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課外活動論文

通過給學校領導教師“洗腦”、“充電”,他們的觀念變了,理論更新了,一致認為:學校教育,必須轉軌;創新教育,勢在必行。

2.健全機制,形成一個定規。學校為加強教育科研工作的領導,在全縣率先設立專門的科研機構——教科處。就該項課題實驗學校明確要求:“在科研處統一管理下開展工作,落實規劃;在指導小組的全面指導下尋求理論指導、專家點拔、學習研討;在領導小組的保障下健全機制,明確責任,落實管理。”科研機構的設立,使該課題研究得到了強有力的支持,加強了管理的力度。儘管學校過去就教科研工作已制訂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評價辦法,但考慮到“在課外活動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是學校、教師面臨的一個全新的研究課題,既與它課題研究有一些共性,也有其特殊性,是各學科實驗教師需要通過大量的實踐、探索、總結創新去解讀的專題,為使這項工作健康發展、穩步推進,並做到制度化、常規化,我們根據工作需要修訂了“一個規劃”、“兩個辦法”、“三個制度”、“四類職責”、“五類方案”。

一個規劃:《紅山中學教育科研二五規劃》

兩個辦法:《教育科研常規工作考評辦法》、《教育科研檔案管理辦法》

三個制度:《科研處管理制度》、《科研處課題實驗教師學習制度》、《教育科研成果評審及獎懲制度》

四類職責:《科研處主任職責》、《科研員工作職責》、《科研課題實驗小組組長職責》、《課題實驗教師職責》

五類方案:《實踐活動教師評價方案》、《實踐活動學生評價方案》、《實踐活動課題組評價方案》、學校課題組制定了《在課外活動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研究》方案、各學科課題組制訂了《學科課題研究方案》、

我們在實驗工作中務求使“規劃”成為貫穿此項工作的紅線,“辦法”成為規範工作的指南,“制度”成為推動工作的保證,“職責”成為評價工作的依據,這就使得實驗工作行得實,走得穩。

3.範例引路,形成以點帶面體系。我們重視理論的指導和專家、領導的點撥,更看重學科間、學科內教師之間的示範作用。首先,我們要求教師在“求穩、求實、求活、求效”的八字方針指導下,在編制實驗計畫和推進程式上確保“三性”:可行性、針對性、適用性,在實際工作中確保“四個協調”:與整體工作協調,與其它課題實驗協調,與教學內容協調,與兩個特色學校(市“藝術教育試點學校”和省“體育傳統特色學校”) 創建協調。讓他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投入實驗。在一階段實驗後,學校指導小組和教科處通過實驗小組內教師間的活動課匯報展示和每學期全校常規的實驗成果驗收,從中推出精品。在實驗教師中作示範推廣展示,供作示範的有活動課的課型模式、活動課的方案設計、活動過程構想、活動主題的確立、活動評價方法和活動相關的檔案記錄樣式等,讓全體實驗教師在實驗中有借鑑,在借鑑中有創新有提高。僅2003年春季,我們組織了活動課示範活動四次,推出優質示範課二十六節,檔案(指導方案、記載、評價記錄檔案)展示四次,推出設計科學、有創意又適用的設計記錄和指導方案四十餘種,共三百多份。從2003年5月開始我們又挑選了部分優秀教師參與實踐,現在實踐教師已達到40人。

經過一段時間的“引導”,覺得全面嘗試的時機已經成熟,從2003年5月份開始,由實驗轉向實踐,正式進入全面推進階段。至現在每個實驗教師組織開展的實驗活動頻率相當高,其活動涉及到人物訪談、科技製作、社會調查、藝術創作、科技實踐等,學生活動的蹤影由課堂到室外到社會的不同角落,七個月時間,他們從學生手中收集到的活動記錄表或訪談記錄、寫實作文、活動報告、反思評價萬餘份,收到學生製作的工藝品、書畫作品等近兩千件。整個實驗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可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