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文化考察報告:感動每一位員工

xx的物質待遇體系設計達到了這樣一種效果:大多數人都對自己的現實待遇感到驚奇,很多人從苦苦求生存轉而過上了小康生活——也就是他們說的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並且大多數人都還抱有希望,認為只要自己繼續努力,自己還可以更好。這就把物質待遇到激勵作用發揮到了很高的水平。

1.現實待遇

xx的所有人都自豪他們的待遇好。店長、經理們在談話時都會告誡員工,失去了xx,他們就找不到有這么好待遇的工作了。好在哪些方面呢?我以為無非是福利待遇與薪金構成兩個方面。

(1)福利待遇

前面所說過的給員工發足光粉就是福利待遇中的一項。住宿、吃飯、休假、補助等也都應該歸到福利待遇這一類。挑選幾個有特色的略作分析。

首先是住宿條件。xx的員工住的公寓都是租小區樓房,有空調、熱水器及簡易家具,人均住宿面積估計不下於6-8平米。這就比清華大學研究生住的還要好一些了。宿舍里不會有人抽菸,沒有人連夜不回;大家都按時關電視、關燈睡覺,輪流打掃衛生——至少我在xx公寓住的時候每天都是如此。我故意問到能不能到外面租房子住的時候,一位員工很直接的說不能,然後說:“租房子幹嗎?五、六百還住地下室,哪有在公寓住好。”讓我印象相當深刻。

其次是補助。比如只要是店長以上級別,如果把孩子帶到北京念書的話,就可以每年在公司報銷一萬二以內的學費。這就讓店長們可以順利的將家遷到北京了。還有,經理以上級別的員工的父母每月發給200元補助,這對農村的老人來說就差不多夠花了——而且這就使經理們產生自己能夠供養家庭、贍養老人的自豪感。

還有,我覺得xx給予員工所有福利中最有意思的是他們的員工餐,值得仔細推敲一番。他們的員工餐也比清華的食堂好吃。不排隊也秩序井然,沒有人會著急打飯,誰都不會擔心少了自己那份,這也比清華食堂要強。當然,我說的“有意思”並不是指這些,而是指下面兩點。

第一,每天吃四頓飯,周六周日加班還要加餐。這就使員工感覺他們一天到晚都在吃飯,一天到晚都是飽飽的,不會有人餓肚子工作。早餐一般喝豆漿吃油條,有時吃麵包糕點。中午和下午是正餐,一葷一素兩個菜,一份湯。晚上一般是喝粥,也是一葷一素兩個菜。我問過員工餐師傅,他說牡丹園店170到180名員工,每頓飯要用二十幾斤肉。然後他說,一般不能超過30斤,超過了的話肉多菜少,大家就會有意見。如果要我給他們員工餐挑毛病,只有兩條:油太多對健康不利,川菜師傅做菜太辣。找不出別的來了。我一直覺得,餐飲企業如果不能讓員工吃好,真是管理者莫大的悲哀。吃不好的員工肯定會有偷吃的衝動,而偷吃的機會總是隨時都有的。想吃飽、吃好是每個人的本能,並不是因為誰天生嘴饞。偷偷摸摸吃客人吃剩的東西肯定是很沒尊嚴的事。每個人都需要尊嚴。如果我們給予員工的待遇尚且不足以使他們有尊嚴,那么我們簡直是在犯罪。

第二,上班就吃飯,比上班點到要好。xx的早飯是在9點上班以後吃的,下午飯是在4點上班以後就吃的,所以他們早上、下午上班以後都是直接吃飯。如果上班就點到,必然需要維持秩序,需要讓大家站好,需要批評遲到的人,結果想調動員工的情緒就難以做到,因為還沒開始幹活就批評人了。但是一上班就吃飯卻不一樣,因為不用點到,人人見面以後相互問候:“吃了沒有”。加上一伙食很好,所以員工不會遲到——吃飯的事,誰也不想落在別人後頭。心理上對上班這件事不會很牴觸,因為上班就意味著直接吃飯。即使吃飯以後的例會上也會有對不好現象的批評,但是這時說幾句重一點的話就沒有關係了,因為上班吃飯已經施“恩”了,再施些“威”並不會引起牴觸。

我不知道這種時間與模式是不是他們刻意安排的,但是可以肯定,這是符合中國人思維的。中國人向來喜歡 “先禮後兵”,還喜歡先吃飯,吃飽了飯再幹活。所以我覺得xx的吃飯制度實在是很有意思。

需要說明的是,xx沒有“後勤經理”這樣的職位,店長全面負責這些吃喝拉撒的事情。並且,每個領導都是員工的“後勤經理”,生活上不方便的事情可以隨時找領導,馬上能夠得到解決。

(2)薪金構成

xx的薪金構成是建立在他們的“員工發展途徑”之上的。普通員工可以通過升職提高工資,如果不能升職也可以通過評級提高工資。拿牡丹園來做例子。這家店員工大概在170名至180名之間,有1名店長,1名實習店長(從後堂經理提升),1位大堂經理,1位後堂經理,9名領班。不同級別人員基本工資和分紅不同。所有做滿一個月的普通員工都參與評級,領班以上則不參加。全店有1名功勳員工,2名勞模員工,2名標兵員工,27名先進員工。不同崗位的基本工資不一樣,但是高出來或者低出來的那部分完全會被級別的不同拉平,甚至高變低,低變高。比如功勳員工的總收入就在大堂、後堂經理之上,更是比自己的領班高出很多。並且功勳員工享受到更多的福利待遇,受到更多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