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統工會工作心得交流稿

三是舉行課件庫評比活動。xx年12月13日,工會會同行政舉行課件庫評比活動。學校共有50名教師參加了這次評比活動。彭遠松、李艷、彭建春、田二珍、王雲群以其認真的態度、精美的設計、翔實的內容、獨到的形式等亮點獲獎。 天道酬勤。現在,梅花國小教師由原來的多數教師不會開、關機轉變為現在實現了“五有”:人人有電子教案,人人有課件庫,人人有電教示範課,人人有電子信箱,人人有教育部落格。特別是一大批老教師與年輕人並駕齊驅,呈現了一派異常喜人的形勢。彭英翠:現年54歲,原為電腦盲,不會開機關機。現可利用電腦網上學習,下載資料,編輯常用檔案,製作課件,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教學。在xx年的教師多媒體教學展示課中,深得領導和同行好評;在xx年春季學區組織的“送教下鄉”活動中,充當執教者;目前實現了五有:有電子教案、有個人課件庫、有展示課例、有電子信箱、有教育博克。

(三)突出重點目標,著力提高質量

教學是學校工作的重點,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學校要以常規教學為重點,在培養教師常規教學能力方面做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學校工會與學校行政一道準確把握時代脈搏,認真研究新時代教育本質特徵及發展規律,創立了常規教學 “一、二、三、四、五”管理模式,促進了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常規教學質量。“一”即一個理念:要求教師建立有效教學理念。這是針對以前教師常規教學狀況提出來的。以前,教師常規教學往往帶有嚴重的隨意性、盲目性、重複性、低效性。針對這種情況,學校提出了“精心準備,任務明確,一課一得,優質高效”的有效教學要求。“二”即二項管理制度。一是課堂督查制度。學校以工會主席兼教科室主任彭世順為組長組成常規教學督查小組,對教師常規教學進行有規和無規聽課督查。二是月考核制度。學校把教師常規教學情況納入教師月考核的重要內容。“三”即狠抓三項重點。一是備課,二是上課,三是作業批改。

(四)打造亮點目標,激勵教師提升

在學校發展中,亮點是一種質量,是一種形象,是一種品牌。亮點總是與名校相提並論的。要打造亮點,首先要解放思想,用科學發展觀統攬工作全局,要有創新意識、實踐意識,發展意識;其次要加強對教育的研究,研究當今教育的新理念、新動態、新模式、新經驗;再次要深挖校本資源,立足校本實際,選準亮點目標,做切實可行的工作。基於以上理論思想,學校工會選定校本研修作為亮點,著手以下幾方面工作。

1、抓好教師培訓,提高綜合素質

培養一支具有較高理論素質和科研能力的研究人員隊伍,是校本研修工作成功的關鍵。為此,學校工會開展了一系列的教師培訓活動。一是多媒體技能培訓。學校工會攜手行政共六次特請對子學校——吉首市民族實驗學校文勇、張林兩位教師對中心完小的50多名教師進行了電腦培訓。培訓面向教師全體,針對“差生”,從開機關機開始,到打字編輯、下載資料、常用學習交流、聲音、圖片編輯、動畫、表格製作、信箱、教育部落格的建立、課件製作技術等等,由淺入深,從簡單到複雜。通過電腦培訓,教師們的計算機知識和技能得到很大提高。現在,我校教師由原來的不會開、關機轉變為實現了“五有”:人人有電子教案,人人有課件庫,人人有電教示範課,人人有電子信箱,人人有教育部落格。二是遠程教育培訓。學校要求全體教師積極參加國家級非學歷遠程教育培訓。學校對其學習情況定期進行考查考核。通過這些措施,強化了教師的參與行為,確保了教師培訓的高質。另外,學校充分利用遠程教育接收站,組織教師定期收看“空中課堂”,學習外地的先進課堂教學經驗。三是研修專題培訓。為了提升教師校本研修的綜合能力,近幾年來,工會組織全體教師圍繞《有效教學》、《有效教師》、《有效技能》、《馬斯洛教育觀》、《學習的條件》、《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策略與方法》、《上好一堂課的22個關鍵要素》、《校本研修知識》、《課題研究知識》、《如何評課》、《問題——策略庫實施策略》等,以專題講座、交流研討為主要形式進行研修專題培訓工會主席親自擔任主講。學校還鼓勵教師認真填寫素質教育報告冊、問題庫、策略庫、教學反思、教學總結和教學論文等。四是新課程培訓。工會組織全體教師積極參加縣級新課程培訓的同時,還組織學校層面的各種培訓活動,如專題講座、知識競賽等,並針對新課程實施策略自編教師學習教材——《教師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