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解放思想、擴大開放”大討論活動的體會

第一,三大差別拉大:區域差別、城鄉差別、貧富差別拉大;第二,社會事業的嚴重滯後。中心為什麼在XX年非典之後提出科學發展觀,提出協調發展的問題,就是我們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很不協調,比如在衛生方面,一些縣級醫院醫療條件很差,假如非典傳到農村,後果不堪構想。教育領域也是如此;第三,就是民生問題比較突出;第四,經濟發展粗放。能源、資源大量投入,產出比例比較低,帶來了第五個問題,就是環境遭到嚴重污染,生態遭到破壞。一些地方非常缺水,空氣污染嚴重;第六,一些地方、一些領域腐敗現象嚴重,社會風氣不好。

以上問題是多年來,非凡是市場化改革後累積起來的,必須加以改變&方^案範文庫-整理^&,但改變&方^案範文庫-整理^&難度非常大,很多已經根深蒂固了,在人們思想中紮根了,就像“對領袖的個人崇拜”,不用大手術解決思想問題是絕對不行的。十七大報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很清楚這些問題恰恰是市場化改革還不夠徹底,沒有完全按照法治的市場經濟去做帶來的,而不是市場化方向本身的錯誤。完善的市場經濟應該有法治的保障,當前的改革沒有跟上,尤其是政府的職能沒有完全轉變,該乾什麼,不該乾什麼,怎么乾?現在我們很多政府部門仍然是發展經濟的主體,而不是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的主體,在法治、廉潔、責任上還做得很不夠。這樣就導致老百姓“端起碗吃肉,放下碗罵娘”。為什麼呢?因為當前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雖然沒有變化,還是人民民眾對物質文化的需求與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變化了,上世紀80、90年代主要解決私人物品不足的問題,解決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溫飽問題,到了新世紀以後,發生了改變&方^案範文庫-整理^&,現在最缺公共品。吃肉說明私人用品解決了,罵娘罵的是公共產品不足:沒有完善的社會保障,就業很難,房子很貴,看病很貴,信息不對稱,還有司法不公正、分配不公正的問題,缺少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監督權,所以罵娘。

那么誰來提供公共產品,市場是不會的,只有政府。

針對這些問題,重慶提出開展“解放思想、擴大開放”大討論,重點解決3大問題:

一是不敢解放思想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因循守舊、不敢突破“慣例”、不敢超越“本本”、不敢試、不敢闖、不敢創新、不敢“走出去”;

二是不願解放思想的問題,主要表現是小富即安、小進則滿、不思進取、固步自封;

三是不會解放思想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心浮氣躁、學習不深、視野不寬、合作不好。

四、怎么解放思想

我談點個人的學習體會和看法。這次解放思想我認為核心的是要樹立科學發展觀,具體講內容很多,這裡我講四個方面:

(1)深化治理體制改革,轉變職能。政府一定把職能轉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上來。不要去當運動員,不要全能主義。

(2)樹立科學發展,以人為本的判定標準。十七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第一次思想解放樹立了“實踐”標準,第二次樹立了“生產力”標準,那么這一次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標準,判定是非的標準只能是以人為本。怎么理解以人為本的標準?我們前面兩次解放思想,都是以“物”為本的。1978年改革開放之前,把全國的人都變成了“政治人”,“政治人”看似覺悟很高,人人關心政治,強調階級鬥爭,妻子可以揭發丈夫、兒子會批鬥父親,大家鬥來鬥去,其實,現在想起來那時有什麼人性可言?改革開放以後這三十年,把“政治人”改變&方^案範文庫-整理^&為“經濟人”,人人關心經濟利益,關注創造社會財富,這是歷史的進步,但同時帶來的是物質主義、消費主義、享樂主義。現在提出以人為本,就要把人從“經濟人”轉變為“和諧人”。就是精神和物質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自我的和諧。

(3)還權於民,調動人的積極性

這一次解放思想與前兩次比有明顯的區別:首先,前兩次側重於意識形態的論爭,比如什麼叫社會主義,什麼叫資本主義改革發展成果要讓老百姓共享。

第二個區別,前兩次是還利於民,比如不要搞人斗人了,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重點發展經濟,尤其是答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這一次側重於利益格局的調整,包括財政分配製度調整,;或者以市場經濟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目標,更好的推動經濟發展,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提高人民民眾生活水平;那么這一次,除了還利於民,更主要是還權於民,利益格局的調整實際上就是民眾權利的調整,就是中心提出來的公眾要有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監督權。

第三個區別,前兩次側重於解決思想層面的問題,這次主要是利益格局的調整,還權於民,那必然著重於制度創新、規制的建立。

實現]方案-範文’庫.整理.還權於民核心在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當然這個路很長:

首先,突破口是政府行政治理體制的改革。著一條我們已經在行動,這一次的大部制改革,就是調整政府的職能,使政府真正變成服務型的主體,政府是高效的、廉潔的、節約的、透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