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人事人才要點

積極推進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按照事業單位整體改革的要求,研究擬定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方案。根據事業單位性質、功能和財政支持程度,實行分類分級管理。健全事業單位收入分配的巨觀調控體系,研究建立高層次人才激勵機制和部分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收入分配的激勵約束機制。加強對事業單位搞活內部分配的指導,研究擬定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兼職兼薪管理辦法。

推動規範政策外津貼補貼工作。要按照“整頓和規範分配秩序”、“完善和規範國家公務員工資制度”的要求,繼續配合有關部門推動規範津貼補貼工作,加強對實施情況的跟蹤調研,及時總結經驗。正確處理規範津貼補貼對社會其他群體產生的影響,維護社會穩定。

(五)推進人才流動與人才市場建設

近年來,人才市場平穩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我們要把握人才市場發展的現狀和規律,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人才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不斷完善機制健全、運行規範、服務周到、指導監督有力的人才市場體系。

加強人才市場立法與管理。抓緊制定人才市場條例,起草或修訂有關人才中介機構審批、全國性人才交流會審批、網上人才市場管理等相關配套法規。加快人事爭議仲裁立法,推動人事爭議仲裁工作的開展。加強人才市場管理,加大人才市場執法力度,著力解決人才交流中出現的就業歧視、惡性競爭等問題,加強市場信用制度建設,規範市場秩序。研究建立巨觀調控體系,通過制定政策引導緊缺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發展人事人才公共服務。積極發揮政府部門所屬人才流動機構的主渠道作用,為人才提供更廣泛的社會化公共服務。修訂《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暫行規定》,加強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探索建立社會化人才檔案公共管理服務系統的途徑。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和有關部門互相配合,努力做好明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千方百計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不斷完善為畢業生就業提供服務的形式和內容。辦好人才市場公共信息網,加強對人才供求信息的統計分析,完善定期信息發布制度,為廣大人才和用人單位提供及時便捷的服務。

建設統一開放的人才市場體系。加強區域間人才市場的合作,努力打破人才市場地區壁壘,逐步消除市場分割和人才流動的體制性障礙,促進區域人才市場一體化進程,鞏固東北三省、長三角、泛珠三角、環渤海等地區人才市場一體化成果,加強人才市場間的貫通合作。進一步疏通三支隊伍之間、公有制與非公有制之間、不同地區之間的人才流動渠道。探索建立人才市場與勞動力市場的管理協調機制,根據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市場發育程度,促進各類人才市場與勞動力市場逐步貫通,形成法則統一、信息互通、功能互補、競爭有序的人才大市場。

推動政府人事部門所屬的人才流動服務機構體制改革。按照“管辦分離、政事分開”的原則,因地制宜、積極穩妥地推進政府部門所屬人才流動服務機構的體制改革,不搞“一刀切”。有條件的可繼續探索人才市場的公共服務和市場服務分開運作;不能分開的要將兩塊業務分清,各按各的規則辦。公共服務強調公益性,不得以盈利為目的;市場服務參與市場有序競爭,不能打著政府的招牌亂收費。政府部門所屬人才流動服務機構的體制改革,要有利於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有利於提高人才市場服務水平,有利於人才市場的發展。要積極爭取加大對人才市場的財政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