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外來農民工子女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研究》結題報告

2、以課堂為主陣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課前:

(1)準備好物品的習慣

a、強化訓練

二年級學生自控力差,沒有整理物品,做好學習準備的習慣,單憑老師的一句簡單的“做好課前準備啊”絕對不行,學生前腳答應,後腳就出去活動了。所以我決定通過強化訓練讓學生養成課前準備物品的習慣。我經常利用晨會、班隊會課反覆演練,同時表揚做得較好的學生,並委任這些學生做小隊長,監督同組學生做好課前準備。學生由最初的上課時桌面亂七八糟,到隊長提醒能夠被動整理桌面物品拿出下節課的書本,到現在的自動完成課前準備,發生了質的飛躍,看見學生的變化,我的內心充滿了幸福感!

b、表揚激勵

好學生是夸出來的,學生自制力差,忘記是難免的。“物品擺放我最好”的評比使學生在比賽中獲得表揚與獎勵,一個笑臉,一句表揚就會讓做得好的學生做得更好,沒做好的學生及時糾正;如果教給別人正確的做法,並連續幾天都做得很好,就給予獎勵。我想一次獎勵要比1o次批評的效果好得多。久而久之,學生課前準備用具的習慣就會養成了。

(2)專心聽講的習慣

專心聽講是學生在課堂上接受信息、獲取知識的基本保證。二年級的國小生年齡小,好動、易興奮、易疲勞,有意注意保持時間短。針對這些特點,專心聽講的學習習慣是否養成,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果。培養學生專心聽講的習慣,除了正常的課堂學習常規的教育與訓練外,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了如下研究:

a、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講課,教學語言力求兒語化和趣味性,激發學生認真聽講的興奮點。如:數學教學內容本身比較抽象、枯燥,如果教學語言生澀、呆板,學生學起來就乏味、疲倦,很難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在保證教學語言精煉、準確的前提下,更多的加入了兒童喜聞樂見的遊戲和故事,每一節課學生都會在輕鬆快樂的氛圍收穫著知識。

b、注意動靜結合

為了使學生始終保持專心聽講的學習情緒,在講授過程中,要觀察學生的表情,適時的調整課堂的節奏。不要一味的只講課,要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動口講一講,動手擺一擺,動筆練一練,並穿插一些輕鬆活潑的遊戲,這對於調整學生的聽課情緒往往是大有裨益的。學生處於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有意注意的保持時間自然增長。

(3)閱讀課本的習慣

閱讀是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和手段,讓學生會看書,從書上間接獲取新知,這不僅僅是一個學習習慣的培養問題,同時也是教會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語文綱要”也明確指出:“閱讀教學中的任務,除了著重培養閱讀能力之外,同時還要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這種習慣主要包括:認真讀書的習慣;一邊讀,一邊想的習慣;一邊讀,一邊圈、點、畫、記的習慣;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課外閱讀的習慣。”

a、指導學生根據不同學科用不同的方法讀。

由於二年級的數學課本主要是以插圖為主,教給學生看數學課本要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看,在課堂中,學生就會有順序的看課本上的插圖,數清圖中各種物體的個數,用簡單的語言進行圖解了。套用題的閱讀則要求學生會找到重點句子重點詞語反覆讀,從而理解題意,完成算式。

語文課的讀書方法就要遵循大綱的要求了,要一邊讀書,一邊圈畫生字詞,遇到不認識字要學會做標記,然後查字典解決。同時要求學生一篇課文要學會多讀幾遍,漸漸理解課文表達的意思,同時學會積累好詞佳句。“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思想要從小就紮根學生的心理。

b、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對義務教育階段在語文閱讀教學上的要求首先從閱讀數量上入手:一是提倡擴大閱讀面,要求“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 “擴大閱讀範圍,拓展自己的視野”,“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二是規定課外閱讀量,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閱讀量達400萬字以上。教師把這些閱讀要求列給學生,讓學生明確課外閱讀的意義,使學生把閱讀作為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自覺行為和主動要求。同時開展早讀經典美文、童話故事我來講、經典誦讀大比拼等活動,激發孩子課外閱讀的習慣,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

(4)不懂就問的習慣

由於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域,他們的口音也是南腔北調,很多學生由於膽小或怕別人笑話自己的口音,即使課上沒聽懂老師的授課內容也從不發問,長此以往學生不會的課程就越來越多,成績也隨之越來越差,最終導致厭學情緒。為了杜絕類似事情發生,我是這樣做的。

a、故事引領

低年級的學生最愛聽故事,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利用班會時間,給學生講孔子不恥下問、列寧、孫中山不懂就問的故事。讓學生聽完故事發表自己的感受,並隨機採訪平時從不發問的學生,聽聽他們的心聲,告訴學生不懂就問是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敢於發問的學生老師才會欣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