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之鄉創建匯報材料

隨沖

勤耕詩苑禾苗壯,詩教贏來校園新

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領導:

首先謹讓我代表xx中心校全體教職員工向蒞臨我校視察指導工作的各位專家各位領導表示最熱烈的歡迎!

我校於1958年建校,地處105國道旁,坐落在安徽省太和縣xx鎮。我校是阜陽市一所農村市級示範國中。占地面積約為40800平方米,現有2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447人,教職工93人,其中,高級職稱19人,中級職稱44人。本科學歷74名,專科學歷16名,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98.90%。

“詩教進校園”活動,是構建“和諧校園、高雅校園、書香校園、青春校園”的迫切需要,對於傳承和發展中華詩詞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校為配合創建工作開展了一系列的詩教活動,做了扎紮實實的工作。我們深深體會到,詩教活動的開展有助於青少年學習和掌握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有助於加強青少年人文素質教育和愛美審美能力的培養;有助於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最佳化詩詞隊伍結構,防止“詩詞斷層”;有助於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拓展素質教育的新天地”。現就詩教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

xx鎮有著名的xx集遺址,它是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唯一保存的省級歷史文化遺址。該遺址屬大汶口時期文化,曾發掘有石斧骨針、陶器、青銅器等大量文物,遺址上現建有倪公祠、經鋤樓、課最堂等古代建築。其中一株明朝的古柏己歷經400餘年的世事滄桑。相傳,經鋤樓為西漢武帝時期御史大夫倪寬幼年讀書的地方。明嘉靖年間,後人為紀念倪寬“ 勤奮好學,為民寬厚”所建,是太和八景之一,史稱“鋤樓映月”。“經鋤樓"三個字是清大書法家梁獻手筆。

xx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古有東漢名士郭憲、西漢御史大夫倪寬等名人,今有楊少華、楊清華、楊潤華、馬騰、王志明等一批國家級書法大師。目前,該鎮成立有著名的倪寬書畫院。附近商鋪林立,經濟繁榮,xx鎮已成為105國道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這裡交通便利,民風淳樸,生長在這片沃土上的xx鎮中心學校建校已有50多年的歷史,歷經風雨,現在硬體設施齊全,校容校貌煥然一新,教風端正、學風良好,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為家鄉發展和建設培養了數以萬計的人才!

二、廣泛的師生創作基礎

詩詞吟誦創作交流,早在創建之前就已蔚然成風,xx鎮人文薈萃,具有廣泛的詩詞創作民眾基礎,幾年前就湧現了像張仕芳、楊思忠、李恆三、劉志堂、劉尚志等一大批享譽家鄉的詩詞愛好者。目前,xx中心學校大興詩詞之風,在廣大師生中掀起了誦詩、學詩、寫詩的熱潮,整個校園詩教氛圍濃厚,可謂是“春風化雨興詩教,詩露詞霖潤校園”!

三、成立一個組織,強化領導重視

我校為加強對詩教工作的領導,成立了xx中心校詩詞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李尚友校長任組長,中心校本部有校工會主席隨沖同志具體分管負責。學校不斷提高全體教師的認識,讓他們明確詩教工作意義,積極推動詩教工作的蓬勃開展,不斷提高廣大師生的詩教意識,努力培養骨幹詩家,目前,我校已有近10位教師成為縣詩詞會員。 

四、搭建一個平台,完善工作機制

學校積極搭建詩詞教育學習和創作平台,成立了“經鋤教育詩社”,李尚友校長任社長,現已發展包括教師和學生在內的社員達180多人。詩社制定有切實可行的制度和章程,活動有計畫有步驟,紮實有效,積極主動,經鋤教育詩社已成為廣大師生學詩練詩的“溫馨之家”、“幸福之家”。

五、完善一套制度,確保正常開展

為保證學校詩教工作的順利開展,學校制定有《詩教活動學習制度》《詩教活動培訓制度》等,將詩教活動納入平時教育教學內容,列入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畫,全方位多渠道的推進詩教活動。教導處排定有教師詩教研討課,定期開展師生詩詞培訓和講座,語文組教師平時都備有詩詞教學教案。並要求每位教師至少做到“四個一”:即每天要誦讀一首古典詩文,每周至少要練習學寫一首詩詞作品,每學期要上一節有關詩詞方面的公開課,每期要寫一篇有關詩教方面的研究論文。

六、開展五項活動,加強創作交流

1、培訓活動

我校堅持詩詞學習培訓制度,不斷提高師生的詩詞素養。學校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強化教師從事詩教工作的內功。學校除定期廣大師生開展詩詞講座活動外,兩年來先後選派40多人次去參加各級各類詩詞培訓,並幾次邀請縣詩詞學會張震會長等領導專家到我校指導工作,開展培訓講座、採風、吟誦等活動,受訓師生達5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