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新一輪解放思想心得體會

需要強調的是,具體到一個地方、一個單位,影響科學發展的內容、原因各不相同,決定了各地各部門解放思想的側重點和著力點也會不同。從全省來看,省委提出的建設富裕**文明開放和諧雲南,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就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思路和要求,解放思想就要圍繞這一總目標來開展。但具體到每個州市和縣來說,就山區、壩區和城鎮來說,影響和制約又好又快發展的原因各不相同,解放思想的具體內容各有區別。比如在貧困地區,同樣是貧困,有的地方發展上去了,“今非昔比”了;有的地方“江山依舊,面貌不改”。這就有差距,就必然有解放思想的問題。又如,即使是發展得好的地方,也沒有任何滿足的資本,與省內外發達地區比,在各個方面的差距還很大,經濟發展快了,但社會事業滯後;gdp增長了,但民眾的收入增長緩慢;城市發展了,但農村居民出行難的問題並未解決,所以,也有是不是以人為本,是不是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問題,同樣需要解放思想。因此,各地各部門要結合實際,針對影響科學發展的具體問題,敢於找出自身的難點、痛點和薄弱點,真正解放自己需要解放的思想。

三、怎樣解放思想?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處在新一輪發展的門檻上,怎樣解放思想,很多人心裡沒底。其實,解放思想是很具體的、明確的,既不複雜、深奧,也不抽象、玄乎。解放思想的過程,就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從以往的傳統發展模式中走出來,確立新的發展道路,實現新的發展跨越。

解放思想,就要找出與科學發展觀不相適應的突出問題和差距,深入分析、找準原因。敢於正視問題和差距,是解放思想的前提。一個地方,假如看不到問題,找不到差距,本身就是視野的局限和思想的麻木,就是思想不夠解放的表現。對雲南來說,除了要找出安於現狀、因循守舊、急功近利、重物輕人、按部就班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問題和差距之外,還要深刻分析產生的原因,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否則還只是停留在就事論事上,引不起大的震動,得不到深刻的理解,形成不了共識。要對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找出經濟社會發展中與科學發展觀不相符合、不相適應的深層次思想觀念、體制機制和做法,找出我們與先進地區或同類地區的差距,找準自身發展中落後、薄弱、停滯的地方,找到在別人那裡做得到而在雲南做不到的地方,從自己身上深入分析原因,為提出科學發展的思路和辦法提供依據。

解放思想,就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重新審閱自己,對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路進行新的定位和戰略性的分析,提出科學發展的新思路、新辦法和新舉措。解放思想,要害要在重新定位發展思路、調整發展舉措上取得重大突破。要圍繞雲南又好又快發展的目標,拿出一些“殺手鐧”,形成新思路,找到新辦法,不僅要迎頭趕上,而且要下決心在西部欠發達地區“殺開一條血路”,力爭在促進科學發展、實現跨越發展中贏得主動、走在前面。目前,要害是要找到“切入點”,通過思想的大解放,深入研究一些事關雲南改革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在某幾個甚至某一個重點領域和要害環節率先取得突破,提出破解發展難題的新思路、新舉措。比如,就全省來講,在當前全國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的新形勢下,雲南應該發揮什麼作用,在全國或在西部地區的定位、重點和特色是什麼。各地也要結合自身實際,通過新一輪思想大解放,尋找自己在全省的定位,研究提出一條既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又具有鮮明地方特點的發展路子。

解放思想,就是要抓住機遇,謀劃一些重大項目和重大建設工程,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把解放思想的成效落到實處,就要靠一些實實在在的抓手,非凡是要抓一批重大項目的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明顯成效。比如,省委、省政府近期提出的“興邊富民”新三年行動計畫,就是一個重大機遇。25個邊境縣(市)假如能夠抓住這個機遇,就能乘勢而上改變面貌。又如,針對全省對外開放水平還比較低的現實,如何落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擴大開放戰略,在推進全方位開放的同時,抓住對南亞開放這個重點,在全省乃至全國開放總體布局中撕開一個突破口,在對外開放上取得重大進展。還有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旅遊二次創業,七彩雲南保護行動,建設民族文化強省,等等,這些都是能夠帶動全省發展的重大機遇。我們要通過新一輪思想大解放,用新的思路和舉措來研究和謀劃這些重大項目的建設,以此推動經濟社會大發展。

解放思想,就要針對重點領域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規劃設計和制度安排,讓老百姓真正體會到解放思想帶來的實惠。及時制定政策措施,推動民生問題的解決,真正取信於民,對於確保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至關重要。要在認真調研、查擺問題、分析原因的基礎上,研究制定新的改革舉措,有效提出解決關乎民生問題的政策措施。要從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加快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實施“民心工程”,著力解決就學、就業、就醫、住房、養老等突出問題,切實把改革發展的成果更好地體現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上,努力做到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