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潮州饒平師範實驗中學學生傳統文化素養調研報告

問:那么,學生的閱讀效果是怎么樣的?那學生看這些書主要是出於興趣還是出於完成任務呢?

答:整體的效果不是特別好。真正出於興趣,想去看的人可能只有三分之一吧。他們平時都會去圖事館借書看,有的借不到就到書店去買。有些學生看不懂可能就會放棄不看,但看明白的都會繼續堅持看下去的。有個學生就跟我說過“看看還是挺有意思的”。像我們班的語文課代表,他就是特別喜歡看三國,在作文里常常會引用三國裡面的人物,上次寫誠信就用到了曹操的典故。別的學生看名著可能是為了考試,因為去年考試裡面就有一個7分的題目是有關於高爾基的《童年》,如果沒看過這些名著或許就答不上了。

問:有沒有什麼措施加強他們的興趣呢?

答:有。我會告訴他們那些章節有意思,哪個人物比較特別,給一個指引讓他們去看,還讓他們做些讀書筆記來交流。

問:那么,這一類閱讀活動到底有沒有起作用呢?

答:其實,這只是一種淺層次的接觸。因為其中很多是帶著古文的句法的,很多學生看起來會比較吃力。我建議過他們結合百家講堂的節目或者看白話文版的,這樣可以培養他們一種興趣。有學生就在qq上跟我說“老師,好難啊,一點都看不懂”。呵呵,其實,要求他們看名著也只是想培養一種興趣,了解就夠了。這些要等到高中大學才會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自我認識的。他們的經歷比較少,很多人生哲理還是看不懂的。

問:那么,學生的思想品行情況怎么樣呢?

答:我們這裡是小鄉鎮,學生一般都比較單純的。

問:很多人反映說“對於當代學生來說,追星遠比追傳統文化要強”?那老師認為呢?

答:恩。的確是這樣,現在的學生的偶像都是明星。有一次我就看到學校視窗的地方寫著“汪東城”的大名,我還很疑惑這是哪一號人物,後來一問才知道是現在當紅的偶像組合飛輪海。學生們也很喜歡看“天天向上”之類的娛樂節目,男生則更多喜歡玩電玩。他們追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現代社會不像以前那么單調,我們也會勸導他們不要盲目追星。

問:那老師您認為影響學生思想品行的因素有哪些呢?

答:應該有三個方面,第一是家長,家長畢竟是學生的第一老師。有些家長重視這方面培養的話,在學生小時候就會找家教來給他們講解《三字經》和《論語》之類的經書。第二是學校老師,第三是社會。很多時候,不是老師講了,學生就會聽。學生在社會因素的影響下還是會發生變化。比如最近社會就出現一種 “好事不一定有好報”的現象,學生看到那些生活中的例子便會疑惑,會選擇拋棄老師所講的,因為他看到的事實並不像老師講的那樣。同樣的,一些家長有時候也會採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來應對事情,搞得老師們也很難把樂於助人的品行推行下去。所以,這三個因素一環扣著一環,是分不開的。如果真的要選一個影響最大的,我想應該是學校和老師教育。

問:如果學校老師的影響是最大的,那學校一般會通過什麼方法來提高學生的思想品行呢?

答:語文課堂就是一個很好的平台。語文本來就是一種人文性的引導,作為一種思想教育的工具。語文課文裡面的每一人物都有教育意義,從分析一篇文章到分析一個人物,再轉移到發掘人物上的優良品德。最後,針對這種優良品德,讓學生思考“我們該如何看待,該如何落實到實際行動中”,這么一來,學生便可以在語文課堂上學到很多傳統的優良品質,比如講禮貌,樂於助人等等。在授課過程中,我不會特別刻意地插入思想品行這部分,而是要很巧妙地插入。要是直接問他們“從中學到什麼”這樣的問題則過於生硬,顯得框框架架的,他們的回答也弄得像答題目似的。比如之前我上的一課《流沙河》,裡面主要講理想的,那么我會像聊天那樣問他們小時候的理想是怎么樣的,現在的理想又如何,再慢慢引導他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好好學習。一層一層地推進。

問:相信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學生是非常有利的。

非常謝謝老師您的回答,打擾你的時間了。謝謝您。

編輯推薦:
2016最新市民傳統文化意識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