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的地圖會說話

跟崗十幾天,聽了好多學員的課,有些學員的課就是利用板圖貫穿教學的。梁朝霞和鄧宇中老師的同課異構《黃河》都不約而同地使用了板圖。地理教師在教學中巧妙利用板圖組織教學,不僅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突出重點難點,而且會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課本上的插圖、掛圖都非常詳盡,但正因其太詳細所以較為複雜,學生在看這些圖片時會出現“眉毛鬍子一把抓”的現象,感到記憶困難,便出現“死記硬背”的現象,甚至是對地理學科產生厭倦或畏懼心理。所以教師要根據教學需要化繁為簡,在較短的時間內以流暢的線條、明快的符號將繁雜的地理信息繪製成重點突出的黑板略圖,摒棄無效信息的干擾,簡化教學過程。

板圖的運用要與教學的進程密切結合。課堂上教師講到哪裡, 就要畫到哪裡, 講與畫要同步進行。這樣就可以使原來教科書上的“啞圖”變成會說話的“話圖”,讓學生隨教師的筆畫和語言而展開思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雖然利用多媒體可以設計出更加精美的圖畫,但是邊講邊畫的效果卻無法代替。例如,在講“長江”一節時,教師在黑板上畫出長江幹流圖後,就可邊講邊填它的發源地,注入的海洋,依次流經省區的簡稱;講上、中、下游分界線時,用紅色粉筆畫上符號,寫出地名,用藍色粉筆畫出主要支流和湖泊;講重要水電站時,用黃色粉筆畫上水電站的符號,寫出名稱。這樣,學生一目了然,很快就掌握了這節課的主要內容。

可以說地理板圖是傳統地理教學中的瑰寶,我們不應忽視它的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