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社區考察報告4篇

增強凝聚力 加強社區黨的建設——上海市靜安區社區黨建工作考察報告 

區委組織部余宏傑

上海市靜安區地處上海市中心區,交通便捷,信息資源豐富,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現代化水平較高,環境舒適,生活便利,居民素質較高。轄區經濟以商業商務業為主,區域內高樓林立。全區面積7.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3萬;全區下轄5個街道,設130個居民委員會,3264個居民小組。筆者最近深入考察了靜安區社區黨建工作,現將他們的主要做法和經驗匯報如下。

一、上海市靜安區社區黨建的基本情況

1993年,上海市委根據上海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變化,著眼於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開展了以了解人、關心人、凝聚人為主要內容的“凝聚力工程”,加強基層黨的組織建設。10年來,靜安區各級黨組織按照市委的要求,始終把服務民眾作為社區黨的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針對新形勢下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從增強黨自身凝聚力和增強黨在全社會凝聚力兩個方面入手,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加強社區黨建工作的新途徑。適應“兩級政府、三級管理”的新型城市管理體制和“單位人”向“社會人”轉變的趨勢,通過開展機關黨支部與居民區黨支部“結對共建”工作,形成了以街道黨工委為核心,居民區黨支部為基礎,社區全體黨員為主體,社區各級黨組織共同參與、團結奮鬥的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適應新經濟和新社會組織迅速發展的新形勢,建立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上下貫通的“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網路,通過社區學校、社區工會、社區“談心室”、“舒心工程”等形式擴大了黨的工作覆蓋面,開闢了黨建工作新途徑;適應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係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樣化對黨員帶來的新變化,通過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建立“靜安黨建”網站等載體,形成了主題突出、立體交叉、形式多樣、覆蓋廣泛的黨員教育新格局。

二、上海市靜安區社區黨建的主要做法和經驗

1、加強社區黨建工作網路建設。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大量民眾轉移到非公有制企業、社會團體和社會中介組織(以下簡稱“兩新組織”)中就業,“單位人”進一步向“社會人”轉變,黨的工作網路及組織建設如何向非公有制企業、社會團體、中介組織等各個領域延伸和覆蓋,成為擺在全黨各級組織面前的一道新的課題。上海各級黨組織勇於探索,迎難而上,努力加強社區黨的工作網路建設,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

----構建新的工作網路,擴大社區黨建工作覆蓋面。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如何把黨建工作向非公有制企業、社會團體和社會中介組織領域推進和覆蓋,上海各級基層黨組織根據實際,改變過去以條為主、條塊分割的黨組織管理模式,實行“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格線化管理模式。利用社區平台,建立了以屬地管理為主的黨組織管理體系,構建區域化、社會化、格線化的黨建工作格局。市里專門設立了社會工作黨委,加強黨對非公有制企業、社會團體、社會中介組織的領導、指導和協調,區里成立了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協調指導小組負責指導協調全區兩新組織黨建工作,街道設立了綜合經濟黨委,負責指導、協調各居民區黨支部開展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居民區黨支部依託社區、工業園區、商務樓宇,建立黨員服務點,承擔兩新組織黨建工作。這樣,形成了以區域屬地管理為主,相關部門各負其責、協力並進的格線化全覆蓋黨建工作新局面。

----依託社區,加強在兩新組織中組建黨組織。在非公經濟企業、社會團體、社會中介組織迅猛發展的情況下,上海市各級黨組織根據實際情況,把握各種組織的發展特點,按照體內與體外相結合,創新黨組織的設定形式。對規模比較大、黨員和職工隊伍穩定、有合適黨支部書記人選的兩新組織,在體內建立黨組織;對規模較小、變化快、人員流動大的兩新組織,依託社區、工業園區、人才中介機構等載體,在體外建立聯合黨組織。對尚未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通過依託社區黨員服務點、依託兩新組織中的工建工作載體,以及通過選派黨建聯絡員的辦法,積極開展黨的工作。9月10日,中組部部長賀國強在考察靜安區街道黨建工作和中企大廈黨員服務點後,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把支部建在樓上”,是我們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支部建在連上”原則的深化和拓展,是擴大黨在城市社區覆蓋面的有效載體。目前,在靜安區的7900多家兩新組織中,已建立黨的組織234個。

2、加強社區黨建工作載體的創建。

上海市靜安區各級黨組織堅持科學態度,一切從實際出發,針對社區黨建工作的新情況,特別是社會多樣化的特點,抓住把創新載體作為加強社區黨建工作的重要途徑,不斷加強社區黨的建設。

----抓“結對共建”,提高基層黨支部戰鬥力。隨著上海城市管理重心不斷下移,為進一步加強居民區黨支部建設和基層政權建設、加強機關幹部思想政治建設,推進上海“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路”城市管理新體制。1997年6月,靜安區充分發揮機關黨支部和居民區黨支部各自優勢,立足優勢互補,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進一步提高機關黨支部和居民區黨支部戰鬥力,加強和改進社區黨的建設和基層政權建設,在全區範圍內開展機關黨支部與居民區黨支部“結對共建”活動。“結對共建”中,機關黨支部通過幫助居民區黨支部抓學習,提高理論水平,建立健全“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黨員談心、黨風廉政監督制度,完善和規範居委會的制度建設,幫助居民區黨支部解決實際困難,提高基層幹部的工作能力,增強居民區黨支部的戰鬥力。實踐證明,“結對共建”取得了良好的“雙贏”效果,既提高了居民區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同時,也促使機關幹部進一步深入了解基層情況,促進機關作風的轉變。

----抓服務黨員,寓黨員教育管理於服務當中。針對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係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樣化,以及在經濟體制轉軌和社會結構轉型的過程中,大量國有單位黨員轉移到非公有制企業、社會團體、社會中介組織中就業,“單位人”向“社會人”轉變這一新時期新形勢下,如何加強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他們轉變觀念,堅持服務與管理相結合,進一步加強黨組織為黨員的服務工作,從工作、事業、思想感情和生活方面關懷黨員,寓黨員教育管理於服務之中。他們在市、區、街道建立了黨員服務中心,為黨員提供政策諮詢、教育培訓、組織關係轉接、黨內互助等服務,幫助廣大黨員排憂解難。依託社區、工業園區、商務樓宇建立黨員服務點,組織流動黨員參加組織生活和黨內活動。運用現代信息化手段,建立黨員教育服務站,為黨員提供黨內信息服務,形成黨內教育上下貫通的網路。同時,針對實際,改進基層黨組織的活動方式,增強了黨內活動的效果,既增強了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也使黨員感受到黨組織“黨員之家”的溫暖,增強黨組織對黨員的凝聚力。

----抓社區服務、為民服務,密切黨與民眾的聯繫。

上海市靜安區各級基層黨組織始終堅持把服務民眾、服務社區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發展和開展社區服務、為民服務工作。一是依託街道社區服務中心、社區救助中心、社區活動中心,加強社區就業培訓和服務體系,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崗位,為下崗失業民眾提供就業服務;二是在居民區黨支部中開展“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暖百家心”的“四百”活動,提高社區管理和服務水平;三是積極開展社區居民喜聞樂見、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豐富知識、陶冶情操、提高素質,滿足社區民眾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要;四是發動社區廣大黨員,組建各種社區黨員志願者隊伍,組建社區黨員治安巡邏隊、黨員護綠隊等,提供社區公益服務;五是開展“黨員奉獻月”活動、“結對幫困”活動和“送溫暖”活動,為社區居民提供便民服務,幫助特困民眾解決實際困難。社區黨組織通過抓社區服務、為民服務,密切了黨與民眾的聯繫,增強了黨在民眾和社會的影響力和凝聚力,進一步鞏固黨在城市的執政基礎。

3、加強機制創新,推動社區黨的建設。

面對經濟體制轉軌和社會結構轉型,上海努力探索新的社區治理結構和社區黨建管理模式。

----理順關係,形成有效的社區建設管理工作機制。在街道層面上進一步理順黨政關係,明確黨工委統攬社區建設和發展;在社區管理方面,通過成立社區委員會、城區管理委員會等議事機構,引導各方面力量參與社區事務,協調各單位、各部門、各系統的關係,街道黨工委的領導方式進一步轉向協調、指導和服務;在居民區層面上,社區黨組織把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維護基層社會穩定和保證居民利益統一起來,推動居民自治,發揮自治組織在社區管理和服務中的主體作用。加強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的社區組織體系的配套健全,使社區黨組織發揮領導核心作用的領域得到了延伸和擴展。

----加強指導和考核管理,推動社區黨建工作不斷前進。上海市各級黨委和有關部門高度認識社區黨建的重要性,加強對社區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的領導和指導,幫助基層黨組織及時總結社區黨建工作的好經驗,並予以推廣;對經過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做法經驗,通過總結提升後,用制度固定下來、並堅持下去。加強對社區黨建工作的督促檢查和考核管理,制訂科學合理的考核標準,實行目標管理,細化評估辦法。堅持把是否解決了社區黨的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黨員對黨組織的歸屬感不斷增強;是否維護了民眾根本利益,民眾對黨組織和黨員的滿意度不斷上升;是否調動了社會各方面積極因素,黨的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是否促進了城市的現代化建設,黨組織的中心工作中的作用不斷提升;作為社區黨的建設考核標準。在嚴格考核的基礎上,表彰先進,督促後進,推動社區黨建工作不斷前進。

上海市靜安區各級基層黨組織始終把服務民眾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社區黨組織根據社區成員結構的變化,“凝聚力工程”為總抓手,整合各方資源,以社區事務受理中心、社區服務中心等社區公共服務網路為依託,構建公益性服務和社會化、產業化服務相結合的公共服務體系,努力為百姓謀福利。從機關黨支部與居民區黨支部的“結對共建”,到居民區黨支部的“串百家門,知百家情,暖百家心,解百家難”,到“聽民眾最想說的話,想民眾最關心的問題,幹部民眾最要辦的事,做民眾最貼心的人”;從黨員服務點,到黨的工作在全社會的延伸和覆蓋;從“了解人、關心人、凝聚人”,到“凝聚黨員、凝聚民眾、凝聚社會”,社區黨組織在全社會編織起一張知民情、聚民智、暖民心的網路,以實際行動落實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要求。

凝聚力是執政黨的生命力,是黨的創造力和戰鬥力的前提。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是全黨凝聚力的基礎,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始終是黨的建設的一項根本性任務。上海市靜安區以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為總抓手,堅持與時俱進,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創造性地開展了以了解人、關心人、凝聚人為主要內容的社區黨建工作路子。初步回答了基層黨組織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做什麼”和“怎么做”的問題,走出了一條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關心民眾入手,卓有成效地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新路子。

三、加強我區社區黨建的建議

江澤民同志在上海考察社區建設時曾指出:“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要適應新的情況,切實加強社區建設,尤其要把社區黨建搞好,這對密切黨和民眾的血肉聯繫,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保持社會穩定,具有重大意義。”當前,寶安的經濟社會發展正處在向城市化過渡階段,機遇與困難、挑戰同在。如何進一步加強我區社區黨的建設,鞏固黨在城市的執政基礎,加快寶安的經濟發展和保持社會穩定,要注意抓好以下幾點。

1、找準出發點,抓增強黨的凝聚力。凝聚力是執政黨的生命力,是黨的創造力和戰鬥力的前提。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是全黨凝聚力的基礎,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是黨的建設的重要任務。基層黨組織是黨的戰鬥堡壘,是黨凝聚民眾的最廣泛、最直接的主體。基層黨組織缺泛凝聚力,再好的機遇也無法抓,再好的決策也可能落空,再好的條件也難以發展。只有增強社區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進一步凝聚黨員、凝聚民眾、凝聚社會,社區基層黨組織的號召力和影響力才能得到體現,才能出戰鬥機,才能真正發展在社區的領導核心作用。因此,我們要始終堅持把增強黨的凝聚力作為社區黨建工作的出發點。

2、找準著力點,抓居民區黨支部建設。居民區黨支部是社區工作的政治領導核心,擔負著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到基層、落實到人民民眾中去的重任,擔負著領導社區建設、推動社區發展的重任。我們要花精力、下大力氣加強居民區黨支部的建設,提高工作能力和戰鬥力,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到基層和人民民眾中去,加強黨對社區建設的領導,促進社區各項工作服務健康發展,保持社會穩定。

3、找準落腳點,抓服務黨員、服務民眾。要抓好服務黨員的載體建設,改進黨員教育管理方式方法,探索改進黨組織活動方式,以服務先行,寓教育管理於服務中,取得實效。抓好社區管理服務,是密切黨和人民民眾聯繫的有效載體,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和落實執政為民的直接體現。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和改善社區管理,大力發展社區公益性服務和社會化、產業化服務,完善社區服務功能,提高社區服務水平,全心全意為人民民眾謀福利,進一步密切黨和人民民眾的聯繫,密切黨和人民民眾的血肉關係,贏得人民民眾的擁護和支持。

4、找準結合點,抓長效工作機制。社區工作涉及面廣、利益多樣、矛盾複雜。我們要堅持條塊結合,理順關係,妥善處理各方面的利益關係,把一切積極因素調動和凝聚起來,形成齊抓共管的長效工作機制。

發布時間:9月6日 

白雲區社區考察團赴香港參觀考察報告
2024年社區考察報告(2) | 返回目錄

白雲區社區考察團赴香港參觀考察報告

9月23—25日,由區委宣傳部、區外事辦、區文明辦組成的白雲區社區建設考察團一行9人,在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泉同志的帶領下,到香港進行了為期3天的考察。考察團在香港期間,得到了香港立法會議員葉國謙先生的大力支持和熱情接待。在葉議員的精心安排下,考察團參觀了位於九龍塘捷運出口的德福花園社區中心、中區西營盤的社區會堂、香港堅尼地城的明愛社區服務中心和位於九龍尖沙咀彌敦道的雇員再培訓中心,較詳細了解了香港社區的建設和職員再培訓工作。考察團成員認為,香港社區的建設和管理經驗很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現將此行考察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香港社區建設的特點與經驗

1、有較為完善的管理機構。本次行程所安排參觀的社區服務中心,據香港同行介紹,都是由香港政府統一投資,統一管理和統一指導,各社區服務中心有專職人員從事該項工作。作為香港政府具體協調負責此項工作的部門是民政事務處。香港政府在全港各地根據實際需要開設了多個社區服務中心,為全港市民提供各種有償、低償或無償的服務。如堅尼地城明愛莫張瑞勤社區服務中心等這一類由政府投資的服務中心,在全港就有13家之多,這還不包括政府配套樓宇內所開設的社區管理中心。應該說,經過多年的努力,香港政府在全港開設有多個社區服務中心,社區服務遍地開花,而且所有的社區服務中心都有一個統一、鮮明的標誌。社區中心在香港社會的發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們上為政府排憂解難,下為居民民眾解決後顧之憂,香港政府部門已明確地把社區服務納入到為社會政府部門所要完成任務的一項重要的指標。香港社區中心的建立和發展,也是香港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的具體表現。

2、有完善的服務體系。在考察過程中,給我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香港社區的服務項目較為完善。無論是掛牌的社區服務中心,還是以小區內的物業管理為主的服務中心,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服務項目完善,並且層出不窮。據介紹,他們在開設服務項目時,都是儘量根據居民民眾的需求來開設。一般來說,主要的服務內容包括了四個大方面:一是社會工作,如扶幼、青少年社區服務、智障康復、安老、諮詢、義工等;二是教育工作,包括了特殊教育、普通教育、幼稚園等;三是醫療服務,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各種醫療服務,或聯繫醫療點進行上門的服務;四是社會接待工作,積極與社會有關部門密切配合開展社區服務,根據實際需要新開設一些服務項目和服務種類,以進一步完善社區服務的內容等。

3、有較強烈的公益意識。在參觀和所聽介紹中,我們強烈地感受到香港政府一向以來,對如何抓好社區服務工作是相當重視的,政府部門也定期開會研究社區建設工作。同時,政府在每年的財政收入中,都按照一定的比例,直接投入到此項福利性的事業中,用於改善社區服務設施,服務環境和服務內容。他們視之為是穩定社會,實現以人為本的管理,增強香港市民歸屬感的一種重要的手段。例如,全港社區向社會提出了“服務多元化,全面照顧確到家”等很多人性化的統一口號,在社會或媒體上進行廣泛宣傳,其強烈的公益意識可見一斑。實踐證明,這一方法,是十分成功的,收到了積極的效果。

4、有一批高素質的義工隊伍。在考察和聽取介紹中,我們了解到香港整個義工隊伍和志願者隊伍都是十分龐大的。從義工隊伍的管理來說,主要分為註冊和非註冊兩種。在加入香港義工隊伍行列前,他們都必須到專門的機構接受嚴格的培訓,經過考核合格後,才被安排到各社區再具體從事服務工作。香港亦有專門機構對義工隊伍進行跟蹤,政府部門經常向社會各界進行義工工作的宣傳和推介,動員和呼籲不同年齡,特質,專長的人士,加入香港義工隊伍,為區內有需要人士,提供適切的服務。政府部門還明確地規定了義工的角色,工作的範圍,工作的意義以及義工所必須具備的工作態度、工作責任以及工作權利等等。

二、香港社區建設工作給我們的啟示

1、提高認識,轉變角色。從我區乃至我市目前的情況來看,社區服務工作還是不夠完善的,開展的情況也不能令人十分滿意,當然,這包括有很多客觀和主觀的原因。從客觀上來說,與我們的這項工作起步較晚,經濟水平欠發達等有關,特別是對以農業為主的我區來講,其差距就更大了。從主觀上來說,就是我們政府各級部門的意識還跟不上,對抓好社區服務工作還缺乏一種緊迫感。所以我們認為,只有我們政府各級部門提高認識,轉變職能,抓住機遇,急起直追,才是我們抓好社區服務工作的根本,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居民民眾的生活質量,落實“三個代表”的要求。

2、加大投入,夯實基礎。社區服務工作是否能搞得有聲有色,富有成效和富有旺盛的生命力,當然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毋庸置疑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相應的投入,社區各類服務項目才能進一步完善。因此,建議政府部門最好能明文規定,在每年的財政收入中,按照一定的比例,投入到社區服務建設中,並力求做到逐年增加。結合我區的實際情況,建議在籌集資金的方式上,可以採取區、街和社區各出一點的辦法解決,以加快資金增長的速度,社區還可以通過有償或低償的形式,向轄內居民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以逐步形成良好的自我造血功能,直正做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3、改革體制,服務社群。目前我們的社區服務工作,與全市各區(縣級市)一樣,就是涉及的部門較多,包括民政局、宣傳部、組織部、政府辦、人事局、計畫和物價局、編制辦、市政和建設局、國土房管局、公安分局、環境保護局、司法局、教育局、勞動局、文化局、衛生局、計畫生育局、體育局、科技局(科協)、愛衛辦、環衛局、城管辦、稅務局、總工會、婦聯、團委、殘聯等多個部門,由於職能與要求的不同,因此在開展社區工作過程中,往往存在著各部門自搞一套、政出多門或職能交叉重疊的情況,如開展“綠色小區”、“無‘六亂’小區”、“無毒小區”、“安全文明小區”、“文明社區”、“衛生小區”等活動甚多,各部門的出發點都是好的,但往往由於缺乏協調,收效並不明顯,這樣下去的話,不僅令社區居委會應接不暇,無所適從,更重要的是造成了我們資源的嚴重浪費。因此,建議區要專門成立一個協調機構,把各有關部門開展此類活動都統籌起來,合理安排,把有限的資源真正利用好,以徹底解決各搞一套的弊端。

4、整合資源,拓展領域。這次對香港社區的考察,雖然時間很短,行程匆匆,但是我們一行卻強烈地感受到,就是一個成熟的社區服務中心,必須要有完善的服務內容和項目,有充足的服務設施和可供選擇的多種服務類別,最主要的是能根據時代發展和居民民眾的需求而開設新的服務內容,換言之,就是居民民眾有什麼需要,就應該開設什麼內容的服務。如:香港不少社區針對香港目前社會競爭大,民眾心理壓力重,自殺人員不斷增加等特點,特別開設了“面向太陽”嘉年華會的活動,旨在幫助困難朋友渡過難關,解除心理包袱,笑向太陽,走向明天。這一活動自開通以來,得到了香港社會眾多人士的歡迎,及時地化解了社會上的各種不穩定的因素。因此,我們要學習香港社區服務成功的做法,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增強社區服務的功能,社區服務的方式可以是有償、低償或無償,從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去開展社區服務。服務的質量,手段也要跟進,用一句時髦的話來說,就是要與時俱進。總而言之,我們社區的定位是服務而不是經濟,社區要能真正起到“小政府,大社會”的作用,作為最基層的一個政權組織,我們一定要充分地利用好這一陣地,政府各級部門同時也要給予更多的期待和關注。

短短的幾天行程,令我們收穫甚大,香港政府在社區建設方面的豐富經驗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香港政府的體制、基礎、特點和模式等與我們相比,有許多不同之處,然而,在開展社區服務和管理方面,還是有不少可取之處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要借鑑其成功的經驗,為我所用,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功的。

白雲區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10月28日

美國社區學院教育考察報告
2024年社區考察報告(3) | 返回目錄

美國社區學院教育考察報告

12月初,由我國北京、成都、深圳三地專業人士所組成的中國社區教育考察團,在國際社區教育協會(ICFA)亞洲理事,全國社區教育委員會主席,全國教育社會學研究會理事長,北京師範大學厲以賢教授的帶領下,歷時12天時間,橫跨美國東部和西部,分別到了紐約城市大學畢業生中心、內華達社區學院、洛杉磯山谷學院、東洛杉磯學院等四所學校,比較完整詳細地考察了美國社區學院的教育。

考察團所到之處,受到了美方學院的高度重視,各學院周密安排,熱情接待,賓主交流融洽。在東洛杉磯學院,院方還特別給全考察團成員準備了“美國社區學院教育交流結業證書”,由校長Evnest H.Moveno(莫文龍)親自給每一成員頒發。

在美考察期間,美國教育同行的務實作風,治學嚴謹的敬業精神,無不使考察團深受感動,體驗深刻,受益良多。在洛杉磯考察時候,當地《世界日報》以《中國社區學院考察團訪東洛學院》為題作了專題的報導。

考察團此行主要是以社區教育為專題,全面考察了美國社區學院的辦學歷史、辦學使命(宗旨)、課程設定、教學組織、經費投入、學生管理等等,具體考察報告如下。

一、美國社區學院概況

美國的社區學院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集合體,為了區別與其他高等院校,總的而言,社區學院就是一所頒發副學士學位作為最高學位的地區性被認可的高等教育院校。其起源於20世紀初期的美國高等教育改革實驗中。其中一所最早期的公立初級學院是在1901年的時候,從伊利諾州的喬利埃特(Joliet)高中演變出來的喬利埃特社區學院,至今,喬利埃特初級學院(Joliet Junior College)是美國的首家並且是最成功的初級學院。

美國社區學院是仿效了公立高中、私立初級學院以及四年制學院與大學,結合了所有這些院校的特性,但卻發展了自己的獨有特色。受到了諸如1890年以後公立高中發展迅速,20世紀初期大學領袖與學者們要求改革美國的教育,GI法案,生育高峰期,工商界對受過培訓的員工的需求,60年代的民權運動,聯邦學生補助計畫以及成千上萬的各州立法者的倡議與法律等等因素的影響,因此,美國的社區學院在美國的歷史中以及對擴展大眾接受教育機會方面有著深厚的根源。今天的美國社區學院秉承了托瑪斯傑弗遜的信念,即教育應該是實際和自由的,並且應該兼顧到服務大眾以及個人需要。

到目前止,在美國大概有1,130餘所社區學院,技術學院,兩年制的學院分部,宗族學院以及獨立的初級學院,加上分校,總數達到1600餘所。其中有970所是公立院校(詳見表一)。公立學院每年為大約一千萬學生提供教育—其中五百萬學生就讀學分課程,其餘的五百萬學生就讀學分課程、學習班或學習計畫等等。大概有47%的首次讀大學的學生和有49%的所有少數族裔大學生都進社區學院就讀(可參照表二)。大概有51%的社區學院學生是家中第一代的大學生—他們的父母都沒有上過大學。如果不是社區學院的存在以及它們向大眾開放入學渠道,恐怕很多人都永遠沒有進大學的機會。

除了向廣大人民眾提供學分課程與非學分課程外,很多社區學院在其社區中充當了文化、社會與學術的中心。大部分的社區學院都是公立和在經濟上接受公眾稅款的支援。基本上社區學院是為非寄宿的學生而設的,大部分的社區學院均沒有住宿設施,這也說明了社區學院大部分學生是非全日制上課的,這類學生占了63%。

每一所社區學院都有自己的文化,並為獨特的地理區域與對象服務。然而,這些社區學院本身與學生之間都能共享很多相同的價值觀、目標以及理想。社區學院與其他高等教育院校不同之處在於它們對公開入學和社區建設的重視,這些基本的價值觀在塑造社區學院的角色和規模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表一:以院校管理類別劃分的社區學院數目:(1900至)(未加分校)

年份公立學院宗族學院獨立學院總數

1900088

192070137207

1930178258436

1940258317575

1950337311648

1960390273663

19708472441091

198010491821231

199012821831465

9951371132

表二:以院校類別劃分的秋季入學人數:1975年到

年份社區四年制大學

19753,970,1197,214,740

19804,526,2877,7570,608

19854.531,0077,715,978

19905,240,0838,578,554

19955,492,5298,769,252

5,497,4208,802,835

二、美國社區學院使命(辦學宗旨)

1、以大眾公平就學為前提,給人人平等學習機會。

美國的社區學院所有活動都來源於自其本身的使命,簡言之,這個使命就是為大眾提供大專教育課程和服務,使社會區變得更健全和更富生命力。首先在入學這一關,其是通過公平入學政策,公平與平等地對待所有學生來體現公平與平等的。只要是學生年滿18周歲,達到高中畢業或相當於高中畢業水平,只要願意,都可以報讀任何一間社區學院的任何一個專業,而且由於所有的區域範圍都有社區學院,大部分的美國居民可以在自己通勤範圍內的學院上學。我們考察團在東洛杉機學院考察時,陪同接待介紹的外語系主任、教授張立禮(lily Chang)博士在談到學生公平入學時,一再引用孔子:“有教無類”這句話,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

其次,在平等就學上,一旦學生註冊入學,學院需要提供支持服務,包括輔導,學業指導以及經濟援助等,以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有機會在學業上取得成功。同時,社區學院給每個學生承諾提供綜合性大學課程,除了能提供大學學士學位的首兩年課程,滿足了傳統的大學平行功能外,社區學院還可提供其他課程。雖然沒有可能也沒有必要使所有社區學院提供所有的課程,但是學生必須有機會選擇他們在社區學院修讀的課程。例如,如果大學生轉學課程是一家社區學院所提供的唯一課程,這所社區學院就算不上是提供公平入學機會與公平就學的院校了,因為學生沒有課程可以選擇。很多來到社工學院的學生沒有具備轉學課程必須的學業資格。因此,如果這課程是他們的唯一選擇,那么他們通往大學之門便被關閉了。

2、以服務社區為辦學根本,為各階層提供各類教育。

以社區為本的意思是,一所社區學院承諾滿足某一指定地的需要,指定地區通常稱為此社區學院的服務地區或服務區域。也就是說社區學院把向當地社區提供教育作為自己的基本任務。

社區學院所服務的社區及民眾,其需要是多樣化的而且會隨著時間改變,而且他們期望社區學能院能滿足這些需要。大部分的社區都希望所提供的課程能容許學生轉換到學士學位的課程。很多社區都希望社區學院能提供職業與技術培訓課程,通常包括能滿足某一當地行業的需要的培訓課程。他們期望社區學院能提供通往取得證書、學位以及文憑的學分與非學分課程。很多社區希望學院能提供補救課程或啟發性的課程,以幫助學生的學業達至大學水平。還有大部分的社區都希望學院能提供滿足康樂、社會以及文化方面需要的課程和活動。社區學院也盡其所能去滿足社區的需要要並保持優異的水平。很多社區學院都能與當地僱主緊密合作,設計和提供能幫助迅速就業的課程,而這些行業都被證明是很需要人才的。

雖然文化活動與社會活動不一定是社區學院的正式教育課程的一部分,這類活動卻使教育內容和社區生活變得更多姿多彩。很多觀察家都同意,讓社區學院贊助藝術展覽、體育活動、音樂會、話劇製作、健康展覽會、社區論壇以社區論壇以及其他活動等很重要的,因為這些活動能讓社區學院所服務的人群的生活變得更豐盛。參與活動贊助的取捨決定可能是社區記憶體在廣泛需要的結果(例如,健康展覽會),也可能是個人或團體抱著參參與活動贊助的欲望的結果。不論原因為何,社區學院對社區公平表示的需要作回應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樣能增強社區學院的教育使命。

3、以獻身教育教學為首任,關注每一學生學習需求

一所教育機構的核心是教職員,社區學院的教職員都以獻身於教育教學為首任。他們的教學是盡公民責任的一個途徑,講台是他們與別人分享知識的論壇,這裡面更多的是他們人生的一個目標追求。我們考察組在內華達社區學院交流的時候,其中一位團友就對學院的副院長Anneli Adams(安莉·艾頓)提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在企業公司里的工資比在學院高得多,為什麼你還要在這裡教書呢?Anneli Adams(安莉·艾頓)回答說:我到內華達學院教書,是因為我喜歡教書,喜歡和學生一起分享我的成功與快樂!而不是為了工資而來的。她的回答贏來了全場的熱烈掌聲。

在美國的社區學院,一位傑出的老師可能是一個忠誠的學者,經常掌握其範疇內的資訊,並與同事和學生們分享最新的發展信息。對社區學院的老師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發展自己的能力,因應學生的不同形式以調整本身的教育形式,從而使社區學院的教職員與管理人員對他們在教學與學習方面的獻身感到自豪。

4、以鼓勵終身學習為始終,對全社會倡導終身教育

社區學院對終身學習的承諾包括了提供幾乎是無限的學分和非學分課程、活動、以及計畫等,通過這一切來豐富社區學院所服務地區的人民的生活,只要他們有學習的渴求便可以。很多學生都是成年人,他們重回課堂目的是學習新的工作技能和改善現有的技術。新近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學生,在完成了碩士課程或其他高等學位課程返回社區於完成了碩士課程或其他高等學位課程返回社區學院繼續進修。

社區學院的其中一個優點是,就學生所註冊選修的課程與學科而言,終身學習者與一般全時間學生沒有多大分別。終身學習者所選修的大部分課程與學科和一般為尋求學位者而設的課程是一樣的。年齡大的成年人返回社區學院進修,無論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技能還是還學新的技術,他們與全時間學生的差別就會縮小。

在東洛杉磯學院考察時,我們在與學生座談會上發現,有一位50多歲的居民帶著他的中國妻子一起在學習,我們問到他年齡那么大了學習難不難?為什麼要來學習?他聳聳肩很自然輕鬆地回答:學習不難,因為我可以慢慢學。至於年紀嘛,我們這裡學生沒有年齡的區別。由此可見,正因為美國一直倡導終身學習,美國國民的終身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為大眾所接受。

三、美國社我學院(宗旨)的實現

美國社區學院是通過很多的課程、活動和服務來實現其使命。這些包括了大學轉學課程、職業技術培訓課程、啟發教育和社區服務等。而社區服務還包括雇員培訓計畫以及各種技術服務。

1、大學轉學課程

全美國的社區學院大部分都提供大學轉學課程,通過這些課程學生可以完成大學課程的首兩年。註冊修讀大學轉學課程的學生可以選修與四年制學院或大學課程的學士學位課程所設幾乎一樣的科目。這些科目包括人文學、數學、科學與社會科學。最能使學生受惠的大學轉學課程是能讓他們的學分轉換到符合一般學位要求以及達到計畫程度的課程。

社區學院的大學轉學課程已經獲得極大成功。一些州政府已毫無疑問地接納獲得副學士學位的學生轉到它們的四年制大學系統升學。很多在社區學院念四年制大學的首兩年課程的學生,都能成功地將成績轉換到私立或公立的四年制大學業。美國的教育部研究指出,從社區學院轉到四年制大學升學的學生,其學業成績足以比得上那些一開始便在四年制大學就讀的學生,具體數據可見表三。

表三:五種頒發最多的主修專業副學士學位:

學位獲得人數

文理科、普通學科和人文科167,448

醫療健康與有關科學工作者76,848

商業管理與行政服務71,766

工程相關技術20,208

保護性服務17,445

2、職業技術培訓課程

職業技術培訓課程自從20世紀年代以來一直是公立社區學院地課程的一個重要部分,對於美國將來在國際經濟上競爭以及使美國工人趕上工作場所需要的日新月異的技術來說,也是絕對必要的。這因為為了使美國保持強盛,美國的人民必須獲得教育以滿足二十一世紀僱主的需要。

在開始的時候,大部分的初級大學將其職業課程限制於老師培訓、辦公室技能以及農業科學方面。隨著時間的過去,很多這些課程已經演變成為四年制大學課程,而且在社區學院的課程中被取代為多樣化的科目,如幼兒教育、辦公室管理、雷射光學,醫療與電腦技術、汽車板金修理及防火科學等。一系列的聯邦政府計畫包括1963年通過的職業培訓法案,及隨後於1968年和1972年的修訂案,還有1984年的carl D.pekins法案以及後來的重新修訂這一切都已經增強了社區學院發展新的職業技術課程的能力。從表四也可看到前學生選擇職業專業的情況。

表四:五種根據起薪考慮的最熱門社區學院課程:

課程名稱平均開始薪酬

牙齒衛生$31,750

製造加工技術$30,675

電訊/互動信息專家$29,268

物理治療助理$28,782

註冊護士$28,777

3、提供補救教育

在美國,有數千千萬萬的人基於某些原因,雖然到達成年人階段卻沒有獲得用以競爭高技能工作所需的教育。貧窮、歧視以及在單親家庭生活所帶來的困境,是導致兒童與成年人未能發揮潛能以獲得解僱的員工可能缺乏再進入不斷改變的勞動力市場的技能。缺乏英語能力的移民也可能要努力掙扎尋找工作。現在,不需要技能的工作已日漸減少而要求高技能的工作卻與日俱增。如果人們繼續於達到成年人階段時沒有獲得二十一世紀工作所需的教育的話,則沒有技能的工人的失業率將會上升,從而帶來貧窮與社會衰退的問題。

社區學院具備有幫助回應這種教育危機的條件,所有的社區學院均提供補救教育或是啟發教育,目的是把學生提高到具備符合參加大學本科程度課程或獲取有生產價值的工作所需的能力。不論學生以前未能達到要求的原因為何,社區學院為他們提供一個渠道,讓他們能改善其本身技能。雖然社區學院的學生必須具備某些先決條件才能踏入學術課程階段,但是缺乏這些先決條件的學生仍然可以在社區學院內占一個席位,並在學習獲得多樣化的選擇機會,從而使自己具有進一步上升的能力與空間。另外,從下表五來看也足可說明有學識民眾對於國家的經濟發展之重要,所得到的待遇也很高。

表五:18以上人士根據學歷程度獲得的中間收入:

最高學歷收入

沒有高中文憑$17,148

高中畢業(包括同等學歷)$22,502

部分大學課程,沒有學位$26,090

副學士學位$29,457

學士學位$36,525

碩士學位$45,053

專業學位$65,916

博士學位$56,758

4、社區服務

社區服務,或是延續教育,是社區學院所提供的最具彈性和範圍廣闊的服務,它包含了一般由參與者支付而非由稅款支付的課程和活動。所設課程由個人興趣班,如插花藝術或汽車維修,以至信息技術培訓或醫療急救等都一應俱全。

例如,工商界均指望社區學院為其服務地區的各行業員工提供切合需求的技能培訓課程,而承包培訓更是社區學院具有迅速回應工商界的培訓需要的彈性,部分原因是社區學院與其服務而設的課程不需要管理董事或州政府協調機構的批准。很多社區學院與其服務地區內一些著名公司建立了良好關係。例如內華達社區社區學院和sprint電話公司建立了合作夥伴,sprint電話公司捐助了50多萬美元最新技術遠程通訊設備,對學院提供工程和課程的支持,學生享受有償實習的待遇等等。

5、支援服務

社區學院對學生提供支援服務包括了道德與教育兩方面的意義。假如註冊入學的學生能儘自己的本分的話,社區學院有道德上的義務讓他們得到良好的機會以取得理想的學業成就。如果要在學業上取得成功,學生通常需要在課堂以外參與一些支援服務。考慮到這個需要,社區學院經常維持好像藏有圖書、膠捲與錄像帶的學習資源中心以及其他任何能促進學習的材料與設備。

此外,社區學院還提供廣泛的支持服務,是專門為專注於學業的學生提供協助而設的。這類協助可以通過以下形式提供,如寫作實驗室、學業輔導、個人與職業輔導、就業輔導,替有意完成學士學位的學生傳達信息、事業計畫、經營承包濟援助輔導以及任何可以幫助實現社區學院的開放之門政策的諾言的服務。

四、美國社區學院的學生與教職員

1、學生來源的多層次,身份的多角色。

社區學院由於貫徹高教開放的招生政策,特別是有免試入學政策及低學費標準兩項措施。因此,社區學院學的成分反映了美國國民的豐富多樣性,社區學院的學生具有各種不同的年齡、種族文化淵源、及社會經濟背景。

學生的陣容可能包括希望跟上行業內最新技術的醫療技術員,希望提高本身技能的工廠工人,希望學習或增強進電腦知識以便重新投入勞動力市場的退休人士或主婦,或是已註冊就讀轉學課程的傳統大學生。全國各城鎮的人們的需要、渴求和夢想有多大,這個陣容就有多大。普遍的現象就是,學生們已經發現了社區學院並且已利用它來滿足自己的教育需要。

社區學院的學生中,有百分之六十年齡在二十一歲以上。年齡在四十歲以上的,預計今後將大量增加。由於許多人都是成年人,有工作和家庭負擔,所以很多社區學院學生,尤其是那些人數超過了四百萬的部分時間學生,他們擔任的角色是公民­-學生,與學生-公民角色剛剛相反。他們所擔任的公民角色比學生角色更顯著。這些學生-公民是要肩負交稅、全時間工作、養家、支付抵押貸款以及其他與全時間公民每天生活有關的責任。對一過些公民角色明顯的學生來說,念大學固然是重要,但也取決於能使用的時間和金錢。從表六和表七我們也可以看出社區學院學生來源的一些情況。

表六: 首次接受高等教育的新生比例

表七:以年齡劃分的社區學院秋季入學人數比例

2、教職員兼職為主、職級責任明確

教職員是一所教育機構的核心,不論他們是專職還是兼任的。社區學院雇用超過104,000名專職教職員以及大約190,000名兼任教職員。一般來說,社區學院三分之一為專職職員,三分之二為兼職教職員但大部分的課程是由專職員教授的。社區學院大部分的教職員都持有碩士學位,而且越來越多教職員(16%)擁有博士學位。

很多社區學院都設有與四年制大學類似的大學生教職員級別(如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以及講師等)。有些社區學院所採用的制度,是以年資、表現和其他因素來決定教職員的等級和薪酬。很多社區學院都授予教職員終身職位。如沒有終身職位制度的社區學院卻有重新任命教職員的方法,例如多年任命制度或一個好像公務員制度而能保證職位延伸的制度。還有些社區學院的教職員是隸屬工會的。

社區學院的教職員的基本責任就是教學,教職員平均每星期都保證一定時間用於辦公室工作或為學生進行學業輔導,協助他們計畫自己的學習課程。教職員也協助學生參與學會贊助、社區項目、報紙製作、學術出版以及其他課外活動。我們在洛杉磯山谷學院了解到,其教師每學期至少教授五門科目(15個學分小時)每周的時間是這樣安排的:15個小時在課堂上課,15個小時在辦公室給學生解難答疑,另外5個小時參加學院班或學科的教研或其他活動,平均每天至少6個小時在校工作。

有很大部分的社區學院的教職員是兼任的。兼任的教職員從事教學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盡公民責任之外,與別人分享知識,並促進自身學習也是其中一個原因。大部分兼任的教職員每學期只教授一門科目(3個學分小時)。詳情可見下表八。

表八:社區學院教職員的雇用情況:1977-

五、美國社區學院的經費與管理

1、經費來源的多元化

正如社區學院其他方面的多元化特點一樣,其經費資助的特色是也是多樣化的,而各州的情況亦不盡相同。在某些情況下,甚至處於同一個州的社區學院也有不同的經費來源。一般來說,美國社區學院的經費主要是從聯邦政府、州政府以及當地稅收而來,其中最大的的支援是來自州政府以及當地稅收。全國平均來說,各項經費來源見表格九。

表九:社區學院經費來源

州政府39.8%

地方政府20.5%

學費17.3%

PEEL基金7.3%

其他聯邦基金5.0%

其他9.2%

學費與雜費在不同程度上為社區學院提供了重要的收入來源。全國平均來說,公立社區學院的每年學費與雜費約為1,300美元。然而,各社區學院所收的學費與雜費也有很大差異。在各州社區學院之中,學費較昂貴的是麻薩諸塞州、明尼蘇達州、新罕布夏州及德克薩斯州。有關學費與雜費詳見表十。

表十:平均每年學費與雜費

社區學院也從其他資源獲取經費,例如,很多社區學院通過社區服務及延續教育來開設非學分課程和活動,這些課程或活動一般由參加者自付費用。有時這些課程的費用會由與社區學院簽訂契約為某些工作培訓或再培訓員工的企業支付。契約形式的培訓課程為社區學院帶來的收入將會不斷增加。另外,很多社區學院正在開始以教育基金的形式來補充收入。

2、管理董事會下的組織管理

在美國社區學院,對學校管理具有最重要內部影響的是經選項舉產生的,或經委任產生的學院管理董事會。在法律上,管理董事會負責社區學院的福利。管理董事會所訂立的措施由校長執行與監督。有時管理董事會負責預算案、計畫與人事的審批,有些則將職能指派給校長。一般來說,實際的管理董事會不參與學院的日常運作,只要對雇用、評估和終止雇用學院校長等方面負責。在挑選校長時,管理管理董事會在學院的管理方法和領導方向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社區學院與其他的公司與大學一樣,有正式的組織結構。學院的校長,作為行政長,需要負責學院的每天運作。此外,社區學院設有副校長、教務長、系主任以及其他為教職員與學生提供組織與監督行政支援的職位。各種委員會、學院論壇、學院理事會等代表了學院的不同層面,而校長的內閣則協助改善管理過程。學院的教職員通過在委員會與理事會的參與以及在公開論壇發表意見來參與管理過程,很多社區學院的輔助職員都有分參與管理過程,在某些校園,輔助職員與教職員都是工會會員,這些工會能影響學院的管理形式。

六、美國社區學院的新世紀思考

社區學院是美國的獨創發明,其要旨是將公立高校設在靠近居民的地方。從其成立至今100多年以來,社區學院就一直是不分高下貧富、財產狀況及學歷程度,敞開大門,歡迎一切有志向學者的唯一教育機構。此行引發我們的美國對社區學院新世紀的思考主要表現下面幾個方面:

1、定位準確

社區學院的定位非常恰當,就是教育全國的大部分勞動力,尤其在一些不需要學士學位但需要高中文憑以上學歷的工作上。由於國家的經濟越來越需要具有更高工作技能的勞工,才能在全球的市場上具有更佳的競爭力,社區學院必須在勞動力的發展上繼續發揮其卓越表現。

2、途徑最佳

踏進21世紀,很多人都在關注美國的社區學院,而且對社區學院的期望也很高。每一家社區學院仍保持其獨有的承諾,而眾多社區學院也繼續尋求革新的途徑以增強其教育服務,並與社區保持緊密的關係。進入社區學院就讀,將繼續成為一些市民獲取大學教育的最佳途徑。

3、高度靈活

社區學院強調為社會上各階層提供服務,讓幾乎每一個追求高等教育的人都能求而得之。在21世紀,社區學院的成功將繼續取決於其是否有能力回應不斷改變的環境需要。除了保持靈活性和作適當反應之外,社區學院必須維持公開入學招生政策以及提供綜合性課程來服務不斷演變的人群,包括擴大其角色,提供學士學位課程,增加遠距離科目等等。正如美國必須維持實現提供全球性高等教育的諾言一樣。

瑞典、挪威社區建設考察報告
2024年社區考察報告(4) | 返回目錄

瑞典、挪威社區建設考察報告

挪威王國位於北歐斯堪的那維亞半島的西北部,面積39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我國湖北和湖南兩省面積之和,人口440萬,比我國廣東省汕頭市人口略少。挪威劃分為19個郡,43個市或社區。

挪威也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挪威的立法由議會負責.議會由165個成員組成.由18歲以上的所有公民選舉產生,每四年選舉一次。議會選舉四分之一的成員作為上議院,其他人員組成下議院。挪威的最高司法機構是最高法院,由院長和17名法官組成。下設五個抗訴法院,聽取和處理民事和刑事案件。此外,調解法院處理民事案件,郡和市法院聽取和處理刑事案件。除調解法院的成員由地方議會選舉外,其他所有法官都由國王任命。

二、兩國的社區發展

社區的界定兩國的社區大致是相同的,與我國當前的社區則有所不同。如前所述,兩國實行的均是三級政權體制,市是最低的一個行政層級。在管理上實行高度自治,擔負著社區服務、社區保障、社區治安、社區教育、社區環境等與社區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基本任務。在文名稱上,我們訪問過的諾特利耶市和海德謨若市都叫做kommun,它與英文的commune意義相同,具有市鎮、市鎮政府、全鎮居民、社區、社區全體居民等意思。因此,無論從功能方面看,還是從其文名稱方面看,兩國的社區就是市的區域。

社區組織架構及其功能在這兩個國家,社區組織體系主要是由社區議會和市政府組成。

市議會就是社區議會,是權力機構,議會主席(副主席)由市長(副市長)兼任,下設若干個委員會,由社區居民民主選舉產生。社區議會的功能是:1、決定議會組成人員。每個社區的議會有權通過社區自己的條例,自主決定選舉多少名成員組成議會。2、對社區進行通盤規劃。社區議會最重要的職責是,站在全局高度對社區發展做出全盤規劃,以使社區政府各部門之間在制定決策時達到平衡和協調。3、徵稅和制定預算。4、決定行政機構。自主決定組織什麼樣的行政機構來進行社區管理。5、組織社區聽證會。決定聽證會召開的時間、地點、內容和程式。在這裡,社區是由社區議會管理的,而社區議會是由社區居民民主選舉產生的,它必須按照選民的意願來辦事。

社區議會每月召開一次例會,所有的社區居民都可以旁聽,或者從當地的無線廣播中收聽,從網上瀏覽會議內容,社區居民隨時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

除了社區議會和社區政府兩個主體性組織外,社區中還有眾多的居民理事會,它類似於我國城市社區中的中介性組織或群團性組織。在社區政府開辦的所有服務性機構中都可以成立居民理事會。通過這些理事會,居民們都有機會對以社區議會為中心的社區政府提供的所有服務直接參與管理和監督。

市政府就是社區政府,是執行機構,由社區議會委任,下設若干個部,每個部與社區議會委員會一一對應,並對其負責。市長(副市長),同時也是社區議會主席(副主席),由社區議會選舉產生。社區政府的主要職責,包括社區服務,幼稚園、國小和國中教育,保健中心及初級保健服務,老年關照,社會福利,文化與休閒等。在處理社區事務時,社區政府可以享用“一般許可權”原則。所謂“一般許可權“原則,是指社區政府可以處理法律未加具體規定的事務。為了給社區政府留有充分餘地,鼓勵社區政府開拓創新,支持他們在本轄區內為社區居民多做好事實事,兩國的法律對社區政府的職責不做太細緻的規定。總之,社區政府的職責就是處理社區內與社區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大小事務。

社區發展的資金來源和支出。社區發展資金的來源主要由稅費收入和中央政府的撥款兩部分組成。稅費收入包括:所得稅、財產稅和社區收繳的各種費用。社區政府一半以上的收入來自於社區內徵收的所得稅和財產稅。瑞典的社區稅收占公共總稅收的30%以上,挪威的社區稅收占公共總稅收的20%左右。通過徵稅,每個社區政府可以自主地決定政策和社區服務水平。社區政府大約四分之一的收入是靠經營和服務獲取的,如諾特利耶社區政府將報廢的軍事基地作為大學城來經營可獲取一定的收入等。中央政府的撥款包括固定撥款和專項撥款,後者用於社區實施自己優先列支的項目。根據社區政府的實際支出,中央政府還會給予其一部分補償。

社區的資金支出同樣是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社區工作人員的工資、機構運行等支出。二是為完成社區各項任務所做的投入。瑞典的社區資金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0%以上,占公共總支出的40%左右。挪威的社區資金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近20%,社區資金支出占公共總支出的30%以上。

鑒於社區稅收與支出在公共總稅收與總支出中均占有較大份額.兩國都把社區的支出視為決定總體經濟政策的一個重要因素,必須由中央政府和議會進行巨觀調控,使之與整個國民經濟協調起來,融為一體。鑒於不同社區存在不同的稅收水平差異,兩國還設有均衡制度,目的在於對所有的社區政府給予平等的財政基礎。均衡制度含有調整社區政府專項撥款的條款,若社區政府因實施新的立法而造成財政開支增大,國家可利用專項撥款給予社區政府財政補貼。相反,若因實施新立法而節省了財政支出,國家也可收加補貼。這些問題都由社區政府組織負責與中央政府部門談判解決。

社區服務中心社區服務中心一般由社區議會建立,其主要功能有:可供居民舉行俱樂部活動、開會、朋友聚會、演戲等。多數社區服務中心都設有工作間,居民可在這裡做各種製作。可供居民用於健身。居民可以在這裡使用計算機,上網際網路等。社區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隨時可以指導居民使用這些設備。社區服務中心還設有咖啡廳和專職廚房,單位或家庭要舉辦特別活動時,都可以和社區服務中心聯繫,由廚房安排菜譜、製作菜餚和提供服務人員。居民可在社區服務中心展示自己的藝術作品。

三、幾點啟示

以人為本、服務至上的社區發展理念是社區建設的核心。在瑞典和挪威,看不到類似於我國城市社區服務中心大樓一類的建築或樣,但它的服務卻是無時無處不在的,使人感到沒有不方便的地方,這裡有政府的服務,有非政府組織的服務,有企業的服務,也有志願者的服務。總之,你只要有服務需求,隨時隨地都可享受到服務。這與我國目前城市社區建設的現狀形成了鮮明對比。目前我國各地在社區建設工作中,偏重於看得見、摸得著、見效等有形(或稱硬體)內容的建設,如建社區服務中心,上電子平台等,似乎社區服務大樓層數越多。面積越大.裝修越漂亮,社區建設也就搞得越好。有些領導也是根據這些漂亮的設施、設備來評判一個地方社區建設的優劣。由於這種片面理解,覺得沒有投資、沒有雄厚的資金就無法開展社區建設。有些地方雖然投資不少,居民卻沒有感受到服務有什麼明顯的改善。如果做一個比較的話,我們現在偏重的是服務的外殼、服務的工具、服務的設施、服務的陣地,而忽視了服務的本身,以致於我們身邊雖然有裝修漂亮、裝備齊全的現代化的社區服務中心大樓,卻沒有感受到優質的服務。我們只知道,“從搖籃到墳墓”是瑞典和挪威乃至北歐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從財政方面給政府造成了沉重負擔,同時養了懶漢。但在社區建設或社區發展的理念方面,的確值得我們學習、借鑑。以人為本,為社區居民提供優質的服務,解決社區居民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是社區建設的出發點,是社區建設的核心和目標,硬體設施和設備的建設固很重要,但與社區建設的核心或目標比,是處於從屬和服務地位的,其本身:不是核心和目標,不應捨本逐末。

體制是實現社區自治的制度保障 個體制不僅包括社區內部的組織體制,包括政府的體制,特別是基層政府的體制。在瑞典和挪威,社區的主體組織之一雖然是政府,是行政組織,但由於中央政府、郡政府和市(社區)政府之間有明確的職能劃分,市(社區)在自己的職能範圍內實行高度自治。市(社區)對自己社區居民(市民)負責是其職能所在,社區的事情由社區居民自己決定,社區政府的領導人只有為社區居民服務好.才能繼續當選,而不是看是否受到上級政府或領導的肯定或表彰。目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仍然處於發展和完善過程中,計畫經濟體制時期形成的觀念還在不同程地影響著我們,舊體制的殘餘還在不同度地發揮著作用,基層政府的職能尚未完全根據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進行轉變,仍有許多工作需要社區組織去落實,去完成,社區居民委員會的行政負擔依然很重,使我們的社區自治受到嚴重製約。我們需要在體制改革方面加大力度。

社區居民積極廣泛的參與,是社區發展的重要基礎在瑞典和挪威,積極參與社區事務,已經成為社區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居民有什麼要求,可以直接向政府提出,也可以通過議員來表達。社區議會有事情,召開聽證會.充分聽取社區居民的意見。當前我國城市社區建設的發展,主要還是依賴於黨和政府的推動,社區組織的動員和組織,社區居民積極自的參與還遠遠不夠,社區居民的參與力量還遠未發揮出來,這是有待加大工作力度的領域。

瑞典和挪威的國情與我國有很大不同,在社區建設方面有許多具體做法因為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我們不一定要照搬。但是其先進的思想和科學的內涵我們是應當學習的,應當使其本土化.與我們自己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推進我國社區建設健康發展。 

相關文章:
社區工作考察報告
社區建設學習考察報告
農村社區建設情況的考察報告
***區赴外地考察學習社區及非公黨建工作
關於大連、天津、南京、寧波四城市街道社區黨建工作情況的考察報告
民政部赴德國社區建設培訓團考察報告
關於社區建設情況考察報告
民政部赴加拿大、美國社區建設培訓考察報告
赴杭州學習社區建設考察報告
第五期 外地社區建設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考察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