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民培訓模式探究

(四)能人培育型模式

能人培育型培訓模式是指立足當前,放眼長遠,緊密結合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需要,培養一批科技、經濟和管理能人,再通過這些能人影響和帶動一方百姓共同富裕的培訓形式。要求培訓對象是農民中的精英,善於抓住機遇,刻苦學習,富於創造與實幹的農村青年、農業科技示範戶、科技致富能手等。在培訓內容上要按照農業結構調整和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目標,設定相應專業課程,開展現代農業科技知識、市場經濟知識、法律知識、科學文化知識、農村實用技術的系統教育與培訓,以求全面提高其綜合素質。

(五)項目推動型培訓

項目推動型培訓模式是指以高科技農業科技項目為載體,以服務於農民致富、提高農民素質和產業經營能力、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為目的,採用現場指導、課堂教學、廣播電視、參觀考察等多樣化的培訓途徑和方法進行項目培訓,並提供產、供、銷配套綜合服務的培訓樣式。一是選準選好項目,二是進行試點示範,三是組織農科教各方力量,落實師資、場所、基地、經費,著手開展項目培訓,四是在項目培訓和推廣過程中,不斷擴大項目生產規模,形成貿工農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生產經營體系,使農業生產走上產業化道路。

五、保證措施

(一)推進農民培訓體制改革。

一是調整農村成人教育布局。完善農村成人教育管理體制,逐步加大區級財政對農村成人教育的投入,提高鄉成人學校的教育裝備水平。二是構築農村教育“立交橋”。建立政府統籌,有關部門牽頭,教育、農業、科技、勞動等相關部門參與的管理機制。三是深化農村教學改革,鼓勵農民邊學習、邊實踐、邊致富,探索適應市場需要、符合教育規律的辦學和管理模式。四是對不能升高中的國中生,採取“3+1”的辦法,由鄉成人學校進行農業技術培訓。五是突出農村教育重點,藉助農村成人教育和農廣校的現有資源,對種養大戶、購銷大戶、服務大戶進行文化和專業適用技術培訓,培養新型農民。

(二)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一是加大政府對成人教育的支持,確保農民教育經費,由於歷史的原因,近年來,對成人教育的經費投入沒有了,制約著成人教育的發展。二是要建立各級財政投入機制,逐步把農民培訓納入公共財政投入範疇。三是多渠道、多途徑解決成人教育經費問題。四是採取以獎代補的辦法,對在農民培訓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單位給予獎勵,以調動培訓單位的積極性。建議區委、區政府每年在財政預算中增加投入,主要用於村幹部學歷培訓補貼,農民職業技能鑑定補貼,各類培訓的教材、資料補貼,教師授課補貼和參加培訓的農民補貼或獎勵等工作經費。

(三)確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和陣地建設

目前成人教育教師隊伍年齡偏大,學歷不對口或偏低,缺乏實踐能力,尤其是農村急需的既有專業理論水平,又有種植、養殖等實踐經驗的優秀教師普遍缺乏,制約著成人教育的發展,也將影響鄉成教對農民的吸引力,影響鄉成教的長遠發展

農村成人教育的陣地建設,尤其是鄉、村兩級成人文化技術學校,應該像普通教育一樣,列入當地政府部門的議事日程認真加以解決,配備相應的教學設施,以滿足對農民培訓的需求

(四)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實行目標管理

農民培訓教育工程涉及面廣、人員多、任務重,不僅直接關係到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的提高,同時也直接關係到我區推進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農業進程。為此,建議成立農民培訓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對全區農民培訓教育工作統一領導。根據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向,設立若干個培訓辦公室,由各職能部門負責實施。切實制定好總體規劃和工作計畫,做到“四個統一”即統一確定培訓機構(網點),統一編制培訓大綱,統一制定教學計畫,統一目標考核。

將農民技術技能素質培訓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內容,實行目標管理,明確工作職責,獎懲掛鈎,責任到人。各地各部門要在區委、區政府確定的總體目標下,結合自身實際,明確各自工作目標,制定相應的落實措施。制定科學的新農村建設以及農民素質培訓的目標考核體系,將這項工作列入年度目標綜合考核,各級都要加強考核和工作督促檢查。對工作抓得緊、成效明顯的,給予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到位、進展慢、成效不明顯的,責令限期整改,並給予通報批評。各鄉鎮要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出本地的發展規劃和實施意見。區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組織區直各有關部門,把新農村建設的各項任務真正落到實處,確保新農村建設各項目標任務的如期實現。各級黨委政府、各級部門要以對民族振興的高度責任感,高度重視和切實抓好農民教育工作,加強宣傳引導,增強對農民素質教育的歷史責任感和緊迫感,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加強農民素質教育工作,全面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素質,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