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德育綱要

一、校長對德育工作負有領導責任。校長不但要精通教學業務,而且要熟悉德育規律。要把學校德育狀況作為考核校長工作的重要方面。學校在校長領導下,還要有人具體管理德育工作。校長要充分發揮德育骨幹力量的作用,領導協調校內各條教育途徑的工作,指導全體教職工言傳身教,教書育人;指導親職教育,爭取社會有關力量的支持。

二、國小學區黨支部要發揮政治核心作用,要加強組織建設和思想建設,健全黨組織生活制度,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團員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的模範帶頭作用。要切實加強對全體教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發揮共青團和工會的組織作用。

三、全體教職員工都是德育工作者,要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好德育工作。學校要把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分別列入教職員工崗位職責範圍內,並作為評估教師工作、評聘教師職務、表彰獎勵和晉級的重要依據之一。

四、國小黨支部書記、主管德育工作的校長、教導主任、少先隊輔導員、思想品德課教師和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骨幹力量,要建立培訓制度,不斷提高他們的思想業務水平。

五、學校應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建立德育管理制度。每學期都要做到有目標、有計畫、有指導、有檢查、有總結,及時交流和推廣先進經驗,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

《綱要》實施

本《綱要》是國小德育工作的指導性檔案。它是學校實施德育的依據,是家庭和社會配合學

校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依據,也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對國小德育督導和評估的依據。必須認真貫徹執行。

一、從實際出發。鑒於我國幅員廣闊,各地情況差異較大,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實施細則;也可對《綱要》的教育內容和要求進行分解,使之成為適合於不同年級段,各有側重的系列,並可補充一些鄉土教育內容。學生品德評定的辦法,各地可繼續實驗。

二、加強指導。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對各類國小實施《綱要》進行分類指導,確定專人負責,並把工作重點放在端正教育思想,培訓骨幹,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總結交流經驗等方面。

三、列入評估內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把實施《綱要》的情況列入評估學校、考查教師的重要內容。作為評選先進的重要條件之一。成績突出的思想品德課教師和教研員可評為高級教師,德育工作卓有成效的校長、教導主任和教師可獲人民教師獎章。

四、爭取有關部門配合。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在貫徹執行《綱要》時,要注意協調好與共青團、婦聯、文化、廣播電影電視、司法等有關部門之間的關係和各項教育活動,共同做好工作。對於社會上損害國小生身心健康的不法行為,要與有關部門積極配合,依照法律嚴肅懲處。

五、開展德育科學實驗和理論研究。要結合實施《綱要》積極開展德育科學實驗,加強理論研究。要將科(教)單位、學校、教育行政三方面的力量組織起來,調查研究新情況、新問題,探索新時期國小德育工作的特點和規律;要遵循繼承、發展改革、創新的原則,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學術討論和理論研究活動,並對國小教育整體改革加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