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執政權威與司法權威及行風評議等關係

淺析執政權威與司法權威及行風評議等關係

黨的十六大報告進一步把堅持依法執政作為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內容,這是對黨的執政規律的深刻揭示,是鞏固和加強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推進依法治國進程的重大舉措。對此,我們必須有兩個清晰認識。

一、兩個清晰認識

一是要清晰認識:司法環境也是執政環境,表明我們在認識上已經把執政和司法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我們黨是執政黨,在整個國家和社會生活中處於領導和核心地位。人民法院是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份,司法權力是國家政權的重要部份。黨執政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必須掌握好國家的司法權力。因此,創造良好的司法工作環境和條件,也就是為黨依法執政創造良好的執政環境和執政條件。

二是要清晰認識:司法權威也是執政權威。既然司法工作是黨的依法執政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內容,那么黨的權威和國家的權威就必然地、內在地包括了司法權威。損害司法權威實際上就是損害了黨的權威和國家的權威。因此,保障司法權威是黨實行和堅持依法執政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堅持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是我們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

必須清晰認識執政環境與司法環境,執政權威與司法權威兩者之間的關係,必須明白,司法權威是執政黨權威的重要組成部份,此任務非法院單獨能以完成。影響司法權威的因素很多,除了司法體制的因素外,還有歷史文化、公民法律意識、媒體輿論等因素,因而要確立司法權威也應從多方面著手,黨委、政府、人大、媒體、公民等社會各界與司法機關一起共同努力,才能真正使司法權威得以確立。

二、如何樹立司法權威

從法院自身來講,要努力做到司法公正,這是提高司法權威的重要前提。司法的權威性依賴於司法的公正性,只有當司法是高度公正的,人們才能對司法產生信賴和尊重,即古人所說的“公生明,廉生威”。如果司法不公,裁判缺乏公信力,司法權威便無從談起。因而司法工作要始終堅持以公正和效率為主題,以實現公平和正義為目的,做到司法公正,充分保障人民的權益,維護社會的穩定,則司法將會越來越具有權威性。

同時要堅持黨委的領導和人大的監督。司法工作的開展離不開黨委的領導和人大的監督,司法權威的確立同樣需要黨委和人大的支持。司法權威是黨的權威和國家權威的重要體現,黨委要堅決支持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排除各種非法干預司法活動,糾正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保護主義,克服以言代法、以權壓法等現象,為司法工作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為司法權威的確立創造有利的條件。

其次是行政機關要增強訴訟平等觀念,尊重司法活動,自覺履行生效裁判。行政機關的行為一般都代表著政府的行為,其行為對社會公眾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如果行政機關作為政府的職能部門在涉案訴訟中帶頭不尊重司法活動,不自覺履行生效裁判,甚至抗拒法院的執行,其行為會對社會公眾起著負面的導向作用,這對司法權威的破壞遠遠大於一般當事人的行為。

再者是要提高公民法律意識,逐步培養公民的法律信仰。公民只有懂法、知法,才能做到守法,才能理解和尊重法院的裁判,法院的司法公信力才能得以提高。因此進一步紮實地開展普法工作,加強公民的法律教育,切實提高公民的法律知識。公民的法律意識提高了,司法權威的確立才會有民眾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