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考察報告3篇

不久前,我帶領草堰口鎮部分村黨總支書記參加了縣委組織部組織的赴青島考察學習活動。大家一致認為,時間雖短,但印象極深,感觸很多,收穫頗豐。所見所聞所學,猶如一股清新的春風,開闊了視野,解放了思想,提升了思維,振奮了精神,激勵了鬥志。

一、青島的所見所聞

見聞之一:青島是一座非常美麗而發達的城市。她地理位置獨特優越,依山傍海,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是遠近聞名的旅遊和度假勝地,是鑲嵌在膠東半島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青島強勁的發展態勢。據給我們授課的青島行政學院周教授介紹,青島連續五年國內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5項經濟指標保持20%左右的增長速度。全市40層以上的建築高達1o多座,超過我省蘇南任何一個市。青島市新區的樓盤開價,已飆升至每平方8000多元。在青島開發區,到處都是花園式的工廠,到處都是川流不息的物流車輛,到處都是高高聳立的塔吊。青島北郊的即墨等3個縣級市,名列全國百強縣前列。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街上到處是名車,消費市場異常火爆。

青島是一座創造品牌的城市。青島在國內外不斷叫響的原因,不只是她是一個非常美麗的旅遊城市,更因她的企業品牌。青島的工業很注重打造品牌,他們力求把品牌做響,把企業做大做強,順應國際化潮流,傾力打造企業航母。青島人神話般地創造了海爾、青島啤酒兩個世界知名品牌,澳柯瑪、海信、雙星3個國內知名品牌,這5個品牌撐起了青島工業的半壁江山,使青島的美名揚遍世界的每個角落。

青島的現代文明。青島的建築設計風格一流。無論是高聳入雲的商住寫樓,還是隱約於綠樹叢中的別墅小區,都格調高雅,形象時尚,看了叫人賞心悅目,嘆為觀止。區域劃分非常明顯,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擺布合理,打造了最佳的人居環境,成為全國首批文明衛生城市。青島做大旅遊產業,今年一季度實現旅遊總收入39.3億元。40公里長的海堤長廊,蘊育道家文化的聖地嶗山,全國最大規模的海底世界,見證海軍歷史的博物館,無不令人拍案叫絕,流連忘返。市民的素質很高,整個城市潔淨明亮,看不到一個本地人隨地吐痰,亂扔菸蒂。青島人熱情大方,待人接物彬彬有禮,青島的男士紳士風度,青島的女士氣質高雅。

見聞之二:青島農業是現代農業的典範。在青島我們先後參觀了青島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蔬菜科技示範園和石老人觀光生態園。這三家單位充分彰顯了現代農業的三大特徵:

科技含量高。科技為後盾,技術作支撐是青島農業的一大特色。青島市農科院是一個百年歷史的科研機構,專門從事農畜新品的研究開發,側重於蔬菜、水果的開發。下設15個分項研究所,有科研人員400多人,每年承擔著國家和省市多個科研項目,每年的研究成果在50項以上。蔬菜科技示範園始建於1996年,總投資5000餘萬元,占地800餘畝,主要是將國外農畜新品引過來集中種植飼養,通過科技人員的精心培育配種,再推廣到市場中去。該公司許多項目還和美國、日本等國科研機構及客商合作合資,開發農副新品。該單位多元發展,兼育種、種養、深加工、旅遊為一體,被評為全國生態農業和生態旅遊示範園區。

市場化運作程度高。該市農業緊緊圍繞市場這個圓心。農科院加快職能轉變,較好地實現了單純的科研開發向市場運作成功過渡,他們積極將科技成果轉化為商品,專門成立了科研新品市場開發中心,和農民之間架起一道橋樑,通過多種形式為農民提供技術服務,每年創收500-600萬元,走出了一條自我發展、自我提高的新路。青島農業不斷伸長市場鏈,產品品種創新,加工流程創新,銷售手段創新,農產品標準化、無公害基地和大型農業龍頭企業建設、農產品創牌、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開發等方面的意識較強,不斷提高農產品的市場占有度和產品附加值,取得了較高的經濟收益。

關於青島膠州、嶗山、城陽三市(區)招商引資工作的考察報告
青島考察報告(2) | 返回目錄

關於青島膠州、嶗山、城陽三市(區)招商引資工作的考察報告

為學習借鑑發達地區招商引資經驗,特別是在引進大項目、高科技項目上的先進理念和成功做法,推動我市的對外開放工作,最近市委辦公室一行四人,先後赴青島膠州市、嶗山區和城陽區進行了考察學習。考察中發現三地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發展速度;無論是引進項目的數量,還是引進項目的規模,都名列全省各縣(市、區)前茅,他們的做法和經驗,對我市下步如何開展好招商引資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鑑意義。

一、基本情況

膠州市人口約78萬,總面積近1210平方公里,03年實現GDP181億元,地方財政收入6億元,在全國百強縣中居54位。城陽區人口約44萬人,面積達553平方公里,03年實現GDP204.2億元,地方財政收入5.38億元。嶗山區人口約19萬,面積達389平方公里,03年實現GDP151億元,地方財政收入9.97億元,在青島市列第一位。從三地實踐看,綜合經濟實力的快速提升,主要得益於招商引資的強勢拉動。總的來看,他們的招商引資工作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引資總量大。三地均聚集了大批外資項目,無論是引進項目的數量,還是投資總量都相當可觀。截止到底,膠州市累計批准外資企業1500多家,契約利用外資45.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0億美元;其中03年批准外資企業500多家,契約利用外資12.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5.2億美元,實際利用內資46.1億元;今年一季度批准外資企業近100家,契約利用外資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24億美元,實際利用內資9.7億元。城陽區累計引進外資企業2300家,契約利用外資45.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0億美元;其中03年批准外資企業449家,契約利用外資10.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5.26億美元,實際利用內資47億元;今年一季度批准外資企業124家,契約利用外資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33億美元,實際利用內資近4億元。嶗山區共引進發展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65家,03年契約利用外資4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億美元,實際利用內資25.2億元。

二是項目檔次高。考察中讓我們感受強烈的是,三地已經走過了不論項目大小、不論檔次高低,一概引進的階段,招商引資在注重外延擴張的同時,更注重內涵的提高,把引資的目光更多的投向那些大項目、好項目。膠州市累計引進投資額過千萬美元外資項目93個,過億元內資項目約40個,世界500強企業9家。其中,一批大項目已呈現出良好運行態勢,韓國世原製鞋公司年出口創匯達8200萬美元,全國最大的鋼構企業杭蕭鋼構03年產值已達1億元。城陽區累計引進投資額過千萬美元外資項目76個,過億元內資項目36個,世界500強企業13個。其中,03年引進投資額過千萬美元外資項目27個,過億元的內資項目19個,世界500強企業3個。嶗山區共引進銷售收入過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26家,扶持發展科研機構和高校40多家,國家級技術研發中心3家,國家級院校設立分支機構3家。其中,泰科達微電子、愛德基因、零點科技和中天軟體等大項目,已經發揮出“龍頭”拉動效應,帶動起一批高新技術配套企業,形成了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三是園區建設好。近年來,膠南市、城陽市的招商引資園區呈現出幾何級、跨越式擴張趨勢。99年規劃近1平方公里膠州灣工業園,實現了“當年規劃、當年建設、當年填滿”,次年又開發二期工程,面積達7平方公里,目前已初步形成30平方公里的工業區,實現了稅收過億元、出口過億美元的“雙過億”,成為全市對外開放的視窗、對內輻射的基地、全市經濟的龍頭。其中海爾工業園區僅用三、四年時間項目全部擺滿,今年可實現產值18億元。城陽區從94年白手起家,利用短短10年時間,規劃建設了國際空港工業區、丹山、金嶺、新城等八大工業園區,其中發展較快的民營科技工業園,規劃面積16平方公里,現在建成面積已達8平方公里。嶗山區充分利用自身的區位、人文和政策優勢,積極創新園區發展模式,把工作重點轉向“樓宇經濟”,用一座樓創造了傳統園區1平方公里實現的價值。目前已建成青島軟體高新園、生命科學研究院、海歸創業園、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和科技創業中心等各類孵化器5家,總面積達7萬平方米,吸引入駐企業130多家,成功孵化企業83家。

四是思路調整快。今年以來,根據國家出口退稅政策全面調整的形勢,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在注重引進外資的同時,更加注重引進內資。以膠州市為例,該市經濟外向度高達90%以上,出口創匯連續多年居全省各縣(市)之首。03年全市出口創匯約20億美元,地方支付出口退稅高達2億元,地方財政面臨巨大的退稅壓力。去年以來,他們明確提出減少引進純出口型外資項目,六大招商局把招商重點轉移到國內大企業,特別是牢牢抓住青島市作為奧運會分賽場,大批企業外遷的歷史性機遇,採取“就近引資”的策略,加強與青島大企業、經濟主管部門聯繫,掌握產業轉移信息。城陽區在引進內資大項目上,採取“一事一議”等非常規措施,努力提高項目引進效率,加速了內資項目的有效集聚。嶗山區依靠優良的人居環境、寬鬆的創業環境和雄厚的人力資源等優勢,逐漸把引資重點轉向北京、上海等國內大城市,吸引國內知名企業總部、研發機構和大企業進駐園區,引進學術帶頭人和科技能手來嶗山區創業。

二、主要經驗

從總體上看,此次考察的青島市三地之所以能在經濟發展,尤其是對外工作和引進內資領域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首先得益於它們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即背靠青島這樣一個對外開放程度高、經濟發達、國際知名度高的“大樹”,作為“近水樓台”可以較好地接受青島在交通、人氣、信息、人才、名氣、產業甚至開放觀念等各方面的輻射帶動。但除了這種客觀上的“先天優勢”之外,三地的跨越發展還緣於他們所採取的一系列得力措施。

(一)立足優勢,選準招商引資方向。區域經濟競爭中的本質,是比較優勢的競爭。在招商引資工作中立足本地比較優勢,選擇正確的主攻方向,同樣尤為關鍵。在這一問題上,此次考察的三地可謂不謀而合。他們一方面充分利用距離青島較近的地緣優勢,積極融入“大青島”的經濟圈,主動接受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另一方面,結合自身實際,按照“差異競爭、錯位發展”的新思路,制定獨具特色的引資策略。嶗山區利用本區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國家級風景區和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和青島高校密集區的有利條件,確立了打造青島高新技術、旅遊度假、商貿、節慶會展和高等教育等“五大中心”的城市定位,重點引進高新技術產業、跨國大商業集團、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等項目,形成了具有嶗山特色的強勢產業和經濟成長源,使區域核心競爭力得到全面提升。膠州市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提出“工業立市、商貿活市,建設加工製造業基礎和倉儲物流基地”的發展思路,招商引資重點圍繞機械製造、家電電子、食品加工、輕工紡織、精細化工五大主導產業進行,引進了以中集、杭蕭鋼構、海爾、世原鞋業等一大批大型項目,並初步建立建材、生產資料、生活資料三大物流基地。城陽區藉助緊鄰青島機場、港口,路網密集,以及作為青島外貿出口加工基地和國家級星火技術密集區等優勢,提出了實現“經濟國際化、城市園林化、社會現代化”的城市定位,不斷擴大電子信息、海洋科研、精細化工、生物醫藥、服務業等領域的招商規模,引進了世界五百強企業13家。

(二)搶抓信息,贏得招商主動權。信息就是機遇,信息就是項目,搶到信息就是贏得主動。這是我們此次考察中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從三地實踐來看,相當數量大項目的成功引進,都得益於對信息的高度重視。膠州市今年4月剛引進的一個註冊資金5000萬、投資2個億、一期投資7000萬的大項目,就是其經濟發展局下設招商局的遲局長,在去青島外經局辦理其它事宜時,偶然聽到這個項目要重新選址的信息,當即靠上做工作,利用一下午一晚上的時間達成投資意向。這個項目的引進固然有運氣的成分,但最主要的還是他們對於招商信息敏銳的洞察力和超強的把握能力。據遲局長介紹說,她自己一周就要到青島外經局跑兩次以上,而象她這樣的專業招商人員在膠州有近千人,這樣“大面積撒網”,無怪乎機遇總是垂青於他們了。城陽在爭取萊陽大學入駐的工作中,和嶗山區的競爭異常激烈,他們在並不處於優勢地位的情況下卻笑到最後,其獲勝的關鍵也是因為及時地獲取到了相關信息並成功加以利用,贏得了投資方的信任,一舉擊敗競爭對手。

(三)最佳化環境,增強對項目吸引力。膠州、嶗山、城陽三地的招商引資工作在青島市甚至全省均位居前列,而且至今仍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許多質量高、規模大的內、外資項目仍源源不斷的入駐,可以說跟當地長期以來對投資環境的高度重視,並由此形成的“重商、親商、安商”的良好社會氛圍不無關係。在硬環境建設方面,三地都是“先築巢,後引鳳”,這是他們與其他地方“先招商,再配套”的做法迥然不同之處,也是他們招商引資工作步伐快於其他地方的關鍵所在。他們抓住外商投資務實、理性的特點,採取市場化運作和政府舉債並舉,超前配套大環境建設。膠州區以政府舉債的方式,在園區內高標準建設“七通一平”,在此基礎上,為進一步增強對紡織類項目的吸引力,統一建設污水處理場,集中解決紡織類企業排污問題,消除了外商的後顧之憂。嶗山區以建設一流投資環境,營造最適宜人工作、居住環境為目標,成片開發“孵化器”,為高科技中小企業提供一流創業平台。城陽區民營科技園,自95年建園到98年,集中精力搞基礎設施建設,先後引進了熱電廠、污水處理場,三年時間實現基礎設施配套,推動了園區的擴容升級。在軟環境建設方面,三地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有兩點:一是對進駐企業實行嚴格的保護。他們對所有園區內企業均採取了封閉式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區檢查收費或者參觀,必須經監察部門審批後,方可進入企業。這次考察中三地都多次婉拒了我們想參觀企業的要求,這一做法讓我們雖不無遺憾,但同時又為他們對企業象對自己的孩子一樣的愛護深感欽佩。二是積極為常駐外商提供人性化的生活服務。膠南市常駐韓商有3000多人,在該市投資外商中占較大比重,為讓他們有“在膠如在家”的感覺,他們專門建設了“韓國風情一條街”,政府投資興建了“高麗社區”,受到韓商普遍歡迎。此外他們還在各大醫院設立了外商門診,全方位為外商提供良好的服務。城陽將每年的4月定為外商服務月,期間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組織各類符合外商特點的文體活動,增進與外商的感情,擴大該市的對外影響,在全社會營造起濃厚的“尊商、愛商”的良好氛圍,為實施“以商招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改進招商方式,提高招商質量。縱觀三地招商引資工作發展的過程,都曾經歷過早期“行行有任務、人人搞招商”的全民招商的階段。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和反省後,隨著國家巨觀政策特別是土地和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他們由以往對項目的不加選擇改變為更加注重項目的內涵,而招商方式也逐漸趨於理性化,由“全民招商”改為以“專業招商”和“以商招商”為主。三地都設有規模可觀的專業招商隊伍。 膠州市設立了城建、經發、工商聯、台辦、財辦、外經六個招商局,每個局由所屬部門分管副局長任局長、主管業務科長任副局長,配備專門人員;各鄉鎮也都配有專門的招商機構。人員總共可達1000多人。城陽專門成立了投資促進委員會,在招商局、台辦等13個市直部門設立了專門招商機構,各辦、區也都有招商隊伍,形成了400多人的區、街、村三級招商網路。專業招商隊伍的建立,既整合了招商資源,又提高了招商隊伍的專業性,有利於引進投資多、規模大的高質量大項目。以商招商,是三地普遍套用的一種以逸待勞而又成效顯著的招商方式。膠州市外經局莊局長說:“我們費盡氣力搞一些大型的推介會和招商活動,可能效果還不如外商的一句好話。因此對落地外商的服務至關重要。”正是基於這種認識,三地十分重視以商招商工作,許多大項目也都是通過以商招商的方式引進的。如晶藤藤編公司引進的宏達紡織,日德木業引進的杭蕭鋼構,潤澤皮革公司引進的博威玩具公司等等。嶗山、城陽兩區,也都有許多原來已經進駐的客商,因為受益於當地的招商環境,因此拉親招友,穿針引線,幫助引進了許多大項目。

三、幾點建議

對比青島三地招商引資工作的具體實踐和成功經驗,審視我市招商引資工作的現狀,可以看出,三地有些優勢是我們所不具備的,比如區位優勢;有些優勢是我們需要花一定時間奮力追趕的,比如入駐項目的總量和質量。但反之,我們也具備一些相對優勢,比如資源、土地,比如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對我們的影響相對較少等等。因此,我市對外開放工作要在短時間取得突破,一方面應該立足自身優勢,揚長避短;另一方面應該把它們作為我們審視自我的一面鏡子,從這些招商引資工作起步較早、進展較快、成績較好的地方既看到我們的現在,又看到我們的將來,借鑑其成功經驗,總結其教訓,避免走彎路。

一是拓寬引資思路,努力實現由引外資為主向內外資並重轉變。去年以來,由於國家對出口退稅政策進行了調整,加之引內資較外資而言,具有成本低、容易溝通等優勢,三地已開始把引資重點由國外向國內、外並重轉移。參照他們的經驗,下步我市在堅持引外資的同時,應充分發揮台辦、工商聯、僑辦聯繫廣泛的優勢,更加注重引進內資,特別是抓住珠三角、長三角及周邊大中城市產業轉移、土地和電力供應緊張等歷史性機遇,繼續加大經濟部門的招商壓力,壯大專業招商隊伍,常年派駐發達地區,跟蹤、把握產業轉移的動向。另外,在考察中我們注意到,近年來三地由於受土地、電力和政策等條件制約,或考慮本市重點發展的產業,都抬高了項目進區“門檻”,在引資中“篩”掉了相當數量未達到入駐標準或規劃產業之外的項目。但對我們而言,這些項目中有相當數量完全可以“為我所用”,這也為我們招商引資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機遇。因此,我們在引內資工作中,應及時把青島三地以及類似地區納入視野,予以重點關注。

二是進一步完善引進項目標準,促進招商工作向“內涵式”轉變。由“重數量”到“重質量”,是青島三地目前在招商過程中的一個重大戰略轉折。他們把招商目標更多地瞄向世界五百強,同時制定出台完善的項目投資標準。膠州市規定,進區項目的投資強度要達到每畝15萬美元,城陽區規定要達到10萬美元。與此同時,三地又根據行業類別,對輕工業、科技產業等可以發展高層建築的行業,增加了“建築容積率”的標準,即總建築面積與土地面積之比;對不易發展高層建築的重工業等行業,則採用了“建築密度”的標準,即底層建築面積與土地面積之比。如膠州市規定,輕工業、科技產業的建築容積率要達到60%,重工業的建築密度要達到30%。這樣既使投資標準更為科學合理,同時又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地利用率。我市從去年已經開始關注土地的投入產出比問題,並初步制定了引進項目的投資強度標準,但由於項目性質不盡相同,單純採用投資強度一個指標,還不夠全面和科學。因此應該借鑑三地經驗,引入建築容積率、建築密度等標準,同時兼顧項目的生態和社會效益,使土地使用更加合理有效。

三是打造科技轉化平台,推進科技企業由“單體引進式”向“群體孵化式”轉變。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科技已成為區域經濟競爭致勝的關鍵之一。三市緲區)在引進發展高科技項目上,都有其獨到之處。嶗山區堅持以科技“三項”經費帶動“產學研”結合。去年,全區的科技“三項經費”達2300萬元,今年增加到3300萬元。在“三項經費”的引導下,全市165戶高新技術企業,每戶企業已至少與一家大學建立起“產學研”聯繫。去年以來,嶗山區更是闖出了一條發展高新技術企業新思路,他們打破傳統的引進單體高新技術企業慣常做法,大批引進科技創新隊伍,通過有針對性實施種子資金、免稅、服務和提供創業環境等措施,加快科技研發,推進高新技術產品化、產品產業化。從某種意義上講,政府培育“孵化器”的模式,代表未來的一種發展主流。儘管我市受區位、小城市等條件限制,發展各類孵化器存在先天不足,但我們完全可以結合全市規劃發展的八大產業,對京津唐、長三角地區甚至海外的科技創新項目,特別是對有成形創新技術的團隊予以重點關注,通過加大資金扶持、服務等配套政策,鼓勵其紮根招遠,形成“靠孵化器吸引人才、以人才創造科技產品”的新局面,推動全市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中共招遠市委辦公室

4月22日

威海、青島旅遊考察報告
青島考察報告(3) | 返回目錄

威海、青島旅遊考察報告

杭州市勝利國小五(2)班 鄭雯妤

一、難得的旅遊機會

上學期爸爸曾經答應我,如果這學期我考試成績優秀,他會在暑假裡帶我出去玩。所以一放假,我就等待這一天能夠早一些來到(儘管我考試不是太理想!但是爸爸還是承諾了他的)。可是今年的暑假,爸爸實在太忙,7月份已經過去,眼看希望快變成渺茫,驚喜出現了,因為爸爸在8月初要到海爾公司去講課。

曾聽別人說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不如青島的燈火輝煌”,那裡是一個很美的地方,四季如春;在海邊,空氣新鮮,人口密度小。對於沒有乘過飛機的我那就更嚮往了!我想,在飛機上滑翔的感覺一定很好,因為在天上飛著看雲海我還是第一次呢!說起青島,那裡還是一個避暑的好地方,杭州與那兒的溫度相差高達13℃至14℃度,現在杭州的夏老虎正在發威,可青島的夏老虎正在呼呼大睡呢!

二、緊湊的旅遊過程

8月4日下午1點半,飛機起飛了,經過短暫的90分鐘,3點抵達了美麗的青島。下午我們被安排在市內參觀。8月5日爸爸在酒店會議室參加講課,我和媽媽在市內閒逛。8月6日早晨仍在酒店培訓,下午參觀了海爾工業園。8月7日上午赴嶗山,遊覽太清宮、八水河、龍潭瀑等,下午市內遊覽棧橋、信號山、海水浴場。8月8日上午我們馬不停蹄來到威海,下午遊覽劉公島,參觀海戰館和提督署。8月9日上午遊覽韓國服裝城,下午統一去海濱浴場(游泳)。8月10日上午10點前自由活動,下午返回青島,3點40分坐飛機返杭,晚上11點30分抵達蕭山機場,結束了至今最難以忘懷的美好旅程。

三、旅行中的三起“險事”

“險事”之一:第一次坐飛機。我是第一次坐飛機了,感覺特別興奮!希望早一點飛上藍天。盼著,盼著,飛機起飛了,在隆隆的噪聲中,飛機上升了,我整個人好像往下墜一樣,耳朵難過極了,不過一會兒,飛機便穩定下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降落了,噪音又在耳邊想起了,但是我們還是很順利的到達了青島。第一次坐飛機給我的感覺是:新鮮中略微有點恐懼!

“險事”之二:第二次飛機。開始的感覺和第一次一樣。可是,坐著,坐著,突然機艙內響起了播音員的聲音,她說:“因杭州正在下暴雨,所以無法降落,現改降到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飛機降落後,空姐說下面有飯吃,由於我們都沒吃東西,所以肚子很餓,可那時上海浦東卻下起了陣雨,我們冒雨被趕了下去,可誰知一下去他們卻不給我們吃飯,爸爸他們便去鬧,還想打報社的電話呢!最後終算吃上了飯,飛機也起飛了,可是到達杭州,那時已晚上11點半,整整飛了8個小時!第二次坐飛機給我的感覺是:恐懼中有些煩惱!

“險事”之三:海濱浴場游泳。那是一個的好晴天,我們——家人來到威海海濱浴場游泳,我們換好游泳衣後,媽媽便在沙灘上曬太陽,我和爸爸便下水游泳,威海的水可真涼啊!下水後的第一感覺就是涼。我游著,游著,就感覺不太冷了,還有點熱,我在水了玩了很長時間,上岸後,我把爸爸埋在沙坑裡,作為肌膚保養吧!在美好的游泳中,美中不足的是和我們一起的那位叔叔的腳被海底的不知什麼的東西劃了很深的二道口子,血流了好多!游泳給我的感覺是:美好中有些遺憾!

這就是我在旅行中的最重要的三件事!

這一次旅行,我覺得真得很開心,也更加了解青島和威海的歷史了!也希望下次大家也有機會夠欣賞青島、威海的美麗風光!

青島考察學習報告
青島濰坊酒店考察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