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寫論文的幾點體會

數學論文通常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教育教學方面的成果,第二是教研方面的成果。對於教育教學方面的成果,教師都很關注,但卻忽略了教研方面的成果。要想寫出好的論文就要加強教學理論的學習與研究,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數學問題的研究與探索,把自己的經驗上升為理論。但很多老師都有這樣的一種體會,當拿起筆想寫論文時,總感到想寫的東西很多,卻又不知道寫什麼,或者沒有什麼可寫。事實上,功夫是從平時練起的,從平時做起,從身邊的事想起,從教學中的方方面面抓起,這樣堅持下去,文章就會寫出來。下面具體談談自己的做法,希望能給教師以啟迪:

在寫論文時首先要做是借鑑別人的成果,博採眾長。對此我是這樣理解的:要研究他人的成果,進行吸收,為我所用。我在剛到崇文時,根本不會寫什麼,為了完成每學期的一篇論文,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我拜讀了王波老師的一篇論文,我每天都讀幾遍,具體讀出了什麼自己也不清楚,但是通過王老師的論文給了我很大的啟示,理解了整篇論文的思路,於是就照著她的論文形式進行總結,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終於寫出了第一篇論文《師生合作》後經過反覆修改發表於中國小教學第十界年會數學論文集中。我認為這種借鑑,是借鑑他的形式和內含而不是他的內容。藉助於他人的經驗形成自己的經驗。第二種是理論上的借鑑。我在寫論文時總出現這樣一種情況:教學實例或者研究課題都非常好,當寫出來以後,總覺得不是那么一回事,這種現象就是缺乏理論上的支持。因此我經常閱讀教育教學方面的文章,來豐富自己的理論水平。一篇論文只有理論和實踐很好地結合,才能寫出好的數學論文。

很多教師提出:寫論文時沒有什麼可寫。這就是寫論文沒有素材的具體表現。我寫論文的素材來源於兩方面:一個是教學實踐,二是研究教學中的現象和規律。我更傾向前者教學實踐。因為自己是一線教師,很多東西都是通過教學得到的:(1)課堂教學,它是教研的主陣地,也是素材的最重要的來源。這不但是一個教學實踐的過程,還是一個發現問題的過程,是一個向學生學習的過程。我寫的幾篇論文都與課堂教學有關。(2)課後反思。對每節課的成敗得失及時紀錄,對照數學課程標準和研究體驗式進行比較,成功的地方是不是體現了課標上的觀點,而失敗了是不是與課標相違背。(3)解題分析。解題是數學的核心任務之一,這樣做可以活躍思維,並從中探索解題規律,從而也能激發學生的解題潛能,我的論文《利用教材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就是對比的一個很好體現。我還有一個積累寫作素材的方法———記課後記,這不是課後反思。因為我們在備課時,雖精心準備,但還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上課時,有很多東西是課前備不出來的,所以記錄下來上課時特殊的事件或過程。記課後記非常簡單,有時記錄課堂程式,自己怎么上就怎么寫,有時記錄自己課前沒想到而課上出現的情況,特別是學生情況多加記錄。堅持下來是一種很好的練筆方式,也積累了很多素材,就不會感到寫論文時沒什麼可寫。

要想寫好論文還要留心身邊發生的事。古人云:事怕有心上,處處留心有學問。每一天在我們學校發生很多事,只要帶著研究的眼光去發現問題,你就會發現有很多有價值的東西。我在聽數學課有理數加減時,取誰的符號時就出現了“黑社會老大”的問題,在聽機率一節時,就出現人生也是一種大機率的現象,我就把它們記錄下來,進行整理成文。寫出的論文不一定能發表,但是對自己寫論文能力的一種檢驗。能寫出論文最主要一點是我加強了課程標準的學習,有時間我就拿出來看一看,並不是把課標的內容背下來,只要反覆捉磨並結合教學實踐,就會得到很大的益處。

以上所談是我對國中數學論文寫作的幾點看法,希望能給教師帶去一點幫助,所談內容也非常膚淺。如果在論文寫作上不斷提高,還要借鑑更多人的做法。但無論如何,個人的實踐創新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