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分享·反思·提升——哈爾濱教育考察報告

交流·分享·反思·提升——哈爾濱教育考察報告 

10月29日,在沈校長的帶領下,學校部分行政幹部在哈爾濱開始了為期3天的教育考察活動。國小組參觀考察了復華國小、花園國小、醫科大學附屬國小(逸夫國小)、閩江國小、馬家溝國小等5所學校。

短短3天的考察活動,我們一次次被震撼,一次次被感動。震撼於教師們富有創意的工作,感動於老師們那份如水的師心。

考察活動結束了,但我們的思考並沒有因此而結束。哈爾濱學校的哪些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借鑑?我們目前的工作有什麼不足?……這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課題。

下面把我們考察的主要收穫和體會,以及我們的反思匯報如下:

一、校本研訓—教師專業成長的主渠道

隨著新課程的進一步深化,教師的專業發展已成為課改的瓶頸。課程改革要全面深入地開展下去,就需要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加強以校為本的教學“研訓”活動是提高教師專業發展的主渠道。通過校本研訓活動可以促進學校形成自我發展、自我提升、自我創新、自我超越的內在機制,學校也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學習型組織。通過校本研訓活動可以促使教師主動參與教學研究,在研究和解決實際教學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發展能力和水平。

復華國小“自下而上”的各學科“教學專業委員會”,花園國小“自上而下”的“學習共同體”建設的經驗都值得我們借鑑學習。

1、復華國小

在語文學科的帶動下,分別成立了語文、數學、藝體、社科等教學專業委員會。各學科專業委員會都是民眾性自發的學習型組織。

各教學專業委員會發出了“打破學年組、學科組的界限,對學科(各學科)教學情有獨鐘的教師”的倡議;以“一切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服務。”為目標;以“解決實際問題、提高教學質量、加快教師專業化發展。”為原則;以“問題從教學實踐中來,研究在集體學術性反思中進行,成果到教學實踐中檢驗。”為思路。

各教學專業委員會由理事和會員組成。理事既是學會的組織者、協調者,又是教學研究的骨幹力量和領導人。理事不是權力職務——誰在學術上有新見解,誰就可以發起一次學習、研討活動,自然履行理事的職責,成為是專業委員會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

由於這是學校民間自發的學習型組織,教師的參與積極而主動。這打破了以往老師單打獨鬥的格局,教師開展團隊,有組織,有針對的教學研討活動,為教師成為研究型、學習型教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各教學專業委員會以“校園論壇”為研訓平台,以“問題解決”為切入點,開展比較紮實的校本教研活動。理事或會員們在教學實踐中如果遇到自己很難解決的問題,即可在校“園BBS”上提出疑惑,並能及時得到專業委員會的成員們的幫助。理事們發表個人見解,有針對地給資料。這樣,在網路中發起問題大討論,在實踐中去解決。待到時機成熟,理事們組織專業委員會的會員坐在一起,開展深度交流,並重新整理,剖析,尋找問題的解決辦法。針對有價值的問題,開展課堂教學研討,把問題送進課堂,生成新的問題,並帶著問題走出課堂。這樣螺鏇上升,研究也就越來越深入,教師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越來越強。正如語文老師劉彩鳳所說:“高效學習,快樂學習,學會學習,每一次活動,都是新感覺;每一次感悟,都是頭一遭!”

對各教學專業委員會的活動,學校領導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與服務,在管理上“只給啟示,不給模式”,並積極參與到各教學專業委員會的活動中,成為其中一員。這對各理事和會員的促進是很大的。教師們感到學校領導很重視這些活動,活動的研討得到領導的認可。教師們能在活動中和領導開展平等的學術對話。學校領導的參與調動起了教師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專業委員會的工作走上了良性發展軌道。

“教學專業委員會”已經成為復華國小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道風景吸引著每一位“復華人”。他們辛苦著,進步著;忙碌著,發展著;在這樣一個學習型組織中他們感覺自己被接納,有歸屬感,更有責任感,一次次的壓力是給老師們發展的動力。他們因努力而鏗鏘,因奮鬥而激越,因學習而改變!

2、花園國小

花園國小是一所有著80多年歷史的老校。因開展“學習共同體”的建設工作而使這所歷史老校煥發出新的活力。

花園國小在進行“學習共同體”的建設中,強調團隊學習,提出“學習共同體”的核心是“用學習管理學校,用學習來管理教學,用學習來管理個人發展”。他們以“青年教育家沙龍”為載體,樹立“教育家是我們的追求目標”的共同願景。

花園國小“學習共同體”的建設經歷了艱辛的過程,同樣也有著一些共通的困惑。教師的觀念要轉變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學習很被動。新課程的實施,讓老師們感覺到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這讓老師們無所適從。但學校並沒有因為這些困惑而放慢“學習共同體”的建設工作。

在“教育家沙龍”活動中,開始經常冷場,發言的往往是骨幹教師。學校一邊乾一邊摸索,以學習活動促進教師的發展,在實踐中不斷調整策略,開展“參與式”體驗培訓。通過“教師智慧展示活動”,讓教師創設生活中的教育情景,並把老師分成不同團隊,一起利用集體智慧來解決問題。這樣通過參與式學習,讓教師去親身體驗探究、合作學習的樂趣。這樣一路走來,學習給老師們帶來了變化,學習逐步成為教師們的習慣。

通過主題活動讓教師改變觀念,通過活動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這只是“學習共同體”建設的一方面,制定相關的校本研訓制度,才是“學習共同體”深入發展的保障。花園國小制定出了一系列校本教研製度,以激勵為主。如,為參加“教育家沙龍”的成員設定各種獎項:“滿勤獎”獎勵50元;“沙龍骨幹獎”頒發證書,贈送雜誌,流動評選;“沙龍精英獎”獎勵購書卡。這些獎勵雖然不是很豐厚,但教師們很在乎這些獎項,這些獎勵讓教師在團隊中得到認可。得到認可,得到關注是老師們的內在需求。

花園國小“學習共同體”的建設,讓學校管理由契約變盟約。通過“實踐反思”、“人本(團隊)管理”、“問題驅動”等策略,讓教師由被動變主動。通過團隊激勵,團隊協同,讓教師感到只有學習才有位置。花園國小始終以“團隊為單位,不落下每一個人”為出發點,給教師更多話語權,讓教師實現自我管理。

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每周星期三下午的“骨幹教師專題講座”,雷打不動,堅持進行,為教師智慧展示提供了一個舞台。拿花園國小曹永鳴主任的話說:“這已經成為花園國小教師智慧展示的一大品牌。”

3、我們的反思:

我校在建設“學習型學校”的過程中,可以說取得了很多顯著的成績。如果我們客觀來分析還是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在校本研訓中我們缺乏“系統思考”,還沒有形成規範的,切實可行的校本研訓制度。校本研訓更多的是學校層面,“自上而下”讓部分教師參與顯得較為被動。本學期,學校教科中心提出“教育科研重心下移”,但在實施過程中缺乏監管,缺乏落實,教師的積極性還沒有被調動起來。同時,很多非教學活動沖淡教學,讓很多教師的關注點偏移,正如現在社會上流行的一句話:“計畫不如變化快,變化不如上帝一句話”。

如何建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結合的校本研訓的機制?如何真正落實我們的校本研訓計畫?這依然是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索的課題。

二、德育工作

學校教育德育為首,德育工作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和保障。孔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段話揭示了古人眼中“德性”與“學習”的關係。

那么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是否應該把德育與教學割離開來?是否活動就是德育?……長期以來這樣的問題一直困繞著我們的一線教師。同時,現實中的一些比較“過頭”的德育工作的做法,造成人們對德育工作的偏見。

哈爾濱學校的一些做法給我們的德育工作很多啟示:

1、校園文化—潤物細無聲

學校德育是一個全面育人的過程,校園環境和氛圍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和無形的制約或激勵作用。

考察的幾所國小的校園文化各具特色。

花園國小著力建設“文化走廊”,根據學校環境特點,整體規劃,充分利用校園每一處的空間,分設宣傳窗、藝術園地、科學天地、樓中花園等。同時積極發揮黑板報、廣播站、校園電視台等宣傳陣地的作用,及時報導校園的新人、新事、新面貌。“環境育人,人創環境”在花園國小得到了很好的論證。

復華國小占地面積小,但學校充分利用有效空間,進行校園環境建設。不同的樓層確立不同的主題,如行為規範、實踐體驗、學生作品、活動展示等。復華國小很注重班級環境的布置:圖書角、學生個人展示台、“班級植物園”等,為學生創設一個溫馨和諧的學習環境。

閩江國小依託“校本課程-誦讀經典”,營造書香校園,整個校園都散發出書香氣息。

逸夫國小充分利用學校宣傳欄展示學生的作品,學生的活動。

置身於這樣和諧溫馨的校園環境,孩子們的身心是愉悅的,對孩子的教育也就潤物細無聲了。

2、德育素材的挖掘—有的放矢

德育工作有很強的預設性。預設讓我們能有計畫,分步驟實施德育的各項工作。那么,如何面對在教學實踐中生成的德育問題?

花園國小鼓勵老師在實踐中發現問題,以德育問題為切入點,實施有針對性的教育。如,學校樓中花園的一隻小蜻蜓被一個學生捉回家了。針對這個問題,學校組織學生排演“情景劇—蜻蜓飛走了”在全校播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最後這隻蜻蜓被學生放回來了。

善於挖掘身邊的德育素材,開展無痕的教育,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

3、行為規範常抓不懈

良好的日常行為規範是進行正常教學活動的保障。在考察的幾所學校中,總體感覺學生的行為規範很好,學生見到客人主動問好,沒有學生在樓道中瘋跑、大喊大叫的現象,學生上下課的路隊很整齊。學校都很重視學生的行為規範教育,學生有比較良好的行為習慣都是學校長抓不懈的結果。

三、教育信息化—用起來才是最精彩的

由於地域的差異,哈爾濱學校網路硬體環境的建設,以及運用都與我們有很大的差距。但他們的一些運用方式還是值得我們學習。很多簡單的技術,因為運用起來了,充分發揮了技術的功效,就顯得精彩無比。

1、復華國小

復華國小校園網是哈爾濱的第一個校園網工程,學校提出了“建網就是建學校”的口號。但由於後繼投入跟不上,阻礙了校園網路的進一步發展。

復華國小的校園網視頻系統—“確然視頻服務系統”(跟我們學校的美萍視頻系統相似)運用很充分。“確然視頻服務系統”的檔案量雖然沒有我們的視頻系統多,但他們的欄木設定很科學,放了大量的學生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有聲作文”欄目,欄目收錄學生自己朗讀自己作文的視頻,凡是優秀的作文都有機會放到校園網中,這就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寫作熱情。同時,學校大隊部有組織,有計畫地組織全校學生觀看相關的主題視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復華國小校園網缺乏具有互動功能的平台。“校園BBS”是學校唯一能進行互動的平台,但學校教師能充分利用“校園BBS”來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學校把“校園BBS”作為校本研訓的平台。“教學專業委員會”在“校園BBS”中開展“基於問題解決”的校本教研活動。學科教師利用BBS開展教育活動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在BBS中發出求助(質疑),在BBS中參與教學大討論,已經逐漸成為復華國小教師的內在需求。

2、逸夫國小

逸夫國小只有16個教學班,學校依託醫科大學,硬體環境比較好,每位教師都配有電腦(液晶顯示器),有的教室還配有壁掛式液晶電視。學校的網路建設還屬於起步階段,學校提出了建立“基於網路的學習共同體”的建設目標。

逸夫國小在校園網中建立了“教師電子文檔管理系統”、“電子教案管理系統”。教師運用比較充分,運用不同系統解決不同的問題。

值得提出的是逸夫國小網上備課系統的運用。教師撰寫的電子教案以及其他相關的材料(課件、相關資料、圖片、下載優秀教案等)儲存在自建的資源包內,然後上傳到電子備課系統,成為全校共享資源,供大家瀏覽、學習、借鑑和交流。

學校組織教師在備課系統中開展集體備課。同一課有不同的教學設計,然後教師根據自己的需求對教案進行重組、整合,設計出適合自己教學風格的教案。教師的每篇教案中都有自己的教學反思,雖然反思不是很長,但很有針對性。

教師運用網上備課系統進行備課,便於教導處的檢查。但不足的是,該系統只支持教師的上傳教案,造成瀏覽不方便,影響工作效率。

3、我們的反思:

現代教育技術作為我校的立校之本,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取得了很多輝煌的業績,這也是我們每一位“南山實驗人”值得驕傲的地方。但我們客觀清醒地反思我們的運用現狀,還是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由於學校的迅速壯大,造成“濃茶沖淡”的現象,各個部的運用狀況不平衡,還有很多老師沒有融入到“信息化”中,依然用“老套”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

在信息技術運用於課堂教學上,我們日趨理性,提倡該用就用,要用到恰到好處,要真正解決問題。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督,出現了少用,或者根本不用的現象。(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缺乏對網路資源運用的整體思考,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顯得很隨意,經常出現打開資源庫,卻不知道該用何種資源的現象。

短短3天的時間我們對哈爾濱的教育也只是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雖然沒有沉下來花更多時間去了解,但通過學校老師的介紹,以及學校的一些成果,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學校所做的大量的富有實效的工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哈爾濱學校的一些經驗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我們想,只有把這次考察的收穫真正落實到我們的教育教學管理中,才不枉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