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課外活動論文

能力目標。包括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加深對學科語言、符號的理解,培養自學能力;通過資料蒐集、整理,提高學生獲取信息和信息的處理能力;通過實踐操作,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探索研究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知識結構和能力水平,將上述目標分解為三個年級的階段目標。

初一主要是培養以交往為主的實踐能力。這種以實現人的社會化為目標的實踐,重在培養學生的合群性格、協作精神、開朗個性等社交能力及品質。

初二年級主要是培養以認識世界為主的實踐能力。這種實踐重在獲取知識,拓寬視野,培養興趣,發展科學,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分析、綜合、歸納、演繹、選擇、構建能力等,培養實際操作與科學實驗能力。

初三年級主要是培養以改造世界及價值實現為主的實踐能力,在各種實踐活動中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想像、創造、發展,能運用它認知解決實際問題。

二、構建實踐活動模式

經過三年的實踐,我們探索出實踐活動操作模式,根據本校實際,將模式的實施步驟分為三個階段,八個步驟(見表一)。

1、問題生成階段。這一階段包括創設問題情境、確定研究主題、制定研究計畫。“發現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問題的生成有兩種方式:一是教師設計並提出;二是學生自主發展並提出。無論哪一種方式提出的問題都必須要經過師生共同討論、論證,形成活動主題,即“發現——論證——生成”。主題論證要注意三點:首先,主題是否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其次是看是否符合實際情況,包括學生實際經驗和實際操作的達到度;再就是主題切口要小,選題時應小而精,容易操作的,重在科學研究的方法的掌握。

一般步驟a

一般步驟b

問題生成階段

確定研究課題

制定研究計畫

確定研究課題

做出假設

實踐體驗階段

收集資料

加工分析所收集的資料

提出論點或假說

設計實驗以驗證假設

實驗並記錄數據和現象

處理和分析數據並得出結論

表達交流階段

撰寫研究報告

自我反思

成果交流

撰寫研究報告

自我反思

成果交流

適用研究類別

社會科學研究(大文)

自然科學研究(大理)

表一

活動主題確定後,要指導尋找主題研究的切入點,制定活動研究方案,一般包括“研究主題”、“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義”、“研究步驟”、“預設成果”等幾個方面。如丁志娟老師指導學生撰寫“我的家鄉地方特產”的主題研究方案為(見表二):

創新教育課題實驗活動指導方案

研究主題

紅山地方特產

指導教師

丁志娟

課題組成員

初一⑺⑻班每班10人

組長

張金

班級

初一⑺⑻班

研究背景:紅山地方特產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濃厚的地方色彩,了解這些,對家鄉的經濟與文化有深刻的認識。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從活動中了解家鄉的風俗文化、經濟發展情況。結合語文課本中說明知識,靈活運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做建設家鄉的主人。

研究內容:1、特產品種及歸類  2、特產的特徵、製作方法  3、有關特產的傳說、典故、目前狀況 4、個人對特產的看法與建議

研究方法: 參觀法、調查法、網路信息法、資料法

主要步驟:1、具體確定紅山有哪些地方特產  2、從各種渠道了解已確定的地方特產  3、總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