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民培訓模式探究

(三)農村勞動力信息比較閉塞

農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依靠看電視、聽廣播獲取信息,信息來源比較單一,傳播速度較慢,致使他們思想陳舊,對高新技術不聞不問,總是模仿他人的做法,缺乏創新的意識。

主要是信息服務渠道不暢。農村勞動力的科技素質培訓與市場、崗位信息需求不能得到及時的反饋和對接,造成培訓內容單一、過時,從而影響了培訓效果,制約了農民素質的提高。

(四)培訓激勵機制不夠健全

據統計,培訓一項實用技術最少需25學時,培訓一項就業技能最少需50學時,分別需要800元和1000元。由於教育部門經費有限,僅靠政府投入不能滿足需要,但多數農民收入不高,無力支付培訓費用,造成培訓人數減少,就業面變窄,致富能力降低。

(五)要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

提高農民素質,增強致富能力,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不是一個部門一個單位的事,需要政府重視,各有關部門協調配和,共同做好此項工作,建議健立健全目標責任體系,加強目標考核,確保工作到位。

三、對提高新型農民素質的思考

(一)提高農民素質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前提

農民知識化進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發展的步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離不開培育和造就新型農民。提高農民的勞動技能和創業能力,是直接關係農民切身利益、滿足廣大農村人口學習需求的一件大事。

(二)高農民素質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提高農民素質,是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的內在需求,是加快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將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的重要途徑,也是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

(三)提高農民素質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

從某種意義上講,培訓一名農民,增加了一個產業開發技術能手。這既可以提高特色產業科技含量和開發效益,又可以拓展農民就業增收門路,從而有效增加農民收入。

(四)提高農民素質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區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和物質技術裝備條件比較落後,勞動力素質較低。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是把農業發展真正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的必由之路。

(五)提高農民素質是構建和諧農村的主要內容

構建和諧社會,必須首先建設和諧村鎮,而和諧村鎮第一位的是提高人的素質。這要求我們必須以提高農民素質為己任,加快發展農村各項社會事業,全面改善農村教育、文化等設施條件,逐步改變目前城鄉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

四、對新農民培養模式的探究

調查顯示,開展新型農民教育培訓,是提高農民素質、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途徑,是發揮農民主體作用、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是轉移農村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因此,擺在我們面前的主要任務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總抓手,全面提升農民素質,培養新型農民,搞好農村人才培養、勞動技能培養、思想觀念培養。必須創新培訓思路,創新培訓機制,創新培訓內容,創新培訓方式,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全面開展現代農民致富技能培訓工作,不斷摸索現代農民技術培訓的新模式。

(一)范型培訓模式

典型示範型培訓模式是指政府、學校通過興辦農業科技示範園和示範基地,樹立區域農業科技發展的典型,構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平台,形成農業科技培訓基地,引導廣大農民自覺自愿地進行科技學習的一種農民培訓形式。科技示範園裡新品種、新技術等一目了然,實例鮮活,學習直觀,可以直接說給農民聽、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乾,農民易於接受。

(二)傳導型培訓模式

現場傳導型農民培訓模式是指在農村田間地頭對農民進行講解、示範、操作和解答等活動的培訓形式。直接面對農民,以從事農業生產的一線農民作為培訓對象,指導人員與農民零距離交流,這樣對於文化程度偏低的農民學員最為適宜。直接在現場開展培訓,著重解決當前實踐生產和工作中的問題與推廣運用新技術,針對性與操作性強。培訓內容緊密圍繞實踐生產和工作中所需的知識,諸如種植、養殖、追肥、滅草、防蟲、治病等,有針對性地答農所問、釋農所疑、解農所惑。

(三) 媒體傳播型培訓模式

媒體傳播型培訓模式是指通過傳統的電子媒體(大喇叭廣播、電視、音像材料)和印刷媒體(明白紙、科技小報)等技術手段對農民進行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知識培訓的一種形式。一是要以現有各類成人學校、就業培訓中心和農技培訓中心為基礎,積極引導企業和民營集團參與農民培訓。二是教育、勞動保障、農業等部門要按照合理布局、方便學員的原則,選擇定點培訓基地,逐步形成區、鄉、村三級培訓網路。三是充分利用成校職校,進行農業技術教育。整合教育資源,完善教育內容,積極鼓勵各類科技人員發揮專長參加培訓授課,以此提高農業技術教育水平。在充分發揮我區農廣校、成人教育學校、職教中心、農民科技培訓中心現有職能的基礎上,充實和完善教育培訓機構,加強實習基地建設,充實師資力量、完善教學培訓條件,擴大培訓規模,提高培訓的質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