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德育師資培訓班課程之二

在醫院裡面可能常常會出現這樣的一幕,醫生拿著一個簽字給爸爸說:“對不起!我們已經盡力了,你的太太難產了,請你簽個字。你要保住太太,還是要保住兒子,只能保住一個。”這是人間最難的選擇題啊!父親肯定會說:“我兩個都要保!”醫生會告訴他:“對不起!我們盡力了,只能保一個。”父親擔憂啊,母親受難!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日都是父親擔憂,母親受難的日子。那我們怎么過我們的生日啊?我們至少給父母親做一件讓父母歡喜的事情啊,不能單單要蛋糕,要生日禮物啊!而這一些我們教給我們的兒女了嗎?教給我們學生了嗎?沒有教,我們要趕緊教啊,越快越好。父母親對我們有十大重恩,恩德重如山,行孝不能等待。

父母親的一生對兒女的愛是無私的大愛,叫慈愛。父母親只要有一杯水喝,一定給兒女一口奶喝。父母親的一生無怨無悔地為兒女付出,而我們為人子女如何對待我們的父母的呢?

我們回憶一下,當我們一歲的時候,母親好不容易學會煮一碗營養粥,要給我們添輔食的時候,我們可能“啪”的一手把它打翻了。母親半點都沒有怪我們,馬上又去再煮一碗。當我們上幼稚園的時候,我們看到其他的小朋友都有玩具,我們可能會纏著父母,我也要電子琴,我也要這個玩具。但是,母親家境貧寒,她可能花了很長的時間,把工資一點一點積累下來給我們買了一個玩具。我們可能噼噼啪啪玩幾下,就扔那裡再也不玩了,絲毫沒有體會到父母親購買這么貴的玩具的辛勞。我們讀國小了,我們要看電影,就跟媽媽說,媽媽呀,我要看電影,幫我買電影票。媽媽可能排了一兩個小時,買了兩張電影票去看電影。我們在電影院裡面可能會對母親說,媽媽你到後面去坐,我要跟同學一起坐。當我們講這句話的時候,可能絲毫沒有體會到母親的心境。而母親沒有怪我們,就到後面坐了。我們讀中學了,父親很歡喜啊,送子上學。當走到校門口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對父親說,爸爸,同學們會笑我,你回去吧,不要送我去教室了。當我們走進教室門的時候,假如我們回頭看一下,可能父親還在校門口目送著我們,甚至含淚送著我們走進教室。我們當時很難體會父親的存心。我們高中畢業,我們大學畢業,父母很高興啊,兒女終於長大成人了,準備了一桌豐盛的晚餐,要等著我們回來一起吃啊,慶祝畢業。這個時候我們可能跟同學們在外面狂歡到深夜,絲毫沒有想到,孤燈下二老在苦苦等候。我們談戀愛,我們結婚了,父母親很高興啊,兒女要成家了,用一生的積蓄,操勞了幾個月,幫我們操辦了一個很熱鬧的婚禮。但是在婚禮上,做兒女的,有幾個能夠端起這第一杯酒端到佝僂的父親的面前,來敬父親這第一杯酒;有幾個兒女能夠到蒼老的母親面前說一聲,謝謝母親這幾個月以來的操勞呢?可能兒女跟親朋好友都慶祝,都敬酒,往往冷落了雙親二老,他們還在辛苦的勞動啊。甚至我們生孩子了,我們因為工作很忙,還要把兒女交給父母帶。甚至媳婦兒還嫌婆婆帶得不好,不懂得感恩。

知恩感恩才能報恩。當我們漸漸的長大,父母親也漸漸的衰老了。父母的雙腳踏出了兒女的前程,卻送走了自己的青春。

在漢朝的時候,有一位官員叫韓伯俞。韓伯俞從小父親早逝,他的母親含辛茹苦把他帶大。他非常的孝順母親,每一次犯了錯誤,他都會跪在母親的面前,母親就用棍子來打他,他都能夠改正錯誤。有一次韓伯俞當了大官,但是又犯了小錯誤,母親又讓他跪在面前用棍子打他。這一次,韓伯俞抱住母親的大腿嚎啕大哭。母親說:“兒子啊,每一次媽媽打你,你都沒有哭,而且都能改正錯誤。這一次又不是犯很大的錯誤,你改過來就好了,不用這樣傷心的哭。”韓伯俞說:“母親啊!每一次您打兒子的時候,打在兒身痛在娘心,兒子身上會痛,兒子能夠改正錯誤,感恩母親的教誨。可是,這一次您打我的時候,我身上一點都不痛啊!我知道媽媽您已經年老體衰了,想到我還不知道能夠再接受您的教誨多少時間,您可能就要永遠地離開我了。我想到這個,非常的傷心,我捨不得母親您年邁老去啊!所以我才哭得這么傷心。”

當我們漸漸長大,父母漸漸的老去。當我們看到父親、母親顫抖著雙手把菜湯灑在衣服上的時候,我們不能埋怨老人家,我們要想起多少次我們打翻食品,母親為我們再煮,我們要趕緊幫父母擦乾濕的地方,重新再為他們打一碗啊;當我們看到父親顫抖著雙手,不會繫鞋帶的時候,我們不能嫌棄,我們可曾記得小時候父母給我們無數次地繫鞋帶,我們趕緊彎下腰為父親把鞋帶繫上啊;當我們看到父母親一直給我們重複著很嘮叨的家常話的時候,我們不能不耐煩地走開啊,我們要耐心地坐下來,聆聽老人家的教誨,聆聽老人家的嘮叨話。我們可曾記得,我們呀呀學語的時候,父母親無數次地回答我們的十萬個為什麼!我們要懂得感恩啊!