,大部分“dy群街角青年”成員會各自回家吃晚飯。而“dy群”中的核心層“天哥”、“武狀元”、“豆芽桿”、“耗子”等人則會繼續聚在一起閒逛打發時間,然後一起去某個成員家中或d社區某個小餐館蹭飯,在交流下午的活動心得同時,討論晚上這個對於“街角青年”來說最為重要的活動時間安排。

晚上7時左右,“dy群”成員們會陸續繼續來到社區的某個街角集合,當人數達到10餘人或數十人時(成員與下午活動相比會有變化,但其中肯定有2~3人“dy群”核心層成員),同樣,經過核心層成員的決定,他們去錄像廳、桌球室和卡拉ok廳居多。

晚上的活動會進行得很盡興,“街角青年”們不論那天晚上乾什麼,都會在一起聚到凌晨2~3時,然後帶著一身疲憊和“瀟灑”後的興奮回家睡覺,第二天再重複這樣的生活。

【經費來源】從“灰”到“黑”想方設法

各自湊錢在d社區開過鋪子等等,最後全是關門大吉,然後想盡一切辦法撈錢吃飯、娛樂為主體的生活是一筆很大的開銷,從家裡和親戚要的錢寥寥無幾,自己又沒有工作,而家庭顯然是不可能為他們這種“灰色生活”提供資助的,因此,生活來源成了重要的生存問題。

“天哥是我們的好老大,每次打架他都沖在前面,一有錢我們都是大家一起花,吃飯也會帶上我們,如果我們有錢也絕對會和兄弟們一起用,大部分時候都是大家一起湊錢玩,當然大部分的錢還是天哥在想辦法解決。”

“dy群”的第四把手“耗子”說。

在幾個月的觀察中,黃海他們發現,作為這群“街角青年”的老大,“天哥”必須考慮和擔負群體活動的絕大部分經費,必須為手下幾十個小弟兄們安排好出路。為此,

天哥想盡了一切辦法。

他甚至還曾經積極組織一幫人,通過各自家裡湊錢在d社區開過鋪子,什麼“快餐店”、“服裝店”等等,讓小弟兄們去管理店面,可這些正經生意卻在“街角青年”的懶散經營和形象不佳下是“開一個砸一個”,最後也是關門大吉。籌不到經費則意味著“dy群”的活動會停止,交流會停滯,最後導致老大權威的喪失和“dy群”的解體。於是,“dy群”開始在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