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考察報告4篇

經國家外專局批准,由陝西省林業廳組織省、市、縣有關林業管理技術人員20人,於XX年9月13日至10月2日赴德國進行了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培訓。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赴德培訓基本情況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國土面積35.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8201.2萬人,全國劃分為16個州。此次培訓主要在德國中南部的黑森州、萊茵蘭-普法爾茨州、巴伐利亞州進行,具體地點主要是賓根大學、萊茵蘭-普法爾茨州自然保護區、黑森州森林保護協會總部和巴伐利亞州林區。培訓內容主要是研究學習德國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特點與方法,德國森林多功能利用的結構與範例,德國森林與社會協調發展的機制與途徑等。培訓方式主要是集中聽課、現場考察、與德國專家共同座談討論等,先後考察的林地現場有40多處。這次培訓受到德國黑森州和巴伐利亞州森林保護與經營協會的大力支持,通過培訓考察,使全體成員解放了思想,開闊了視野,學到了許多實用技術和管理經驗,圓滿完成了培訓考察任務。

二、德國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主要特點

1、私有制林業為主體,國有、社團、私有多種林業經營形式並存

德國自然條件優越,南部為阿爾卑斯高原山地,中部為丘陵和中等山地,北部為冰漬平原,北臨波羅的海和北海,境內河流、湖泊星羅棋布,海洋性氣候和內陸性溫帶氣候並存,年降雨量500-1000毫米,風調雨順,林木生長的極端立地條件很少,自然條件較為優越,十分有利於林木的生長發育。德國森林面積1080萬公頃,森林總蓄積量32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約為30%,而且林木生長立地條件好,森林分布均勻,林份質量高,生態功能十分明顯。這些森林,成為支撐德國林業生態環境的主體。

德國的森林所有制形式有三種,一是私有林地,全國共有46%的森林為公民個人所有。二是國有森林,聯邦政府與各州政府都有所屬的森林及林地,共占34%。三是社團包括教會、公司團體、市鎮政府所有林,占20%左右。所以,德國的森林私人經營保護占主體,全國私有林林主人數130萬,占全國人口的1.6%,其人數是從事農業生產人數的兩倍多,但私有林林主人均林地3.8公頃,因此,德國的森林總量大,林主多,林地分散,除山地森林、四通八達的公路綠化、城市綠化外,其他大量的林木多是成片栽植、分散分布,布局合理,分布均勻。其生態環境景觀是各類林地遍布山區與平原,遍布城市與農村,森林與草地、林木與農田、林地與城鎮美麗相間,相互映襯,形成一望無際的田園風光,加上藍天白雲,顯得分外生機勃勃,清爽宜人。

2、林分質量高,林地產出多,森林的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明顯

德國森林,既有數百年歷史的遺留,又有近代不斷的人工營造,人工林占全國森林面積的79%。近40年來,德國淨增森林面積400萬公頃,造林樹種有雲杉、冷杉、橡樹、山毛櫸、樺木等,造林成活率95%以上。現有林分,針葉林、闊葉林及針闊混交林均有,其中以針葉林與針闊混交林為主,約占整個森林面積的60%。德國林分的主要樹種組成是,西部,雲杉占45%,松樹類占54%,山毛櫸24%,橡樹9%;東部,這些比例大體是西部相應樹種的一半。所營造的林分,針葉純林,栽植與生長密度大,枝條自然稀疏明顯,林木鬱閉早,樹幹通直,林相整齊,林地對光熱水土等自然因子利用充分;針闊葉混交林,樹種搭配合理,栽植排列有規律,上下林層清晰分明,無明顯病蟲害。因此,德國林地生產力高,林分質量穩定,林木出材率高,森林的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明顯:

(1)木材工業生產與貿易方面,全國立木年生長量6000萬方,年採伐木材4000萬立方米,年增林木蓄積XX萬立方米;

(2)森林生態與社會效益方面,德國設自然保護區5000處,其面積占全國面積的1.8%,設風景保護區6000多處,占國土面積25%,有國家公園13個,占國土面積2%,有面積較大的自然公園67個,其較為直接的保護與利用面積占國土面積的28.8%,與30%森林覆蓋率相比,可以說是“全林”保護與利用。

這些森林,分散各地,連綿不斷,淨化空氣、涵養水源能力很強。世界著名的多瑙河境內全長650公里,萊茵河865公里,以及其他眾多河流湖泊等,水量豐富,水質清澈。空氣品質,以德國西南部的賓根為例,空氣總懸浮物含量小於20微克/立方米,僅為我省十大環境監測區平均值的十分之一。可以說,這是德國森林生態功能較為強大的最有力的說明。在這樣一個空氣潔淨清新、氧氣與負離子等含量充分的環境裡工作生活、休養休閒、度假旅遊,宜人方便,森林的社會效益很大。如黑森州有一森林公園,面積700公頃,年進入林區修養休閒的人數超過100萬。德國的森林,現已成為提升本國文化和產品品牌,保持後工業化高度物質文明社會生產生活的一個重要手段。

3、林業生產與管理體系完善發達

主要體現在,一是林業法律地位高。德國將林業行政部門管理權利納入了憲法和法律條文,由憲法和法律賦予林業部門管理林業的職能,賦予各州保護生命、保護森林的神聖職責。德國林業工作人員的年度用工與費用開支計畫、木材採伐計畫要經過議會審批,批准之後,林業局才能在這個大框架內安排批准各林主採伐申請。對私有林,法律規定一年只能採伐1公頃,採伐1公頃必須新造1公頃;所伐樹木,必須是超過一定樹齡的林分,如雲杉,採伐樹齡必須大於80年。另外,聯邦政府與各州州政府等,通過各種形式,開展林業宣傳、培訓和教育,提高全民、特別是森林所有者的守法意識,使德國的林業及生態環境保護完全進入了一個法制的軌道。二是林業管理務實高效。德國的林業管理,機構簡單,職能明確,工作人員少而精,簡捷高效。同時,德國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引導許多林業生產、經營服務,由林業專業協會、中介組織完成,完全是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以黑森州為例,森林保護協會有會員4500名,每人年費25歐元,供協會及協會工作人員各項開支,保證協會正常開展相關技術與市場行銷服務。州政府也設立林業技術宣傳與推廣機構。如巴伐利亞州XX年在瑞根設立了州立林業技術宣傳推廣站,為林區森林經營提供各類技術服務。值得一提的是,該站在建設中,專門設計配備了太陽能發電與供電設備、燃木渣供熱鍋爐,用以加強生態型能源利用的推廣與示範,是今後能源利用與林木保護的一個重要途徑。

三、德國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可以借鑑的經驗

(一)堅持封山禁牧。二戰後,德國森林恢復很快,重要原因是造林地的保護上,繼續實施了封禁措施。據介紹,德國的封禁措施早在二、三百年前就已實施。現在,樹林成林後,牧草發展起來了,即使部分解禁,牛羊等牲畜也多在草地上取食,很少危害樹木。可見,封禁措施在地域與時間上具有普遍性,我省的這一舉措,也必是能經得住時間檢驗的,繼續堅持,定會取得顯著成效。

(二)堅持營造混交林。混交林抗病蟲害、利用生態因子充分、能增加林地生產力等,其優勢顯而易見,其理論與實踐均很成熟。因此,應加大政策與投資力度,堅持設計混交林,營造混交林。

(三)加大生態環境保護的法治力度、宣傳力度。我們與德國在林業上的差異,重要原因是觀念與認識上存在差距。德國國民的環境觀念強烈,自覺保護意識明顯,可以看到,不論是村莊周圍、公路兩旁、河流岸邊,成林的林木整齊,林地無生活垃圾,成行的中間沒有空缺,單生的枝下高很低,樹冠上下圓滿,其對一草一木的愛護程度顯現得淋漓盡致。德國人認為,森林是國家的生命。由於經濟體制思想等原因,我們在採伐與日常保護林木方面,儘管較前有了顯著的進步,但是,需要加強與改善的潛力還很大,還需要在提高全社會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認識方面下大力氣,促使生態環境保護既成為依法治國的內容,又成為全民精神文明建設中的自覺行動。

(四)繼續加快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的建設步伐。我省現有森林面積636.8萬公頃,其中天然林467.9萬公頃。天然林禁伐後,這些林地,主要由六個省屬林業局和234個國營林場經營管護。天保工程之後,我省天然林的保護與利用,仍將既離不開政府的資金投入,更離不開保護性合理的開發與利用,離不開通過社會與市場解決經費、服務於社會等。其有效途徑仍將是設立自然保護區與森林公園並舉,既有目標的進行保護,又積極開展森林的休養休憩開發利用,增加收入,改善保護條件,增強保護能力。我省現有自然保護區25個,總面積74.5萬公頃,僅占全省國土總婊?.6%,截止目前,全省已批建各類森林公園69處,經營面積25.8萬公頃,森林公園占全省林地總面積的1.2%,不考慮重疊因素,兩項合計也僅有4.8%。如能在不斷完善、提高現有保護區和森林公園保護與旅遊設施水平的基礎上,繼續加大這一步伐,必將為我省森林保護的長期穩定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通過此次培訓,學員對德國林業的發展現狀、人們對森林及林業的認識與態度、森林與林業在社會發展與人們生活中的作用與地位、德國大面積造林的主要技術與方法、德國森林經營利用的理念和現代化手段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認識和掌握,對德國森林經營的政策法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為今後指導本地區、本單位的林業各項建設工作增加了更廣泛的理論與實踐依據。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赴德國、法國企業技術創新考察團考察報告
德國考察報告(2) | 返回目錄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赴德國、法國企業技術創新考察團考察報告 

為了充分了解和借鑑歐洲發達的工業化國家企業技術創新的基本做法和成功經驗,加強政府部門和骨幹企業在企業技術創新領域與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加快推進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促進工業經濟在新國際環境下健康快速發展,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在全國新技術開發推廣協作網的協助下,組織了部分省市經貿委和大型企業集團負責技術創新工作的25名同志,於9月18日至10月3日,赴德國和法國進行考察。組織單位對整個考察活動作了周密的安排,擬定了具體的考察提綱,確定了企業級研究與開發體系建設為本次考察的主題,有針對性地聯繫了德國工業聯合會、法國達索系統公司等6家相關社會機構和大中型企業作為主要考察對象。考察團的全體成員本著虛心學習、認真思索、重在交流的態度,積極參加每次考察活動,其認真、嚴謹、充滿熱情的工作精神及對相關業務和專業知識的深入了解,給外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本次考察活動順利結束,圓滿完成了預定的各項任務,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考察活動基本情況

根據考察內容的安排,考察團重點訪問了德國工業協會,考察了德國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賓士汽車公司)、BASF公司、P+S國際公司、DLZE公司和法國達索系統公司。通過雙方情況介紹、被考察單位的專題報告、考察團成員提問及相互交流、專題座談、研發與生產現場參觀等方式,使我們對歐洲主要工業國家的行業協會、技術服務機構和典型類型企業的運作模式、發揮的作用、主要特色等,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

1、德國工業聯合會(BDI)

德國工業聯合會是德國工業界最大的社團組織,是連線德國政府和工業企業間的橋樑,尤其是與德國大中型企業有著密切的聯繫。德國工業協會為中德工業界技術合作與交流作了大量的工作,本次在德國的考察活動,也是由協會安排的。

九月十九日,德國工業協會負責人在柏林熱情接待了考察團的全體成員,並由負責協會有關法律、資產和專利事務的菲根女士作了關於德國企業技術專利的專題報告。在德國,專利申請和專利保護已成為熱門話題,得到了政府和工業協會的高度重視。從觀念上看,德國政府推動企業專利的目的,其一是獎勵企業技術發明,其二是為了促進企業技術進步。專利是對技術發明者(企業或個人)的一種獎勵措施,是保護髮明權被他人非法盜用。同時,專利作為可立即投入生產的技術(不能僅僅是一種理論),應具有獨創性、實用性和新穎性,可為其他企業使用,以促進全社會的技術進步,但必須花錢。在專利申請方面,德國具有較完備的組織體系,企業可在德國、歐洲和國際上申請專利。德國在慕尼黑設在專利局,工業企業每年申請約有5至6萬件,集中在汽車、電子等領域,其中,西門子公司是德國專利最多的企業,約2.5萬件。歐盟對企業專利也十分重視,歐洲專利局成立有13年,在荷蘭海牙等地設有專門的審查機構。德國公司每年有2至3萬年直接在歐洲申請,企業還可在歐洲的某幾個國家申請,通過後在相應國家生效。國際上有120多個國家簽認同的相關國際專利協定,其中包括德國和中國。德國企業對申請國際專利很積極,可通過國家有關機構直接向國際申請。在專利申請改革方面,為了簡化程式,縮短時間,減少費用(德國企業在歐洲申請專利費用較高,約5萬歐元,而美國、日本只有1~1.5萬元),德國和歐盟正在進行專利申請及保護方面的改革和完善,歐盟有望在前出台統一的歐洲專利法規。

在報告後的座談中,雙方就兩國專利申請程式、保護措施、法制建設、政府及協會的作用等方面,進行廣泛的交流和熱烈的討論,同時也反映出兩國在觀念、政策等方面的差異,提出了一些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2、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DaimlerChrysler)

九月23日,考察團應邀訪問了總部位於德國南部工業重鎮斯圖加特(Stuttgart)市的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即著名的賓士汽車公司),由公司機械系統研發部經理Thomas Hirth和負責東北亞市場開發與項目部總經理蔣仁才博士較完整地介紹了賓士公司的發展情況、技術研發機構和項目組織模式等,詳細回答了考察團成員所關心的問題,並進行了十分友好的交流和熱烈的討論。

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是由梅塞德斯汽車集團、克萊斯勒集團(儘管兩公司合併,但克萊斯勒公司的那部分仍作為一個單獨的業務部分)、商業用汽車部分、服務部分、其他業務活動部門、戰略夥伴等部分組成,銷售收入為1600億歐元,其中汽車及其相關的服務收入占99%,是德國三大汽車公司之一。

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十分重視技術研發,“技術和創新領域中的領導地位(leadership i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是公司經營策略四個主要方面之一。公司現有員工36萬人(包括全球各公司),而在德國的總公司的研究人員和科研管理人員為人。研發投入為80億歐元,占銷售收入的5.0%。公司的便是在公司的研究部門主要包括:車身和動力研究部門、電器和機械研究部門、信息和通訊研究部門和公司環境管理部門。研究部門的主要任務是:1、跟蹤(monitoring),跟蹤當今世界上與公司業務有關的先進技術,跟蹤競爭對手的技術進展;2、技術套用可行性研究(applied research/feasibility),針對各大專院校、研究機構的基礎性研究進行分析,判斷哪些是有套用價值的,可轉化為實用技術的;3、套用技術的發展(application development),對於有套用價值的技術進行研究、開發,並與開發部門一起把該技術最終套用到實際生產中去;4、服務(service),對套用的新技術進行服務。

公司在具體的科研管理程式上,有如下幾個特點:

(1)、公司的年度研發計畫由各研究部門自行提出,在公司董事會上進行評審,一旦通過,即納入公司財政預算,研究經費由董事會進行分撥;(2)、研究部門年度研究經費中的50%是通過本部門提項目計畫,由董事會分撥的,另外的50%經費是從開發部門的經費預算中獲得,這樣確保了該項技術的研究最終將套用的實際生產中去,而不是僅局限於實驗室;(3)、研究部門與開發部門通過項目、預算等來聯繫起來,研究人員和開發人員都包含在每個研究小組中,共同確定該技術是否與生產有關。在項目開始階段,一般由研究部門的人員作為項目的負責人員,待項目進行到一定階段,項目研究的指標達到了預定的目標,經過評審後,項目轉由開發部門的人員負責,雙方共同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最終把該項技術完全套用到生產實踐中去;(4)、公司研究部門與大專院校在研究方向上有較明確的分工。大專院校主要進行的是基礎性研究,而公司研究部門主要進行的是套用性研究,當然,在各自的研究過程中,技術上可能會出現交叉。大專院校的科研經費是由國家撥給,公司有時會提供部分經費,但也是少量的;(5)、在與大專院校的合作過程中,智慧財產權視各個項目具體情況在合作前由雙方約定,有的擁有完全產權,有的共同擁有產權,有的只擁有一小部分產權;(6)、在科研人員的激勵方面,他們是按照公司的整個激勵體系來對科研人員進行激勵的,並沒有單獨設計一套激勵體系。對科研人員除了物質方面的激勵外,主要是精神方面的激勵,激發他們創造的動力,讓他們感到,自己的發明創造、研究能夠被戴姆勒-克萊斯勒這樣著名的公司使用,是一種無上的光榮。

3、德國BASF公司

德國BASF公司成立於1865年,開始主要從事染料、人工合成材料的生產,通過技術創新,公司發展為具有5大類產品(主要以石油、天燃氣為原料的各種有機、無機化工產品或中間體)的世界最大的化學工業公司之一。公司銷售收入達到320億,屬世界500強企業。

公司以技術創新為基石,重點考慮競爭對手情況和市場需求,大力推進企業技術研究開發。公司設有三大研發機構,另外還有眾多的將技術成果轉化為產品的部門。公司每年用於研發的投入10~12億歐元,約占銷售收入的3.5%。公司研發投入的分布主要在四個方向:用於新技術、新產品開發約占36%;對現有技術和產品的改進約占22%;對現有工藝改進約占32%;實施新方法、新工藝約占10%。BASF公司技術創新管理模式在德國大型企業中具有代表性。項目的提出採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種方式,公司根據戰略發展需要,提出並下達相關的研發課題,而更多是由下屬部門或公司根據競爭對手和市場情況提出,構成整個公司的項目計畫,遇到困難或成果套用不上時,由公司決策層決定課題是否進行下去。項目經費也主要由下屬部門或公司投入,項目成敗也由其負責。

作為國際性的大公司,BASF公司除自身有較完整的研發機構外,還十分注重同大學、研究機構和其它企業合作開發,僅在歐洲就有800多個合作夥伴,在亞洲也有30多個,從而大大增強了公司的創新能力,使其一直處於世界化工技術的前列,而且不斷開拓生物化學等新的技術領域。

BASF公司同中國的合作有了良好的開端,如與同濟大學合作研究化學廢水處理技術,在上海也有合作生產項目,在南京的揚子乙稀項目已投資30億美元,在中國研究性投入18.3萬美元。這次考察團的到訪,BASF公司非常重視,公司負責人表示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計畫到,公司70%的營業收入來自於中國或亞洲市場。

4、達索系統公司(DASSAULT SYSTEMES)

9月30日,考察團興致勃勃地考察了位於巴黎塞納河畔的法國達索系統公司,受到公司十分熱情的接待。CATIA軟體設計者、達索系統公司創始人佛朗西斯.貝爾納(Francis Betrnard)先生親自為考察團介紹達索公司的發展情況、主要產品和發展戰略等,安排參觀了研發部門和虛擬現實實驗室。

1981年法國馬賽達索飛機公司(Avions Marcel Dassault-AMD)決定成立達索系統公司,以便開發新一代的CATIA設計軟體,佛朗西斯.貝爾納受命成立新公司,並與IBM簽定了合作夥伴協定,在全球商業化銷售及推廣CATIA軟體。達索系統公司通過與IBM合作,使公司的研究開發人員全力投入到CATIA軟體的深入開發,極大地豐富了該軟體的功能,使其成為模組化開放式架構軟體,能整合相當數量的尖端應用程式。九十年代初,達索系統公司成業全球航空及汽車製造業最著名的專用設計軟體供應商,擁有福特、豐田、寶馬、賓士、VOLVO等一大批知名企業用戶。通過不斷的合作與收購SolidWorks等全球主要機械設計軟體開發企業,大大地擴大了公司的技術創新能力,研究開發人員從十幾個人發展到現在的4000多人,使CATIA不斷升級面市。同IBM合作,在全球範圍進行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統銷售,並被評為世界領袖型企業。

達索系統公司在短短的20年裡,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中發展成為銷售額達7億歐元、在全球最具競爭優勢的軟體企業,公司成功經驗有:(1)、具有極具明確的戰略,制定了不同時期的軟體開發目標,從3D到虛擬仿真技術;(2)、具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如CATIA V5等;(3)、具有強有力的合作夥伴,不斷擴大研究開發隊伍,增強技術創新能力。

5、P+S國際公司(Pickhardt+Siebert GmbH)

9月22日,考察團應邀參觀了位於德國漢諾瓦市附近的P+S國際公司。P+S國際公司是德國以生產壁紙為主的中型規模的企業,也是本次考察活動考察的唯一中小企業。公司生產壁紙有125年的歷史,現在發展為能生產區3大類1800多種、7500萬平方米壁紙、年銷售額3500萬歐元的專業壁紙生產企業。

在德國有100多家各類壁紙生產企業,市場競爭十分激烈。P+S國際公司的產品卻能在德國市場占有20%的份額,屬於德國壁紙生產三大公司之一,而且產品大量銷往西歐,是東歐壁紙的主要供應商,在歐洲各大專業建材市場均有產品展示,是歐洲著名的壁紙品牌。

在考察中我們發現,P+S國際公司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和發展,關鍵是公司具有明確市場定位、專有的工藝技術和很強的新產品開發能力。公司是根據市場的需要確定產品結構,針對用戶住房臥室、客廳、廚房、衛生間、走廊的各種需求信息,開發出不同花色品種和適應不同居住條件的產品,從而保持著較高的市場占有率。P+S國際公司作為中型企業,仍十分重視技術創新。公司設有專門的技術研發中心,每年直接用於新產品、新技術開發的資金70萬元以上,約占銷售收入2%,從而保證了新產品研發的進度和壁紙生產技術在歐洲的領先水平。公司每年有500~600餘種新產品推向市場,基本做到所有產品每兩年更新一次。不斷保持和擴大公司在較專門的產品市場的技術優勢,始終擁有專有技術,是百年老企業不斷發展的根本因素。

6、DLZE公司(Dienstleistungszentrum Emmerke)

德國DLZE公司是一家專門為企業提供各類技術服務的中小型諮詢公司,本次考察活動將此公司作為重點考察對象,對於剖析德國等已開發國家的中介服務機構的運行模式,通過借鑑其成功經驗,建立起符合我國企業實際的企業技術創新服務體,具有重要意義。

DLZE公司的服務範圍十分廣泛,公司下設技術維修服務、服務熱線及法律諮詢、培訓等10多個部門,利用他們對市場、各類企業及產品十分熟悉的優勢和信息資源,開展各種產品和設備的技術維修、市場諮詢、代客戶管理行銷契約、物流及工業化生產過程專家諮詢服務、電子商務等多種業務。公司運用網路信息平台和SAP公司定製開發的資源管理系統,每年接受10萬個音頻、視頻及家用電器、電子設備的維修、維護項目,傳送8萬件客戶委託的物品,組織流轉100萬件貨物,接受7萬個電話諮詢,僅技術修護和諮詢每年為公司創造450萬歐元的營業額,服務業務的利潤率在15%以上。

DLZE公司成功的經驗在於:其一,能站在德國乃至歐洲市場的高度,把用戶的點滴需求匯集成公司系統的有規模的業務,不和大企業爭市場。例如,我們在現場看到,有些連國內很多維修部門也看不上的電子設備,DLZE公司卻將此做成很大的業務(占公司營業額的50%);其二,整個技術服務業務十分繁雜,DLZE公司充分發揮了管理信息化手段,有效地保證了服務質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管理難度和管理成本,創造了較大的利潤空間。

二、考察活動主要收穫

歷時14天的考察活動是在不斷地了解、觀察、交流、諮詢、思索,甚至是觀念的碰撞中進行的。全體成員都感到,此次德、法之行,印象深刻,感觸頗多,得到的啟示也不少。主要收穫有:

(一)、促進了相互了解

在考察團的25名成員中,大部分人從事較為專業的技術工作或技術管理工作,均是本單位的骨幹,日常任務繁重,很少有機會到國外相關單位考察學習。本次考察活動安排在與中國工業界合作項目較多的工業發達的國家,考察的主要單位中,既有國際知名大型企業,也有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小企業,既有工業協會這樣的專業機構,也有為企業提供服務的企業,很有代表性。通過實地參觀、考察和友好交流,使各位考察團成員對西方工業化國家企業的技術研發體系的基本結構,企業級技術創新項目組織模式,企業決策層、管理層、執行層對研發項目的理解及各自職責,企業技術研發投入方式和力度,政府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支持方式,企業技術創新服務體系的建立及運作情況等等,有了較為直觀、深入的了解,對歐洲國家的工業經濟及政治、文化、社會管理等,也有初步的了解。另一方面,在考察活動中,各位成員表現積極認真,思想活躍,主動地介紹我國或本單位技術創新方面的情況和做法,恰當地提出了許多有深度的問題,甚至是專業性較強的問題,使德、法工業界的朋友對我國經濟建設所取得的成就,對我國工業經濟強勁的發展勢頭,對我國工業企業技術創新工作情況,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在考察學習的同時,許多成員同對方商談進一步交流合作事宜,例如,德國工業聯合會與中國工業聯合作初步商定,將在今年內在北京組織一次工業領域的技術專題交流活動;達索公司初步接受重慶市經委的邀請,在虛擬設計製造技術及CATIA V5軟體技術推廣套用方面,共同組織一些活動。考察活動結束了,但進深的交流與合作還在繼續。

(二)、獲得了有益的啟示

儘管德國、法國的政治文化背景及工業發展水平與我國有很大的差異,但是,對於企業技術創新工作來說,其工作對象和追趕求的目標相同的,外國新的觀念、好的做法、成功的案例,對我們很有啟發,有利於我們的政府有關部門和廣大企業學習、借鑑,改進工作。初步歸納,有如下幾點:

1、政府部門應進一步明確企業專利工作對於提高全社會的科學技術水平,提高企業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保證我國工業經濟在國際大環境下健康快速發展所具有的戰略意義,不僅僅要面上號召和引導企業申請專利、保護專利,而且要學習德國政府的做法,重點做好三件事:健全機構,完善法規,加強服務。即利用法律的力量,營造良好的專利發展環境,利用政府的政策、法規和服務效能,減少企業申請專利的成本(人力、資金和時間)。另一方面,工業企業,尤其是大型骨幹企業,要將專利戰略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之一,作為企業參與國際國內市場競爭的先決條件之一,作為培育國際性的現代企業的必備素質之一,予以足夠的重視,抓好抓實,切不可游離於專利保護之外,更不能借專利法規縫隙而生存。

2、政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倡導、引導和督促企業重視和抓好技術創新工作。其一,不能誤認為通過近年來的努力,企業對技術創新和重要性及其內涵認識已經明確了,政策體系已經完備了。我們屬於後發展國家,現代工業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大量的產業關鍵共性技術需要掌握,先進適用技術需要開發套用,這就要求我們比德國、法國等工業已開發國家予以更大的重視和更大的投入。但是,在考察中我們了解到,德、法企業研究開發組織體系十分嚴密完善(如賓士公司、達索公司),政府的投入也在逐年加大,如德國政府投入200多億歐元,直接用於企業技術研發。對於這一點,我國政府部門和企業的決策者都套用清醒的認識,行動的遲緩只會帶來科技水平差距的拉大和我國企業競爭能力的減弱。其二,不能誤認為只有大型企業才需要特別重視技術開發工作,而一般的中小企業只需作一些產品或工藝的改進。實事上,企業不分規模、所屬行業,只要參與市場競爭,就必須有其存在的技術條件,有其核心技術、專有技術或相對優勢技術,以及技術所附加的新產品。例如,我們考察的P+S公司僅生產各類壁紙,不應屬於高新技術產業,但是,P+S公司十分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開發與套用,其壁紙生產工藝及廢料處理技術在歐洲處於領先地位,日本的相關企業也要採用他們的一些技術。這一點對於我國許多傳統產業的中小型企業,尤其值得深思。

3、我國大型企業或企業集團內部技術開發項目的組織,應借鑑國外企業成功的作法,探索更加符合市場經濟規律、更有利於激發企業科技和管理人員潛能的新的企業研發項目管理模式。國內企業組織技術開發類項目,通常是自上而下下達項目計畫及資金計畫等,研發部門組織項目的實施,完成後再上報告,上層部門予以考核驗收並配套以相應的獎勵措施等。在考察中,當有的考察團成員詢問對方有何獎勵與懲罰措施時,對方往往露出茫然的神情。後來才了解到,在德法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無論是上層還是下屬部門或公司提出(更多的項目是下面根據市場或技術發展需要提出),但最終是下屬公司或部門更關心自己承擔的項目的成敗,有的項目的失誤會導致一個部門的撤消,可謂生死悠關,又何須更多的獎勵和懲治呢?從這裡我們可得到更多的啟發,我們的企業級的技術研發項目組織,應更多地引進市場經濟特性的、非權力與精神因素操縱的新機制,應該認真審視一下多年來我們一直在推行的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基本模式以及照此模式進行的十分嚴格的企業技術中心評價制度。

4、產學研聯合開發是我國各級政府部門倡導的企業技術創新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我們在考察德國、法國著名企業提高技術研發能力、增強市場競爭力的較普遍的做法,而且技術實力越強的企業(如BASF公司、賓士公司、達索公司等),產學研聯合及企業間的實質性的合作越廣泛、越深入(如BASF公司與同濟大學,達索公司與IBM等),不能理解為“企業技術力量不強,才找大學研究所來幫忙”。因此,我們應總結我們成功的經驗,繼續做好產學研聯合工作。

5、德國工業聯合會對於構建企業與政府間的橋樑,促進國內外企業的交流與合作,為企業技術創新服務,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其好的作法值得我們的工業聯合會及眾多的行業性質的協會、各類中介服務機構學習借鑑。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政府職能的過程中,我們努力在建設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企業技術創新服務體系,其中有很多的困難,需要政府的幫助。但是,服務於市場經濟,必須首先自己走向市場,必須具備足夠的市場生存能力。政府部門在指導建立企業技術創新服務體系時,就是要幫助相應的服務機構和組織增強這種生存能力。

(三)、增強了工作的信心

在歷時14天的考察活動中,我們既看到了德、法等歐洲國家的發達和工業的強大,同時也更真切地感受到了我國在近二十年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到我國在人民生活、城市建設、工業經濟等方面所取得的進步,感受到中國在西方已開發國家人們心目中日益增加的份量。我們充滿信心:只要中國繼續保持穩定發展,只要我們繼續艱苦奮鬥,紮實工作,抓好改革與創新,一個嶄新的、開放的新型工業化國家必能在不遠的將來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執筆:李銀國、黃學工、趙蘇慶、李峻海、周明慧 )

瑞士德國生態農業考察報告
德國考察報告(3) | 返回目錄

瑞士德國生態農業考察報告 

應瑞士、德國農業部的邀請,以部科技教育司魏百剛副司長為團長,部國際合作司、科技教育司、種植業管理司、上海市農委、山東省農業廳等單位組成的中國生態農業考察團一行6人,於8月19日至9月3日對瑞士和德國的生態農業進行了考察。考察團在當地農業官員的陪同下,先後考察了有關生態農業科研、教育、生產、加工、流通等60多個單位,並與瑞士聯邦政府農業局的官員進行了交流。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瑞士是一個中立國家,國土面積4.1萬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約占25%,牧場占25%,森林占25%,高山、湖泊、河流占25%。總人口約700萬,分德語、法語、義大利語和古羅馬語4個語區。勞動力384萬人,其中從事農業的占4.7%,工業占26.0%,服務業占69.3%。1999年GDP3770億瑞郎,其中農業40億瑞郎,占1.1%。瑞士有7.8萬個農業生產單位,其中5.5萬個純農業生產單位,每個農場平均種植面積18公頃。目前生態農場已發展到5000多個,包括種植、養殖等,有機農產品的面積占8%左右,有機農產品比例居世界各國之首。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國土面積35.7萬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00萬公頃,森林1039萬公頃,草場560萬公頃。人口8100多萬,其中農業人口占1.5%。農業人口人均占用耕地10公頃。德國的生態農業興起於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經過三十多年發展,德國已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有機食品生產國和消費國之一。目前德國共註冊生態農場8400多家,面積40多萬公頃,占農用土地面積的2.5%,有機農產品產量約占總產量的2%。 

二、瑞士、德國農業的主要特點 

(一)改革促進了瑞士農業特別是生態農業的發展。1992年,瑞士聯邦政府農業局針對農業發展存在的政府支出增長過快、國內農產品市場占有率下降、農業環境和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面臨加入WTO等問題,頒布了第7個農業發展報告,決定對農業進行重大改革。政府制定了四項改革目標,即增強瑞士農業的市場競爭力;放開農產品市場;建立更有效的生產結構;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改革分兩步推進,第一步從1992年開始,主要是把價格政策和收入政策分開,減少政府定價的範圍,同時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的要求進行機構改革。第二步從1995年開始,主要是建立和完善農業直接支付制度。通過改革取得了五大成果,即農民收入趨於穩定;政府取消了農產品保護價;政府對生產的干預減少;政府支出趨於穩定;有效地履行了國際組織的義務和承諾。這些成績的取得都與直接支付有關,而直接支付最核心的標準是生態農業。直接支付包括一般直接支付和生態直接支付,一般直接支付必須達到以下六條標準,①養畜要給生畜創照一個好的生態環境,如豬舍要有獨立的進食間、睡覺間和活動間,我們形象地稱其為“三居室”。②種植業必須進行平衡施肥。③要有相當比例的生態補償。④必須實行定期輪作休耕。⑤必須進行土壤保護。⑥選擇、定量、科學施用農藥。生態支付必須農民自願,選擇生產有機產品,並達到有機產品的標準,才能得到。生態支付的標準要高於一般支付。德國也同樣實施了生態農業的激勵政策,取得了顯著成效。 

(二)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農民的環保意識極強。92年以前,瑞士農產品自給率很低,92年之後,政府十分重視農業,大幅度增加農業投入,積極扶持優勢產業的發展,如畜牧業及其加工業,尤其注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強調農業的多功能性,使瑞士農產品的自給率大幅度提高。在制定政策和規劃時,首先考慮的是環境問題,通過農業改革,增加生態農業的補貼數量,不僅提高了農產品的自給率,而且促進了環境的改善。國民的環境意識很強,發展生態農業已成為當地農民的自覺行動。我們所到之處農民普遍反映,發展生態農業是農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只有發展生態農業,才能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保護生態環境。在我們考察的30多個農戶中,已經進行有機農業種植的,多數表示要進一步擴大規模,而沒有達到有機農業標準的,也要採取措施爭取儘快達到有機農業標準。同時,消費者也非常認同有機食品,儘管市場上有機食品的價格比一般食品高30%以上,但銷路仍然很好,而且已經建立了穩定的消費群體,並不斷壯大。我們看到有的消費者寧願驅車近百公里專程到有機農場去購買有機蔬菜、水果和牛奶等。德國政府對生態農業也有較高的補貼。 

(三)政府十分重視農業職業教育,有高度發達和健全的農民教育和培訓諮詢機構。瑞士的農民教育分工比較明確。農業教育分三個層次,即高等教育、專業職業技術教育和對農民的實用技術培訓,這些任務由不同的機構承擔。瑞士有兩個聯邦技術學院,主要負責農業高等人才教育和基礎研究;有六個研究站(實用技術學院),主要負責實用技術研究;每個州都有自己的實用技術培訓學校,主要負責對農民的實用技術培訓。不管是高等教育,還是職業技術學校,都有完善、先進的教學設施。高等教育注重基礎理論,職業學校側重實際操作。如葡萄釀酒專業,有葡萄園、小型釀酒廠及各種化驗檢測設備,並配有各種世界名牌葡萄酒供學生品嘗、鑑別。瑞士的教育十分注重對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的培訓。凡是在生產中需要的技能學校都教,學生學到的東西在實踐中能直接套用。如農業實用技術學院規定,招收的學員必須具有兩年農場工作經驗,並經技能考試合格者方可入學。教學內容除了品種和栽培技術外,還有農機修理、農機駕駛、木工製作等。在瑞士要從事農業生產必須拿到培訓學校的畢業證書。 

(四)農業產業化水平較高,各種服務組織比較發達。瑞士的農業產業化分以下幾種類型:一是龍頭企業帶動型。較大的農場都有自己的加工企業,如乳奶製品加工廠、果汁廠、氣調庫、蔬菜加工保鮮等,農產品要經過加工後才能出售,有的加工企業除了加工自己的產品外,還帶動周圍比較小的農戶來發展生產。如我們這次參觀的Bischfszell食品加工廠,該廠生產1134種產品,年產量17萬噸,產值4億瑞郎,其生產原料由周圍60公里內的農戶提供,從而帶動了當地蔬菜生產的發展。同時,企業為農戶提供種子等各種服務,規定農產品質量標準,按訂單收購,對有機產品和一般產品實行分類加工和銷售。二是市場帶動型。瑞士的農產品市場有連鎖店、批發市場和小型農貿市場,其中超市是主要的零售渠道。我們參觀的Migros超市是瑞士兩個最大的超市之一,其年零售額在150億瑞郎以上,占社會總零售額的40%左右。瑞士成立了全國農產品銷售協會,各地區設有分會,會員由生產者、銷售者參加,定期召開會議,協商近期農產品價格並公開發布,生產者可以根據其發布的價格來確定生產。瑞士和德國市場上銷售的產品都有明顯的標識,有機產品和一般產品分開銷售。三是合作社(行業協會)。據我們在德國波登湖地區考察,該地區有兩個蔬菜、水果協會(MABOWLZ),當地農民都是協會會員,協會的資金由農民按產值的2%上交,協會為農民提供物資、技術、信息和銷售服務,年終有利潤再返還給農民。當地的蔬菜、水果90%是由農業合作社銷售的。 

(五)政策法規健全,措施落實到位。瑞士、德國政府十分重視農業的多功能性,對環境保護制定了嚴格的法律法規。如為治理冬季農田施用廄肥引起硝酸鹽的淋溶而導致地下水污染,德國於1989年正式立法,禁止農民於每年11月15日至來年1月15日在農田施用廄肥。為了保障土壤養分平衡,提高地力,防治病蟲害,瑞士規定農場必須實行定期輪作,奶牛每年在室外的活動時間必須在50天以上,豬舍必須具備“三居室”等。同時在政府補貼上向生態農業傾斜。如度德國農業部的財政預算為110.2億馬克,其中用於生態農業和提高產品質量方面占總經費的66%。農民生產有機產品(Bioland等),政府每公頃補貼1000馬克,生產綜合防治產品政府每公頃補貼300馬克。瑞士、德國政府注重法規的制定,更注重法規的監督實施。如瑞士政府委託聯邦試驗站對波登湖的水質進行定期監測,通過水質的變化了解環境狀況。對農場每年至少進行5次檢測,兩次全面檢測,三次不定期抽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三、收穫和體會 

在為期兩周的考察過程中,我們結合我國的生態農業發展現狀,與瑞士、德國方面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和討論。主要的收穫和體會有: 

(一)發展生態農業是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發展生態農業是我國農業生產進入新階段後的必然選擇,是世界農業發展的新趨勢。要重視農業的多功能性。發展農業不能只重視經濟效益,還要重視農業的生態功能。農業產地環境質量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農產品產量、質量和食物安全,影響人民的身體健康,關係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發展迅速,成效巨大,但也付出了巨大代價,農業環境形勢相當嚴峻,農業環境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面臨即將加入WTO的形勢,亟待改善我國的農業生態環境,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強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應當看到,我國現在的狀況與瑞士、德國20年前相似,我們應該汲取“發展-污染-治理-發展”的教訓,本著對子孫後代生存和發展負責的精神,從戰略的高度提高對農業環境的認識,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 

(二)發展生態農業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制度,完善與國際接軌的質量標準體系。瑞士、德國的生態農業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與其健全的法律法規是分不開的,兩國在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後都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和相應的標準規範,涉及水、土壤、大氣、耕作制度、生物多樣性、農產品質量等各個方面。目前,我國雖然也頒布了一些有關的法律法規,但與瑞士、德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表現在法律體系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強,質量標準不統一、執法隊伍不健全等。因此,要加快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必須儘快完善法律法規和質量標準體系,健全執法隊伍。 

(三)發展生態農業要依靠科技進步,基礎研究、實用技術、科技推廣相配套。我們在瑞士、德國考察中看到,兩國的科研、教育、推廣體系十分健全,儀器設備比較先進,部門分工比較明確。我們參觀的有機農場各種機械設備十分齊全,這為發展生態農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作物輪作、生物防治、草藥防治、微滴灌溉等多種生態農業生產技術得到大面積推廣。在這方面我國還有一定差距,應該加快我國農業科研教育體制改革,儘快建立起與發展生態農業相適應的科研、教育體系,加強對適應我國國情的生態農業技術的研究和推廣,重視對學生和農民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 

(四)發展生態農業要積極推進產業化經營,完善各種中介服務組織。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是瑞士、德國生態農業發展的一大特色。要發展生態農業就必須走產業化的路子,一是發展壯大龍頭企業,帶動生態農業的發展;二是要拓寬流通渠道,通過建立有機食品專賣店、有機食品專賣區(專賣櫃)、直銷店等,促進生態農業的發展。三是採取有效措施促進各種專業協會的發展,建立和完善各種中介服務組織,通過中介服務組織為農民提供物資、信息、技術、銷售等各方面的服務,促進生態農業的發展。 

(五)發展生態農業必須提高全社會對生態農業的認識,尤其要提高農民的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是發展生態農業的前提,農業生態環境涉及到產前、產中、產後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必須提高全社會的認識,增強全社會保護環境的自覺性,在這方面瑞士、德國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農民是發展生態農業的主體,提高農民保護環境的自覺性尤為重要。目前我國廣大農民對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認識還不足,只重眼前利益,忽視長遠利益。今後要加大宣傳力度,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訓,使保護環境、發展生態農業成為農民的自覺行動。 

四、幾點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對保護農業生態環境重要性的認識。一是加強對各級領導和綜合部門的宣傳,提高他們對加強農業生態環境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增強改善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的緊迫感、使命感。二是加強對生產者、消費者的宣傳,提高他們生產、消費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及有機產品的自覺性。 

(二)加強部門配合與協調,形成抓生態建設的合力。生態農業建設涉及多個部門,農業部應採取有效措施,積極爭取有關綜合部門的支持,組織有關活動,加強溝通,協調一致,在安排有關計畫時向生態農業建設傾斜。農業部有關司局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責,形成合力。 

(三)完善生態環境建設的有關法律法規和質量標準。有關部門要儘快完善生態農業建設的有關法律法規,抓緊制定與國際標準接軌的、符合我國國情的生態農業建設指標、標準和農產品質量標準,儘快頒布實施。 

(四)增加投入,健全執法隊伍。要加大投資力度,建立健全農業環境和農產品質量監測體系,滿足檢測工作需要。要有計畫、分步驟、分區域地進一步加大全國生態農業示範基地的建設力度。同時,要健全執法隊伍,加強技術和管理培訓,提高隊伍素質。 

赴瑞士、德國生態農業考察團 

魏百剛科教司副司長 

劉中蔚國際合作司歐洲處副處長 

高尚賓科教司生態環境處處長 

王小兵種植業管理司經作處副處長 

昂金蓮上海市農委外經處副處長 

蔣石寶山東省農業廳生產處副處長 

二○○一年九月十八日 

關於德國、瑞典、法國基層選舉情況的考察報告
德國考察報告(4) | 返回目錄

德國、瑞典、法國基層選舉的模式不盡相同,甚至在一個國家內也有所差別(德國)。但是,作為歐洲國家,其基層選舉的歷史都比較長,選舉的過程也有許多相同之處。 一、德國、瑞典、法國基層選舉制度及其運作 (一)選舉機構 選舉機構是保證選舉工作有組織、有計畫、有步驟進行的組織載體。在瑞典、德國和法國的基層選舉中,一般都設有非常設的選舉機構。瑞典設有專門的國家選舉機構,負責組織4年1次的選舉工作,並負責省和市鎮議會選舉的輔導和培訓。在市鎮設有非常任的負責選舉工作的組織,在選舉前1年每個市鎮有2人專門負責選舉工作。在德國,地方設有選舉局(隸屬於行政部門),負責組織選舉工作,其主要工作是製作所有有選舉權的選民名單、印製選票、確定投票點、通知選民投票、負責信件選舉等,以保證選舉正常進行。 (二)選民登記 在選舉開始前,各國都依法對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公民進行登記,一般在選舉日前年滿18周歲即享有選舉權。選民登記並經相應機構確認後,都要通過各種途徑如廣播、電視、網際網路、報紙等公布選民名單,以便於查驗和監督。 (三)候選人的產生 西方國家的選舉一般是建立在政黨政治基礎之上的,候選人一般由黨派提出。當然,在一些小的市鎮,選舉的黨派傾向不是很強烈,有的國家也允許以個人名義參加選舉,但從總體上講,其制度設計還是以政黨政治為基礎的。每一個政黨在提名候選人的同時,內部也有一個排序名單,作為分配議席的順序。 (四)競選宣傳 在選舉之前,參加選舉的各個黨派或候選人一般都要進行競選,通過廣播、電視、報紙和宣傳畫等宣傳政黨的綱領、政策和候選人的情況等,候選人更是通過各種途徑進行競爭演說或自我介紹,以提高選民對本黨候選人的信任,得到選民更多的支持。競選的宣傳費用一般由政黨或個人負責。 (五)選舉 選舉日投票是選舉工作的重要和核心環節,因此,各國對選舉日的選舉工作都按照法律規定進行了充分準備、精心組織和周密安排。在選舉投票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主要有宣傳投票選舉的過程和注意事項;公布投票時間和投票站地點;辦理委託投票和信件投票手續,解決不能到投票站投票而又不願放棄選舉權的選民的選舉投票問題;印製選票;建立秘密寫票間;培訓選舉工作人員;準備投票用品等。在選舉期間,要做好引導、說明和監督工作。如瑞典市鎮議會選舉中,每個選舉站不少於4名工作人員。德國市鎮議會選舉中,每個政黨都派一名代表進行現場監督。 (六)計票和議席分配 根據得票情況和一定的規則分配議席和確定當選人,是選舉工作的最重要的環節。在這方面,瑞典、德國、法國的當選規則各有特點,是選舉環節中差異較大的地方。 1、瑞典。在市鎮議會選舉中,先根據各個政黨在每個選區中所得選票進行分配,獲得總票數3%以上的政黨才能取得分配席位的資格。市鎮議會的選舉採取比例代表制,應選席位的分配方法是:首先把1.4作為第一除數,獲得相對多數票的政黨獲得第一個席位,之後,這個政黨的總票數除以3後再與其它政黨的得票比較,當這個政黨獲得第二個席位後則除以5,獲得第3個席位後除以7,這種方法被稱為奇數法。根據這種計算方法,b黨獲得3個議席,a、e、g黨各獲得1個議席。(材料來自瑞典國家選舉委員會 election in sweden XX年) 確定市鎮議會具體人員時,在每個政黨所獲得的議席數內,個人得票率超過5%且得票超過50票的候選人,可依得票多少順序自動當選。未達到上述要求的候選人,如果該黨還有議席,則根據該黨預先排好的名單依次分配,而不再完全看其得票數量。 2、德國。德國是聯邦制國家,其市鎮議會的選舉辦法,各州也不盡相同。以北萊茵-威斯特~州特羅斯多夫市為例。該市有7萬5千人,有選舉權的約5萬人。該市議會共設50個議席(市鎮議員一般非全職,一般每月開一次會),根據選舉辦法,選舉時劃分為25各選區。在選舉中,黨派可以提名候選人,個人也可以報名參選,個人參選需徵得一定數量得公民簽名。每一個公民投一張選票,在25個選區中,每個選區誰的得票多,就進入議會;另外25個議席,則根據各黨派所的選票,按比例進行分配。 3、法國。市鎮議會有兩種不同的選舉方式。在3500人以下市鎮以兩輪多數選舉制產生,在3500人口以上的市鎮採取多數制(給予第二輪獲多數名單半數席位)與比例制(剩下的一半席位按各參選名單獲票多少進行比例分配)相結合的混合選舉制選舉產生。人口在3500以下的市鎮議會選舉中,選舉不側重黨派,選舉人將票投給某一候選人名單,並可以修改候選人名單,選票的計票按候選人進行,第一論得票率超過50%的候選人直接當選。如果議席尚有空缺,則進入第二輪選舉,在此期間候選人名單可以改動。第二輪選舉後,按得票多少的順序確定當選人(得票率不必一定超過50%)。人口多於3500的市鎮,則必須選擇名單,選舉人不能改變候選人名單。第一輪選舉中低於5%得票率的不能進入第二輪,得票率在5%-10%的可與其它名單合併。在第二率選舉中,得票率列第一位的獎勵總席位的50%,剩下的一半席位按參選名單得票多少進行比例分配(示例見下表,共60個議席)。   二、瑞典、德國、法國基層選舉制度的主要特點 瑞典、德國、法國三個國家體制不同,其基層治理和選舉制度也各有特色,從選用的模式和方式都不盡相同。但是,上述三國同處於歐洲,政治制度相同,文化理念相近,因此,其基層選舉制度也呈現了一些共同的特點。 (一)政黨政治仍然是地方自治組織選舉的基礎。政黨政治在西方國家有較長的歷史,特別是選舉中,政黨更是扮演著特

殊的角色,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離開政黨的參與、配合、領導,選舉將很難開展。瑞典在地方選舉中,選民必須把選票投給某個政黨的成員;法國在地方選舉中,則是把選票投給某個政黨提出的名單;德國在地方選舉中,選票上註明了候選人的黨派,以作為另一半席位分配的依據。雖然在市鎮選舉特別是一些人口較少的市鎮選舉中,政黨的色彩不如國家選舉或大的市鎮選舉那麼突出,但其作用還是比較明顯的。一般而言,大部分候選人都是由政黨提名的,當選的也主要是政黨提名的候選人。 (二)注意培養公民的政治參與意識。在這次訪問中,我們所接觸的人無論是政府官員、市鎮議員還是普通公民,絕大多數都對市鎮議會選舉比較關注,對其民主體制比較推崇,不少人甚至感到自豪。在參加選舉並非義務的情況下,市鎮議會選舉的參選率都是比較高的。究其原因,一是市鎮等基層組織與公眾的聯繫更為直接和廣泛,與公眾的利益密切相關;二是社會注意培養公民的政治參與意識,這種意識是積極和正確行使選擇權的基礎。在培養公民政治參與意識方面,這些國家的做法有的是有意識的,有的則是潛移默化的。主要有:(1)重視青少年民主和參與意識的培養。有意識地組織青少年參觀國家議會和地方議會,使其了解國家和地方的權利運行,了解國家和公民(公眾)的關係,使其增強對民主及權利義務的理解。(2)通過宣傳和競選強化公眾的參與意識。在選舉之前都要進行大量的宣傳和動員。參加競爭的政黨或候選人更是通過各種形式和機會向公眾展示其見解和主張,提高選民對其的信任和支持。(3)通過議會的公開辯論,強化選民參與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在上述國家,議會討論或辯論都是公開進行的,特別是市鎮議會開會,都允許公眾旁聽,有條件的甚至進行廣播或電視直播,使公眾能直觀地了解其選舉的代表如何和能否代表其意願。由於選舉與公眾有較強的利益關切度,加之長期民主意識的培養和薰陶,公眾的民主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比較強。 (三)比較重視選舉工作的組織和設計。上述三個國家的法律都比較健全,選舉工作根據憲法或選舉法進行。同時,在選舉的組織、時間、過程、經費、計票、監督、申訴等方面也有比較完備的制度和程式。在選舉過程中,一般體現了如下原則:一是便民原則。在投票點的設定上儘量方便選民投票。二是普遍原則。為無法到投票點投票的選民和外地選民設計投票方案。三是簡便原則。選票及規則的設計儘量簡便易懂,不使選民發生誤解。四是經濟原則。在保證選舉質量的前提下,儘量控制選舉的費用。如瑞典的選舉把國家、省和市鎮議會的選舉安排的同一時間,以節約人力、物力和費用。五是秘密投票原則。即要準備秘密寫票間,並在秘密寫票間中無記名做出自己的選擇。如瑞典的選舉程式為:(1)選民持選民卡到投票站;(2)核對選民卡後進入投票間;(3)投票間的桌子上清楚地放著不同顏色的選票(分別代表國家、省和市鎮),選民領取選票後到秘密寫票間;(4)在秘密寫票間中填寫選票,並分別裝入信封;(5)再次核實身份並在選民名冊上註明,同時把選票交工作人員;(6)選民監督工作人員把選票投入票箱;(7)離開投票站。以上程式被印製成圖示提前發給選民(間附圖)。 (四)選舉的制度和規則選擇符合實際。從對瑞典、德國、法國的基層選舉的介紹不難看出,三個國家的選舉制度和選舉方法各不相同。選舉作為一種政治實踐,選擇什麼樣的選舉方式,既基於一定的歷史傳統和政治理念,更是基於實際的需要。以法國為例,法國在不同時期採取了不同的選舉辦法,同時,不同層級的選舉也有不同的選舉方式。如大區議會的選舉以前採取比例代表制,結果是很多大區議會產生不出多數派別,得票相對較多的政黨只能聯合其它黨派執政(如社會黨和綠黨聯盟),但聯盟的政黨內部常常意見不一,結果許多重要的問題得不到通過。這種情況要求對此方法進行改革,於是引入多數選舉法,對第二輪選舉獲得簡單多數的政黨給予總席位25%的獎勵,形成混合選舉制度。在人口多於3500人的市鎮議會選舉中,獎勵的幅度更是達到總議席的50%。這種方式雖然看起來不盡合理,但在法國卻是現實可行的,改革後選舉取得了明顯效果,提高了議事決定的效率。 由於時間較短,加之社會制度、文化傳統和政治理念都不盡相同,我們對上述三國的基層選舉情況只是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所了解的深度也相當有限。不過,這次訪問也給了我們較大的啟發,三個國家基層選舉的一些做法和理念也有可以借鑑之處。當然,選舉作為一種政治實踐,沒有也不可能有超越時空、適合各國的固定模式,而是一定要結合本國國情,制定和選擇既符合民主和選舉的本義,又符合實際、切實可行且能為公眾接受的選舉制度和辦法。

更多文章
赴德國參觀學習急救醫療考察報告
關於德國、瑞典、法國基層自治體制的考察報告
關於德國和法國公務員培訓教育工作的考察報告
赴德國、匈牙利醫療保險考察報告
德國卡爾斯魯厄國際二手設備博覽會考察報告
赴法國、德國司法考察報告
德國教育考察報告
北京市青年聯合會教育考察團赴德國基礎教育考察報告
德國職業教育考察報告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赴德國 法國企業技術創新考察團考察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