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城區特殊青少年群落“街角青年”生態調查

黃海:不會的。例如,我們調查的dy地區由僅一街之隔的l社區和d社區所組成。其中,d社區以“街角青年”居多,l社區由於擁有一個非重點國小和非重點中學,以問題學生和中途輟學學生居多。

兩個社區的青少年儘管分屬不同的社區和文化社會形態,但是他們之間卻有著某種千絲萬縷的聯繫。事實上,l社區的問題學生和中途輟學學生由於受到對面d社區“街角青年”的強大作用力和吸引力,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成為“街角社會”的隱性社會基礎,源源不斷地補充和繼續維繫對面這個“灰色社會”的穩定存在,成為d社區“街角青年”的外圍組織和後備力量。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遇到了15歲的“小z”(化名)。“小z”是經常和“天哥”他們混在一起的人,但他的真實身份卻是對面中學的初二在讀學生。在“天哥”的幫助下,我們與“小z”進行了數次交流。“小z”認為,他的成績不好,紀律也不好,肯定考不上大學,還不如早點加入社會。在小z看來,覺得每天跟著‘天哥’走不會吃虧,他們都把他當兄弟,有什麼事都罩著他。在“dy群”里,“小z”認為找到了自己的群體歸屬,甚至還能在這個群體中找到滿足自己社會地位流動的路徑。

新報:那又是什麼力量使l社區的問題學生成為d社區“街角青年”的外圍組織和後備力量?

黃海:作為一個15歲左右年齡段的青少年,“小z”根本就不會知道他自己認為的參加社會其實是一個邊緣青年群落組成的“灰色社會”,更加不會知道這不是主流社會中的社會成功流動模式,而是在一個亞文化社會中的內部地位流動。作為同一個年齡段的接受他的“街角青年”群體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在滿足自己休閒玩樂的同時,也在吸引著對面問題

學生的羨慕和內心嚮往;更加不會意識到自己不自覺形成的“街角社會”在牢牢讓他們保持“街角身份”忠誠的同時,也在對對面問題學生產生強大的吸引力,讓他們不自覺地成為“街角社會”源源不斷的後備生力軍。

‘小z’走的路子其實是在重複‘天哥’和‘dy群’‘街角青年’們走過的老路:問題學生——輟學學生——“街角青年”——“街角社會”。只不過不同的是,“小z”們除了因為學校、家庭的原因以外,還受到了“天哥”和“dy群”不自覺形成的“街角社會”的強大向心力作用。因此,“街角社會”暫時不會隨著“街角青年”年齡增大要成家立業的社會化步驟加快而呈現動盪和解體的趨勢。(除黃海外,其餘均為化名)新報記者朱浪

怪狀循環

街角遊戲規則固定領頭人“前赴後繼”

老大“天哥”於XX年7月被抓後,並沒有出現如社會期待的幫伙解體現象,相反,“dy群”還在繼續運轉,新的成員陸續加入,“武狀元”也在實際上充任了新的老大角色,繼續領導“dy群”的生存。

黃海說:“這說明,在‘街角青年’這個群體中,成員們除了因為共同的價值觀念而聚集在一起,共同享有一種亞文化群的社會心理以外,還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擁有其社會結構、身份忠誠和成員基礎的隱性社會。讓人感興趣的是,‘街角青年’的組織結構與運作模式與我們的主流社會遊戲規則制定具有驚人的相似性。”他們有對社會流動的欲求,在往上的動力被阻礙和限制時,他們會選擇在“街角幫派”中以一種亞文化心理特徵,竭力形成一個亞文化社會結構,並在這種結構中尋求領頭人依賴、心理認同和流動欲求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