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城區特殊青少年群落“街角青年”生態調查

面的l社區敲詐勒索小學生和年紀較小的國中生,一些問題學生開始加入他們的行列,甚至因此而輟學開始與“街角青年”們合流,最後成為“街角青年”。而一些小打小鬧的偷竊行為也開始在“dy群”的價值觀念中得到認可,老大“天哥”因此還拜一名老扒手為師,“灰色”開始向“黑色”演變。最終在XX年7月,“天哥”因盜竊不成而搶劫,被當場抓住送少管所管教一年。

【角色自辯】“我們不是惡勢力”

大家在一起只是熱鬧,有個伴,在一起玩,當然如果沒錢玩,也會做點小壞事。“誰都瞧不起我們,又沒有正式的手藝,找不到也懶得去找工作,反正在別人眼裡我們是小混混,那就乾脆混得了,我就不相信活不下來,混久了,自然也就要惹是生非。”當談到社會對他們的看法時,“天哥”一臉的玩世不恭,可眼中卻不自覺地流露出對正常社會的嚮往和無奈。

據了解,幾乎所有的“dy群”成員都曾有過好好做人的想法。在家庭的幫助和社區居委會的推薦下,“天哥”曾經開過鋪子,讓一幫小兄弟看守鋪面,“武狀元”曾經去應聘過保全,“耗子”曾經想去某個商場當櫃檯營業員,但均以失敗告終。

“別人看不起我們,可我們自己還是得看得起自己啊,我們在學校讀書雖然不多,但還知道要做有出息的人,可是後來我們卻覺得這個社會不讓我們成功,我們沒有機會出頭,那我們就會用自己的方式來出頭。”“天哥”說:“其實很多事情我們是在搞破壞,你們認為不應該的,我們偏要去做,有時候看到別人被我們捉弄後的憤怒,我們就會覺得蠻興奮,到後來,我們把這種事情作為我們這幫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我們絕對不是惡勢力,大家在一起只是熱鬧,有個伴,在一起玩,當然如果沒錢玩,那也會做點壞事。”“天哥”很嚴肅地澄清說,與一些違法犯罪幫伙不同,他們的行為方式和運作規則決定了它是d社區“街角青年”自發形成的一個“灰色社會”。但是,“街角青年”這種相對主流社會而言的“灰色青年”,很有可能發展成為“黑色”,暴力和犯罪傾向愈發明顯,暴力行為越來越多。如XX年,“天哥”為首的“dy群”打了3次群架,XX年則打了5次,“豆芽桿”為此丟了一隻眼睛。(除黃海外,其餘均為化名)新報記者朱浪

長沙城區特殊青少年群落“街角青年”生態調查之對話

誰把我們撒落街角

對話專家

7月2日,記者與黃海相向而坐,話題很沉重。

平心而論,對於“街角青年”,社會,也就是通常我們所謂的主流社會,是很難從心理上接受這幫青年人的。在常人眼中,他們不學無術,惹是生非,學校、家庭都容不下他們,他們的容身之所理所當然地也就狹窄得只剩下“街角”了。然而,這個群體裡的並不都是壞孩子,他們渴望回歸,渴望被容納,如果一定要說他們壞,他們變壞的過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變壞的原因更值得深究。

對話人物:湖南省社科院社會學法學所助理調研員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